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带团队的头一年:从业务骨干转型为管理能手
刘蔚涛更新时间:2024-10-15 17:56:16
最新章节:工具10:关系定位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新手管理者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书。针对刚当上管理者就会遇到的31个工作难题,本书以情景化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供大量趁手好用的“职场工具”和“自我训练方法”,成为职场人升级打怪的指南手册。
品牌:果麦文化
上架时间:2024-09-01 00:00:0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果麦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蔚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做企业受欢迎的人:卓越员工的10项修炼
这本书是一个过来人的切身体会与真挚忠告,因此受益一生的学员多达100万人!王琨老师10年前从实习生起步,一直以“做企业受欢迎的人”为自己的职场准则,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集团公司总裁。虽然也是聊最为基础的职业素养,但是和市面上假、大、空的套话书不同,这本书浓缩了作者获得成功的心得感悟,也给出了非常中肯的真挚忠告。作为员工,只要你将书中的10种职业素养学以致用,你就能从平凡变为卓越,成为企业受欢迎的人管理8万字 - 会员
我在世界500强做人力资源总监: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
作者结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经历发现,由于HR短期主义盛行,企业与员工都走了很多弯路、踩了很多坑。《我在世界500强做人力资源总监: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是作者对于人力资源长期主义实践的总结。人力资源长期主义思维与举措落地,能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达成、战略落地提供组织、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坚实支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预见性地埋下一些“伏笔”,种下一些“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步生根发芽、成长管理12.9万字 - 会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绩效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书提出企业层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履行对员工绩效的作用机制,引入上下级关系和传统性两个情境因素,并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实证探讨。本书拓展了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绩效的作用路径,丰富了上下级关系与传统性的研究。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雇佣关系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本书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学生和管理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理15.3万字 不惑:求解中国民企长青之道
1984年,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工商银行、联想、海尔等都创立于这一年。1984年,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这一年,在温州诞生了一家原生态的民企——正泰集团前身“求精开关厂”;这一年,对青年南存辉来说,也是命运转折的一年。四十年间,从浙南一隅的小作坊到具备全球化经营能力、深耕电力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公司,这家民企如何伴随改革开放大潮,一步步从0到1、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管理11.7万字- 会员
科学分利:企业激励的底层逻辑
本书以企业薪酬管理如何执行为突破点,通过情景式案例剖析,对企业内部定价、企业核算、薪酬结构、企业分红、股权激励、股权设计、分/子公司扩张等企业分钱实战环节进行系统、细致地讲解,让企业管理者真正掌握分钱机制,学会用利益驱动员工,用薪酬激活战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也为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薪酬管理方法,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管理9.7万字 - 会员
卓越组织:美的持续精进的组织逻辑
从5000元起家到成为营收近4000亿元的头部企业,美的已经不声不响地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典范。高速的发展离不开卓越的组织,美的是如何打造卓越组织并保持活力的?其内在的组织逻辑到底是什么?本书从美的组织设计、组织运作、组织进化等方面,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美的组织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具体打法,例如架构的分与合、权力的收与放、干部的选与用,对于如何克服组织常见的“大企业病”、如何保证考核和激励长期有效等,都给出了管理16.5万字 - 会员
动态股权:中国合伙人分钱分权的新技术
创业公司如何搭班子?团队利益如何分配?公司如何治理?公司控制权是怎么一回事?合伙人中途退出,怎么办?企业这些最核心的问题,都跟同一件事相关:公司股权架构。本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业公司的动态股权八大战略,为合伙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动态股权分配方案,手把手指导读者分好股权这块蛋糕。本书适合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及中高层管理者阅读。管理9.8万字 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修订升级版)
本书从编、导、演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了卓越职业培训师的成长奥秘,提出了职业培训师成长的八项修炼:角色定位、技能素养、教学方法、现场掌控、课程设计、精彩元素、教学工具、生涯规划。从而帮助培训师们系统而高效地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管理14.3万字效率为王
今天的企业要先做强后做大,效率的提升是一个企业强大之根本。随着中国增量经济时代的结束,一个低增长的存量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存量经济时代,是效率为王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规模、速度的增长转向效率的比拼。企业“规模大”“增长快”的背后,就是从员工个人、组织到运营都要具备效率意识。嘉御资本创始人、阿里巴巴前CEO卫哲结合他在百安居、阿里巴巴的丰富经历,以及所服务的逆势增长的安克创新、泡泡玛特、沪上阿姨、管理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