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医基础理论(3)
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而导致以强凌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异常相克现象。原因有二:
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致使被克的“一行”虚弱,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
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虚弱,那么相应的就会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乘虚侵袭,从而导致它更加不足。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而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是指“反侮”,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故也称“反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反克),称为“木侮金”;另一方面,若金本身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为“金虚木侮”。
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而形成的五行间生克制化异常。《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之间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乘侮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按五行学说的分类方法,将人体的五脏归属于五行,并于五脏相克的其他组织结构以及外界自然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密切关系。
(1)说明五脏生理功能: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与木的特性相符;心阳有温煦之功,与火的特性相符;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与土的特性相符;肺具有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与金的特性相符;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与水的特性相符。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充分证实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其具体表现在:
①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木生火:肝生心(肝藏血以济心火);火生土:心生脾(心火能以温脾阳);土生金:脾生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金生水:肺生肾(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水生木:肾生肝(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
②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阐述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水克火,即肾水制约心火,以防心火亢盛。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以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金克木,即肺金制约肝木,以抑制肝阳上亢。木克土,即肝木制约脾土,以疏泄脾气,以防壅滞。土克水,即脾土制肾水,以防肾水之泛滥。
综上所述,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对立统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的传变。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脾病及肺等,临床常见肝肾阴虚、肺脾气虚等。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即疾病由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等,临床常见心肝火旺或心肝血虚。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与“相侮”两个方面的传变。
相乘是指因为相克太过,由于一方力量过强,使被克的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或被克的一方本身虚弱,不能承受对方的克伐,从而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如常见的“木乘土”、“火刑金”。
相侮又称“反侮致病”,往往由于一方太盛,不仅不受克己的一方所克制,反且对克己的一方进行反克;或由于一方的虚弱,失去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反克,从而出现相侮为病的病理现象。以金克木而言,正常生理情况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故称金克木。如肺金不足,或肝的气火上逆情况下,即可出现“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气、肝火犯肺的反克病理现象。
3.用于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内脏有病时,其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故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如面色青。喜食酸味,脉弦,其病多在肝;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乘土。
(2)用于治疗: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本脏疾病时,还需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有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传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难经·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实脾气,即健脾、补脾之意。
①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多适用于母病及子,其次也适用于子盗母气及单纯的子病,主要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
滋水涵木法: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滋肾养肝法。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用于肾阳虚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培土生金法: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证。
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阴虚的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②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抑木扶土法: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培土制水法:以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为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脏腑
脏腑学说,以脏腑为基础。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合称奇恒之腑。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吸收和输布津液,排出废料与残渣;奇恒之腑,即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与脏类似的贮藏精气的作用,而称之。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一、五脏
(一)心
心居胸中,有心包围护于外,在体合脉,其经脉下络小肠,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其功能是:为十二官之主宰,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主血脉循环,故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君主”有主宰、领导的含义,“神明”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古人体会到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活动,才能取得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聪明智慧的产生,也都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学特别强调心功能的重要意义。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五脏六腑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才能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如果心发生了病变,其他脏腑的活动也就要受到影响,病情重者可出现神志失常,甚或危及生命。《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2)心主血脉:血有营养的作用,脉为血行的通道,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的搏动而输送全身,发挥濡养的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其充在血脉”。
心气充沛,心脏搏动正常,血液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必致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甚则气滞血瘀,血脉受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
2.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有关。喜为良性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故《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过度喜乐,又可使心受伤。如《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由于心主神明,故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2)在液为汗:汗,为津液经阳气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故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即光彩之意。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故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常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如心气不足,血脉空虚,则面无血色,白不华,或晦暗;心气衰弱,血行障碍,血液凝涩,脉道不通,则面色发绀。
(4)在窍为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舌有味觉和语言的功能。如心的功能不正常,则会出现味觉的异常及语言的障碍。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若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
附:心包络与膻中
心包络心包是心的外膜,络附于膜,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合称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一般都是由外至内,从表人里。心包络是心的外卫,故邪气犯心,常会侵犯心之包络。心包络受邪,必然会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的病候。因而“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称之为“热人心包”或“蒙蔽心包”。
膻中膻中在膈上两乳间,是心主包络的屏障。“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膻中又名气海,为宗气之发源地,故能为心肺输转气血,协调阴阳,使情意舒畅,精神愉快。故《难经》以膻中比作“臣使之官”而为喜乐之所出。
(二)肺
肺位于胸中,其经脉循喉咙而出,下络大肠,与大肠为表里,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其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之通道,朝百脉,以充全身,主皮毛而煦泽肌肤,其气通鼻而知香臭。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其来源有二:一是饮食水谷之精气,一是吸入体内的自然之气。
肺主气,即人身之气为肺所主。体外自然之气,由肺吸入;体内水谷化气,经脾脉转输上注于肺。二者结合,积于胸中气海,便称为宗气。
宗气出喉咙以行呼吸,贯心脉以布散全身。因此,肺主气的含义,不仅指肺主呼吸之气的作用,而是指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