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科学的历史和故事显得更生动、更有趣。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放下两个重物的故事广为流传,它激起了无数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无限向往和崇敬。
初三的时候,我和学生们一起对科学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家进行了一次统计,一共提及了52位科学家的名字。实际上,我们课本上出现的科学家并不算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的每一处知识都可以追溯它的历史,都有其可以诉说的故事。
学生们热爱科学故事但却十分缺乏相关的知识。在初一入学的第一课中就提出了两个有名的科学故事: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科学》七年级上册P3浙江教育出版社)
每次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我就询问一下有多少学生知道这两个故事。每一次都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结果,只有3、5个学生说知道。而每次这个时候,我都请知道的学生说说故事,学生们听的高兴、说的自豪。
科学故事不仅使课堂有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知识、科学家的距离,还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我举一个例子。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为:原子结构的模型。这节课文中介绍了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学生一开始常把三人的顺序搞混。在了解卢瑟福是汤姆生的学生,而玻尔又是卢瑟福的学生等有关故事后,学生们就明确无误地记住了这个知识要点。
在课堂上,我尽量多挖掘一些科学故事与学生们分享。这让我阅读了一定量的科普读物,同时,在教学和阅读过程中也有了一些资料的积累和感想。
既然学生热爱科学故事,那为什么科普知识如此匮乏呢?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
学生阅读的科普书与初中科学课本严重脱节。他们阅读的科普图书多为:《十万个为什么》、《知识老人》、《百科全书》、《科学世界》、《动物世界》、《神秘岛》、《火山历险记系列》等。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科普图书哪些比较适合学生呢?也有学生和家长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我读了很多有关科普的书籍。无论写得如何,每本书都能带给我一些宝贵的知识和启发。但我还是发现书中似乎缺了点什么,因为这些书籍大多是科学家、科研人员或记者编写的,和现在的学生生活实际或课本都有所脱节。
如果有一位老师把其中的故事和课本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小学读者的成长提供一些独特的养分,岂不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既然有意义,那就干吧!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贾贺社长、何况编辑及相关工作人员,正是你们和我一起完成了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在写作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的科普读物和网络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我坚持着一个信念,让9~14岁的中小学读者感到:读着有趣,读完有点用。最后,这本书的命运如何,将由你——中小学读者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