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阳,地球怎么办?
太阳是永恒不灭的吗?不。万物都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太阳也不例外。太阳对于地球生物而言至关重要,没有太阳,地球将被冷冻起来。目前太阳处于中年阶段,已有45~46亿年历史,现已消耗近半的燃料,最终它将膨胀形成一颗红巨星,那时的地球将被灼热的温度烘烤得表面焦灼。在这一过程中,地球气温逐年上升,温室效应日益显著,地球上的海洋开始沸腾……
1.太阳的能量从哪里来?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旋转的核心。太阳的形成过程与太阳系八大行星一样。八大行星最初各自拥有的旋涡,是从冷缩和膨胀推动力形成的旋涡演变生成粒子旋涡,从粒子旋涡演变成原子旋涡,从原子旋涡变成分子旋涡,又从分子旋涡变成尘埃云和团块旋涡,最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凝缩成行星。
太阳的形成是太阳系中心旋涡把太阳系旋臂中的物质凝聚于中心而形成的。太阳最初拥有一个很庞大的旋涡,这个旋涡初形成时期,太阳系大旋臂上已经同时生成很多小旋涡,这些小旋涡是形成太阳系行星的基础。凝聚形成太阳的大部分物质都是密度较大的。在旋臂上的小旋涡中心引力的影响下,太阳中心旋涡不能把所有的物质都吸引过去,而是选择密度大、质量大的物质聚集到旋涡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中心各种各样密度大的物质越聚越多,这些物质在中心互相碰撞摩擦,产生了强大的能量,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
当太阳中心引力聚集的物质团块逐渐减少摩擦运动渐渐平息后,太阳温度开始下降,直到冷却,它才凝聚形成了一颗巨大的恒星。太阳形成之后随之产生强大的磁场,因为太阳是由高密度的物质所组成,所以它产生的吸引力更加强大。这时太阳不可一世,雄威凌人。
太阳已经形成了大约有60亿年之久,人类从认识太阳起,就总是认为太阳是一颗巨大的火球。太阳所发出的能量和高度耀眼的光,并不是它自身被燃烧而发出来的能量。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埃丁顿曾经提出:“太阳的中心压力和温度超凡异常,温度可达到1500万摄氏度。”这样的超高温度是怎样得来的?是太阳为了给太阳系八大行星送去温暖,不惜让自己烧成1500万摄氏度的一团铁水或者一团气体吗?
1938年,德国裔美籍物理学家贝脱研究找出了氢能够聚合生成氦的几种可能方式,并认为太阳的能量是通过这几种聚合反应产生出来的。第一种是氢能转化为氦,第二种是通过碳原子参与作为媒介进行反应。他认为,太阳是由氢核聚变爆炸生成氦的互相还原反应而发出能量。
科学家们通过对太阳辐射计算得出,太阳每秒钟要耗费420万吨质量,太阳的总质量是2000亿亿亿吨,可以想象这些质量存在于1500万度的太阳上,还能够节约地控制在每秒钟仅燃烧420万吨质量吗?
一个庞大物体的燃烧速度是难能控制的,也是不可设想的。例如把几万吨的炸药自然地放置在露天的场地上,用火一起点燃,然后让它很节约地爆炸,这有可能吗?一大堆木柴很自然地放置在火焰中燃烧,能叫它一条一条地慢慢燃烧,而达到某种程度的节约吗?
如果太阳温度在1500万摄氏度以上,那么它就应该是一团气体,是一团气体组成的球体在燃烧,它是不会像我们点煤油灯一样,控制着灯火的大小而达到节约使用燃料的目的。如果太阳是靠自身质量燃烧来发出能量,那又是什么东西控制它,使它每秒钟燃烧的总质量只有420万吨呢?而让太阳剩下的质量保存好慢慢燃烧,留下来给以后几千亿年使用,这可能吗?
美国天文学家德·埃及根据格林威治天文台自1836年以来的测量数据推算认为,在近100年间,太阳直径缩短了1000公里。这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兴趣。经过大量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太阳100年收缩0.1%直径这一理论有一定可靠性。于是,有人提出,太阳之所以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它的巨大炽热团块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但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照此计算,太阳只够用2500万年,这显然与地球的历史相矛盾。因此,太阳能量之谜,并不能用太阳收缩来解释。
太阳的能量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
2.太阳会爆炸吗?
最近,一位名叫万·杰尔·梅尔的荷兰天体物理学家发表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言论。他说,依据研究,我们的太阳还有6年的寿命。6年后,太阳将像宇宙中的一些超新星一样发生猛烈的爆炸。他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太阳核部的温度已上升到4900万度。据此升温的速度计算,6年后,太阳将会毁于一次猛烈的爆炸。
梅尔的言论,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6年后太阳果真会爆炸吗?如果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就会随之毁于一旦吗?
太阳爆炸图
此事关全人类生死的重大问题,我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但大多数科学家对梅尔的言论嗤之以鼻,认为他只是危言耸听,并无可靠的依据。俄罗斯太阳地球物理学院的科学家谢尔兰·亚泽夫就指出:当今的太空中分布着众多的人造观察卫星,根据这些卫星不间断的实测记录,最近几十年来,太阳的辐射通量并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和地球的地质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可以算出几万年来太阳的辐射通量也会一直很稳定。大家知道,辐射通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中所接收到的辐射剂量。如果太阳果真像梅尔所说的那样,核部温度从2700万度升高到了4900万度,那么它的辐射通量也必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詹姆斯·凯斯舍格教授,也出来驳斥梅尔的言论。他指出,“太阳虽然也和天下所有事物一样,有生也有灭,不是永恒的,但绝不是在6年之后,而是在很久很久以后,世上未必有人会看到太阳的爆炸。”
太阳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原来,根据对宇宙中大量恒星的研究,人们认为,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阶段”。对于像太阳这样规模的恒星来说,它可在“主序星阶段”停留100亿年左右。我们知道,太阳形成至今已有将近50亿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太阳在“主序星阶段”至少还可以再停留50亿年左右。到“主序星阶段”的末期,由于产生当今太阳辐射的主要能源——氢已基本燃烧完,这就使它核部不能产生新的能量来抵御浅部向中心收缩的压力,于是太阳会发生明显的收缩。收缩产生的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将促使太阳的核部发生新的热核反应——原来的氢燃烧转变为氦,氦燃烧变为碳的反应。于是,放射重新增强,并强大到足以迫使浅部物质迅速向外扩散膨胀。由于膨胀,太阳表面温度将开始下降,半径则显著增大,太阳光会从现在的近于白色转向红色,半径则显著增大,太阳便进入“红巨星阶段”。
据推测,在“红巨星阶段”太阳的半径可能超过目前的水星轨道,并把水星吞没。那时,地球也会因距太阳太近,而成为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星球。
但是人们估计,太阳在“红巨星阶段”将停留10亿年左右。在那以后,太阳又将迅速收缩,继而就有可能发生爆炸,成为“新星”或“超新星”。
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推测,使詹姆斯教授认为,不可能有人看到太阳爆炸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