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尚书》——以德为先的中国式道德取向(1)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德为先的德治思想,成为中国式管理的道德取向。

《尚书》又称《书经》,是夏、商、周三代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

关于《尚书》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生活在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孔子收徒讲学时,选用这些典籍作为教材,认为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因此,《尚书》被尊称为《书经》,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古代的“尚”与“上”是同义通用字,因此,“尚书”亦可称为“上书”。关于《尚书》,一般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尚书”就是上古之书,“上”为上古的意思;第二种认为“尚书”是人们尊崇的书,“上”是尊崇的意思;第三种认为“尚书”是君王的书,“上”是君主、君王的意思。现在一般认为,该书因所记为上古之事而称为《尚书》。

“书”原本为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尚书》按朝代顺序记事,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缪公,分为《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四个部分,共58篇,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虞书》记载我国上古唐、虞时代的历史传说,包括唐尧禅位给虞舜、虞舜的政治活动、虞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有关政治的谈话等情节。《夏书》记载夏朝初期的事情,其中有启征讨扈氏的誓师辞,其中《禹贡》篇记载大禹治水以后全国的地理面貌。《商书》记载商朝历史,其中有商汤伐桀、盘庚迁殷时告谕臣民的讲话。《周书》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其中几篇介绍了周灭商以及周人如何巩固对殷人的统治等情况,如武王伐纣、周公摄政、周公和成王东征等,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尚书》各篇文体不尽相同,有“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典”即典范、经典,是人们所尊敬的书册。如《尧典》记载尧、舜的事迹和言论,古代史官认为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把它奉为经典,所以称之为“典”。“谟”即“谋”,如《皋陶谟》记载舜、禹、皋陶等人议论政治的谈话,互相谋议,所以称之为“谟”。“训”即教训,如《伊训》记载大臣伊尹教训商王太甲的话。“诰”的意思是告谕,口头上或书面上告谕别人都叫做“诰”。“誓”一般指出兵征伐或交战前的誓师辞。“命”是命令的意思。

《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都属于殷周时代的上古汉语,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韩愈说:“周《诰》殷《盘》,诘屈鳌牙。”在漫长的历史中,《尚书》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于是出现了真伪问题以及历来对它的内容文字考证注释的歧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之后,引起了后世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争论。汉武帝时,学者孔安国把古文《尚书》和当时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但古文《尚书》直到王莽时才被列入官学。到东汉时,古文《尚书》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为它作注释。但与今文《尚书》相比较,古文《尚书》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以至于后来逐渐散佚。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蹟献出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到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著《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蹟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为官府的标准本,后收入《十三经注疏》,广为流行。

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很多,现今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本的《尚书正义》。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是比较好的注本,吸收了清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近人曾运乾的《尚书正读》和牟庭的《同文尚书》等,也可供参考。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尚书》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同时,《尚书》首次提出“德治”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敬德保民。这一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道德思想主干——儒家道德的内核,即以德为先。在现代企业中,贯彻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士气,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并使之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支持。

《尚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封建社会士大夫必读的教科书。从管理的角度看,后世的许多观点都可以从中找到相应的胚芽,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尚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德为先的德治思想。

商代的时候,人们相信天帝,相信鬼神。殷周之际,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政治制度、宗教观念、鬼神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王位的更替也发生了变化。殷末周初,周公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改造,认为社会变动不是上天主宰的,也不是鬼神主宰的,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德”这一概念,实现了理论的重大突破。

贯穿整部《尚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德”字,这是基于先古政治家对于在历史中“德教必能胜于暴力”这一原则的坚定信念。在《尚书》中,自尧舜以下,夏禹商汤、文武周召,所反复告诫当时执政者的一种政治哲学,可以概括为:天命无常予,暴力不足恃。有德则得国,无德必丧邦。“德”包含政德、德教。“以德导政”和“以德治国”的理念,体现于《尚书》所有的训、诰、誓、命中。

例如,伊尹教诫商王太甲的训辞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意思是,天道并无私爱,谁敬德就爱护谁。民众也没有永远的爱戴者,只有爱民众的才会被民众所爱!周武王在出师征伐殷商前的誓师演讲《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意思是,上天之眼通过我的人民而观察,上天之耳通过我的人民而听知,我的人民有灾难,责任只在于我一人!

在估量面临的战争成败结局时,周武王设立了一种衡量战争道义性质的尺度:“同力而度德,同德而度义”,意思是,力量相等就比量政德,政德相当就比量道义。因此,他认为必须在政治中倡导理性主义和用贤制度,说:“弗举哲导民康,焉曰其能知天命?”如果不推举提拔贤哲来领导人民安康,怎能说君王知晓天命?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德”就是要爱民,要重视人的生命,统治者不能一味施行毫无人道的暴力残杀。《尚书·泰誓上》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又说:“灵,神也。天地所生惟人为贵。”这是中国最早的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思想,是最早的人文精神。

以德为先,统治者只有讲德,才能得到上天的帮助;只有以民为本,实行裕民政策,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只有以德为先的君王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才有权管理一个国家。“敬德保民”的思想在《尚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进而发展为修己安人、仁爱为本、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丰富而系统的领导理念和管理思想,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重大影响。

统治者治理国家需要以德为先,管理者经营企业也需要以德为先。在组织中贯穿德性管理的思想,通过提升管理者道德修养来影响组织的效能和成员的行为,达到成员认同组织的最佳状态。

在中国古代,大多英明君主治理国家采用以德为先的谋略。唐朝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清明盛世,这与他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德治”思想密不可分。

唐太宗充分认识到以儒学加强教化、引导风俗和安定人心的作用,认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宣传三纲五常,就能收到“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的效果。

李世民以德为先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重民”。他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为:为国之术,必须以民为本,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作为国君,应该清净寡欲,节己顺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决策减少错误,他广开言路,求贤纳谏,做到兼听而不偏信。

以德为先也是李世民的用人准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用人惟贤、亲疏并举的政策将当时的精英都汇聚到自己的麾下,许多政策和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世民具备兼听、十思、九德、自制、仁孝等德治品质,因此他创业与守业都很成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

以德为先的中国式道德取向与现代企业相结合,体现为人本主义,即重视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