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掌握了中医养生,也就找到了防病治病的捷径(8)
人的耳朵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很多中医高手还可以通过观察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现象来协助诊断疾病。比如在冠心病病人的耳垂处常可见到一条斜形的皱痕,此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耳垂对血管缺血现象很敏感,一旦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耳垂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现象,并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变化,依据这条斜线状的皱痕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是非常高的。
刮痧和按摩是颈椎病的克星
许多人因职业原因患有颈椎病,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建议做牵引,但效果并不佳。而且每天去医院在时间上存在麻烦。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搞清病因,因此久治不愈。其实,引起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心血管淤阻造成的颈部供血不足,二是脊椎受损在先(主要是腰、骶椎的劳损),进而影响了颈椎的供血。知道了病因,解决起来就不难了,用刮痧配合按摩的方法最妙。例如,如果前后俯仰颈痛,病在膀胱经,就先刮膀胱经;如果左右转侧疼痛,病在小肠经,就先刮小肠经;痛连后背的就从膏肓、厥阴俞开始刮,然后再刮脖子;只是中间颈椎痛的,从后发际顺脊椎向下刮,直至刮不出痧为止。
如果使劲刮都不出痧,就用按摩法;但不可光按摩颈椎,一定要上按摩入发际,下按摩至尾椎,对整条督脉进行按摩。用掌根或肘按摩较为方便,痛点处要仔细按摩直至不痛。按摩颈椎时一定要轻柔,绝不可贸然用力,否则易造成颈椎的进一步损伤。
由此可见,中医治疗疾病也可立竿见影,刮痧和按摩就是颈椎病的克星。
捶背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
与饥饿疗法相同,捶背也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在农村和一些居民区,常可看到有些老年人叫儿孙给自己捶背,捶得直打嗝,顿时轻松愉快,与儿孙谈笑逗乐。捶背与民间流传的“刮背疗法”是同一种作用。传说西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受命率将士前往匈奴议和,议和未成,反被牵连到谋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审,苏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急之下,拔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倒在地。抢救医生忙命人掘出一个大坑,坑中置火,苏武被放在坑上伏卧着,医生拍他的背部,引出淤血,把苏武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就是“拍背急救法”的奇特疗效。
中医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经通络、健身防病。这是因为人体的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而且人体五脏六腑皆系于背,十二正经和十二腧穴都集中在背部。长期坚持捶背可以保持经络的畅通,自然就百病不生了。另外,坚持捶背还可改善背部的营养状态,具有宁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来说,每天捶背不但可以振动呼吸器官帮助排出痰液,还可以帮助排出肺泡中的废气,从而起到防治坠积性肺炎的作用。对于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及感冒风寒等病的老人,捶背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捶背的方法也很简单,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手法均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如此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轻拍轻叩,可以自己捶打,站着和坐着都可以,也可由他人捶打,接受者可站可卧。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钟60~100下为宜,以不痛为度。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30分钟为限。
需要注意的是,捶背时应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刚柔相济,捶击的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可用轻而缓的手法,此法能抑制肌肉和神经紧张;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可用强而快的手法,此法能使肌肉紧张、神经兴奋。而那些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的患者则不要捶背,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
捶背是举手之劳,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
舒筋活络、延缓衰老,每天捏捏腋窝就能办到
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
首先,可大大增加心肺活量,使全身血液回流畅通,高效促使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其次,可使体内代谢物中的尿酸、尿素、无机盐及多余水分能顺利排出,增强泌尿功能,并能使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更健康。
最后,可使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官器官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更加灵敏。
夫妻间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钟,不仅可帮助消化、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还能防治阳痿阴冷。
按捏腋窝简单易行。自我按捏时,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分。
郁闷时拍拍胸脯,来个双手合十
身心健康是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重要保证,但如今很多人被坏心情困扰着:工作不顺心、感情遇到挫折、婚姻出现危机……
那么该如何解决坏心情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呢?
拍胸脯。有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生气或心情极度郁闷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去拍胸脯,而且这样做我们会觉得舒服很多。
其实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拍打胸脯,实际上打的是膻中穴。膻中穴位于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正中心的心窝处,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是主喜乐、主高兴的。如果膻中穴不通畅,人就会郁闷,这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在西医里,膻中穴就是胸腺,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人出生以后它就会慢慢退化,所以我们要经常按摩刺激这个穴位,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另外,心脏的毛病多反映在心包经上,所以,拍打心包经上的膻中穴也可以缓解心跳加快带来的不适。
我们知道佛家对人表示问候和尊重时,都会双手合十,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双手合十其实就是在收敛心包。双手合十的动作一般停在膻中这个位置,掌根处正好是对着膻中穴,这样做人的心神就会收住,一合十,眼睛自然会闭上,因为心收敛了,眼睛自然也会收敛。一个美国的医学院教授就曾指出,人在双手十指相贴、掌心相对时,可以身心放松,最大限度地进入一种全身心彻底松弛的状态,使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利用30分钟至1小时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大有裨益。
此外,还有一种解郁、解压的方法——拨心包经。每天晚上用手指掐天泉穴10遍,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排去郁闷和心包积液,增强心脏的活力,从而提高身心的代谢功能。
别人生气我不气,我找太冲穴出气
太冲穴位于足部的背侧,脚大拇指与第二个脚趾的中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因此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在中医里面,肝被比做是刚直不阿的将军,肝脏的阳气是很足的,火气很大,是不能被压抑的。肝主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通常都是手脚痉挛,这证明肝脏已受伤。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眼睛就酸涩,视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就胀痛发红。如果一个人整天精神涣散,思想难以集中,魂不守舍,证明其肝气虚弱。有的人夜里总做噩梦,两三点钟便会醒来,再难入睡,这是肝脏郁结的浊气在作怪。
按摩太冲穴有利于疏肝理气,缓解易生气、睡不好、压力大的烦恼心情。
此外,太冲穴还可以在你发烧的时候帮你发汗,可以在你紧张的时候帮你舒缓,可以在你昏厥的时候将你唤醒,可以在你抽搐的时候帮你解痉。
按摩太冲穴可治疗感冒: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跟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坚持按摩几天,病症就能痊愈。
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打通了全身经络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任督二脉这两条经脉是最为重要的。督脉是统领所有阳脉的,任脉是统领所有阴脉的,所以至关重要。
任脉督脉都起源于胞中(相当于女子子宫或男子的精室),任脉从胞中出来以后,经过会阴穴(也就是前后二阴之间),向前往上走经过腹部、胸部,一直往上,到达喉咙处。然后是环绕嘴唇一周,再继续往上行走,到眼眶底下散开。督脉从胞中出来后,往后往上沿着脊柱行走,一直到头顶,然后沿着头部中线往前往下,最后到上嘴唇的位置。当然任督二脉还有一些支线运行。
任脉主管生殖,同时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被称为“阴经之海”。所有的阴脉都会聚于任脉,它行走在人体前面的正中线,人体的前面为阴,后背为阳。任脉统领所有的阴经。
督脉,统领人体的所有阳经,被称为“阳经之海”。所有的阳脉都会聚于督脉,它行走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
人体有病往往是因为任督二脉不通,任督二脉通则全身经络通,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呵护身体,留住健康
七招,留住飘逸的秀发
头发是观察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好好保养它,以便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具体该怎么保养呢?
1.经常按摩头皮
提到头发的保养,很多人会想到洗发膏、护发素等,其实有个简单,而且能从“根”上护发的方法——按摩头皮。
头皮上有很多经络、穴位和神经末梢,按摩头皮还能刺激头皮,使头皮上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毛囊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加,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并能防止头发变白、脱落。此外,按摩头皮能够通经活络,刺激末梢神经,增强脑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人把按摩想象得很复杂,其实按摩很简单,可以在每日的早、晚,用双手手指按摩头皮,从额骨攒竹穴位开始按摩,经神庭穴位、前顶穴位到后脑的脑户穴位,用手指各按摩数十次,直至皮肤感到微微发热、发麻为止。
2.千万不要像搓衣服一样洗头发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洗头发时像洗衣服一样反复搓洗,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使头发绞结、摩擦而受损,甚至在拉扯中扯断发丝。
正确的洗发步骤是,洗发前先用宽齿梳将头发梳开、理顺,用温水从头皮往下冲洗头发,洗发水挤在手心中,揉出泡沫后均匀抹在头发上,然后用十指指肚轻柔地按摩头皮几分钟,再用手指轻轻捋发丝,不要将头发盘起来或搓成一团,保持发丝垂顺。
3.洗头发时最好水洗
干洗头发是发廊流行的洗头方式,直接将洗发产品挤在头发上,然后喷少许水揉出泡沫,按摩十几分钟后冲洗掉。很多人觉得这既是一种享受,又能将头发洗得更干净。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干燥的头发有极强的吸水性,直接使用洗发剂会使其表面活性剂渗入发质,而这一活性剂只经过一两次简单的冲洗是不可能去除干净的,它们残留在头发中,反而会破坏头发角蛋白,使头发失去光泽。
另外,中医认为洗头发的时候做按摩很容易使寒气入侵。理发师在头发上倒上洗发水,就开始搓揉头发,再按摩头部、颈部。按摩使头部的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并加速血液循环,而此时头上全是冰凉的化学洗发水,按摩的直接后果就是吸收化学洗发水的时间大大延长,张开的毛孔也使头皮吸收化学洗发水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寒气、湿气也通过大开的毛孔和快速的血液循环进入头部。由此可见,洗头发还是水洗的好,同时在洗头时不要做按摩。
4.“发常梳”,但一定要有个限度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里有个“发常梳”。经常梳头是一项利于生发、护发的保健运动,但是凡事都应有度,梳头也是如此,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调查研究证明,如果连续梳刷50次,甚至100次以上,很容易会因梳头过度,增加头发负担,使头发受损,不但不能达到按摩效果,反而更加刺激皮脂腺,使发根过于油腻,发尾易于干枯、断裂。而适度合理的“发常梳”是: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到颈部。早晚做10次。
5.睡觉时要把头发散开
人工作了一天,晚上要睡觉休息,头发也一样,扎了一整天,晚上一定要散开来。尤其在春天,由于是生发的季节,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都不要把头发扎成马尾辫,而要让它散开,这样才能让它生发起来。
6.等头发干了再去睡觉
很多人洗完头发没等头发干就去睡觉,殊不知,经常这样会引起头痛。因为大量的水分滞留于头皮表面,遇冷空气极易凝固。残留水凝固于头部,就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郁疾成患,特别是冬天寒湿交加,更易成病。所以,洗完头后一定不要马上睡觉,要等到头发干了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