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双色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佾篇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题解】

这段话是直接针对季氏僭用礼乐的行为而发。春秋末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化期,礼崩乐坏,违背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性格鲜明的一面,他对于理想的坚持是有原则的。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②八佾: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当时鲁国国君出走,国政由季氏把持。③忍:忍心,狠心。一说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论语的智慧】

现代人气愤难当时,常常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过孔子当时说这句话却并不是这个意思。

季氏是鲁国的权臣,所谓权臣就是掌握国家命运、权倾朝野的大臣,他不是普通的臣子,所以他在家里才能搞出让孔子大发感慨的“家庭舞会”来。古时候我们中华民族非常讲究“礼”,这个“礼”不仅包括我们今天的文明礼仪在内,还有伦理制度等重要内容。按礼,季氏在家里只能看四人一排的舞蹈,但是他不满足,他要看八个人一排的舞蹈,这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权利。因此,孔子觉得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不是怒气冲冲地骂人:“这个人怎么这样啊?”如果这样的话,他认为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恐怕就名不副实了,起码这个“温”就要被无情地划掉。

在南怀瑾先生的解读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先知能力的圣人,而且修养极高,他说孔子应该是看出季氏要谋反,孔子说这个人连这样不讲礼的事情都做了,那么他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孔子是在感慨人心难测。确实如此,有句话叫“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犹如海底针,很难揣测。

有人曾经以为鹤顶红、砒霜是世界上最毒的东西,其实不是,世界上最歹毒的是人心。一个念头能使人上天堂,一个想法也能让人下地狱。最毒是人心,最善也是人心,最难把握的还是人心。有时候,你最亲近的人的心你也未必能了解。历史上,父子兄弟之间有很多反目成仇的,为了权势与地位,抑或是金钱,大打出手,完全不顾及亲情与道义。从本质上来说金钱与权力并不是坏东西,而是有人因为它们上演一幕幕丑剧的时候,人们才觉得它们太坏了。

比如,帝王在选择太子时心理是很矛盾的。太子懦弱一点吧,怕将来继位后缺乏驾驭众人的能力;太子贤明一点吧,又怕众望所归会危及自己。当宋太宗见到自己的太子颇得人心时,就曾酸溜溜地说:“人心都归向太子,欲置我于何地?”皇帝既有这种心态,太子委实难处。不能不得人心,也不能太得人心;不能不及父皇,也不能胜过父皇,这中间的尺寸确实是很难把握的。

隋炀帝的儿子齐王杨暕就因为把握不好这个度,而与炀帝产生隔阂。造成他们父子失和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了一个美女。有一次,乐平公主告诉炀帝,有个女子十分漂亮,但不知为什么炀帝听后无所表示。过了一段时间,乐平公主以为炀帝对此女不感兴趣,就把她送给了齐王杨。杨暕马上把她纳入后宫。后来炀帝忽然记起这事,就问乐平公主:“你上次说过的那个美人现在哪里?”乐平公主回答说:“在齐王那里。”

这件事本身不能全怪杨,他不可能每得到一个美女都先请示一下父皇是否感兴趣。乐平公主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按理炀帝问起,她完全可以将此事的始末和盘托出。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引起炀帝对她的不满。所以,当炀帝再度问起这件事,她意识到自己捅了乱子,只好含糊地说一句“在齐王那里”,似乎与她无关。

第二件事是因为打猎。炀帝去狩猎,命令杨暕率领一伙侍从参加。狩猎的结果是杨暕猎获颇丰,而炀帝一无所得。炀帝龙颜大怒,认为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一问左问,左右侍从害怕炀帝迁怒,推说是猎物被杨暕手下一伙人阻挡,所以打不到。炀帝因此猜忌起杨来,认为他是想出风头,于是处处寻找杨暕的不是。

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杨暕本非圣人,结果本来很有希望成为太子的杨失去了炀帝的信任,太子之位自然没有了。炀帝父子从此结怨,直到后来宇文化及起来谋反,派人分别去囚禁、杀害炀帝父子时,炀帝还认为是杨暕派人来抓自己的,而杨暕也认为是炀帝派人来杀自己的,父子至死不能消除误会。

人心毫无信任与善意的时候就很恐怖,想一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杨广竟然与他的亲生儿子挥戈相向,猜疑之心真是害人不浅。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老天爷的脾气是最难摸得清的,因为它高兴时就让太阳出来照照面,一旦它生气了就阴沉着脸,勃然大怒时就闪电雷鸣再加暴风骤雨。可是它如果和人心比较起来还是逊色很多,人心可以瞬息万变,深不可测。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真的把人心给琢磨透了,也不要认为你真的走进了某个人的心里,因为要一个人去懂得另一个人的真心其实很难。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题解】

这也是在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礼是根本的秩序,各守各的礼,秩序才能维持,天下才可以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②“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见《雍》诗。相,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译文】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这话在三家的大厅上唱出来,有哪一点合适呢?”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题解】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注释】

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译文】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音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题解】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是以真实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这些才是礼的根本。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②易:治理,办妥。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太重要呀!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样样周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题解】

孔子这两句话乃是针对当时华夏诸国君不君、臣不臣的伤时之语。在孔子的思想里,有明确的“夷夏观”,后世逐渐演变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这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在宣扬大汉族主义,孔子的本义是在提倡礼乐文明的传统。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亡:通“无”。

【译文】

孔子说:“文化落后国家还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这样没有君主哩。”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题解】

在这里,孔子对当时季孙氏的“僭礼”行径进行抨击。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

【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29岁。冉有当时在季氏门下做事。

【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题解】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反对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这个“争”指的是争斗,而不是合理的竞争,合理的竞争应该是有法则、有秩序的,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注释】

①射:指古代的射礼。大射礼规定两人一组,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完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射完后,再作揖登堂饮酒。②揖:拱手行礼。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论语的智慧】

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为了正义的目的,我们要不择手段。”现代人断章取义,不看前面的前提,就抓住后面的半句话,这样一来就坏了,整个乱套了。这对于维持一个良好的竞争有序的社会只有害处,没有丝毫益处,我们应当学会孔子所主张的君子之争。孔子认为一个君子不是真的“无所争”,而是“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呢?孔子以“射”为例,古人讲“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我们从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古代的射箭比赛,当然这个“射”字可不简单地代表射箭。古人就算是比赛也还要作揖,结果出来的时候,赢了的一方要说“承让”,输了的一方要说“领教”,这就是“其争也君子”的表现。现在很多人可不这样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已经失掉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华。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民族的损失。

《孔子圣迹图》之《射矍相圃》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不是在简单地告诉我们和人比赛时说两句“承让”和“领教”,他不是要我们只讲究这些形式,而是要我们用正当的手段而不是旁门左道获取我们应得的事物,这种礼让的道德精神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柏林奥运会上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向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比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人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了,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低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跳。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族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善意的笑容放松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厘米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差点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几天后的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高昂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8.13米的世界跳远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到,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他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打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竞争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每个人的生命从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竞争的结果,任何幻想逃避竞争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就是竞争的结果,所以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就说出了一句震撼世界的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人”,之所以自称是万物之灵长,就在于我们有区别动物性的一面。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和他人展开一场血腥的厮杀,那么我们还配叫“人”吗?而且有句话说:“不义之财转眼就要失去。”为了这个不是靠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要赔上你整日的心灵不安,这是何等的不值得!只有凭借真的本事,依靠正当方法得来的东西才会真正长久。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题解】

孔子赞扬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就是用绘画作比喻来说明仁和礼的关系。他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真实情感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②盼:眼睛黑白分明。③绚:有文采。这三句诗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④起:启发。

【译文】

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题解】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其一,孔子认为,对夏礼、殷礼的说明,要依赖足够的历史典籍和贤人来阐述,这些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其二,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徵:证明、验证。②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③文献:文,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3.10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题解】

这是孔子对鲁国举行禘礼是非礼的评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注释】

①:一种极为隆重的祭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灌:祭礼开始时,向代表受祭者献酒的仪式。

【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3.11 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题解】

孔子认为,鲁国的禘祭已名分颠倒,不值一看,所以当有人问及禘祭,他故作不知。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恢复天下的秩序于礼了。

【注释】

①示:有二义,一为“置”,摆或放的意思,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一目了然;一为“视”。两说皆通,今从后说。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说的时候,指着自己的手掌。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题解】

孔子平时很少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注释】

①与:参与。

【译文】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论语的智慧】

祭祖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就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假如没有时间,不能亲自参与祭典,只能象征性地由别人代祭,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谈鬼神,而是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孔子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对生者或是死者,无论对别人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事,都要坦诚正直、始终如一。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给人带来信任、尊重和友谊,人类之所以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它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每年5月2日,美国孩子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诚实节。这个节日源自一个悲惨而又真实的故事。

许多年以前,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蒙特罗市,有一个名叫埃默纽·旦南的孩子。他生下来后,家里连遭不幸,父母先后去世。而当时,他只有5岁。就在他流落街头、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年老无子,名叫诺顿的酒店老板收养了他。旦南绝处逢生,就认诺顿夫妇为养父母。旦南年龄虽小,但过早到来的各种忧患和磨难,使他变得很懂事。诺顿的酒店不大,有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对养父母也很尊敬、孝顺。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还算和顺。

转眼间,3年过去了,旦南长到了8岁,也更懂事了。他不经意间发现,养父母不是正派人。小酒店出卖的酒都是兑了水的,不仅如此,酒店还记花账,多收钱。他的养父母总是挖空心思算计怎样坑骗顾客。旦南看后,很不满意,经常苦劝养父母不要挣昧心钱。诺顿非但不听,有时候还顺手给他两巴掌,骂他吃里爬外。久而久之,养父母对旦南越看越不顺眼,因此经常打骂他。

有一天傍晚,旦南家里来了一个小贩。这个小贩一进门,就和诺顿夫妇吵了起来。旦南侧耳细听,好像为了什么账目问题。当天晚上,小贩便留宿在酒店里,诺顿的心情似乎很不好,吃饭的时候喝了好多酒,而且很早就把旦南轰到了楼上,还挥舞着拳头警告他,今天夜里他要敢跑下楼来,就打断他的狗腿。旦南躺在床上很纳闷,心里又惊又怕。他想到近一年来,养父虽然经常打他,但这样凶狠的态度,在他记忆中还是第一次。而且,从养父那闪动不定的目光中,小旦南总感觉今夜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到了后半夜,好不容易才迷迷糊糊睡着了的旦南,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吵醒了。他迟疑了一下,赶紧从床上下来,把耳朵贴在楼板上,于是他听见养父和小贩正在用最肮脏、最下流的语言对骂。又过了一会儿,只听“啊”的一声惨叫,随后就是一片寂静,一点声音也没有了。旦南尽管吓得浑身发抖,但意志还是驱使他披起衣服,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来,把脸贴在养父母房间的大门上,顺着门缝向里看去。这一看,把他吓得手脚冰凉。只见那小贩倒在地上,胸口上插着的一把刀子,还在轻轻地颤动。养母站在旁边,搓着两手,不停地嘟囔着:“你杀了他,这怎么好?他死了,死了……”旦南顿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金花乱冒,身子猛然往前一栽,只听“呼”的一声,一头磕在了门框上。

诺顿听到响声后一愣,立即大步跨过来,推开门,抓住旦南的头发,把他拖了进来。诺顿眼珠转了转,脸色和缓了下来,他让茫然不知所措的旦南坐下,和颜悦色地说:“孩子,你都看见了,是这小贩进来行凶,爸爸在自卫中才失手杀了他,对吧?这把刀也是他带来的,对吧?明天警察来了,你就这样说。”旦南像木头人一样坐在那里,眼睛一直没离开小贩的尸体。过了好半天,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把头埋在养父的膝盖上,声泪俱下地说:“爸爸,你说得不对。我知道,是你杀了人。爸爸,我求你,你快去警察局自首吧!那样,我们一家人才能都活下去……”

诺顿气得脸都变成了猪肝色,抬起腿当胸一脚,把旦南踢倒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喊道:“你这个小杂种,想把爸爸送上法庭吗?快说,是那小贩要行凶……”

“不!”旦南捂着胸口,抬起头,说,“我不能说谎,是你杀了人,你应该去自首……”

诺顿听后又打了他一记耳光。养母也扑上来,一边拳打脚踢,一边拿出一根绳子,把旦南结结实实地捆起来。然后,夫妇俩一起动手,把他吊到了楼板上。诺顿取来一根鞭子,“啪”的一声抽在旦南身上,逼旦南说谎。旦南的头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断渗出来,但他仍然倔强地不说。养母又取来一根棍子,没头没脑地乱打一顿,鞭子、棍子如雨点般打下来,旦南浑身抽搐着,突然喊了一声:“不,我不说谎!”头就猛然垂到了胸前,一动不动了。诺顿夫妇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又闯下了大祸,也颓然倒在地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诺顿夫妇虽然在法庭上百般狡辩,还是以谋杀罪被逮捕,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事后,蒙特罗市政府为纪念这个宁死也不肯说谎的孩子,为旦南建造了一块纪念碑和一尊塑像,并决定将5月2日他死的那天作为诚实节。那块纪念碑上镌刻着:——怀念为真理而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现在,每到这一天,纪念碑前就堆满了表示哀悼的白色小花。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都要摘下帽子,向这无畏的诚实者致敬。老师、家长,也都要给孩子们讲一遍旦南的故事。

正直与诚实时刻都闪耀着绚烂的人性之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是很好的诠释,它会让人生、让世界永远充满着宁静与幸福。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题解】

古人认为奥神的地位高于灶神,王孙贾是卫国的权臣,在此以奥神比喻卫灵公,以灶神比喻卫灵公身边有权势的臣子,用这个当时的俗语暗示孔子奉承卫灵公不如奉承他身边的权臣。孔子不以为然,认为做事违背道理,得罪上天,到什么地方祷告也没用。而顺理而行,也就不用去谄媚于人。

【注释】

①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他是周王之后,因得罪周王,出仕于卫。他的问话,用的是比喻,带有挑衅意味。②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③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题解】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沿袭。周礼就是在夏商二代之礼的基础上加以损益,因此礼乐制度文物完备而盛极,所以孔子主张遵从周礼。

【注释】

①监:通“鉴”,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②郁郁:文采盛貌。文:指礼乐制度。

【译文】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修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题解】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而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并不以“礼”学家自居,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孔子圣迹图》之《太庙问礼》

【注释】

①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②鄹: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题解】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说明了射礼所重之事是在于能射中目标,而不在于要去贯穿箭靶的皮革。

【注释】

①射不主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军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②为:因为。同科:同等,同级。

【译文】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能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人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题解】

古者天子在每年秋冬之际,颁发来年的历书给诸侯,诸侯领受后把历书藏放在祖庙,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杀一只活羊祭庙。当时的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免掉“饩羊”奉供。对此,孔子大为不满,表明了他重视古礼的保存。

【注释】

①去:去掉,废除。告朔之饩羊: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羊杀而不烹叫“饩”(烹熟则叫“飨”)。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

【译文】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废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可惜那只活羊,我则可惜那种礼。”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题解】

这句从侧面表明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时臣事君多无礼,故孔子加以感慨。

【译文】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谄媚君主。”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题解】

这里阐述了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是国君依礼使用臣子,而臣子侍奉国君要尽忠。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像后世那样:君主可以无礼,臣下必须尽忠,以至于发展到愚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译文】

鲁定公问:“国君使用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节使用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论语的智慧】

鲁定公问:“国君使用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节使用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孔子的话用今天的语言来讲就是:“你用他们是对的、可以的,但是要讲究方法,你对你的臣民们也要有一颗宽容和谦恭的心,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听你的使唤。另外,作为臣子的理应忠心辅佐君主,对君主的忠诚是一个臣子所应该具备的道德。”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没有人能比另外一个人高贵。你对我用之以礼,我对你则报之以忠。人们常说爱是两颗心互相撞击的结果,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外一颗心,这样是产生不了爱的。同样如此,作为管理者如果对下属没有真诚的心,到处讲权术,那他也不会得到下属的敬重。这才是孔子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他等于是在提醒鲁定公,你不要犯了这样的错误啊。如果你希望你的臣民们能对你忠心耿耿,你就需要对他们很礼貌。用现在很直白的话来讲就是:你要用我可以啊,但是你不能对我吹毛求疵,动不动就大呼小叫,摆一副领导的臭架子,这是不行的。反过来,你尊敬我,我就对你死心塌地。这样的领导不是讲权术,而是要领导人自己有政治道德。

人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定会用自己的德行来感染下属,而非依靠自己的权势。

范文程的曾祖父曾任明朝的兵部尚书,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时,范文程去拜见努尔哈赤,表达了投效之意。努尔哈赤故意考问范文程说:“你为大明名臣之后,本该为大明效忠,为何却叛明投我呢?”

范文程回答道:“明君无道,百姓苦难,我不是腐儒,自不肯愚忠一世了。”

努尔哈赤和他谈话之后,看他见识过人,机智多才,十分爱惜。他对各贝勒说:“夺取天下,范文程这样的才俊当有大用。他不以我等为叛逆,说明他独具慧眼;我等征服中原,也不能视明人都是逆贼,这样才能争取民心。这个道理,是范文程教我的,你们都要善待他。”

皇太极即位后,对范文程更为器重,让他随侍左右。1631年,清军招降了守城的明军官兵,但已投降的蒙古兵又起叛心,想要杀害他们的将领,事情未果。皇太极震怒之下,想要把那些蒙古兵一律诛杀,范文程在旁边提醒说:“陛下以武力让他们暂时屈服,他们不真心归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们再次叛乱,早将死亡置之度外,陛下杀他们泄了私愤,而对收取人心却害处太多,此事不可以做啊。”

皇太极气犹未消,说:“征战沙场,杀人不可避免,若只施仁义,人不畏惩,岂不叛者逾多,士不奋战?”

范文程争辩说:“明人不知我大清仁慈,反抗是必然的。陛下若能广施恩德,少杀多惠,人心渐渐就会归附于我。宽恕他们就能让敌军阵营分化,传陛下之美名,以此征伐天下,有百万大军之功效,陛下不可小视。”

皇太极听了连连点头,赦免了那些蒙古人的死罪。消息传出,坚守西山的明军斗志瓦解,范文程单枪匹马去劝他们投降,结果他们全都放下了武器。

范文程为皇太极谋划大事,常向他进谏征服民心之策。他劝皇太极养德修身,教化百姓,推行德政,皇太极对他言听计从。每有要事,他总是对大臣说:“范章京知道此事吗?”

遇到范文程有病在家之时,皇太极便不急于处理一些朝政大事,直等他病好了再做决定。有的大臣嫉妒范文程,对皇太极说:“范章京终为明臣之后,身为汉人,他未必和我大清一心啊。他以收取人心为名,处处向着汉人,难道就没有他的私心?陛下对他宠信太过,也该有所保留才是。”

皇太极训斥他们说:“先皇和朕诚心对他,不是逼迫使他效命,他的忠心绝无可疑。你们虽为满人,但有多少皇亲国戚反对过朕?朕用心对人,然不识朕心者大有人在,朕能一再不予追究,施恩不止,这都是范章京所教的结果。否则,你们这些嫉贤妒能之辈,还能站在这里和朕说话吗?”

清世祖即位之后,睿亲王多尔衮率领大军讨伐明朝。范文程担心多尔衮残忍好杀,于是连忙上书说:“中原百姓以我大清为叛逆,势必拼死反抗。大王如果以暴制暴,以杀为能,中原就难以平定。从前,我们放弃遵化城,屠杀永平的百姓,已让中原百姓对我们深有疑虑了。如果今后不加约束,统一天下的大业就难以完成。大王应该严明纪律,秋毫无犯,让明朝官吏担任原职,恢复百姓的家业,录用有才能的人,抚恤那些处境艰难的人。用大公传达我朝的仁念,用行动解除世人的疑惑,这样安定了百姓,叛乱的人才会归顺,我们遇到的抵抗才会减少。”

明朝都城被清军攻克后,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为崇祯帝办丧事,安抚战乱中的百姓,起用明朝的官吏,搜求隐藏和逃逸的名士,重新制定法令。这些措施在收取民心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为清朝最后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无论你是多大的官,到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孔子给鲁定公的忠告。上文中清军之所以没有受到那么大的阻碍而平定中原,就在于他们的领导者很有谋略,他们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对臣民的领导策略用的正是“君使臣以礼”这一条,因而才有后来清初的基业,否则最后谁能稳坐江山还不一定呢。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题解】

孔子赞美《关雎》一诗的情感适度,哀乐不失其正,体现了他对“中庸”之美的推崇。

【注释】

①《关雎》:《诗经》中的第一篇。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将理性与情感自然交融,就可以使得理欲调和,合为一体,乐从中出,礼自外作,致乐以治心。

孔子对《关雎》一诗的评价,体现了其“思无邪”的艺术观,表达了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即凡事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都有其可贵的价值。做人如果也能达到《关雎》情感调和的境界,便是至真至善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方能安之若素。人生总是如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然而,愉悦也是一世,痛苦也是一生,何必为了现实中的种种,而影响安然自在的心境呢?

日本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在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招致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附近的一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白隐为给邻居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

患得患失的人生令人痛苦。只有像《诗经》中写的那样生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方能享受写意人生。写意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学会享受写意人生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才不觉得人生活得太累,才能够诗意地栖息在这片生存的空间。

县城老街上有一家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时代不同了,如今已经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所以,现在他的铺子改卖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只半导体,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当然,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北;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5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很干脆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然壶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种生活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挤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没有说什么。他招来了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栓小狗的链子,据说今年他已经106岁了。

林语堂先生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脱眼前得失,不受外在情感的纷扰,喜怒哀乐,收放自如,才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题解】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这是一种妄解,孔子批评了他,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便再追究了。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②遂事:已完成的事。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这些话,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追究了。”

【论语的智慧】

哀公就是孔子的母国鲁国国君,宰我就是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个弟子。鲁哀公问他关于国家社稷的大事,宰我回答他的是几个朝代“栽树”的情况。注意,这里不是简单的栽树,南怀瑾先生说过去帝王把“社”当做国家精神与社稷的象征,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国树,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所以不能胡来。孔子听说了以后就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大概不好批评老祖宗哪里做得不好,于是就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又何苦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呢?”

这就是圣贤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为一点小错误就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何必呢?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做人的大度。

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的一段经历,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一读。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广招门人食客,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竞相投奔归附。一时间,食客达数千人,在当时影响甚大。

秦国对孟尝君的才能深为恐惧,便使用了离间之计,使孟尝君失去了齐国相国的职位。树倒猢狲散,他的食客也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

后来,他的食客中有位叫冯谖的人,用计使孟尝君官复原职。孟尝君感叹地对冯谖说道:“我对待他人很热情,在招待上也没什么疏忽,以致食客人数达到了三千有余。但是我一旦失去地位,他们全都弃我而去,没有人来看望我。幸好有你助我一臂之力,才重新恢复了地位,看那些家伙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如果有厚着脸皮回到我这儿来的人,我必将朝他脸上啐唾沫而大加羞辱。”

而冯谖却对他说:“富贵时,大家都来投奔;落魄了,他们四处流散,这是人之常情。您看菜市场,早晨熙熙攘攘,到了晚上就变得空空荡荡了。这并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讨厌晚上,而是因为早晨有要买的东西,所以人们聚集到市场上,而晚上没有东西可买,人们就不去市场了。食客们由于您丧失地位而离开您也是这个道理,这是由于他们所求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您不应该记恨他们。”

孟尝君听冯谖这样一说,立刻心领神会,像以前那样对待再次归附到他门下的食客们。

孟尝君虽然愤怒,但还是替别人多想了一些:食客们之所以投奔而来,是对自己抱有很大的期望,想在相国身边干些业绩;自己失势了,对方的期望落空了,哪有不走之理?所以,是自己的沉浮,影响了他们的去留。孟尝君不再记恨他们,体现了他的君子风度。

如今,很多人都抱怨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可是这些并不是今天的社会才有,而是古已有之。古人也同样经历了这些苍凉的往事,只不过有度量的人不会把宝贵的精力用在忌恨他人的身上——何况这样做也不值得,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看穿了人性中势利与无奈的一面,也就学会了宽大为怀,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题解】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论有四处,有批评,也有肯定。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的缺点,目的是宣扬儒家的“节俭”和“礼制”。孔子说管仲器小,不是指的器量,而是指管仲虽然懂得治国,却不懂得推行礼乐之道。

【注释】

①管仲:名夷吾,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说法极多。刘向《说苑》说三归为“管仲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联系上下文考察,俞樾之说较合理,故从之,译为“有三处豪华的公馆……”。③摄:兼任。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⑤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一个照壁,管仲也立个照壁;国君为了招待外国君主,在堂上设有放酒杯的土台,管仲也在自己家里设有放酒杯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算懂礼仪的,那还有谁不懂礼仪呢?”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题解】

乐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孔子告诉鲁国乐官音乐演奏的全过程,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高超的音乐欣赏水平。

【注释】

①语:告诉,作动词用。大师:太师,乐官名。②翕:意为合、聚、协调。③从:放纵,展开。④纯:美好、和谐。⑤:音节分明。⑥绎:连续不断。⑦以成:以之而成,即以从之纯如、如、绎如三者而成。

【译文】

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过程:“音乐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继续展开下去,和谐,分明,连续不断,然后完成。”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题解】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预言了孔子将垂教万世。

【注释】

①仪封人:仪,地名。封人,典守边疆的小官。②从者:随从的人。见之:让他被接见。③丧:失掉官位。④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孔子圣迹图》之《封人请见》

【译文】

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题解】

“尽善尽美”一词后来形成著名的成语,是孔子就《韶》乐和《武》乐表达了他的美学理想。他既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重艺术内容的善。

【注释】

①《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②美:指“乐曲的声音”言。③善:指“乐曲的内容”言。④《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译文】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完全好。”

【论语的智慧】

孔子在这里评点的是尧舜时与周武时的音乐,一个是尽善尽美,一个是尽美未尽善。想到周作人先生所说的闲居述志的孔门真气象,不由联想起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两个年轻人出外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两人眼看着所带的食物都没有了,而要返回家乡是不可能的。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还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7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看着渡过难关吧。”老人请他们自己选择,要么要鱼篓里的那些鱼,要么要钓鱼竿。

说到这里,很多人想到了一句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结局却不是这样。年龄大些的要了鱼篓里的鱼,他说:“我没有力气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拿着鱼篓就上路了。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以后,心里想:有了钓鱼竿就去找有鱼的地方钓鱼,这样边吃边走,也没有问题。他很高兴地从老人手里接过钓鱼竿就上路了。几天以后,拿了鱼的那个人把鱼都吃光了,但是他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在他要开始下一半路程的时候,他饿死在路上了。而拿了鱼竿的人呢?他拿了钓鱼竿以后就寻找能够钓到鱼的地方,当他距离有鱼的地方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他再也爬不动了,他也饿死在路上。

过了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他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手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钓鱼竿,一样是有些鱼的鱼篓。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后就走了。两个年轻人是好朋友,他们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能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果然,他们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又找到了钓鱼的地方。他们一个上午钓到了许多鱼。然后,他们把钓的鱼晒成了鱼干,继续向前走。不久他们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他们又钓了很多鱼。10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尽善尽美。

当你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时候,你一定会走向一个死胡同,因为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人类欲望的沟壑永远难以填满;但是当你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虚拟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只有把持着你的理想,看到现实,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理想,你才可以做出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题解】

这充分反映了孔子讲做人、治国都要从根本上做起,这个根本是心地的宽厚、恭敬、真诚,如果没有这些,即使有地位,行礼仪,也不足观。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遭遇丧事时没有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论语的智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含有很深的意义,尤其一个领导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想要表达什么呢?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上级不能以“察察为明”,太过精明了,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不会装糊涂,这就是“居上不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你不能容忍下属的任何过错与不足,那么做你下属的人就惨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管仲没有把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为相的缘故。历史上有很多明君,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小事情上他们都无比糊涂,不会把下属逼得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或者触犯大原则的时候,他们也毫不客气,一点也不手软。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搞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地,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

“临丧不哀”,就是当别人遇到悲痛的事情时,我们也要表现出真的哀痛,否则你就没有必要假惺惺地去关心别人。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就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

以上几点总结起来,孔子是要做上级的人有度量,并且能真心关怀下属。容人之过,释人之嫌,不但是一种为人的度量,同时是一种生存的谋略。下面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

楚国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连续几次取得了胜利。群臣都向楚庄王祝贺,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席间,庄王命最宠爱的妃子为参加宴会的人敬酒。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大厅里开始燃起蜡烛。猜拳行令,敬酒干杯,君臣喝得兴高采烈,好不热闹。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客厅内所有的蜡烛一下全被吹灭,整个大厅一片漆黑。庄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间轮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对这突然发生的无礼行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势紧迫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一抓,扯断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那人手一松,美妃趁机挣脱身子跑到楚庄王身边,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情形,并告诉庄王,那人的帽缨被扯断,只要点明蜡烛,检查帽缨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

楚庄王听了宠妃的哭诉,却不以为然。他想,怎么能为了这点儿事就使部属受到惩罚呢?于是,庄王趁蜡烛还未点明,便在黑暗中高声说道:“今天的宴会,盛况空前,请各位开怀畅饮,不必拘礼,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断,谁的帽缨不断谁就没有好酒喝!”群臣哪知庄王的用意,为了讨得庄王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缨都断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调戏美妃的人。就这样,调戏庄王宠妃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就连尴尬的场面也没有发生。按说,在宴会之际竟敢调戏王妃,那是杀头之罪了。楚庄王为什么不加追究呢?他对王妃解释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处理,反会伤了众人的心,使众人不欢而散。”

时隔不久,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于第二年春天,倾全国之兵围攻郑国。战斗十分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发动了数次进攻。在这次战役中有一名军官奋勇当先,与郑军交战斩杀敌人甚多,郑军闻之丧胆,只得投降。楚国取得胜利,在论功行赏之际,才得知奋勇杀敌的那名军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美妃扯断帽缨的人,他此举正是感恩图报啊!

容人之过,方能得人之心。有过之人非常希望看到他人的宽容和友谊,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很快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会产生像“戴罪立功”那样的心理效果。

如果说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表现出他在诸侯中问鼎称霸的韬略和气魄的话,那么在宴会中摘缨之事,则表现了他那宽容大度的胸怀。一名统御者能宽宥属下的某些过失,宽大为怀,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必然会得到部下的奋力相报,在客观上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