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高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说话九“要”(2)

但是,说话亲和并不意味着只能谈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交流的普遍话题,也要针对交流语境、场合和对象的不同,将谈论话题与主旨自然而然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具有高质量和分量的说话亲和的表现。王石在此次演讲的最后,将演讲内容提升到了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高度:“中国企业向日本企业学习,与日本企业合作,带来的不仅是中国企业成熟度的提高,也会促进中日间的友好交流。我相信,对美的共同追求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增进我们中日两国的友谊。”如此升华,既具有高度和深度,又能引发所有人的共鸣,是难得一见的一次体现亲和力和亲和之力量的好的交流范本。

关于说话亲和的巨大作用,在古代典籍中屡见不鲜。比如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战国时期,鲁国国君鲁平公想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作为老师,孟子当然非常高兴。同样身为孟子学生的公孙丑问老师:“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如果真要论本事、见闻、知识等方面,乐正子都不如你公孙丑,但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那就是他对人的态度始终特别好,一点儿都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有很多人都非常愿意聚集和团结在他的身边,因此他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公孙丑向老师孟子提问,含有对师兄弟不服和质疑的成分,但经过孟子的分析和解释后,包括公孙丑在内的很多人都立刻明白,要做像主持国政这样的大事,并不是你能力多强就能胜任,只有大量的人才共同发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而要将那么多能力出众的人都安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运用起来,首先需要的最重要品质不是你有多强的能力来做事,而是你有多大的亲和力来团结一个强大的团队共同做事。

可见,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亲和力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的观点的确并非空穴来风、信口开河。从王石和公孙丑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亲和的品格不光在日常交流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很多重大和高深层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社交场合与人谈话时,培养自己的亲和气质,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是极其有必要的事。

那么,究竟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够更快更好更容易地使自己的亲和力得以提升呢?

1.放弃自以为是的思想。

人与人交往时,之所以会给别人留下“高冷”而不亲和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自以为是的思想在作祟。它是亲和力的死敌,属于盲目的自视甚高或恃才傲物,丝毫不利于拓展交际圈和深化影响力。只有放弃自以为是的思想,时刻保持真诚的谦虚和适度的谨慎,你的大脑和内心才有可能接纳更多来自外部的东西,也才能因为善于主动接纳而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亲和。

2.摆脱坐井观天的观念。

坐井观天的人,很容易沉溺在自己的一口小井里,看不见外面更广阔的天地,要么故步自封,要么保守、封建,也就不容易与他人在情感上较好地沟通,更不用说有多少亲和力了。要改变或者摆脱观念,其实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既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般都具有些根深蒂固的性质;而且观念在形成时,牵扯的因素必定不少。所以,要想改变不良观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导致它形成的不良因子,从根本上重新认识问题或事物,进而才有可能彻底剔除不良观念。

3.培养乐于助人的品格。

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很容易给他人留下美好而容易亲近的印象。每个人都有害怕麻烦的心理,而帮助别人恰好是在主动为自己“找麻烦”,因此要想使自己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必须先要认清乐于助人的好处,进而培养乐于助人的习惯。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不仅会为别人解决问题,更能为自己逐步铺垫出平坦的前行道路。

4.塑造热情参与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回避一些场合或社交活动,给人留下不合群的不良印象。塑造热情参与的态度并在需要的时候积极投身其中,是提升你在他人眼中的认知度的最佳方法。要塑造这种态度,无非需要克服一些拒绝或害怕置身于陌生人群与环境的心理障碍。其实只要先逼迫自己多参与几次,等习惯了与“陌生”打交道后,心理障碍自然会慢慢消除,亲和力也便有了生发和强壮的前提。

5.开拓海纳百川的心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身上一切美好品质的形成,似乎都有个前提,这便是广阔而包容的心胸。一个能容得下世间很多不美好的人,在别人眼中必定会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人。有句话叫“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我们没必要计较自己在某一时期或某个阶段的小心眼儿,只需要放眼未来,从此时此刻做起,学着以平常心接纳自己所遇到的所有现实,并且积极应对,那么未来一定会越发美好。

要自信:精神面貌绝对提升说话形象

小泽征尔:不对,一定是乐谱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

人活着主要靠什么?精气神。尤其在中国或者东方文化圈内,精气神是普遍被提及并被重视的概念。一个人精气神是否充沛,自信心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自信的人,看上去总是容光焕发,精神面貌一般都会很好。当他与人交谈时,会因为美好的说话形象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同时,自信并不代表自大。自信的人有基于能力和水平的底气,它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有丝毫松动,也不会因为一时没有受到认可而自我怀疑。相比而言,自大在表面上看与自信可能有相同的表现,但是自大经不起外界因素的碰撞,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有句话说,自大是自卑的表现。的确,在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自大往往是因为在一些方面存在软弱点和薄弱点而得不到外界认可,从而只能通过对自身的不断美化和强化来塑造出相反的特征表现。自信会为精神面貌增色添彩,而自大却会有损个人形象。因此,我们在对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分清楚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大,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学习或者摒除。

2014年2月,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受邀在日本东京无印良品总部演讲,当讲到“道路选择”的话题时,他说:

1995年开始评选大陆富豪100名,排第一的名字不时更换,但我从来不在100名的名单里。其中原因是,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4100万资产做股份,40%归个人,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权,一直到今天我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弃资产,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选择了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不用通过股权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这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点,我们知道,传统来讲,对一个公司的管理,当然你拥有股份,你就拥有非常大的发言权。对我来讲,第一,我是非常有自信心。我认为没有必要通过股份控制来管理公司,我是凭我的能力。换句话来讲,如果董事会认为我不称职,随时可以换。我没有必要通过公司股份达到管理公司的目的。这是我第一个考虑,就是自信心。因为我们发现要做一番事业,自信心非常重要。第二点,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现实环境。……所以,如果突然文化改造——那是二十五年前——突然我很有钱了,我会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地位。中国历年来的富豪排行榜上,就我所知,排在第一的有三位我很熟悉,这三位当中一位现在长期流亡海外,不敢回国;还有两位锒铛入狱。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很有钱的人也好好的。但是对我来讲,我觉得我必须选择,就是在事业出名方面还是在有钱方面只能选一个。如果你既很有钱,又很有名,这在中国是不允许的。就像我现在,因为有了名气,被社长请来演讲,这是名声。但是你突然非常有钱,那在中国是个麻烦事。可能有人很纳闷儿,说你的钱放弃后给谁了?放弃了,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做公益。现在万科的公益基金的种子基金就是我放弃的这份股权,目前主要在中国。第一,做自然环保。第二,做儿童医院——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公司是谁的?不是我的。所以我把自己定位为什么呢?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凭我的能力来管理这个企业。这就是我想介绍的我个人的这样一个身份。

通过王石的演讲片段可以看出,他自信心十足,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非常清醒、深刻的认识,因此他相信自己能够靠能力而非股权来管理好公司。他没有将自己定位成“老板”的角色,而是以一位职业经理人的态度,靠着多年练就的本事来经营公司和事业。如果他的自信不是源于对自己真实的认识,他也不会在商界做出有目共睹的成就。因为这份强大的自信心,王石的精神面貌始终处于焕发状态。我们都知道,王石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曾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优秀登山爱好者,获得过广受认可的重要运动奖项。另外,王石还曾因出众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面貌,以及多年积累的个人影响力,被一家世界级的著名手机企业选为代言人,拍摄过形象广告。而在日本无印良品的这次演讲,自然受到广泛的好评。

自信之所以能对人的精神面貌起到很大作用,是因为它本身是比较难动摇的。真正的自信基本上不会在受到外界影响时打折扣,因为它并非一时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时间积淀、经验积累、事实验证的产物。因此,当一个对自己的某方面非常自信的人遇到别人质疑时,他的自信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坚定,对提升自我形象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日本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曾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小泽征尔是享誉全球的指挥家,他曾经在参加一次指挥家大赛时自信满满地站在世界级舞台上,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认真挥舞着指挥棒,指挥着众多音乐家演出。在演奏过程中,他忽然听到有一个地方的曲调和和弦很不和谐。一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的问题,于是停下来重新指挥演奏了一遍,但声音听上去仍然没有什么改观。于是他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一定是乐谱的问题。但是,在座的所有评委和音乐家都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尔听错了。要知道,与他持不同意见的可都是音乐家里的天皇巨星,全是无比权威的音乐家,只要他们说乐谱没错,那就肯定没错,但是小泽征尔考虑了一番后,仍然自信满满地说:“不对,一定是乐谱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这句话出口后,评委席上立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音乐大腕们集体起立,恭贺他获得大赛冠军。原来,评委们专门为这次大赛中那些实力不俗的指挥家埋了一个“地雷”,专门考验他们的自信心与坚持自我的能力。在小泽征尔之前,已经有两位实力派指挥家就因为发现了错误却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而没有当场在权威人士面前指出来,从而被淘汰出局。小泽征尔凭借着不俗的实力,以及靠着一句话而展现出来的饱满自信心,最终完全胜出,赢得了大家异口同声的喝彩。

小泽征尔的自信与王石一样,完全来自之前多年的培养。他们在各自的事业领域,经过长期的跋涉与磨炼,成了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无论外界对他们的自信施加怎样的压力,都很难给他们带来足以引起重视的障碍。大多数自信心较强的人都属于这一类,自信完全由锻造而来。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一些人的自信是因性格所致,他们无论是对自己了解和熟悉的领域,还是对初次接触和不甚明白的领域,都能够展现出一份独有的自信。

俄罗斯著名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曾讲过一件事情,他在排练一场喜剧时,女主角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演出,在节骨眼儿上,剧组将负责服装道具的一位女性拉进来配合排练。毕竟从来没有演过戏,所以这位女士排练了几场都让斯坦尼夫斯基很不满意,他甚至表现出了耐心被耗尽的情绪,直接对着这位女士一通批评。谁知这位女性听完后,只是很坚定地说了一句:“继续排练。”从那一刻起,后面所有的戏,她都演得比较到位,让剧组大多数人都比较满意,就连挑剔的斯坦尼夫斯基都高兴地夸赞她:“我们又多了一位表演艺术家。”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自信的力量。这位从未演过戏的女士不可能因为专家的一句批评就如醍醐灌顶,她之所以在此后能广受好评,除了被斯坦尼夫斯基的批评激发出了一些灵感之外,更多的则是她对待批评时展现出来的自信为她的形象加分不少,她通过短短一句话让人们看到了她不受外界干扰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瞬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好感。

自信是一种气质,展示自信的话语不一定需要太多。很多时候,你只需要说出带着自信的寥寥数语,就能使听者的心情立刻变得愉悦起来。社交不是比赛,但社交场合通常像比赛场上一样,在众多谈天说地的人中间,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能够胜出的,往往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人。在你未来的社交活动中,如果想要凭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气质成为有限的胜出者之一,那么请拿出你的自信吧,而要获得这份自信,首先就得像王石那样,不断练就本领,靠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