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7辑 2013年·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本解读与历史反思

见证极权环境下的人性变异——《血色黄昏》解读

陶东风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首席专家。


摘要:本文试图从见证文学的角度解读老鬼的自传体小说《血色黄昏》,并认为从见证文学的标准看,很多批评家对于老鬼此书的指责,比如缺乏艺术加工、语言粗糙、文学性不足、结构简单等,都是不能成立的,而且恰恰相反,这些所谓的缺点正好是作为见证文学的《血色黄昏》的优点。因为见证文学的最高原则就是客观地作见证,任何艺术加工都会损害这种见证的客观性。然后文章集中论述了小说如何见证了极权时代的人性蜕变:“文革”的极权环境使老鬼及其周围人丧失人性,蜕变为动物。

关键词:老鬼血色黄昏见证文学 动物化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ttempted to interpret the autobiographical novel Sanguine Dusk written by Lao Gui from the angel of literature of testimony. Many critics criticized Sanguine Dusk for its lack of artistic processing and literariness such as coarse language and simple structure. The paper first argues that it is these so-called defects that prove Sanguine Dusk to be a good example of literature of testimony because any artistical processing will cripple the objectiveness which is embraced as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literature of testimony. Then it further explains how the novel witnesses the variation of human nature in totalitarianism and indicates that Lao Gui and people around lost their human nature and degenerated into lower animals due to the totalitarian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Keywords: Lao Gui Sanguine Dusk Literature of Testimony ani-malization


老鬼的《血色黄昏》虽然出版于1987年,但开始写作的时间是1975年,原名《八年》(八年是作者在内蒙古插队的时间,1969~1976),历时三年后于1978年完成,也就是完成于“伤痕文学”流行的时候。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把这本书归入“伤痕文学”。作品先后被14家出版社退稿。1987年(其等待出版的时间长于写作和修改的时间),中国工人出版社终于出版了此书(改名《血色黄昏》),由此可见,本书严格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指出这点非常重要,只有明确这点,才能对这部作品与同时期其他知青文学,尤其是“伤痕文学”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包括相同和不同),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尽管推迟了9年出版,但本书出版后仍然引起了轰动,而且除了中国工人出版社外,还被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量至少超过了50万册,目前查到的《血色黄昏》4次出版信息:《血色黄昏》(第一版),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1988年3月第3次印刷,80910册;《血色黄昏》(第二版),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5月第2版,1990年7月第8次印刷,197060册;《血色黄昏》(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月第1次印刷,20000册;《血色黄昏》(全新增订版),新星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2010年10月第一次印刷(此版是老鬼最新进行修订版本,比修订版多出约3万字)。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出版。而且即使放在1987年的语境中,这部小说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同类题材小说,仍然是非常独特和有价值的。

一 关于《血色黄昏》的评价问题

《血色黄昏》的出版充满了戏剧性,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同样如此。杨健在《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对于《血色黄昏》的评价是:“《血色黄昏》是知青运动几十年以来,最具有价值的一部知青长篇小说。它描述了知青真的人生、真的历史。在‘悲壮的青春’叙事背后,知青的历史通过《血色黄昏》终于得到了还原。它是知青文学的一块里程碑,至今还没有一部知青小说达到和超过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第379页。

这个评价似乎很高,但是作者接着又对小说做了尖锐的批评:“小说还带有习作的痕迹”,“作者文学修养不足,结构、层次不够缜密,内容文字粗糙、简单”,“作者的粗蛮性格显得缺乏文明的浸润,加之流露的贵族习气,影响了小说可能达到的人道主义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杨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的“真实性”,说因为它“终于还原”了知青的历史(好像别的知青小说都没有做到这点);而否定的则是这个小说文字上、艺术上的简单、粗糙,缺乏艺术加工。这样的评价不但自我矛盾,而且凸显了真实性和艺术性两个标准之间的矛盾,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艺术性和真实性是否可以兼得?如果进行了“艺术加工”,调整“结构”和“层次”,《血色黄昏》还能“还原”知青的历史吗?因为显然,只要涉及艺术加工,就不可能保持对知青生活的实录式书写,当然也就无法“还原”知青生活。

对《血色黄昏》的这种评价并不限于杨健。比如许子东也认为:“该书(《血色黄昏》)真是十分朴实,甚至文学性也不是很强。语言可以说是质朴自然,也可说是平淡的学生腔。技巧可以说是素朴也不妨说是粗糙。结构的营造、时空的剪辑处理、意识流的运用、哲理化的倾向等等,都谈不上。”它甚至“像是一段似乎未经处理过的原材料”。许子东的结论是:“《血色黄昏》并非杰出的艺术品,在‘文学性’层面讨论该小说意义不大。”但尽管如此,许子东仍然说“它无疑却是近十年来表现‘文革’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因同样是它的“真实”。

我以为,通常的所谓“文学性/艺术性”的标准只适合于虚构文学。《血色黄昏》的确缺少“文学性”,但问题是《血色黄昏》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通过非常朴素、原始、本真的语言(包括所谓的“学生腔”其实也是本真的一部分),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事件,有一些比较大的事,但更多是自己的琐事(比如监狱中的非人生活、在山上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无聊、挖空心思为自己翻案,等等)。小说中几乎没有虚构,也没有所谓“艺术加工”(它的结构完全是随自己的经历而直线式安排的)、文字润色(文字保持了原始的粗糙)。当然,虽然作者自诩的写作原则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写,但是并没有完全做到这点,比如在监狱的时候外面的事情也写得很详细,雷夏等人是怎么出卖自己的,也没有交代自己的消息来源。

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像《血色黄昏》这样的作品到底是否符合文学性的标准?甚至可以这样问:《血色黄昏》是“文学作品”吗?

我以为《血色黄昏》属于“见证文学”的范畴。小说的广告语宣称这是一部探索性的“新新闻主义长篇小说”,突出的不是文学性而是新闻性和纪实性。就作者的写作动机而言,其见证意识也是明确的(而其文学意识或审美意识倒是很薄弱)。作者明确拒绝虚构,坚持如实写作的宗旨。不妨说,作者对本书的所谓缺乏“文学性”“粗糙”有清醒认识:“本书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它算不上小说,比起那些纤丽典雅的文学艺术品,它只能算是荒郊野外的一块石头。”《血色黄昏》扉页作者题词,新星出版社,2010。在自己摘掉了“反革命”帽子、快要“翻身”的时候,作者写道:“我要把自己经历的这一切都写出来,以免将来忘记。出版不了就出版不了,文学水平不高、粗糙丑陋也没什么。如果它能够真实反映出这个庞大的社会的一角,反映出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个小小侧面,就没白费力气。”《血色黄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478页。“经历的各种事太多了,根本不用虚构,不用编,照实写出来,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血色黄昏》,第478页。在这里,作者明确拒绝虚构和“编”,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为了保持原貌。“在这种巨大的真实面前,文学的许多技巧、修饰、小把戏都显得苍白和微不足道。”《血色黄昏》,第614页。在作者看来,《血色黄昏》是不是“好小说”并不重要。

二 见证文学及其评价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见证文学”?

“见证”,testimony或witness,原是法律术语,指法庭上证人的证词、证言。见证者必须是目击者、亲历者。作为专门术语的“见证文学”,应该是指由亲历者撰写的、为历史作见证的文学。在西方,“见证文学”特指20世纪缪勒、凯尔泰斯等作家,同时也是大屠杀亲历者所撰写的,有关大屠杀和集中营经历的自传体小说(上述几个作家都因为写作自己的奥斯维辛经历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见证文学”又称“幸存者文学。”

“见证文学”和法庭上的“证言、证词”一样,其最高的标准是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信性,而且见证者必须是灾难的亲历者(否则没有见证资格)。见证的语言必须是客观的、朴素的,拒绝感情色彩,更拒绝虚构(否则就会影响客观性)。法庭上的证人只需陈述自己知道的事实真相,不要抒情和议论。在这个意义上,可能“见证叙事”“见证式书写”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概念,可以免去“文学性”问题的纠缠。徐贲就认为,“见证文学”的“文学”是在文献意义上使用的。

因为见证者必须是亲历者,因此,见证文学的叙事者一般是“我”。徐贲说:“只有真实经历者本人才有权利说,这是‘我’的经历。‘我’不只是一个方便的叙述角度,而且是一个对经验真实的承诺和宣称。这是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我’,一个非虚构的我。”徐贲:《“记忆窃贼”和见证叙事的公共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自传体小说、回忆录和纪实性散文,是见证文学的主要类型,其共同特点是非虚构性,而《血色黄昏》正好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属于自传体小说。

“见证文学”的特殊意义在见证而非文学。“‘文革’后中国的见证文学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文学存在,而且还创生、坚持和发展出一种相当独立的文学伦理,这就是‘见证的伦理’。见证者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抗遗忘’和‘坚持真实’,它们也是见证文学对待历史、对待现实以及对待写作者和文学自身的最为基本的伦理姿态。”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文学的见证功能之所以被如此强调,是因为它是一种反(官方)历史的历史书写。正如万之所说:“文学能够起到为历史作见证的作用,作家应该记录个人在历史中的深切和真实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对抗以意识形态来叙述的历史和政治谎言,也就是在给凯尔泰斯的颁奖词中清楚地说明的,‘支持个人脆弱的经验而反对历史的野蛮专横’。”万之:《诺贝尔文学奖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第116~117页。这就要求见证作家必须超越意识形态话语以及意识形态规约下的历史理解和历史书写模式,“在再现个人经验时,作家只是见证人而不是其他。他首先不能把自己当作法官,或者当作审判团的成员,他不需要做出判决,或者干预判决,对谁有罪或者历史功过做出超出见证人立场的判决,因此作家就只是一个当事的见证人,一个个人,而不代表法律,不代表任何意识形态,不代表道德标准,不代表任何政党、集团和政权”。转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第222页。这个对于见证者及其角色、作用的界定非常重要:见证的责任就是见证而不是判决,不做审判官,不发表主观评价,尤其是不能代表法律、意识形态、政党历史观和道德标准进行审判和评价。不但不能站在为大屠杀、“文革”辩护的立场来歪曲其极权主义灾难的性质,甚至也不能站在相反的立场(比如所谓的“拨乱反正”)发泄自己对大屠杀和“文革”等极权主义灾难的道德义愤,不能宣泄自己作为受害者的情感(这正是“伤痕文学”很要命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既有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话语模式(哪怕是作者及其同时代人认为是“正确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话语模式)。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埃利·维赛尔的《夜》〔美〕埃利·维赛尔:《夜》,王晓秦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此作者名也有译为“埃利·威塞尔”。、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匈〕凯尔泰斯·伊姆雷:《无命运的人生》,许衍艺译,译林出版社,2013。等经典的见证文学名著,采用的完全是客观叙述的方法。

从这个标准出发或许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血色黄昏》作为见证文学的地位与意义。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文革”结束以后,在对“文革”的历史讲述中,意识形态的权威话语(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代表)一直是衡量每一种关于“文革”的历史叙述是否“正确”的基本规范与标准,它有力地规约着各种关于“文革”的叙述(马识途所说的“官方文书”中的“文革叙述”参见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不管是“伤痕文学”“知青文学”,还是“反思文学”“归来者的文学”,都受一种常见叙述模式的程度不同的制约:“文革”是一小撮坏人利用领袖的错误造成的灾难;“文革”已经结束,坏人已经得到惩罚,冤案已经得到平反;“黑暗”已经过去,“新时期”开始了,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等等。由于这套意识形态话语的宏观性与抽象性,“文革”时期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命运很难得到客观、细致的呈现,其对“文革”的历史讲述也难做到生动、丰富与具体。与此同时,同样是受当时意识形态话语的激发,“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作者常常站在“法官”或“审判官”的立场来对历史进行宣判,预言历史的方向(这个所谓“方向”当然是党的方向),而且即使是一些回忆录(比如巴金的《随想录》),其中也有大量的议论、道德评价和情感抒发,很难说是典型的见证文学,因为作者并没有恪守见证人的只见证不判决、不干预判决、不宣泄受害者情感的原则立场。不少人把巴金的回忆录《随想录》也归入见证文学,有些评论家指责它缺乏“文学性”“艺术性”,“忽略了文学技巧”,“文法上不通顺”,充满了情感的宣泄和肤浅的议论。何言宏拿见证文学的标准为巴金辩护。其实这个辩护是无力的,巴金的《随想录》的确充满了“情感的宣泄和肤浅的议论”。说它是见证文学很勉强。参见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

而《血色黄昏》作为“文革”的个体见证叙事,虽然还存在一些抒情议论的文字,但总体而言遵循了客观呈现的见证叙事原则,在很多方面丰富、补充甚至超越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的“文革”叙述模式。特别是,作者见证原则也是指向自己的。用事实来对抗谎言的原则使得作者没有掩饰自己在“文革”时期的种种兽性行为(比如和母亲杨沫决裂、把自己的亲姐姐捆绑在家里等)。在此书的修订版(新星出版社,2010)中,作者还特地增加、补充了自己“刚到草原时,因跟人斗气,写告密信,揭发同伴出身不好,把因情绪而给自己所恨的人加上的某些坏事还原给真正的责任者”等情节。

三 存在广义的“见证文学”吗?

应该在宽泛的、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还是在狭窄的、严格的意义上使用“见证文学”一词?沈杏培和徐贲、万之持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

沈杏培在他的博士论文《小说中的文革》中持广义的“见证文学”概念,他认为不应该持“绝对真实”的见证文学标准,他所谓“艺术化地见证”的主张认为:虚构、夸张等文学手法在见证文学中是允许的,因为“见证文学”见证的不但是个人的、客观的历史,而且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基本精神特征”。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第195~200页。如果持这个标准,就没有必要把在“现实主义文学”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乃至“文学”之外再杜撰一个“见证文学”术语了。因为任何文学都是要反映一个时代的“基本精神特征”的。

这里应该把文学的所谓“认识价值”与见证文学的那种纯客观的见证、记录区别开来。在我们的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认识价值”与其艺术加工(虚构、想象等)并不矛盾,尤其是在把“真实性”理解为“艺术真实”或认为后者高于“生活真实”的时候就尤其如此。依据所谓“艺术真实”理论,文学的“认识价值”指的并不只是认识某个亲历者的客观经历,而是认识历史、社会的所谓“本质”,而“艺术加工”就是为了更深刻地反映、揭示这个所谓“本质”。如果只要具有这样的“认识价值”就是“见证文学”,那么岂不是凡文学都是见证文学?

当然我们必须补充说明的是:见证文学并不一定是最具有思想深度(更不要说艺术水平)的文学,比如《无命运的人生》,写一个十四岁小男孩克韦什·哲尔吉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见闻,他还没有反思能力,用小孩的懵懂眼光看世界,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评判。在他的眼里,集中营的一切都很“自然”。很难认为这个作品有多少理性反思的深度,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卓越的见证文学(作者还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概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徐贲持与沈杏培相反的立场。在《孤独的写作和文革记忆叙述:从行村哲的〈孤独的咒语〉谈起》一文中,徐贲阐发了自己对“幸存者文学”——实即“见证文学”——这种特殊文类及其叙事特征的看法。行村哲的《孤独的咒语》以小说形式记叙了作者本人“文革”时期的遭遇。徐贲觉得作品中太多的虚构影响了其纪实性。徐贲由此谈到了“幸存者文学”中纪实和虚构的关系。徐贲认为,如果行村哲的写作“志业”是为“文革”灾难见证,那就不应该在小说中加入过多的虚构从而使得作品更像小说而不是纪实文学。

在徐贲看来,幸存者文学或见证文学这种文类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就在于真实地保存了对人道灾难的记忆,说那是“文学”,其实是在“文献”意义上说的(“文学”一词的含义之一就是“文献”)。在纪实、见证之类写作中,对记忆内容进行过多的艺术化、文学化处理,会削弱叙述材料的原始的,也不妨说是粗糙的真实感。很多优秀的见证文学(比如徐贲激赏的费格斯特的《耳语者》)都为了保持真实性而拒绝虚构,甚至没有给全书设计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而是通过片段式的简单结构来达到纪实的目的:下笔简洁、克制,语调平实,没有大段的对话——因为记忆之中的那个过去本身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种“简单化”的写作,绝非意味着作者写作能力的低下。“简单”在此乃是一种自觉的选择。这种选择能够让纪实的记忆叙述得到读者的信任,与读者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怎么说故事,决定了说出来的故事的性质。这充分展示了叙事方式对记忆书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用加进了大量虚构、修辞的小说或戏剧形式来说“文革”故事,说出来的就不是一个全真的“文革”故事,它们不是纪实意义上的“文革”见证,因此至少就见证意义而言,这些形式的使用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完全没有艺术加工因素的记忆书写或见证叙事是不存在的,任何写作只要运用语言文字,就必然会有虚构的介入。自觉意识到虚构等叙述因素、艺术因素在记忆书写中的规约、建构作用,正是为了对此进行控制,而不是天真地认为记忆可以越过叙述和艺术形式赤裸本真地自动出现。

关于见证文学的归属问题,可能并不像徐贲认为的那样可以简单地把它打发到“文献”中了事。在现代的文学概念建制中,难以找到见证文学的合法身份,因为现代的“文学”概念本来就是通过和历史、哲学等的区隔确立自己合法性的,而虚构性正是区隔的核心要素。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因此,如同何言宏所言,在现代的文学建制下,见证文学时常会有文类方面的认同危机。为了避免此类身份麻烦,有些作家干脆另辟蹊径,希望突破现有的文学规范。比如当一位学者称《夜》为“小说”时,维赛尔就曾纠正他说,它不是一部“小说”,而是“自传历史”(auto-biographical history)。这样的定位实际上是在强调真实性诉求的同时,自觉撇清与“文学”的瓜葛(这等于在否定的意义上承认文学就是虚构写作)。而在谈及自己的《借我一生》时,余秋雨则发明了“记忆文学”概念,在“文学”前面加上“记忆”,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苦衷吧。

流沙河在其回忆录《锯齿啮痕录》的“自序”中也谈到了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的文类归属及其现代境遇:


文学作品分类甚繁,很难分得一清二楚。若要寻根究底,我看只有两类:第一类是实文,第二类是虚文。除此两类,别无文学。

实文源出历史,真中求善。虚文源出神话,美中求善。

中国的传统文学,实文为主流,虚文为支流;中国的现代文学,虚文为主流,实文为支流。虚实轮流坐庄,此亦时代风尚使然,怪不得谁,提倡实文,或有助于扫除当今浮靡不实的文风吧?

……现在一说文学,就是小说,以及云里雾里虚想的诗。应用文、记事文、议论文,好像都低一等,不免有点自惭,所以我不愿用纪实文学一词。何况“文学”两字使人想到创作,“创作”两字使人想到编造,那我不如就用实文一词好了。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


何言宏认为,中国的现代文学虚文为主流、实文为支流的基本事实,揭示出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在文类建制中贵虚贱实的等级结构,他认同流沙河的观点,要“一碗水端平”。他更指出“对于这些大量的实文,特别是对其中见证或真实地写照了‘文化大革命’的见证文学,我们似乎再不应该像以往那样漠视与轻忽”。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把巴金的《随想录》,余秋雨的《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流沙河自己的《锯齿啮痕录》,和维赛尔的《夜》放在一起,都作为见证文学或“实文”的代表,则是大可商榷的。

我们把《血色黄昏》归入见证文学,还有一个原因,一个和小说的内容有关的原因,这就是它见证了极权环境下的人性变异,而这正是西方《夜》《无命运的人生》等经典见证文学的主要内容。《夜》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就在于它写到了人在集中营的极端环境下如何变得六亲不认,连自己父亲的生死都无暇顾及。主人公“我”为了自保,出于恐惧而置父亲的求救于不顾,不敢挺身而出阻止纳粹对父亲的折磨,甚至希望他早点儿死掉,以便“摆脱这份(照顾父亲的)责任”,“集中剩余的全部力气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关照自己”。〔美〕埃利·维赛尔:《夜》,王晓秦译,第149页。

与此类似,《血色黄昏》的震撼力也来自其对极权环境下人性之畸变堕落的赤裸裸、血淋淋、毫无遮掩乃至残酷的真实叙写。《血色黄昏》不像它同时期的知青小说、伤痕文学那样带有过多的不真实的理想色彩,诸如正义战胜邪恶,也避免了简单的俗套公式(比如“公子落难圣女相助”)或留下一条光明的尾巴。他亲身的经历,触目惊心的血淋淋事实,呈现了人,特别是主人公自己在极“左”环境下的人性沦丧,大胆地亮出了他自己的兽性情欲和被罪恶毁灭的人性。正是真实性原则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文革”叙事框架(没有美女救英雄,没有光明的未来叙事,更没有好人/坏人的二元对立叙事)。

对自己或对别人的种种兽性行为和心理的不加掩饰的客观呈现,同时也就是对极权制度之反人性本质的揭露。在此,作品的深刻性几乎就是描写的真实性而不是反思的深度(实际上作品中未曾剔除干净的那些议论、反思,并不深刻甚至非常肤浅):由于中国极权主义制度与文化的独特性,由于它和任何其他传统专制制度(如中国的皇权专制),以及西方国家的现代极权制度(比如纳粹德国或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的差别,因此,任何按照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教育和传授给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模型或叙事模式(比如伤痕文学中的那些“俗套”),来规范、剪接、建构自己的经验材料,都可能歪曲(哪怕是不自觉地)中国极权主义的特质。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血色黄昏》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它没有深刻分析中国式的极权主义,但是它用大量事实客观呈现了这个极权主义。《血色黄昏》中也不乏议论,但是这种议论本身常常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见证: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议论也是非常真实的(哪怕现在看来非常幼稚可笑),比如“能冻死人的……落后吧”,第10页;“写血书万岁,热血万岁”,第11页。

四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血色黄昏》的真实性主要不是体现在对兵团的物质条件、内蒙古知青的生存条件的描写上(虽然也有,但没有超过其他知青作家),而是体现在对极端环境——主要是极端的社会环境,即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而不是极端的自然环境——下人性变异的真实刻画上。用林胡(又作“林鹄”,即作者“老鬼”,作为自传体小说,在《血色黄昏》中这两个名字是通用的)自己的话说,“我们被愚弄得像狗一样乱咬人。挥舞着阶级斗争的棒子,发着少年狂,踩着别人往上爬。我们真丑陋呀!”(《血色黄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2005,第614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本书最强烈的震撼力就在于写出了作者林胡自己以及周边人群在那个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变异。孟子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本书通过大量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对人在极权主义环境下非人化、动物化过程的揭示,是本书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而作为自传体小说,《血色黄昏》所描写的人的动物化过程,首先而且最集中地体现在林胡自己身上。《血色黄昏》对作者自身经历的书写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并没有美化自己。它既写了自己的坦率、豪迈,也写了自己的狡黠、残忍;既写了自己的刚烈直率,也写了自己的苟安犬儒,仿佛一个旁观者在冷静地审视着自己的形象。

人性变异的几个主要表现:

(一)暴力施虐本能的释放

在阶级斗争被人为强化,意识形态极大地异化了人的精神和心理世界,伦理道德和法治彻底崩溃的极权环境下,人的暴力、嗜血本能,人的攻击性得到了巨大释放,享受施暴和施虐的快感,兼有受虐者和施虐者的双重角色。

小说开始不久就写到了林胡(有些版本写作“林鹄”,本文依据新星出版社版一律作“林胡”)和其他几位知青为了积极响应号召,采取“革命行动”,到蒙古老牧主贡哥勒家抄家,其手段极其恶劣。当贡哥勒苦苦哀求林胡不要伤害他们家的狗时,林胡“揪住他脖领像抓一只小鸡儿,提溜起他,蹬了一脚,给老家伙来了一个狗吃屎”。(第20页)当老牧主家的狗护主心切,咬了他一口时,林胡一怒之下便把贡哥勒那张干枯多皱的脸抽得涕泪交流,并且“右手一拧,老头就像个麻花被扭了个弯儿,拖了几步,雪地上留下了一道印痕”。(第21页)林胡在对待可怜的蒙古老牧主时,丝毫没有手下留情,一直把他往死里打(尽管林胡对牧主没有任何关于阶级仇恨的切身经验,牧主以及他的老婆和他无冤无仇,还帮助过他),甚至有一种越打越来劲的快感。作为施暴者,他逐渐沉浸在对施虐行为的享受中。林胡对贡哥勒的残酷施暴行为,既有“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灌输的因素(林胡在批斗牧主的时候曾经有过犹豫,但最后都是“毛泽东的革命理论”使他坚定了立场,变得残酷无情),但也有施虐给他带来的快感和兴奋感。无意识层面的施虐快感、本能释放的快感,和冠冕堂皇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此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微妙关系。

除了虐待人,林胡还虐待动物。先是虐待狗。他用肉包在墨水瓶上,再在墨水瓶里面装上炸药,引诱狗来吃,然后炸死它,“端详着那血肉模糊的狗头,非常享受”(第381页)。然后是虐待老鼠:在老鼠身上泼上柴油烧得它乱窜;或是用小刀戳烂眼睛,看它跳舞;要不就割掉它两条后腿看它四处跑。(第384页)虐待完老鼠,林胡居然开始“杀虱子”,“手指甲上染满了血污,杀得我直流口水”(第384页)。对此林胡的感受是:看那血迹斑斑的小生命受到玩弄和折磨,感到这是“一种娱乐和享受”,充满“凶残的乐趣”(第384页)。一方面,林胡的这些举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沉重的压抑、极度的孤独渐渐使一个正常的人沦落为具有严重施虐性格的人,通过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他物,通过虐待他人或他物,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作品写出了正是极权政治迫害给林胡造成了极度的心理压抑和变态:林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后,一个人孤独地在石头山生活,几乎不与人接触,心中常常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仇恨”,这才导致他开始将自己的施虐行为转向动物:“总受压挨整,心肠也变得冷酷,喜欢杀死小生命。看见蚂蚁,必踩死之;捉住蝴蝶,必撕碎之;发现蜥蜴,必砸死之;所有蜘蛛遇见我休想活命。”(第383页)所有这一切的原因是自己的“受压挨整”。

此类暴力行为在本书有非常多的表现,不光是林胡虐待别人、虐待动物,更有别人虐待林胡(比如指导员和赵干事对林胡的虐待,在监狱中让林胡戴小号手铐,以致林胡无法吃饭、大小便;再比如在石头山上天津知青虐待刘毅,往人家的碗里吐了痰后逼他喝下去)。我们不禁要问:人的良知和道德就这样脆弱吗?虐待别人有很大的快乐吗?作品告诉我们:离开了道德和法律的制约,人很容易变成嗜血动物,“文革”的最大灾难或许就是由这种制度推动的人的动物化对道德和人际关系造成的灾难性伤害。因此,重要的不是人是否天生具有暴力嗜好或施虐本性,而是道德和法律在那时为什么被彻底摧毁。

(二)孤独环境下人的动物化性欲的膨胀

《血色黄昏》中的兵团既是一个禁欲的地方,也是一个纵欲的地方:无权无势者无法得到女性身体,而有权有势者则可以随便占有女性。这两者都最易于动物化性欲的蔓延。像林胡这样没有办法得到性满足的人,常常通过手淫解决问题。这种变态的性欲及其满足方法同样不是人的本性使然,而是极权主义的环境造成的,首先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禁欲主义,造成人格分裂,结果是造成性欲的变态。林胡一方面“狠狠压抑自己”,因为深感“偷偷想女人”与“革命战士的称号很不相称”;另一方面又压抑不住自己,“经常做着和牧主婆睡觉的美梦”,或者“经常用手干那事”。(第35页)

动物化的性欲满足发展到极致的地方是在石头山。作者以极度细致的写实原则写到了自己在完全脱离人群、陷于彻底孤独环境中动物化的性欲畸形膨胀(“几乎天天手淫”,甚至“一天干三四盘儿”,第383页),其直率和坦白令人震惊(即使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对于性的描写在当时都是非常节制的,何况是自传体小说)。山上难得看到女的,有一次见到两个蒙古少妇经过,于是:


我赶紧找来眼镜,匆忙戴上,贪恋地望着这两个少妇。在没有异性的石头山上,看看女人也解馋。我拼命地看着。……我赤着脚跑出门口,望着她们的背影,不住地咽着口水,张大鼻孔,使劲儿地吸着她们留下的女性气味儿,痛苦难耐。回到蒙古包,搂着大皮得勒,使劲儿地用手干了起来……

啊,孤独把人的兽性全孤独出来了。(第383页)


人不能离开社会环境,人性、人的文化属性和道德意识,都是环境赋予的。林胡反复讲到自己在石头山的处境是“旷野的囚禁”:“我现在体会到,旷野的囚禁比监狱的囚禁更有囚禁的威力。牢房里虽然可怕,却总算是在人群中生活,离不开人类的生活范畴。在大荒原上,置身于人类社会之外,纯粹是自然界,时间一长就被自然界同化成非人”。(第390页)但这里所说的“旷野的囚禁”不能理解为纯粹的自然界所为,它实际上仍然属于极权主义的政治迫害,是一种社会性质的隔离和歧视,而不是“旷野”(自然)本身的问题。“旷野”之所以成为“囚禁”,就是因为极权政治剥夺了林胡回到人群的权利。这是一个极权主义环境,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不是一个人自愿选择的独居环境(比如隐士)。而且它仍然时刻处在极权政治权力和行政体系的控制之下。

小说对原始动物性性欲的描写是极为大胆的,没有因为涉及作者自己而避讳,而且体现一定的反思意识。小说最后写自己对韦小立的单相思无望,遇到了钟小雪并发生关系。在第一次性交后,钟问林胡“爱不爱她”,林胡回答:“怎么说呢?其实是小家伙太饿了,要喂它一口饭吃。”“我心里明白,自己的行为跟公猪干母猪没有区别,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第522页)“明明不爱她,连她多大岁数都不知道,就搂着人家干那事儿,我真成了臭流氓,衣冠禽兽了。不,比禽兽也不如。禽兽不会装。”作者甚至这样反思自己:“换了我,要处在刘副政委的位置,也未必比他强多少。”(第522页)

有些评论家认为作品的这些描写显得“粗蛮”。但依笔者之见,如果作者把自己的“粗蛮”性格“文明”化,作品的见证力量和认识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只有一个粗蛮的老鬼才能见证当时的粗蛮时代,表明那是一个没有文明的时代。

(三)人际关系和人伦道德的破坏

极权主义对于社会生活世界的毁灭性破坏之一,是对人际关系的毒化,包括家庭伦理的破坏,朋友、同事、邻里关系等的毒化。

小说中特别震撼人的一段是作者对自己对母亲落难后落井下石情节的直率交代:1967年初,杨沫被打成反革命,林胡不但没有安慰帮助母亲,反而带头叫来红卫兵抄自己的家,决心和父母划清界限,“不再进家门,投身世界革命”,用斧头劈开母亲的有精致雕文的大衣柜,抢走300元钱去抗美援越。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写上“杨沫必须低头认罪”“彻底批判大毒草《青春之歌》”“红卫兵万岁”等标语,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为了上火车前不被发现,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姐姐用绳子捆起来,用两只臭袜子塞住她们的嘴。(第459页)

虽然作者做了直率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非常难得)虽然作者是通过忏悔语气写的(多次用了“痛心”“惭愧”“原谅我吧”等词),但没有能够反思到底是什么使得自己丧失了人性,丧失了起码的孝道,为什么自己不能容忍“温情脉脉”的书、“儿女之情”的书、没有“革命军人”的书?自己对母亲的仇恨是怎么产生和强化的?自己为什么会“狂热的脑袋充满了世界革命和捐躯的壮烈”,以至于“妈妈死了,我也不会哭”?(第459页)对这些问题,作者统统没有深入思考。因此,这个自我谴责和自我忏悔虽然很直率坦诚,在理性上却还是显得非常无力。

林胡在兵团时期与他人关系的异化也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血色黄昏》一开始就写到了林胡和战友们对牧主及牧主婆的态度变化——从保持距离到残酷批斗和殴打。尽管牧主婆对自己很好,但因为她身上插着“白布条”,谁也不敢理睬她,“怕立场不稳”。(第11页)这个所谓牧主婆还为他们缝制皮得勒,可是大家都“绷着脸,默默无语”。尽管心里感激,还是“不敢表示出来”,原因就是她背后的白布“使我们不敢对她和气一点儿,视她为化成美女的毒蛇”。(第12页)这种带有明显矛盾、分裂心理的行为,其实包含了意识形态蛊惑、投机迎合、实用主义以及施虐快感等的奇妙结合,非常深刻地凸显了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扭曲了人的常识和良知,使人变得虚伪和犬儒,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不能否定这里面有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洗脑作用,“阶级敌人”理论使人丧失了建立在普遍人性和日常生活常识(牧主的老实和善良等)基础上的辨别力和常识理性,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把所谓“阶级敌人”非人化,比如把牧主的老婆看成“毒蛇”“牛鬼蛇神”。正是这种非人化处理压倒了林胡的常识理性和普遍、朴素的人性,压制了林胡及其知青战友对牧主和牧主婆自发产生的好感和感激,以及批斗时候的内疚。在这里,革命文化的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


老牧主曾经给我们拣牛粪,生火,杀牛……他老婆无偿地给我们缝皮得勒,做饭,我们却要抄人家,这很需要点儿铁石心肠。我咬咬牙,不断提醒自己:“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对敌人就是要恩将仇报,就是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第19页)


可见以仇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摧毁人的道德良知方面起到了何等恶劣的作用,而雷锋同志在培养中国人的仇恨心理方面则是一个极其典型的榜样。“文革”极权主义的斗争理论本质上就是仇恨理论和强盗理论,它对人性的破坏是致命的,远远超过了所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林胡等人在批斗牧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思想斗争,心里有“恻隐”“内疚”,需要“咬咬牙”坚持。可见意识形态其实并没有达到彻底摧毁其普遍人性和日常生活常识理性的程度。这个时候,一方面需要拿毛主席的话和雷锋这个榜样来激励自己,压制自己的同情心和良知,把自己的恶行合法化;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促使林胡他们作恶的主要动机,其实还是害怕自己犯“错误”,害怕自己受到牵连,或显得不积极。金刚在讲到批斗牧主的动机时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可不能落在人家后面”,否则就会惹来麻烦,至少是不能成为“先进”,不能成为“先进”也就不能获得政治和经济的利益。意识形态使得一个人的恶行合法化(变得心安理得),实用主义使得一个人的恶行极端化(变得禽兽不如)。

五 中国式极权主义与中国式平庸恶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即中国极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关系。所有极权主义都带有信仰的性质或维度(这是它和依赖赤裸裸暴力的专制统治的区别。它有“教义”),但德国极权主义相对而言有较强的理想色彩,至少大大超过中国。中国极权主义特别缺少信仰的纯粹性、坚定性、一贯性和不妥协性,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极权主义的教义(革命理论)本身以其逻辑力量或道义力量俘获了大众,而是大众的实用主义生存智慧使他们对这种“教义”——即使自己并不理解或认同——采用了投机态度:不管这种“教义”是什么,不管我是否信,是否理解,只要对我有利我就信或装信,不信也信;对我不利就不信,信也不信。

这点有助于戳穿“红卫兵造反派”是理想主义者的神话。

《血色黄昏》中有大量例子写到了林胡身边的战友和老同学对林胡的态度,是如何取决于他有没有“反革命”的标签,至于林胡到底是不是“反革命”,或到底什么叫“反革命”,却没有人关心和认真思考过。大多数人对于什么“革命”“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之类教义从来就不曾认真对待过。林胡在戴上“反革命”帽子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视之为洪水猛兽,疏远之,出卖之,揭发之,而其原因和动机都是非常实用功利的,因为谁接近林胡谁就是“敌我不分”“丧失阶级立场”(第223页),就要倒大霉。大傻就是因为林胡被打成“反革命”后还称他为“哥们儿”而被开会批斗过。赶车人老常的老婆拒绝给林胡补裤子的理由是“实在是给整怕了哦”。(第224页)他们对于革命和反革命不能或懒得进行认真思考,而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你今天是“反革命”,我就疏远、揭发、批判你,即使我知道你是好人,你是被冤枉的;你明天不是“反革命”了,我就接近你,和你友好,虽然我知道你还是原来的你。小说写到自己从北京回到兵团的时候,因为大家得知林胡的问题要翻案,于是有了以下这种表现:“很快我就被一股淳朴的热情包围……粮食保管干脆给了我一麻袋小麦。”(第457页)“原来一个星期能够见到张朝我微笑的脸就算不错了,能让我高兴半天,现在回到连,认识或不认识的都朝我微笑打招呼。”(第458页)所以,一旦林胡摘掉“反革命”帽子或者有摘掉迹象的时候(兵团对他的“反革命问题”进行“复查”),同样是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思考林胡为什么不是“反革命”了,就开始接近乃至亲近他。这一切完全取决于利益考量: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与所谓“革命事业”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一个戏剧性的例子:在兵团召开的批斗林胡的大会上,知青们表现得群情激奋:喊口号的男女知青们“青筋暴起,嗓子嘶哑,拼劲(尽)全力地喊”,他们一个个“目露凶光,真有一股同仇敌忾的劲儿”,“好像我杀了她的父亲”。(第205页)这些人就是所谓“群众”,他们完全不思考“反革命分子”“反革命”是什么意思,他们的最大特点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一旦林胡获得平反,他们会立即彻底转变态度。这种所谓的“刻骨仇恨”根本就是装的。小说还写到,离团部越近的连队,批斗林胡时批得越厉害;离得越远越是轻描淡写,十一连的批斗因为连部离团部八十公里,因此:“虽是批斗,到连部后,却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要茶有茶……食堂的知青大师傅还给我们饱餐了一顿有肉块儿的面条。批斗会就和聊天会一样轻松,没有一点敌对气氛。”(第210页)其实两边参加批斗的人的政治觉悟、政治素质、道德水平都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同样的人,差别完全在于利益:距离团部越近的就越不敢担责任,批斗会不认真就会被团部发现。

可见,林胡身边的人对林胡的态度既不是出于纯粹的信念(真诚信仰“阶级斗争”学说),也不是出于独立思考,而完全出于利己(就其利己目的而言,他们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但在信仰意义上是盲目的)。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的“平庸恶”。

阿伦特关于“平庸恶”的观点告诉我们:做极端恶事的人不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极个别的、不可理喻、不可解释的“恶魔”,而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平常人,他们的特点不过是平庸,即不能独立思考(没有思考能力),随大流或不过脑子地执行上级指示。参见〔美〕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但是阿伦特没有论及的一个问题是:还有一种平庸恶是实用主义的平庸恶,除了不能思考、不能分辨是非善恶,人们作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敢、不想(而不是不会、不能)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即使会独立思考,由于不敢坚持,由于实用和投机,也会放弃真理。(当然,一般而言,不能独立思考和不敢、不想坚持独立思考是结合或纠缠在一起的,是相互强化的:越是有利己之心,就越不能深入思考,因为思考会使自己难堪:不知道自己在作恶和犯错总比知道要心安理得一些。)

这种实用主义平庸恶的最大特点,在于加入了中国式的投机和犬儒。雷夏原来是林胡的中学同学、好友,在“一打三反”运动中揭发林胡,彻底断绝关系。他后来对自己的行为有这样的解释:“咱这出身没靠,团里让我揭发个人,我如果不揭发,自己就得进去。你说我怎么办?”“我只有说瞎话,耍两面派,才能借调到团机关,才能入团,办困退。林彪说不说假话办不成事太对了。”(第530页)这不仅是不能思考的平庸(雷夏的这番话说明他很会思考,看得很明白),而是不能坚持言行一致、把自己的独立思考付诸行动的平庸和犬儒。

相对而言,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大概不会这么实用主义地、无原则地对待“敌人”:你到底是不是犹太人无所谓,你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关键是怎么对我有利。中国极权主义的重要基础大概就是中国人的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不但对别人的生命不当回事,而且对自己的信念也不当回事。

当然,这种犬儒化和投机化说到底是极权环境造就的。在兵团解散前夕,终于悟出了“生存真理”的金刚,劝说林胡不要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写什么小说,他说:“老鬼,算了吧。我们应该学会忍耐,学会跟领导处理好关系。过去我们为什么受压?吃亏就在没有弹性,太书生气。”“跟领导搞好关系不叫溜须,这是生存的本领。不过你硬要说那是溜须也没法子,那就得溜。……今后,我就打算这样干了。”(第479页)金刚不但学会了犬儒和投机,而且把它提升为“生存智慧”,而这一切都是极权主义环境教会他的。其实,我们今天批判的犬儒主义、投机主义,在“文革”极权主义时代就已经开始蔓延了。从这个角度看,对反革命分子“人人喊打”,和哈维尔描述的后极权时期意识形态的运作本质上是一致的:表演化和装饰化,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中国的极权主义和东欧的后极权主义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就是本书作者自己也是如此。首先,林胡听了金刚的这一番高论后,“我想回他几句,但心里又发虚,他的话太一针见血了”。所谓“一针见血”绝不是合乎林胡心目中的价值真理,而是合乎事实!林胡之所以“心虚”,是因为他自己也陷入了事实“真理”的泥淖:他无法站在事实之上,站在超越事实的价值高度(超越事实不是无视事实)为不合乎事实的价值真理辩护,更因为林胡承认自己也是投机分子,耍两面派,“也在暗暗使劲往上爬”。(第482页)但是作者对此没有理性上的深入反思,只是说自己耍两面派、玩鬼点子是“环境造成的”,或者一个劲儿地进行自我的道德谴责:“我们被愚弄得像狗一样乱咬人,挥舞着阶级斗争的棒子,发着少年狂,踩着别人往上爬,我们真丑陋啊。”(第539页)

从这里还可以发现中国式极权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敌我”划定的随意性,“革命”和“反革命”经常相互转化。

先看林胡的一段话:“政治问题的可怕还在于,它不像刑事问题有一个衡量罪行大小的客观尺度,它完全随领导人的好恶沉浮而变化。‘文革’前,反刘少奇就是反革命,要杀头;‘文革’后,反刘少奇就成了英雄,被人四处邀请去做报告。而且政治问题还有无限的伸缩性,如想整你,你喊毛主席万岁,也可以说你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政治上整一个人太容易了,连一个小麻雀都能被打成反革命,全国共诛之,何况一个大活人?”(第165页)

再看罗湘歌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在我们社会里,有一些干部把对自己好坏当作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这些人力量之大,真可以把成千上万人吞没。”(第435页)

阿伦特曾经说:极权主义的法则就是永远的运动法则,依据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历史必须通过无休止的斗争发展下去,为此它必须制造自己要消灭的“敌人”(至于这个“敌人”到底是谁是次要的)。阿伦特写道:“根据历史法则,一定会犯某些罪,而通晓历史法则的党必须惩罚之。为了制造这些罪行,党需要罪犯;也许有这样的情况:党虽然知道罪行,但是不十分清楚谁是罪犯;比清楚地知道谁是罪犯更重要的是惩治罪行,因为倘若没有这些惩罚,历史就不会进步,甚至还可能在其过程中倒退。所以,你要么是已经犯了罪,要么已经响应党的号召去扮演罪犯的角色——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在客观上变成了党的敌人。如果你不坦白,你就不再通过党推动历史前进,就变成了真正的敌人。”Hannah Arendt, “Third Edition with New Prefaces,” The Origin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Harcaurt, Brace & World, 1966, 1968.

但相对而言,在德国纳粹那里,这个“敌人”是有客观标准的,犹太人是一个人种的界定,带有生物学、物理学的准确性,不是任意划定的。但在中国,敌我、革命反革命实际上没有客观标准,而是随着革命形势、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别是它常常取决于“领导”的态度,是非常主观随意的。在毛泽东的“谁是我们的人民,谁是我们的敌人”的著名论断中,革命和反革命的相对性就已经确立,而在以后的历次运动中这点被反复证明(比如单位领导说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

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文革”时期的“反革命”“阶级敌人”“五类分子”也不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在实际的运动中更没有人看重这些概念符号本身。人们看重的是它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的关系,和自己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前途的关系。

六 知青是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

对“上山下乡”的否定,对兵团生活和兵团这个集体的阴暗面(知青之间相互钩心斗角、相互利用、相互拆台等)的描写、揭露,是《血色黄昏》的主体。对照所谓的“青春无悔”叙事(以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篇神奇的土地》等为代表),这点体现得尤其明显(后者把知青共同体虚假地描写成由“共同革命理想”维系的超功利的结合),作品中虽然也偶尔出现对兵团劳动生活、对兵团某些人的正面描写(比如主人公林胡被打成“反革命”后仍然有个别人对自己表示同情,天津知青张伟当着指导员的面给自己一个月饼,食堂的杨素芬“偷偷给自己两个馒头”。参见林胡1970年9月24日日记。《血色黄昏》第225~226页,)但是比例很小。直到1975年林胡自己获得了平反,兵团的四个女知青被推荐上大学即将离开的时候(已经接近小说结尾),小说中才出现了对兵团知青这个命运共同体的怀念。

这部分集中在第七章“漆黑的夜晚”的“分别”这节。一方面是马上要离开的女知青李晓华等人的依依不舍,伤心欲绝,另一方面是留在兵团的人依依惜别,痛哭流涕(作者并不属于特别依依不舍或痛哭流涕的那种,但是在描写的时候显然带有极大同情)。

那么,这种感情是什么性质的呢?它那么纯洁吗?回答恐怕是否定的。

第一,李晓华等的不舍感的前提是自己马上要离开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平常天天盼着走,真的要离开了,心里又特别舍不得。”(第496页)“我们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汇拢来的知识青年,相聚在茫茫草原,同甘共苦了七年,离别时才发现这点点滴滴的友谊竟是那样美好难忘。”(496页)好一个“离别时才发现”!其实是只有离别时才能发现。在离别这个特殊时刻,知青之间的功利关系已经暂时悬置(尽管昨天他们还为了上大学打得你死我活)。如果这些人不走、继续留下来,那么,可以肯定,他们之间仍然会是一种你争我斗的关系。

第二,留下来的这些人的痛哭流涕、伤心欲绝与其说是为那些要离开的人,不如说是为自己,她们是为自己的命运哭。“她们觉得被社会抛弃了,被不公平的命运抛弃了,急得尖叫、跺脚、嚎(号)啕、用拳头砸在连部房屋的土墙。”(第499页)“怎么办呢?别人一个个上了大学,调转,病退,招工……自己却没路子,走不了。这辈子的最后归宿在哪里呢?……不敢想了,她们只好放声大哭。她们哭离别,哭自己,哭命运。”(第499页)可见,这种哭仍然带有极大的自私性和功利性。很遗憾的是,他们不能理性反思自己这种“命运”的制度根源,不能通过共同的政治信念把自己组织成自觉的政治共同体,不能发出集体的抗议、集体的行动,他们至多是一个前政治的生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个眼泪共同体,擦干了眼泪以后依然是一盘散沙。

可见,知青分别时的这种情感性质,是与知青共同体的组织性质紧密相关的。知青是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组织?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共同体(比如塞尔维亚人)吗?不是;是基于政治见解、政治信念的政治共同体(比如东欧国家的政治异见分子)吗?更不是。知青是一个基于一种自己无法操控、并不真正认同也无力真正理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安排而被迫聚合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但知青自己并不能清楚地知道这点,因此不能对自己的命运进行理性反思,也不会形成自觉的对抗这个政治力量的共同体组织。对他们而言,这种“命运”是偶然的、被动的,甚至是神秘的(尽管当时有些人参加兵团是主动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很快幻灭。因为这理想本身就是虚幻的)。这样,这个所谓的命运共同体的维系物只能是一些物质性的东西:共同的身体受苦经历、共同生活的地方:“小小连队抬头不见低头见,打完了架,吵完了嘴还得睡一条炕,挤一个蒙古包……共同受累受苦。少了几个身体,顿觉一股寒意。”(第497页)这里突出的是知青们相互依赖关系中的身体维度和生理维度,说得难听一点儿,走了几个知青就如同羊群中少了几只羊。“同住一个蒙古包,同吃一锅饭,同用一口井,同使一个搓板,七年的朝夕相处已把彼此的生活习惯、语言、嗜好、感情的表达方式融合起来,分不清你的我的。”(第496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列举的“一个蒙古包”“一口井”“一锅饭”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器具,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物质用品把他们维系在一起,足见这不是一个政治性、宗教性的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政治和宗教信仰,他们的聚合也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不但缺少精神维度,而且是前政治的、非理性的。

这样的共同体因此也就具有了如下特点:1.它只是维系于特定的时间(兵团时期)和地点(内蒙古兵团),一旦这种时间和空间关系变化了,就会解体,因此是非常短暂的。2.它具有突出的功利性,无论是相互帮助、相濡以沫,还是相互拆台、相互攻击,生存一定都是第一原则。前者如“大冬天,当你干一天活回到屋,生病的兄弟早把饭打回,放到火炉上,滋滋冒着热气……当你在东河牧区生病了,会有人连夜套上勒勒车,一步步牵着牛,穿过荒原,把你送到连部卫生室”(第496页),后者的例子就更多了。3.原始性和情感化,它是为了身体生存而维系在一起的。作品中有一段与动物的对比非常说明问题:“1969年初来草原,深夜几十头牛聚在一起,为被杀的同伴哭泣、哽咽、喘气、蹄子刨地的场面又重现了。不同的是几十头牛换成了五十多个年轻姑娘。他们也为失去同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力跺脚,以拳击墙,披头散发,拼力惨叫。”(第498页)这个也许是不经意的对比,真是神来之笔,它说明知青共同体也和动物“共同体”一样,乃是基于一种生存需要的聚合(他们的相互反目也是出于生存需要),这种共同体感情的存在前提是对自己的生存有利,很少有精神性因素。

这些都决定了这个共同体的脆弱和短暂,也决定了在这个共同体面临瓦解时的那种依依不舍和慷慨赠物,是短暂的、一次性的和非理性的。

七 昧于未来者必昧于过去

在老鬼即将离开草原的那几天,一再表达了自己对草原和兵团的暧昧不清的感情:一方面承认自己青春荒废了,劳动白费了,而且还破坏了蒙古草原的生态,于自己、于国家都是一场灾难。自己的这段生活几乎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这点和梁晓声不同)。作者对这段生活没有美化,离开的决心也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内心很矛盾,很复杂,总有那么一点儿当了逃兵的感觉”。(第524页)表示要“记住这段铭心刻骨的日子”。他在兵团最后岁月的奋笔疾书就是为了记录这段生活。

这种心理矛盾在离开兵团前最后一晚几个知青疯狂喝酒的时候有很充分的表达:“嘿呀,谁能忘记兵团呢?尽管我们都挨过它的整,都不被它所宠爱,常常暗地里骂它、咒它,但它突然被解散后,却又对它怀有一种又恨又爱,又厌恶又眷恋的复杂感情。”(第536~537页)“你容纳了十万知青,你稳定了一九六八年各级领导都瘫痪了的内蒙古边疆秩序,你把先进的生产力带进了千里荒原,你为内蒙古大规模开荒提供了血的教训……你约束了大批青年没在邪路上变坏。”“但你又干了多少劳民伤财的蠢事儿,用阶级斗争的大棒打压了多少老百姓,伤害了多少颗年轻的心,玷污了多少纯洁少女!”“兵团啊,让我们为你再干一杯!你这亏损了两个亿的倒霉兵团,你这一分钱都没有给国家上交(缴)的短命兵团!”(第537页)这种对兵团的正反两面的矛盾态度,并不很理性。(其所谓的“正面价值”经不起推敲,比如“把先进的生产力带进了草原”,实际上是破坏了草原,草原不需要这种破坏性的“先进生产力”,所谓“约束了大批青年没有在邪路上变坏”,试问:还要怎么变坏?)但不能否认,这种感情作为理性无法解释的心理体验是很真实的。面对自己拼了老命开采的那些石头,作者一再抒发这种复杂感情:这些石头已经成为废物,但是“我的青春就埋葬在这石头墙里,有的石头上还沾着我的斑斑血迹”。(第547页)石头因为凝聚了我的鲜血和青春而不同于那些与我无关的、无生命的死物,我也因此无法对这种石头进行纯实用的、完全理性、客观的评价(比如有没有经济价值),无论我当初打石头的举动多么荒唐和无奈,但毕竟我的鲜血和青春凝结在上面,否则这些石头就是否定我的青春。即使我的青春荒废在石头上,我还不能为自己的青春——尽管是荒废的青春——掬一把泪吗?实际上,整个这部分关于石头的描写和抒情文字,差不多就是一篇自悼文,是自己献给自己的祭文:


石头,我们打了多少石头啊……

轻轻摸着这些似乎生了锈的略微发红的石头,冰凉、坚硬,它们都是我们用自己的鲜血从岩石上给生生砸下来的,为了这些石头,我们挨冻受困,流血流汗,用脊梁背,肚皮顶,肩膀扛,一个冬天穿开嘴一双新大头鞋,磨烂两三双皮手套……双手,脊背,小胳膊,肚皮都被磨出了茧子。

现在,我们变老了,变丑了,头上有了白发,脸上有了皱纹,成千上万石头耗尽了我们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段年华。我们打下来的石块儿一堆堆地遗弃在荒野,任凭风吹雨打,沙尘掩埋。

最惨的……我们一钱不值吗?

不,不!借此一隅之纸,我要大呼:

自公元一九六八年大规模地上山下乡插队以来,那奋斗在祖国农村、牧区、边疆的一代青年,必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痕迹!(第547页)


还有最后一次对于“血色黄昏”的描写,其象征意味高度相似:


远方,血红的残阳隐没在地平线下,空旷迷蒙的天空越来越暗淡,只有天边还剩下一缕红霞,犹如鲜血洒在荒寒之空。她美丽的身躯弱小单薄,却一声不响地冲进了滚滚寒流。她人小志大,要濡温这千里的长空;她单纯幼稚,要热吻那冷酷的霜雪!汪洋大海般的晦暗吞噬着她。红霞不要命了,撕掉自己的一只胳膊送给南边那片云,砍下半条大腿投进北面那块天。暮色越来越昏暗,大口大口地吞噬着暗淡下去的红光。红霞垂死了,仍拼力散发着一点点微弱的热量。

壮烈献身的歌啊,精卫填海的歌啊,发生于万里高空的云端,无声无息地消失于暮色中。

这真是血色黄昏。

鼻子有点儿酸了,每每看见这血色黄昏的场面,总想哭。(第548页)


这又是一段献给自己的祭文:黄昏红霞如鲜血洒在荒漠之空,悲壮无奈,可歌可泣,为自己哭泣,为自己哀悼。

本书的结尾部分一再重复类似的议论,抒发类似的情感,很值得玩味。这与其说是在怀念兵团、怀念打石头的日子,不如说是在怀念和祭奠自己的青春岁月。无论如何,在即将离开自己生活和奋斗了七年的地方的时候,他必须为自己的这段青春找到哪怕一点点意义。这种心理情结大概在知青中非常普遍。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败和荒废的青春,不能承认自己碌碌无为,因为这种自我否定是痛苦乃至难以忍受的。承认它等于承认自己白活了。哪怕“白活了”是一个事实,是自己也意识到、也承认的事实,但心里仍然无法承受这个事实。自己对兵团生活充满了可怕的苦难回忆,然而,“这种回忆,感情上激起的疯狂……我没有决心全盘否定它,尽管它问题成了堆儿,尽管它名声狼藉,尽管它被国务院撤销”,“现在临走时,只想好好哭一场”(第538页)。“没有决心”是一个关键词,一语道破天机:不是不知道应该否定,而是下不了决心,为什么?因为我无法忍受彻底否定自己,无法直面自己白活了的事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很值得分析: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一点点值得纪念的东西,不敢承认自己的彻底失败,一定要从这个失败中找出一点“意义”来。于是他们选择把自己的“奋斗”抽象化,不问为了什么奋斗,奋斗的结果是什么,总之,我奋斗了。一个人否定自己的一个观点、一个做法、一件错事是容易的,但是否定自己的整段青春岁月是不容易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不能认真反思上山下乡的主要心理原因。老鬼能够在怀念的时候做到保持基本的理性,已经不容易了。

在面对这种难以回避的残酷事实的时候,林胡之所以选择了心理防御机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对此进行理性反思。林胡们自己的悲剧,草原的悲剧(“亲爱的锡林郭勒草原,请原谅我们的无知狂热,我们往自己的母亲身上撒了尿。”第547页)到底是谁造成的?林胡对此没有反思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即使在离开的那一刻,他对自己、对国家、对兵团的前途都是一片茫然。自己离开了,但是下一步要干什么仍然不知道。这种迷茫感也是导致林胡对兵团、对这片草原的思想情感暧昧不清的主要原因,不知道未来的人无法清理过去。因此,林胡不能彻底否定过去的另一个原因,理不清对过去的感情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过去,更没有真正获得新生。

八 深刻认同革命文化的“反革命分子”——《血色黄昏》或老鬼的局限性本部分主要参考了许子东的两篇文章:《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对“文革”的两种抗议姿态:〈上海生死劫〉与〈血色黄昏〉》,《读书》1992年第3期。

在分析《血色黄昏》作者的“老鬼心态”时,评论家许子东认为它完全是“文革文化”的产物。老鬼是在《青春之歌》的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从小被父母告知首先要听毛主席的话,为了追求革命不惜背弃家庭(反讽的是,杨沫塑造的革命青年林道静,便是日后不认她这个妈的儿子的榜样),到后来真的听了毛主席的话,造母亲的反,为了投身“文革”不惜捆绑姐姐抢走家里的钱。这中间心路历程的发展顺理成章。许子东指出:老鬼红卫兵心态的实例使我们看到:“十七年文学”为“文革”作了多么重要的准备工作。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支撑老鬼造反的文化武器,大多是“十七年文学”所锻造的。许子东写道:


老鬼是以《青春之歌》的精神来批判《青春之歌》作者的,即使那是他的母亲。(林道静不也曾为了追求革命而背离丈夫背离家庭吗?)在老鬼的造反心态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年文学”对于“文革”中“红卫兵心态”的形成,具有无可推却无法忽视的影响。1949年以后那些为宣传正义战争而出的英雄打仗一点不恐怖的虚假的小说电影,后来却指导了年轻观众读者参加许多真实的武斗(电影《枫》中有一个小男孩参加武斗,动作态度均模仿“小八路”),十七年间那些挖叛徒抓特务的阶级斗争故事模式,后来也启发影响了红小将、工宣队员们在“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抓五一六”等运动中的斗争策略、方法(好些从前以写革命斗争而闻名的作家在牛棚里惊讶地发现,小将们审问他们的思路、方式及语汇,都是他们过去在作品里所创造的);更为重要的是,“十七年”的很多作品,在表现“否定个人、改造自我”主题时常常借助于家庭与革命的矛盾冲突,让人们被迫在父(母)子感情(伦理道德)与阶级感情(政治道德)之间作选择——这是“前文革”时期中国青年文化心态与传统文化最“决裂”的一个姿态,这种“决裂”使“文革”必然爆发,同时也隐含了“文革”走向失败的基因(老鬼若干年后向其母求援投降,是很有象征意义的)。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


许子东的这个观察是独到而深刻的。的确,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老鬼最钦佩的人物是中国革命文学和苏联革命文学中的英雄(许云峰、江姐、董存瑞、黄继光、保尔·柯察金),最憎恨的人物是这些文学中的反面人物如甫志高、戴瑜。除此之外,林胡的精神世界中还有武松、李逵等传统文化中的造反英雄。这表明,毛泽东时代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学(辅之以苏联文化和传统侠义文化)塑造了老鬼及其同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点也注定了他被打成“反革命”后一系列行为的局限性。

比如第二章写到中苏形势紧张的时候,林胡希望参加战争、报效祖国,采取的方式则是写血书:“战争终于来临,我心里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报效祖国了,有机会战死疆场了!从小学起,就憧憬这一天。甚至盼着苏修的坦克开过来,好让他们见识见识一心想打仗的中国知青。”(第62页)“苏联的卫国战争诞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中国的这场卫国战争(指珍宝岛之战)同样如此。能参加这样的一场大战,并有机会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英勇一场,让自己平庸的生活里有几段传奇的战斗经历,那也不辜负自己这短暂的生命!我就怕自己一生无惊无险、庸庸碌碌、平平淡淡。”(第66页)他们的这种战争渴望与其说是出于理性的爱国、爱人民,不如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英雄梦”和表现欲。他们不甘于平庸,渴望参军打仗,其中有很大程度的非理性成分,这不是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革命文化培育的集体英雄主义,缺乏独立的价值观支撑。

再比如,林胡虽然深受“出身论”之害,却没有对于“出身论”的反思,也没有质疑过父母的案子到底是不是冤案,他对母亲的态度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和最近流行的“你们没有100万为什么生我”本质上没有两样。据媒体报道,2013年10月3日,安徽马鞍山一席高档婚宴上,丈母娘在女婿改口叫妈后给了对方一个堪称“马鞍山史上最贵嫁妆”:一辆价值约400万元的宾利车,当场惊呆“小伙伴们”。然而,婚宴上的一名单身汉似乎受到刺激,竟当场咆哮父母:“没100万生我干吗?!”《金陵晚报》2013年10月5日。实际上林胡本人就是大院子弟出身(尽管是因父母而落难的大院子弟),这点对理解小说很重要。这决定了他虽然深受“出身论”的牵连,但是仍然根深蒂固地保留着这种思想。“大院子弟”们虽然不能接受革命干部内部的“出身论”:老妈老爸成为“党内走资派”牵连到自己;但是依然接受或维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革命干部和“黑五类”的阶级差别,维护“黑五类”的出身论。在与资本家出身的知青皮金生闹矛盾时,林胡居然认为:“他是资本家出身,我是干部出身,父母虽然在‘文革’中靠边站了,但一般人还是挺尊敬他们的。”(第263页)可见,林胡仍然持有强烈的“革命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革命文化培育的,它本质上依然是出身论(流行于“文革”初期的“老子英雄儿好汉”)。林胡好像很反感兵团的特权,但是他自己利用母亲的特权并以此自豪,自鸣得意。小说写到老鬼(林胡)被打成“反革命”后,他的母亲杨沫找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尤太忠,尤太忠指示复查此案。林胡当时的感觉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真是振奋人心”。他还对可能就林胡平反事件接受上级调查的知青小四川说:“这回你不要怕。……我母亲托魏巍找了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又给周总理写信,是尤太忠亲自批示复查的。”(第369页)为了平反找关系可以理解,但是为此扬扬自得则不应该。

其实,《血色黄昏》未能超越“伤痕文学”的地方,恰恰就在于:作者(同时也是主人公)本人就是革命文化培育的,他缺乏一套独立于革命文化的思想资源和价值标准,这决定了他只能用革命文化反革命文化,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向革命文化投降。林胡就是一个典型的革命文化培育的“反革命分子”,是被革命冤枉的革命青年。许子东:“就和老鬼当初用《青春之歌》方式造杨沫的反一样,也和他用‘文革’语汇反‘文革’定他的案一样,用同一文化系统中的思维、情感乃至语言逻辑来造该系统的反,即便最后胜利也意味着失败。”“终于有一天,连长告诉老鬼,说他的现行反革命罪已减为严重政治错误,在老鬼惊喜万分的一瞬间,他的漫长申辩似乎成功了,但他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向那个审判他的政治文化秩序认同了——‘首都知青慰问团发的毛巾、笔记本、茶缸又有我的一份了。'”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在这点上,《血色黄昏》与另一种文化培育的《上海生死劫》的主人公郑念以及《一滴泪》的主人公巫宁坤情况完全不同)在自己被指导员报复抓起来后,他又一次写血书。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革命老人徐特立”。

除了革命文化,林胡还有另一个资源就是中国传统的造反文化和侠士文化,他写血书时想到的精神偶像除了徐特立还有“割断自己脖子的项目,砍掉自己胳膊的王佐,戳烂自己面孔的聂政,挖去自己一只眼睛的志愿军无名战俘”。(第143页)这些名字被排列在一起,充分表明古代的造反文化、侠士文化和革命文化其实有深刻的关联(毛泽东说革命就是农民起义)。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革命文化及特权政治体制的这种关系,使得老鬼被打成“反革命”后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委屈/冤屈心理与无休止的申诉行为:我不是反革命(但从来没有质疑“反革命”这个罪名本身。足见他的遭遇并没有促使他的思考发生质的变化)。申诉成为小说情节的主体,而首先想到的申诉方式就是向“中央”写信——典型的在革命文化内部解决革命失误的思路。许子东再次深刻指出:


对老鬼以及他的很多同代人来说,既没有上帝(超世俗的秩序),也没有外国(不仅是地理上到不了外国,更是精神空间里不能容纳别种秩序)。最绝望时,老鬼也在唱:“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跟姓共的碰没你的好下场!”小说中专职整人的保卫干事的这句口头禅至少回旋了几十遍,但实际上,老鬼的思想信念情感性格甚至生活习惯甚至基本语言逻辑,不也都是从十七年政治文化背景里锻造培养出来的吗?难怪他再苦再悲痛,也只是恨少数坏人,对于整个政治文化秩序,他只是献上自己委屈的泪:党啊,母亲啊,你的孩子并没有错呵,你的孩子在受苦啊。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


小说中多次出现林胡在监狱中向毛主席倾诉、唱革命歌曲的情节,显示了老鬼和革命文化的血肉联系,也决定了《血色黄昏》及其作者身上难以去除的“伤痕文学”的情感基调:委屈、悲愤、哭喊、抗议:我冤枉啊!不应该啊!正如许子东指出的,从卢新华的《伤痕》到郑义的《枫》,从孔徒生的《在小河那边》到叶辛的《蹉跎岁月》,整个伤痕文学里不都是充满了上述委屈、哭诉的声音?这正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所在。“呈现在伤痕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既有对‘革命’失望时对党(极‘左’路线)不满的因素,同时也有对‘革命’继续认同向党求援渴望得到爱护的成分。”许子东把这种渴望界定为一种“青年文化心态”:“伤痕文学骨子里是种‘孩子型’的青年心态。青年人无意间还是将党、政府认同为父母家长大人的(老鬼给领导写血书、给父母写家信,申诉求援姿态是差不多的),他们责怪父母(毛主席)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温暖,他们还是将自己视为‘青年’——一个在传统家庭伦理化政治架构中有待于被关心被爱护的弱者群体。五十年代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到‘文革’结束时则是‘吟个哀曲给党听,我要怨您没做好母亲’,声调虽变,伦理秩序却没变。所以我的看法是,‘伤痕文学’就其间表现的青年文化心态而言,实在仍属于‘文革文化’的范畴。”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革命文化和青年文化的这种同构在“雷锋日记”中,在大跃进民歌中都有充分体现,即使在王蒙等“右”派作家复出后所写的“反思文学”中,也依然根深蒂固(参见王蒙《布礼》中的“娘打孩子”说)。

许子东还把旅美作家郑念的《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和《血色黄昏》做了有趣的比较。这两本书都是以入狱或劳改后的漫长申辩为主要内容。但不同点在于:前者的申辩方式是:请你们证实我有罪,否则你们就错了;而后者的申辩方式是:请你们相信我是无罪的。许子东认为:这两种申辩方式之间的差异是极其重要的,前者基本上是一种西方近代文化和宗教感支撑的人权立场,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西方人面对“文革”所可能持有的态度(狱中郑念的很多具体言行也的确不像“中国人”),因此她在文化心理上并不认同审判她的政治秩序,所以她能和这种秩序在道德感和心理上处在平等地位;而老鬼的申辩方式是我要证明自己无罪,请你们相信我。这种申诉方式和心态“极为典型地概括了大部分知识分子和青年人在‘文革’中的反抗姿态,另一方面这种申辩心态也延续伸展在‘文革’后大部分青年作家的创作中。虽然这些作品也在批判‘文革’甚至彻底否定‘文革’,但确实很难说这种申辩文学是否完全摆脱了‘文革文化’的阴影”。许子东:《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对一个小说人物心路历程的实例分析》,《上海文学》1989年第6期。但实际上这背后更深刻的差异在于:郑念所理解的“罪”是西方标准界定的:我虽然腰缠万贯,我继承了父亲的一个跨国公司,但我的财产是合法的私有财产,是神圣的,是得到法律保护的;而林胡的“罪”的观念却和审判他的赵干事等人没有差别:他竭力否定自己是反革命(我不是反革命),却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反革命”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反革命”罪)。

其实,在兵团监狱中,赵干事审问林胡时的绝对优势和《上海生死劫》中的审问官提审郑念时的绝对劣势(这方面有相当多的描写)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赵干事的优势不仅仅是权力的优势,而且是话语—道理的优势,而林胡没有任何反驳赵干事的充足理由。在接连抛出的“罪证”面前节节败退,狼狈不堪,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心理活动层面,林胡也没有觉得赵干事列举的这些根本不是“罪”。林胡日记中记的那些关于自己的性行为、性心理的记录被赵干事认为“低级下流”“肮脏透顶”,而有趣的是,在林胡的心理活动中,他也同样认为这些东西是肮脏下流、见不得人的。再比如偷听敌台,比如说老干部被打倒是“不幸”等,林胡不但不敢公开说这些都不是罪,而是公民的隐私或权利,甚至在心理活动中,在潜意识中也没有这样想过!这就是说,林胡并不拥有与审判他的人不同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法制观念等,他完全没有想到“偷听敌台”“攻击江青同志”等根本就不是罪,而是一个现代公民的权利,他更没有想到“反革命”罪根本就不能成立,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个罪名,他只是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不是反革命(而这样做的前提恰恰是承认“反革命”罪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