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生产运作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
生产运作管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服务发展起来的,人类早期的生产相对简单,没有独立的生产管理人员。工业化以后,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生产规模、生产的空间范围扩大了,涉及的技术人员增加了,出现了专门从事生产管理的管理人员。同时,复杂的生产管理活动不得不采取计划方法和后来的信息化手段。早期生产管理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车间计划管理,就是车间加工计划以及工人排班等,现在这部分内容仍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最成熟的部分。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工人更多借助于机器设备劳动,逐渐形成了大的生产系统,对设备和生产系统的维护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到了近代,跨国公司的出现,生产者从全球组织资源,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要求生产运作管理解决生产决策问题,如用哪里的资源,工厂建在哪里,产品运到哪个市场等,使得生产管理从车间管理扩展到企业层的运作。生产过程中要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最新成果也应用到生产管理中来。生产过程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信息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在理论研究方面,排序问题、库存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生产能力确定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时间也不断丰富起来。
1. 生产管理发展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杰伊海泽(Jay Heizer)总结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以及各历史时期的主要贡献者。他将生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面向成本阶段:包括劳动分工(1776—1880)、科学管理(1880—1910)和大规模生产(1910—1980)。
面向质量阶段:精细生产(1980—1995)。
面向顾客阶段:按顾客需求生产(1995—)。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贡献者见表1-1。
表1-1 生产管理发展阶段表
2. 社会的生产类型
社会生产分为多种生产类型,每种生产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产业经济学中将社会生产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又进一步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建筑业、制造业等。服务业根据服务对象可分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有些服务横跨生产和生活,如供水、供电、通信、运输,这些又称公共服务,根据自身的特点分为通信、运输服务、商业服务、餐饮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服务。服务业和工业的界限有时不太明晰,如发电、电网的建设又称电力工业。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也为建筑安装和其他工商企业的运作提供有益的指导。这样可以将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生产类型分为加工装配型生产、流程型生产和服务生产三种类型。
1)加工装配型生产
制造业基本上都是加工装配型生产。小到玩具,大到飞机,还有制造业、工业本身的生产系统都是加工装配型生产。其特点是,制造对象设计成多个部件和成千上万个零件,分别加工零件,零件组装成部件,部件组装成机器。对这一制造过程的运作管理包括设计、计划、组织、库存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可以说,这一领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发源地,也是研究成果最多最成熟的领域。
2)流程型生产
流程型生产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酒作坊、醋作坊,原料是谷物、酵母和水,经过加工处理,产出的是酒醋。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是大宗原材料进入生产系统,原材料经过处理,改变了物理化学性质形成产品。现在工业的化工、炼油化工、化肥、污水处理等属于流程型生产。流程型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有一套装置,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一般只用少量技术人员,生产主要依靠机器装备的运转。
3)服务业生产
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农耕时期,农民只出售少量的谷物换取农具、食盐,其他一切生活用品几乎都是自给自足。后来发现自己做鞋很费劲,还不如买的鞋好,服务也一样,买来的好就都去买,催生了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公司。另外,现代化的服务依赖服务设施,如搬家公司有专门的卡车、电影院的高级音响效果、旅游景点的索道、游乐场的过山车。大的服务要靠服务系统,如邮局的邮递系统,银行系统,现代连锁超市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和分布式的店铺。所以服务业的服务要靠完善的服务系统。同时,顾客要身临其境,进入到服务系统里面与服务人员面对面地接触。交通服务、娱乐服务的高峰时间一般在早晚。
3. 生产运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丰富,有的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如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这里就不做叙述。总结起来,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系统的设计
现代化生产和服务极大地依赖于生产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生产和服务系统,建设生产系统由专业化的公司完成,但系统的重要参数都是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的,如果有可能,生产运作管理人员一定要参与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管理人员的任务是熟悉设计过程,提出适合生产管理要求的设计参数。
2)制造与购买决策
某公司提供一种产品,并不是产品中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如丹东黄海客车,发动机是辽宁朝阳柴油机公司生产的,轮胎是朝阳轮胎厂生产的。提供的产品中,哪些零部件自己制造,哪些购买,在什么条件下自己制造,什么条件下购买,这就是制造与购买决策。一般制造自己擅长的,购买自己不擅长的,但是,如果市场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就要研究开发了。制造的和购买的组合起来,目标是满足质量要求和成本要求。
3)生产与服务计划
生产和服务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计划,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工作当然也是计划。在加工装配领域,计划主要围绕车间管理和物料需求展开,现在生产计划逐渐扩展到工厂外面的物流,甚至涉及供应商的生产。服务业的计划比较难做,因为服务业的需求波动很大。如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假日酒店假期满客,平日入住人员很少。为了平衡需求,服务业都建立票务预售系统、客房预订系统,预订作为生产运作计划的基础。
4)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指生产领域所需物资的采办、仓储、运输、分发。物资管理要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按时送到指定地点,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物资管理已经发展为物流管理,也就是将工厂之外的物资的运送纳入到管理中来。本书还以物资管理为主。
5)质量管理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质量管理已经形成一系列成熟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时质量管理还涉及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通过权威部门的质量认证,证明某产品或生产系统的质量达到某一质量要求。现代社会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普通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出产品的质量,只能相信权威部门的认证,也靠企业长期建立起来的信誉。提供某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有多家,社会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指定基本的质量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这些统一的要求组织生产,这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6)工期控制
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及时上市,就能有个好价格,产品和服务对交货期都有要求,同时,缩短工期就等于降低成本。车间的排序、工期控制一直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工期控制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定量方法,如某些排序问题的解法、网络方法等。
7)成本管理
企业一般是要追求利润的,大部分企业不能左右市场价格,在既定的价格下,降低成本才能扩大利润空间。成本管理一直是生产领域永恒的主题。成本管理包括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和成本控制的方法,本书重点讲述作业成本法,其他常规成本管理方法请参阅其他教科书。另外,质量和成本是相互矛盾的,怎样找到质量和成本的最佳平衡点,也是生产者所关心的。
8)设备管理
生产系统由一系列设备组成,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设备管理的工作有设备的选型采办、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设备的更新改造决策等。设备管理有一套成熟的理论,称为设备综合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强调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而不是某一单项成本最低。
9)准时生产方式
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它的理念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地送达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浪费。它强调零次品、零库存,车间内部的拉动式,使用看板管理。准时生产方式是对车间计划管理的补充,有人称它是制造业的一场革命。
10)生产流程再造
一般地,生产系统都是由小变大的,在增长过程中,主要是新的部分迁就旧的系统,到了某种程度,从整体角度看,整个系统流程已经不再顺畅,需要做大的变革,这就是生产流程再造。与此类似,社会的发展有渐变和突变,社会逐渐发展,矛盾积累多了,要进行一场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以打破旧有的观念和做法。生产流程再造是生产领域的一场突变。突变有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同理,生产流程再造有利有弊,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利大于弊。
11)生产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时代,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生产管理信息化始于车间计划,现在也是信息化最成熟的部分。现在,生产管理信息化作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向制造执行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生产管理和整体运营决策的整合方向发展。服务业的信息化更是必不可少,借助于因特网的全球订票系统、全球订客房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正在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