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个体:互联时代的组织管理新范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组织管理四大命题(1)

人们采取行动创造这个持久结构,而这个结构又约束人们未来的行动。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

正如《大数据时代》的两位作者在引言中所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1]在今天,技术和各种行业的融合成为推进组织全局变革的必然因素。

人们对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在我看来,这个时代最令人激动,也最令人担心的是个体能力的崛起。我曾经非常向往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为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为了收集到所有的书籍,准许船只靠岸,交换条件就是把船上的书带来准许抄写,不过人们发现取回来的是抄写本,原书被留在亚历山大。用这种方法,亚历山大图书馆可以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而今,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数据信息,相当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存储的数据总量的320倍。拥有如此信息量的个体,也就拥有了一切可能。

“高度的活力也许并不要求渗透到草根阶层,政府内外的精英人士也许足以催生实现理想的创新效率所必需的活力。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还没有成功过,而且难度肯定会更大,因为它抛弃了焕发经济活力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好使,100万个有创造力的头脑肯定强于50万个或者25万个。”埃德蒙·菲尔普斯[2]在《大繁荣》一书中阐述的虽然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价,但是也可以从中让我们看到,拥有创造力的个体对于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今天个体所具有的一切改变,使得组织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这是事实,也是问题,因此如何找寻到新时代下的组织管理模式,就是本书要探讨的话题。

“组织如何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是传统企业和大企业。最令人紧张的是,我们所做的很多努力都是对的,管理者都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都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以及对组织管理的要求,都明白个体在今天所具备的不可想象的能力。但事实上,大部分企业看不到管理的效果,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有关组织的设计和管理的假设不再符合时代。组织的设计和管理的假设决定了组织的行为,规定了组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约束了组织中的个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确定了组织认为什么结果才是有效的结果。这些假设也会影响市场、顾客以及合作伙伴的价值观和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公司能力的构成,以及优势和劣势的转换。概括地说,这些假设会确定组织管理的核心命题——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价值输出。

如何界定符合时代的组织设计和管理的假设,需要我们先来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八个核心问题。在我主编的《组织行为学》一书中[3],围绕着这八大核心问题展开组织行为学的整体介绍,因为对于这八个核心问题的认识,恰恰可以梳理出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假设。这八个核心问题是:

·组织是为实现个人生存目标和组织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

·组织里的人是公平而不是平等的。

·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①激励体制的有效性相对于组织的外在关系;②激励体制是否有能力确保组织的凝聚力、协作和组织成员对具体指令的服从。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领导的关键是授权。

·组织结构更要依据责任而不是权力来设定。

·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组织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这八个核心问题是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来界定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如果需要更明确地运用到组织管理的实际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组织管理本身需要解决自身的四个命题。

四大命题的界定

在不断学习和研究组织管理命题的过程中,让我受益良多,正如在讲授“组织行为学”中所获得八个核心问题一样,组织管理的命题也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内容。无论是从研究本身,还是不断去观察企业实践,我把组织管理命题归结为以下四个:

(1)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

(2)我们常常集中精力考虑组织的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中的个体。

(3)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

(4)组织需要具有弹性能力。

很多时候,企业经营者会问我,到底什么是组织管理,怎样才可以提升组织管理的水平,如何才能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等,如果要厘清这些问题并得到答案,那就需要从上述的四个命题出发,组织管理就是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并确保有关这四个命题的回答能够推动组织实现目标并与时俱进。

个体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四大命题之一:组织是为实现个人生存目标和组织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

任何管理者如果要进行组织管理,首先都需要理解组织中的个体特性是什么,其目的是了解个体与组织最真实的关系是什么。在组织行为当中,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第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管理者常常被“人本管理”的思想混淆,组织中的成员也常常认为个体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组织是由人构成的。这些理解似乎没有错误,但事实上却是理解有误,如果要正确理解组织,就要很清楚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是为了人。组织能否发挥效用,取决于组织本身能否带动组织成员一致性的行为,大多数的情况下,组织成员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行为选择,如何让这些不同目的和行为的人集合在一起?其关键要素是什么?就是组织目标。组织因目标而存在,同时也因实现目标而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

而组织得以存在的是否还有其他的关键要素呢?的确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合作。组织基于合作,而合作基于个体生存的需要,组织是由于个人需要实现他自己在生理上无法单独达成的目标而存在的。为了生存下去,这种合作系统就必须在实现组织目标方面是有效果的,而在满足个人动机方面是有效率的。只有组织目标的制定,才能使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具有意义,组织目标是使所有事物统一起来的原则。这是我们首要需要帮助管理者厘清的概念,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人与组织的关系,就无法理解组织行为的选择,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点称为组织的属性。

个体与组织的关系

四大命题之二:我们常常集中精力考虑组织的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中的个体。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人与人之间是一个以目标为前提的生存,人与人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拥有不同的权力和资源,因为这些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平但非平等。其实这正是所谓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身份”,也就是指在现有的情况下这个人具备的各项条件,这些条件由他在组织中的权利、特权、豁免权、责任和义务,换句话说,对他的行为的限制、规定和约束组成,而这些也决定了其他人对他的期望。在一个组织中,当正确地识别某人的身份成为一项任务,所有人又都认真地完成这个任务,当所有人的身份都以不同的称号、头衔、称呼、身份的标志或者外在行为模式而为公众所熟知时,身份就逐渐制度化了。人与人之间在组织中的不同身份会带来不平等,因而,我们需要特别处理好正式组织中身份制度的问题。

让管理者理解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果不能够处理好组织中个体能力的发挥,组织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组织管理就是要求我们:在集中精力考虑组织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了组织中的个体。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四大命题之三: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全新环境下,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员工,以及员工与组织的全新的关系等变化,组织管理如何发挥效用,正是核心命题之三所传递的概念: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①“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及技术”[4];②组织价值观以及组织氛围。

在很大程度上,以上这两点相互依赖。如果一个组织管理的设计通常会集中体现在激励体制设计中,如果一个激励体制不能肯定组织的哪种行为是有效的,那么这种管理就无法确保或者维系组织所需要的凝聚力、合作和服从。相反,一个不能给组织带来凝聚力、服从和合作的组织管理设计也无法有效地指导组织的行动。因此,我们针对每一个组织管理设计所需要问的问题就是:这个组织管理设计能够在协调考虑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决定组织的行动吗?这个组织管理设计是否能使组织成员服从组织决定,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地执行决定呢?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很好地判断组织管理效用本身。

在今天的环境中,随着互联技术和大数据的普及,更多的员工成为知识型员工,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非常明确,对于生活有着清晰的追求和目标,过去,很多员工愿意更多地工作而不计较个人的需求,很多员工都会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唯一目的,但是今天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人们并不会把生活和工作混为一谈,更多的是把工作和生活并列为人生的两大目标,如何处理好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更大的挑战是,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组织来选择,他们会愿意尝试新的行业、新的组织、新的工作,以及新的生活挑战,这些都导致了“员工忠诚度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求管理者理解人们自身的需求特征,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有能力留住员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获得员工对于组织的认同,这是组织管理的又一个重要挑战。

组织的可持续性

四大命题之四:组织要有弹性能力。组织变革和调整在今天已经是常态,这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组织成长的挑战,很多企业在成长和环境变化中所获得的成果让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够保持组织的弹性,组织会成为发展的瓶颈。企业组织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困难,这是因为,企业组织追求的“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事实上,企业或其他组织都面临着“追求效率和追求长期适应能力”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深刻矛盾,可以把它简称为“效率与适应能力”之间的一个组织悖论或二律背反。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企业必须提高效率才能适应此时此地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为了得到高效率,企业组织的结构越加趋于严谨和稳定,这时企业的效率最高,但是它的效率越高,对此时此地环境的适应越好,它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差,它的长期适应能力也就越差。也就是说,此时此地的短期效率和对未来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力之间有着一个深刻的矛盾。

组织在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面对变化,都要具备弹性能力,进行自我变革,其关键的原因是组织已经无法让自己独立存在,而不需面对变化和混乱的环境,组织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四大命题的新内涵

我们的问题是,许多组织已经习惯于在近似稳定均衡状态的环境里运行,可是现在却发现需要处于有限度动荡或者混沌状态中。如果情况真的是组织已经从稳定均衡的状态进入了混沌状态,那么对于组织来说,如何管理就需要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调整。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承认,组织的环境无论是全球性的,还是竞争性的或者行业保护性的,其实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处在不可预料的变化中,我们的确应该寻找全新的模式来展开组织管理的内容,让组织管理可以配得上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伟大时代。

微信的出现,身处在企业里的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递方式也深深遭遇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否想过,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组织的管理模式就已经深刻的改变了。自从有了手机、笔记本电脑、黑莓、PAD、facetime、微信等硬件与软件混合起来产生的无穷应用,中层管理者们似乎处于一种随时处置公司事务的状态,而这就是移动互联对组织的改变——当一种通信手段变得越来越普及和为人熟悉时,实时的协调也将越来越多地取代事先的安排,而群体的反应也将越发难以预计。

于是我们说,代替信息传达的是网络,代替见面的是快递员,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时代里,更关注适合这个时代的组织,更关注这个组织的现在时模式和可能的未来模式——商业的有趣和价值也正是在于组织中的成员、组织本身和组织所形成的整个社会的成长。

很好地回答这四大命题的组织,可以让自己变得非常强大,因此可以保持在动态环境下的可持续性。无法界定清楚回答这个四个命题的组织,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组织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特别是对历史相对长、企业规模大的那些企业而言,有关这四个命题的回答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这样的企业更喜欢保护自己,拒绝或者侥幸地面对变化,甚至用尽办法阻碍变化。自我中心的意识浓烈,守住自己的核心能力不愿放弃和做出改变,结果只有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