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不溶物铺展单分子膜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单分子膜的概念,了解不溶物单分子膜的各种状态。
2.学习溶剂挥发法制备不溶物铺展单分子膜的方法。
3.学习用一种简易方法粗略地测定两亲性水不溶有机物的分子截面积。
二、实验原理[1,2]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亲油的独特双亲结构。通常,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而另一类双亲分子如长链脂肪酸、脂肪醇等,其亲水基的亲水性相对较弱,不足以使整个分子溶于水。但如果将它们溶于易挥发溶剂,再滴于洁净的水面上,则能在水面上铺展。当溶剂挥发后,剩下双亲化合物形成一层不溶性薄膜,称为不溶物单分子膜,或叫铺展单分子膜。由于此薄膜仅有一个分子的厚度,因此又称为单分子层。能在水面形成单分子膜的物质称为成膜物质,它们在液面上作定向排列,亲水基向着水相而疏水基则远离水相;当排列紧密时,分子几乎呈直立状态,每个分子所占的面积几乎就是分子的截面积。因此利用单分子膜实验能测定成膜物质的分子截面积:
式中,a∞为成膜物质的分子面积;A为单分子膜的总面积;M为成膜物质的分子量;W为成膜物质的质量,g;N0为Avogadro常数。
若成膜物质的密度已知(设为d),则可求出成膜物质的分子长度δ:
单分子膜具有二维压力,称为表面压。一旦水面上存在单分子膜,水的表面张力即显著下降。纯水的表面张力与成膜后水的表面张力之差即为表面压。测定成膜后水的表面张力即可计算出表面压。表面张力测定同样可采用Whilhemy吊片法和Du Noüy吊环法。
为了形成单分子膜,通常不能将成膜物质直接加在水面上,而是将其溶于易挥发溶剂如苯、石油醚中,配成极稀的溶液,逐滴滴于水面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物质的分子就在水面上铺展开来。监控滴加到洁净水面上每滴溶液挥发至完全的时间。通常,水面上铺展单分子膜的局部形成时,每滴溶液均滴加在洁净的水表面,溶液挥发比较迅速;但是,当水面被铺展单分子膜占据至饱和时,滴加溶液的挥发速度急剧减慢,挥发至完全的时间急剧增加。若以滴加溶液体积V(mL)为横轴,液滴挥发时间t(s)为纵轴,将得到如图1所示的图形。
图1 溶剂挥发时间随滴加体积的变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正方形玻璃框(面积约300cm2),秒表,100mL容量瓶(4只),电子分析天平(精度1mg),大号搪瓷盘,小号搪瓷盘,微量酸式滴定管,刻度钢尺(精确刻度到毫米),去离子水,滑石粉,硬脂酸,十八醇,棕榈酸,胆固醇和苯。
四、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硬脂酸(或者十八醇、棕榈酸和胆固醇)0.100g,溶于苯中稀释到100mL。吸取此溶液10mL稀释到100mL,则溶液的浓度为c=0.1mg·L-1。将溶液贮存于磨口瓶中,置于阴凉处,以防止溶剂挥发而导致溶液浓度变化。
2.准备洁净水面
取一个小搪瓷盘洗净烘干,并趁热将已预先熔化的石蜡倒满搪瓷盘的边缘,力求均匀平整。再取一个大些的搪瓷盘,将小搪瓷盘放于其中,注满蒸馏水,使水面略高于盘边。均匀轻洒少许滑石粉于小搪瓷盘的一端水面,然后将滑石粉轻轻吹向另一端并流出小搪瓷盘。重复操作三次,由此除去水面上的不洁物、油污等,达到清洁水面的目的(实验中要严格防止水面被其他油脂污染)。
用玻璃框固定成膜面积(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不小于300cm2。用钢尺准确测量边长,计算所围的面积。
3.铺展
将配好的硬脂酸等的苯溶液注入微量滴定管中,然后逐滴滴在围成的水面上,最好不要滴在固定的地方。每滴入1滴,仔细观察苯的挥发及硬脂酸的铺展,用秒表测量每1滴溶液中苯挥发完全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记下溶液的体积。直至挥发时间明显变长,此时认为水面上成膜物质铺展单分子膜达到饱和。重复清洁水面和铺展操作3~6次。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以滴加的溶液体积为横坐标,以每滴溶剂挥发时间为纵坐标作图(如图1所示)。从曲线上找到苯挥发时间突变时滴加的总体积V(mL)。
2.已知十八醇、硬脂酸、棕榈酸和胆固醇的分子量分别为270.5、284.5、256.4和386.7,密度分别为0.8124g·cm-3、0.847g·cm-3、0.849g·cm-3和1.067g·cm-3。此外,所滴加溶液的浓度已知,依据“二、实验原理”部分的相关公式即可求出成各膜物质的分子截面积a∞和分子长度δ。
六、思考题
1.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给予适当的讨论和解释。
2.本实验项目完成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3.铺展单分子膜的可能应用领域有哪些?
七、参考文献
[1]江南大学自编.溶液表面化学实验(讲义).
[2]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教研室.胶体与界面化学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