
会员
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
吴晟更新时间:2020-09-22 14:01:3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运用文本间性理论,参照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有关体用学说,从互为体用视角:韵散不同配置与如何动态配置,揭示中国古代诗歌、戏剧、说唱文体的内在结构,以及一种新文体生成的路径与方式。本书亦从文学史视阈角度,梳理了诗歌、戏曲、说唱等重要文体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力图寻绎文学文体形态生成的某些规律性机制,以期对我国文体学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新思路。全书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文献释读与理论阐释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济,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
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思想遗产。本书追寻阐释了瞿秋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路,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依循的传播、选择、融合、创新路径;恢复呈现了瞿秋白心目中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系统结构内涵,即从瞿秋白文化观衍生出的文化体系所涉及的表达符号、活动实践、价值意义各个层面的新文化建设方案;探讨评析了瞿秋白文化思想的特点、贡献、不文化21.4万字 - 会员
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了文学、历史及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北齐隋唐历史时段内“河东”地域的家族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所选择的切入点是家族文化的视角,以此进入对这一时期“河东”地域文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从隋唐之交“河东”地域的文化形态来看,王通王氏家族以《中说》《元经》等为代表的学术论著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区长期民族融合及文化融合的反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从“河东”地域的整体文化形文化19.9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戏仿文化研究
本书对中国当代文学、文化中的戏仿现象进行了整体与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化研究等研究方法,从语言修辞、文本结构、文化视域等维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阐释了当代戏仿现象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质,为复杂多样的戏仿文学及戏仿文化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空间。文化19.7万字 - 会员
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港的地名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华夏主体(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岭南特质;既是多元的,又有独树一帜的改革创新文化,甚至西域文化的熏染。本书全面系统研究深港地名共性特征、地域特色,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深港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机制,考察深港地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名规范化的建议,考论部分深港地名的由来及演文化11.4万字 - 会员
性别视角中的女性形象与文化语境
性别诗学是指以性别视角考察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和文化传统,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具有动态生成能力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性别意识即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本书结合性别视角与文化视角,以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叙事与性别、文本与语境的深层互动关系上来探求中国性别诗学的原创性问题。文化21.7万字 - 会员
文化研究(总第52辑)
《文化研究》集刊创刊于2000年,至今已出版50期,是国内文化研究领域唯一连续出版的大型集刊。该刊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联合主办,陶东风教授、周宪教授轮流担任执行主编,胡疆锋教授、周计武教授担任副主编。该刊从2008年开始连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文化研究》主要以专题形式刊发论文,常设的栏目有记忆研究、空间研究、艺术学研究、听文化28.5万字 - 会员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基于新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系统发掘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开发其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探究以和合伦理规范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承和创新和合价值体系,运用和合辩证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和合文化以文化人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16.7万字 - 会员
多面折射的文化光影:中国文艺批评家、作家访谈录
1995年至2010年是时代转型与文化艺术格局急剧嬗变的历史时期,围绕文化全球化、文化地球村的历史语境,形成了种种文化思潮热点、文学艺术焦点与学术研究的亮点。作者沉浮于时代的波峰浪谷,选取30位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作家进行访淡,内容涉及社会转型视阈下文学艺术的生态与选择、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文化思潮的流变、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共融与互仿、全球化语境下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学热与读经现象、“非遗”保护文化25.9万字 - 会员
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论
本书以文学与文化现象为原点,反思当代人文学术和思想文化,立足当代文化形态的新变,从心理学、现象学、解释学、文化学角度对文学作家、文学现象、文化教育与审美现代性问题进行探源析理。框架逻辑分为当代男性作家论、当代女性作家论、文学现象论、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论、文化教育论及审美批判论五个部分。全书关注现代性、方法论和文化教育史研究,选取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位男作家余华、陈忠实、扎西达瓦等及女作家王安文化2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