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独立精神:为孩子的生活习惯负责,引导孩子打理自己的事务(3)

后来,赵萌意识到,日本幼儿园正是利用小朋友们每天的换衣、穿衣,来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小朋友们到了幼儿园以后,换衣服、放联系人手册、贴当天的标签、挂手绢,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小朋友们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

去到日本以后,赵萌发现女儿成长得十分明显。过去,小梦从来不自己脱穿衣服,而到了日本以后,在那种氛围的熏陶之下,小梦已经学会了脱穿衣服。看到女儿的这种变化,赵萌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在日本,孩子在入园的时候,有一项要求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完成的,那就是脱穿小衣服。当然,在妈妈们的鼓励之下,孩子们做得非常好。

反观国内,这些本该由孩子做的事情,在家时都是妈妈代劳。到了幼儿园以后,按理来说,应该由自己来完成了,可事实却不是如此。

张小姐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老师,在一天的各个环节中,她经常听到孩子需要她帮忙的声音。

吃餐点的时候,孩子举着面包说:“张老师,我不会撕,你帮我撕开。”上完厕所,孩子裤子没提就出来了,边走边喊:“张老师,我不会提裤子,你帮我提一下。”有的孩子就连搬椅子也会寻求帮助:“张老师,我不会搬椅子。”一天当中,张小姐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张老师,我不会……”。

夏天午休的时候,孩子们都不用脱衣服。可如今,天气逐渐转凉,他们的衣服由一件增加到两件,甚至3件。于是,在午休的时候,张小姐工作的内容又添加了一项,那就是为孩子们穿脱衣服。

因此,张小姐一走进午睡室,说“我不会”的孩子多得更不用说了。这个孩子说“张老师,我不会脱裤子”,那个孩子说“张老师,我不会脱衣服”。这些孩子在家里都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坏了。值得欣慰的是,有几个能干的孩子在张小姐的引导下,也能试着穿脱衣服,但其中,会脱衣服的孩子有许多,而会穿衣服的孩子却没有几个,绝大多数的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帮忙。

张小姐就脱穿衣服一事,曾向许多孩子的家长了解过一些情况,她这才知道,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的都是“衣来伸手”的日里,像脱穿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也都是家长帮忙。张小姐知道,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一旦到了冬天,给孩子们一个个穿衣服将是一项大工程,而最后那个穿的孩子势必会冻坏。

于是,张小姐以及其他几位老师强调孩子们学习自己脱穿小衣服,在老师们的一致要求下,绝大多数的孩子才开始尝试脱穿衣服。

要想让孩子炼就独立能力,脱穿小衣服是最基本的一件事情。然而,在中国,这些原本在入园时就应学会的事情,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仍然需要父母帮忙。

有机构对哈尔滨市部分小学生一年级到五年级的378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有50%以上的小学生脚上穿的鞋子是不需要系鞋带的,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就连穿衣服也要父母帮忙。

哈尔滨市陈女士介绍,她的儿子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了,前些日子她给儿子买了一件需要扣扣子的外套。令她没想到的是,儿子还没等穿上新衣服,就因为衣服的扣子太多而哭着说,不想穿了。

此种情况,是国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青岛市2010年学生体质检测的过程中,小学生们自理能力差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有的小学一年级一个班40多个人,可是会系鞋带的仅有10个人,甚至一些二年级的学生,只会脱衣服,不会穿衣服,他们并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在孩子脱穿衣服一事上,国内父母确实应该向日本妈妈们学习,借鉴她们教孩子脱穿衣服的方法。

日本妈妈们懂得培养孩子脱穿衣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刚开始让孩子穿衣的时候,她们往往会特意将买回来的新衣服给孩子穿,并告诉孩子刚买回来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十分漂亮。有的时候,她们会让孩子学穿一些颜色鲜艳,或者带有动物图案的衣服等,以便引起孩子穿衣的兴趣。

日本妈妈们从来不会强迫孩子。当孩子不愿意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她们不会强制孩子,或对其进行打骂,逼其“就范”。她们通常会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知道独立生活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与此同时,她们还会和孩子进行穿衣服比赛,或者把其他同龄的孩子搬出来作为榜样,激发孩子的求胜欲望,通过引导,使他乐意自己穿衣服。

日本妈妈们在教孩子正确穿衣时往往会不厌其烦。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脱穿衣服、摆脱依赖心理,她们通常会不厌其烦地教孩子如何穿衣,比如,外套怎么穿,纽扣怎么扣,裤带怎么系等。当然了,在孩子独立穿衣以后,妈妈们还会检查孩子的衣服穿得正确、整齐与否,实施多鼓励、多表扬的策略,如此坚持下去,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自己穿衣的习惯。

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脱穿衣服,这与妈妈们的独特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放眼国内,许多父母往往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于是,孩子不得不处于“衣来伸手”的被动地位。

其实,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有着很高的主动性,这个时候是教会孩子脱穿衣服的重要时期。在练习脱穿衣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手指灵活度,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

慧言慧语

学会穿脱小衣服,是练就孩子独立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孩子2~4岁的时候,就已能够完成脱穿衣服的大部分程序。2岁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学习自己脱衣服;3岁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学习自己穿衣服;3岁半左右的时候,孩子就可以进行扣纽扣的学习;5岁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孩子就可以自己穿衣服,但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倘若孩子第一次试着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他脱穿衣服的学习过程就会进行得十分顺利。日本妈妈们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她们在教会孩子脱穿衣服的时候,不仅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同时还会施以奖励的手段,以达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目的。

6.日本小公主东西自己提

郑萍和郑华是两姐妹,去年的时候,妹妹郑华带着5岁的女儿去了日本居住,而姐姐郑萍一家则一直生活在北京。

一天深夜,郑萍给妹妹打了个电话,焦急地说14岁的儿子小克离家出走了,接着她给妹妹讲述了小克出走的原因:“当天晚上,我带着小克到从国外回来的同事家做客,临走的时候,同事送给了我们许多东西。我大包小裹地提着下楼,走到小区门口,等了很长时间终于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到我们住的小区的时候,依然是我自己提着那些东西,而身高约170的小克,一直跟在我的后面,没有帮我提一件东西或者搭一把手。

“回到家以后,我埋怨了小克几句,说他不懂事,不知道帮我提东西。他很不服气,顶撞了我几句,于是我们争吵了起来,最后小克从家里跑了出去,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小克还没有回来。我很担心,小克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从小到大,小克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5岁的时候,我跟他爸离了婚。为了儿子,我从未想到和别人重组家庭。在家里的时候,我从来不舍得让他做一点点儿事情,只想让他好好学习。我埋怨他不帮我提东西,只是随口抱怨几句,并不是真的怪他。这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如果遇到了坏人可怎么办?”

郑华听着电话那边姐姐的哭声,也是倍感着急,她远在日本,不知道怎么安慰国内的姐姐。

后来,郑萍接到电话,原来小克跑到姑姑家里去了。郑萍与郑华心里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还好,小克没事儿。

这次的事情发生以后,郑华觉得姐姐在教育上有很大的问题。于是,她向姐姐讲述了自己在日本的见闻。

郑华说:“我带着佳佳到了日本以后,发现日本父母在教育问题上跟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记得我第一次送佳佳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像在中国的时候那样,给佳佳拿着包,让她空着手。我看到日本家长,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他们的手里一律空着,而孩子们则肩上背着,或者手里拿着,最起码有两三个大包,还有一个书包,而且还跑得飞快,就连日本王室的小公主也是一样。

“当时我就心想,日本的父母太残忍了,怎么能这么对待那些花朵们。让孩子们提东西,自己手里却空着,这简直是对孩子的一种虐待。

“过了两天,佳佳的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日本人有一个习惯,说话只说半句,后面的让听者自己去琢磨。‘孩子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老师当时只说了半句话,我一开始还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后来我才意识到她是在问家里情形,看到我还在想,她接着又说了‘比如说上学时拿包吧……’,这是老师的一种委婉的提醒。

“从此以后,我每次送佳佳上学,都是让她一个人拿着东西。说实话,这种方法确实很好,现在佳佳什么东西都自己拿着,有时候还会帮我拿东西。”

听了妹妹的话以后,郑萍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了一番思考,或许,她真应该转变一下教育观念。否则,她不敢保证小克长大以后会不会还是这样。于是,郑萍开始试着让小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几个月以后,小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再也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了,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了。看到儿子的进步,郑萍感到十分欣慰,她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在日本,妈妈们接孩子上下幼儿园的时候,手中一律空着,大包小包都是孩子一个人拿着。也许,这在中国父母眼里有些难以接受,倘若孩子提不动怎么办?倘若孩子累坏了如何是好?由父母代劳提东西反而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因为中国人爱孩子更多?

当然不是,日本人对孩子的爱并不比中国人少。只不过,日本妈妈们觉得爱孩子要智爱,而不是溺爱。她们认为,培养孩子就要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吃苦能力以及责任感。

其实,对孩子来说,尤其是男孩儿,无论是在少年时代,还是在长成一个男人之后,他的心里自始至终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叫嚣:“我是男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个声音的呼唤从未停止过。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父母的溺爱淹没了孩子的呼唤。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回馈父母的爱,不如试着向日本父母学习,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背书包;带孩子去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提适合的东西等。

很多中国父母一直恨铁不成钢地称现在的独生子女是“抱大的一代”,称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其实,正是父母的百般溺爱,才使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吃不得苦,不能自立。正如案例中郑萍的儿子小克一样。

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只要遇到挫折就会马上爆炸,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过激行为,如自残、暴力等。的确,“抱大的一代”对父母有着极强的依赖心理。这是事实,但是中国父母却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事实,即父母对孩子的依赖。

中日曾联合举行了一次小学生夏令营,入营的共100人,中日双方各50名孩子。在这次夏令营中,组织者发现,中国孩子的各项训练指标都不及日本孩子。特别是在自理能力、勇气、耐力等方面,双方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令日方目瞪口呆的是,竟有40多位中国父母随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后援阵营。从中日孩子间的差距,可以得出中国孩子依赖父母的结论,而中国父母的庞大后援阵营,则可以得出中国父母依赖孩子的结论。

其实,中国父母完全可以像日本父母那样,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比如,提东西。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家庭中缺乏独立的机会,那么当他长大以后,就会缺少独立成长的机会,进而减弱他在现实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如此一来,孩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自立于社会的人,这将会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

慧言慧语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取得成功,担心孩子失败,因此当他们看到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往往不会袖手旁观,而是急于伸手帮忙。有的父母甚至经常跟在孩子后面,不离左右,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独立活动,不给孩子克服困难与尝试挫折的机会。比如,孩子与父母同行的时候,孩子的手总是空着,哪怕孩子自己的东西,也完全由父母帮忙拿。

其实,父母完全没必要担心孩子累着或者提不动东西。在日本,孩子自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开始自己提东西,就连日本小公主也不例外。试着让孩子提东西吧,因为他完全有这个实力。

7.6岁就能洗衣服?别不信孩子的潜力

5月的一个周六,林夏站在窗前,她看到楼下小区里的花园早已姹紫嫣红,各种不知名的花次第开放。在这样美丽的季节,林夏突然有了想下楼走走的冲动,于是,她带着6岁的儿子浩浩下楼了。

在楼下玩了一会儿之后,林夏就和浩浩回家了。“妈妈,前面是曼曼姐,她拉着一个好大的箱子。”快走到电梯口的时候,眼尖的浩浩发现了他们对门老赵的女儿曼曼。曼曼在北京海淀的一所大学上学,每周都会回家。如果她不回家,老赵和妻子就会去看她。听说,他们表面上是看女儿,实际上是到学校给女儿洗衣服、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