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信用简史(2)
国家信用影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信用是强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债券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大银行或在公开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银行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回扣,而且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还为银行的股份公司提供了大量虚拟资本和投机的重要对象。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加深,通过国家信用取得的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弥补亏空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信用已不单纯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信用甚至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即一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向另一国政府或私人企业、个人借债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它既成为弥补一国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成为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对外贸易的有力杠杆。这种国家信用主要不是用于弥补经常性财政收支出现的赤字,而是聚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手段。特别是对国外发行政府债券,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调节国际收支。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能力取决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是否丰厚,它的现金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
那么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呢?
①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债,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于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在发行公债时并不注明具体用途和投资项目。
②国库券。这是一种短期负债,以1年以下居多,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等。
③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如中国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④财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借款一般期限较长,一般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包括发行公债收入)才能偿还。有的国家(如中国)只将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算为财政赤字,而发行国库券和专项债券则作为财政收入而不在赤字中标示。
说到国债,大家可能会比较了解,它是近些年的个人投资热点,收入稳定,而且安全。其实国债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战国后期,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6 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看来国家信用是一定要以雄厚的实力来支撑的。
我们现在买卖的国债,大致有四种: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则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目前已停止发行。
储蓄国债(也称电子式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电子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银行信用的发展
1976年,一位曾经在美国读过书的经济学家尤努斯,将27美元借给42名农村妇女用于生产,使她们摆脱了贫穷。随后,他逐步建立起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泯银行。任何妇女,只要能够找到4个朋友,在必要时候同意归还贷款,那么格莱泯银行就向其发放贷款。如果借款人违约,其他人在贷款还清之前就不能借款。
这一做法非常成功。今天,格莱泯银行拥有超过2500个分支机构,超过98%的还款率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成功运作的银行。这家成功的银行已经向超过750万人提供贷款,其中97%是女性,65%的借款人以此摆脱了贫穷线。并且,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已经有90多家银行模仿该做法。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支撑这种想法,尤努斯却为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们从故事里的借贷中看到的就是银行信用。那么,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是怎样评级的呢?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其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作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银行信用的概念说起来有点繁琐,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银行信用,比如向银行做各种贷款、申领信用卡等。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一般来说,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贷放出去的已不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由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上的个中局限性。
③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
此外,商业银行都会进行信用评级,这是对银行内在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判断,反映了对银行陷入困境而需要第三方(如银行所有者、企业集团、官方机构等)扶持的可能性的意见。商业银行财力级别定义为:
AAA级银行拥有极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一些主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很高且十分稳定,具有非常好的财务状况以及非常稳定的经营环境。
AA级银行拥有很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些重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较高且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较稳定的经营环境。
A级银行拥有较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具有一定的营运价值且相对稳定。这些银行或者在稳定的经营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财务状况,或者在不稳定的经营环境中显示出可以接受的财务状况。
BBB级银行的财务实力一般。它们常常受到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的限制:不稳固或正处于发展中的营运价值,较差的财务状况或不稳定的经营环境。
BB级银行财务实力很弱。周期性地需要或最终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这类机构的营运价值不可靠,财务状况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严重不足,经营环境极不稳定。
B级银行是银行财务实力最弱的一个级别。这类银行缺乏必要的营运价值,财务状况很差,经营环境极不稳定,经常需要外界的扶持。
当然,为了维护银行信用避免坏账,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都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物,就是根据借款客户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放款,放款银行有权接管、占有抵押品,并且在进一步的延期、催收均无效时,有权拍卖抵押品,以此收益弥补银行的呆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