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中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该“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奖,奖金约100万美元。享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候选人推荐权的人员为:瑞典科学院和其他在体制与目的方面与它相似的科学院、研究所和学会的成员,大学和大学学院的文学和语言学教授,以前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人,在本国文学创作界有代表性的作家协会的主席。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获奖者是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因为他的诗作《孤独与深思》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此后,除1914年、1918年、1940~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奖外,每年颁发一次。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于1981年设立,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
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由爱尔兰都柏林市政府主办,都柏林市立图书馆承办,美国企业管理顾问公司IMPAC所赞助的世界性文学奖,成立于1996年,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得奖者可获10万欧元),只要是英语小说或任何语言有英译本的小说皆可角逐这个奖项。
都柏林文学奖拥有一套独特的评选体系:都柏林市图书馆和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个公立图书馆都建立了联系,由它们负责推荐参选作品,每家每年最多可以推荐三部。参选的小说必须是英文的,且必须在颁奖年度的前一年内出版。如果是其他语种的作品,只要它在颁奖年度的前四年内出版了英文译本,那么也可以被推荐。
超过百部的入选作品名单将在每年的10月份或11月份公布,评委会从中筛选出复选作品(最多不会超过10部),将这一份名单在下一年的三四月份公布,之后从中确定最终获奖者,于6月份中旬举行颁奖仪式。
毕希纳文学奖
毕希纳奖以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者和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年)的名字命名,由德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创办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对当代德语文学作出优异贡献的一位作家或诗人,现在的奖金额为4万欧元。
1958年制定的章程中确定评奖标准为:“该奖项颁发给用德语写作并表现突出的作家和诗人,获奖者本人要对现今德语文学界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式颁奖仪式在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的所在地达姆施塔特举行。
芥川奖、直木奖
芥川奖正式名称为芥川龙之介奖,是为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而设立的文学奖。芥川奖是根据选拔委员的协议来决定候补及得奖人选。这些选拔委员从报章杂志上,新人作家或无名作家所发表的纯文学短篇作品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予以奖励,得奖者颁赠一百万日元的奖金和怀表一只。
直木奖是纪念日本作家直村宗一而设立的,他是芥川龙之介的好友。
直木奖的评选对象是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单行本,每年第一次评奖的范围限定在前一年12月至下一年5月里发表的作品,此后发表的将在第二次评奖时参选。
直木奖以其大众性著称,欣赏故事性强的作品,关注新人和不知名的作家,且获奖者一般只会得一次奖。它的奖金大约是两万元人民币,并不算很高,作家一旦获奖,可以依靠这个头衔轻松换来约稿和极高的报酬,因此也被视为文学青年的晋身之阶。
芥川奖是日本纯文学奖的代表奖项,而直木奖则是大众文学的代表奖项;芥川奖以鼓励新人作家为宗旨,直木奖则是给予已出书的大众文学作家一项荣誉的肯定。
塞万提斯奖
塞万提斯奖是西班牙文化部以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命名,表彰在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的文学奖项。
每年12月评出年度得主,次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的纪念日)在塞万提斯故乡的阿卡拉大学由西班牙国王亲自颁授,是西班牙语世界的文学最高荣誉,有评论说本奖是西班牙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是法国文学奖。
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弟弟茹尔·德·龚古尔于1870年去世后,哥哥埃德蒙·德·龚古尔在1874年7月14日立下遗嘱,为了纪念他的弟弟,要用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即龚古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并指定福楼拜、左拉、都德等10名友好作家为第一届院士。龚古尔学院于1902年成立,奖励当年出版的最佳长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集、最佳想象性散文。奖金虽然仅为50法郎,但其重要性已超过法兰西学士院的小说大奖。
为了保证院士们能不偏不倚地进行评选,遗嘱规定每位院士可享有一栋住宅和一份保障生活的年金。
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誉,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为了纪念著名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安徒生,于1956年设立。它的创始人是莱普曼夫人。
莱普曼夫人生在德国,二战期间,被迫流亡国外。战后不久,她返回到成为一片废墟的祖国,深感应加强各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深深懂得优秀的读物是陶冶孩子们美好心灵和相互沟通的有力工具。她争取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于1948年在慕尼黑首创了世界上唯一的新国际青少年图书馆;1951年,又创建了国际青少年读物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该委员会为提高青少年读物的艺术和文学水平而积极工作。1956年设立了国际安徒生奖,每两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