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烟雨三百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1)

1.刘知远的帝王霸业

好吧,说了这么多。该请我们的主角赵匡胤公子上场了,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赵匡胤的家就在汴梁,就在今天有名的双龙巷里。乱军已经攻进了开封,而且正在夯市。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保护着全家老小躲避兵灾,往城外逃难。他处在焦急和慌乱的关头,很怕遇见乱军。他在等着乱军退去,再回家住上一段日子。

这段日子一定不会是好日子。

此时的赵家正在遭遇洗劫,对于所有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有一个规则,就是通通带走。对于不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毁掉。意思就是我得到了的东西别人休想得到,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所以,当赵匡胤回到家的时候,他能看见的就只有空荡荡的房子和遍地的破烂。

这一刻,赵匡胤的心变得冰冷。

那些普通百姓所受过的灾难,在这一天,赵匡胤也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只能说体会到了,不能说完全体会到了。因为张彦泽还良心发现地留给了他一座宅子,虽然有些乱,但是整理一番之后还可以住,临走时也忘记了烧上一把火。而且,他的家人依然好好地站在他的身边。

光是这样就已经足够赵匡胤好好体味一番了。因为他的家庭已经落魄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下去。

赵匡胤作为家里最大的儿子,挑起这份重担责无旁贷。他看了看身边亲人那一张张忧郁而苦愁的脸,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么让他们好好地生活下去?

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答案。

想不出来就去寻找吧。这是赵匡胤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终于,就在二十岁这年,赵匡胤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决定出去闯一闯。为了避开这三年来面临的最大阻碍--母亲和妻子,赵匡胤偷偷溜了出去,然后再写信寄回家,告诉她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早该这样做了,你啃老的日子熬到头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来吧,赵匡胤,它会让你成长,让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后晋开运三年,天下的局势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实这个变化大家都很熟悉,旧的去了,新的就来了。这个变化就是正在悄然进行中的改朝换代。

制造这个变化的人,名叫刘知远,已亡后晋的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从小就是一个沉稳庄重、不好嬉戏的人。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一个小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要不就是经常被虐待,要不就是得了抑郁症。而事实证明刘知远没有被虐待,也没有患抑郁症,可他偏偏有这个特质,这个特质还伴随了他一生。按照电影《功夫》里面包租公夫妇对周星驰的评价来说:刘知远--他就是万中无一的绝世怪胎。

因此,这就注定了刘知远是个天生的治国之才和政治家。而历史也没有亏负这个天才。

刘知远帝王霸业的第一步就是夺取河东这块肥地,建立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他走这第一步那年,正好是后晋开运元年(944年),耶律德光在被石重贵打败两次之后发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侵略。

刘知远被授予的任务就是抵御契丹入侵。

这个任务刘知远很不想接手,因为他现在的目标是如何将河东这块肥肉一口一口吃掉,他的全部精力都在这个目标上。但是无奈,上头有令指定要他和契丹打,而且打得上头满意为止。

哪壶不开提哪壶!真够扫兴的!

刘知远决定从中搞破坏,整一整石重贵这个败兴的家伙。面对上头的调遣,刘知远表示对着干。上头要他去东边打,他偏要去西边打;上头要他打敌人后面,他偏和敌人面对面地干;最后停手不打了,让全军留在原地放马磨刀。

这样的做法换来的是朝廷的鄙视,甚至连刘知远的对头耶律德光也很瞧不起他。

面对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的鄙视,刘知远只是一声冷笑,然后下令出兵忻口(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硬碰硬地跟耶律德光干上了。

结果是刘知远取得了胜利,大破契丹军。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立刻被震惊了。他们到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刘知远这个人是不能小看的。

然而刘知远并不满足,他要彻底颠覆石重贵和耶律德光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很快他又出兵朔州(今山西省西北部)的阳武谷,再次和耶律德光干上了。

这次的结果和上次一样--契丹军大败。别以为我不敢出手,我出起手来连自己都怕!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此后再也不敢小看刘知远。知道错了吧?

刘知远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他得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河东地区。没过多久,河东已完完全全落到了刘知远手中。

开运三年,耶律德光率兵进入开封,后晋灭亡。契丹铁骑再次横行中原,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曾经那些后晋的子民都成了亡国奴隶。

在这个凄惨的年代里,相信有一个人是不会凄惨的。这个人就是刘知远。

在收到耶律德光进入开封的消息之后,身在河东的刘知远并不急着反抗。与此相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部将王峻前去开封,祝贺耶律德光取得开封,灭亡后晋。

很出人意料吧?曾身为后晋节度使的刘知远先生,居然做出如此违背民心的举动,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原因很简单--刘知远想当皇帝。而他当皇帝的最大阻碍就是契丹,如果耶律德光说"不",刘知远就绝不敢说"是"。所以,刘知远必须要得到耶律德光颁发的皇帝许可证才行。

但是耶律德光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不是你想要皇帝许可证他就可以随便颁发给你的,还得先让他尝到甜头。所以,王峻这次前去祝贺更像是一场谈判,或者一场交易。

王峻带去了刘知远为谈判而准备的条件:

一、如果建立政权,愿意向契丹称臣。

二、为契丹搜刮钱帛。

三、契丹人可以到中原来居住,契丹商人可以到中原来经商贸易,并且一律给予保护。

耶律德光看了这三份大礼,立刻从了。很满意地给刘知远颁发了皇帝许可证,表示愿意支持。协议就此达成,即刻生效。

王峻顺利地完成了刘知远交付的任务,感觉非常高兴。他很有兴致地在开封逗留了几天,到处逛了逛。他发现最近开封城中的百姓都迷上了一项很火爆的活动,就是骂刘知远。骂遍刘知远祖宗十八代啊,骂刘知远吃屎啊,骂刘知远卖国贼啊等,应有尽有,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王峻回到河东后,把这个现象告诉了刘知远。

刘知远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很好。"请注意,这个"很好"不是称赞王峻把任务完成得很好,而是称赞开封的百姓骂得好。很奇怪吧?

这种人我们乍一看会以为是精神病院没管好给跑出来的。当然,事实绝不会是这样。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真实情况。

其实是这样的。刘知远派王峻到开封除了祝贺耶律德光和谈判之外,还授予了他一项任务,就是察看一下开封的形势。王峻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很明显,目前开封的形势就是百姓恨不得吃刘知远的肉,喝刘知远的血,啃刘知远的骨。

有人要问了,这是什么形势?这算形势吗?不就是研究怎么吃人吗?

我来告诉大家真正的形势吧。之所以刘知远要称赞开封百姓骂他,是因为大家都痛恨刘知远卖国,大家越痛恨刘知远卖国,就代表着大家越渴望把契丹侵略者赶走。这就是真正的形势--渴望赶走契丹侵略者。各位明白了吧?

刘知远对这个形势感到非常满意。他将好好利用这个形势,帮他顺利登基当皇帝。

一个惊天的阴谋就此种下!

后晋灭亡之后的下一个春天,天气日渐转暖。

在中原人民不断反抗的局势之下,耶律德光不得不带着他的大部队撤出开封城回老家。

刘知远瞅准时机,在太原称帝。为了掩饰政治企图,他不改国号,仍然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947年)。

这一天,刘知远感觉异常兴奋,脸上露出成功者的笑容。他好好利用形势的日子终于来了,而如今身在老家的耶律德光并不知道他被刘知远摆了一道,上当受骗了。

刘知远即刻下令:禁止为契丹搜刮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振奋了人心,争取到了晋朝旧臣的投诚归附,为刘知远称帝铺平了道路。开封城中的百姓对刘知远的态度也由厉骂变成尊敬和爱戴。

终于,刘知远名正言顺地入主开封,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乾佑元年(948年)。史称后汉高祖。

2.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

事实证明,刘知远处事沉稳,善于应变,不仅懂得抓住时机,而且还懂得利用形势,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谋略家。在这场游戏之中,耶律德光完全不是刘知远的对手(被骗得好苦啊)。

由于刘知远这两年来的沉稳办事,登基之前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战争,所以中原地区的人民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个人绝对不会满意,这个人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离家出走,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凭借自己一身高超的武艺,谋个一官半职来赚钱养家糊口。如果没有战事,他就没有机会参军,无法立功升职加薪。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赵匡胤也只有在街头摆个摊子卖艺,耍耍大刀,玩玩胸口碎大石什么的来换几个铜板过日子了。

在这两年之中,赵匡胤早已耗尽了所有的盘缠细软,经常是忍饥挨饿,有上顿没下顿的。像他这样身怀武艺的人,如果再继续找不到事儿做,难保不会作为社会的威胁存在。

虽然外面的世界在别人嘴里说起来是无比的精彩,无比的天花乱坠,但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才深深体会到外面的世界是让人如此的迷茫,人生的归宿在何方,看起来他并不知道。一路走过来所面临的风霜,饱经的沧桑,世人的冷眼,无情的嘲笑,都深深地印在赵匡胤的心里。但是赵匡胤坚信,只要战胜了这一切,他的梦想就不会遥远。

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伟大的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赵匡胤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在历经世间的冷暖之后,赵匡胤变得更加冷静而坚强。他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一个机遇,只有抓住了这个机遇,他就能如大鹏展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个机遇需要别人给,而且这个人还得是一个慷慨的人。但找一个慷慨的人就好像往太监脸上找胡子,很困难。还好有一门学问自从人生出来它就产生了。它就是人际关系学。它所表现出来的方法论,俗称走后门。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利用着它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叫作王彦超,在湖北复州(今湖北天门)当防御使。

首先来说一说防御使这个官职。它是一个州的刺史兼州的军事长官,也就是说它掌握了一个州的政权和军权。再来说一说王彦超和赵匡胤的关系。其实这位王先生和赵匡胤基本上没有丝毫关系,如果他们是在同一条食物链上的话,他们两个人实在是没有可能串到一起的。只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赵弘殷和王彦超一样,都是当官的。我们知道,两个官遇在一起的话,通常人们会用一个成语来修饰这种状态,就是官官相护。要达到这种状态其实很容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大家见了第一面就握手称兄道弟,什么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当然是为了开玩笑调节气氛)通通撩上去。接着一起吃饭相互敬酒夹菜,然后去搞一下娱乐活动。第二次见面就送一下礼,然后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兄弟啦,多多关照。这样就护住了。

赵弘殷无疑是和王先生搞过这一套的,所以他首先就被赵匡胤瞄上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饱经风霜之后的赵匡胤这个时候是个什么模样。衣衫褴褛、满面尘霜、浑身臭气、肚闹饥荒。如果请金庸先生来分配他工作的话,相信除了丐帮之外再没有什么好去处了。

赵匡胤很快见到了王彦超,他把自己家中的遭遇以及自己离家途中所受的颠沛流离之苦,通通告诉了王彦超。为此,他还将说话时的语气尽量变得凄惨些、可怜些。然后,他请求他的这位王叔叔收留他,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并承诺会好好地干,尽职尽责。

他只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靠自己养活家人的机会,仅此而已。

这个请求并不过分,对于王彦超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赵匡胤似乎忘了,王彦超拒绝这个请求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抱歉,贤侄,我实在是无能为力。"王彦超就用这句话拒绝了他。

赵匡胤看着王彦超那假装歉疚的面容--冷漠,除了冷漠还是冷漠。

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当官的说的话是有保质期的。这个保质期就是对方还有实权,而且是能被利用的实权的期间。如果你不幸被任个闲职,或者被撤职的话,那就意味着你毫无利用价值了,到那时你会像条野狗一样被踹开。很显然,从前朝过渡来的赵弘殷如今混得实在不好,穷得连礼物都送不起了,还送了一个都能当丐帮长老的儿子过来,真是落魄到家了。

王彦超像对待乞丐一样,派人给赵匡胤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施舍了几顿饱饭,并给了一点路费,让赵匡胤继续他的流浪生涯。

赵匡胤这才明白了和当官的是不能谈感情的,在他们眼中感情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谈钱伤感情,但是他除了能谈钱之外,唯一能谈的就剩下女人了。所以,赵匡胤掌握了对付这些当官的方法,就是用利益让他们屈服而不是直接采取暴力,以至于后来靠利益诱惑这种方式避免了许多流血事件的发生。

这就是赵匡胤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他能得万人敬仰的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继续来说现在的赵匡胤。

赵匡胤并没有沉沦,他继续着他的下一站,他相信总有一个人会收留他,给他机会。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这座"鄂北重镇"的刺史叫作董宗本,他如今正在他的刺史府中。上天让他在这儿等一个人去找他,但他并不知道上天的这道旨意。

现在,这个人来了,正向他的刺史府走去。

很快,董宗本听见了手下禀告有人前来拜访,并且知道了来访者的来历背景。

他略感新奇,差人将这个来访者迎进来。然后他就看见了这个不远千里的来访者。

年纪二十岁上下,紫色的面孔,魁梧的身躯,眼睛炯炯有神。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来投靠的赵匡胤。眼前的董宗本是他父亲赵弘殷的朋友。虽然在王彦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赵匡胤并不死心,他来到这里寻找那个机遇。

他们略事寒暄。董宗本从谈话中得知了赵匡胤家中的境况,脸上显出黯然之色,表示很抱歉听到这些。

赵匡胤看得出,那是真真实实的表情,董宗本并没有一丝做作。所以,这个时候,赵匡胤请求他看在与父亲朋友一场的情分上收留自己,请求他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同样承诺尽职尽责地干。

董宗本是一个顾念旧情的人,并不是王彦超那种势利小人,所以他答应了赵匡胤,并且让赵匡胤在他手下任职做事。至于赵匡胤当时任的是何职,工作待遇如何,都是史料中不可考的。我们只要知道董宗本这里包吃包住,包赵匡胤满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