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蒙古族社会现状报告:和静县和乌鲁木齐市等地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牧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物质和交通条件差,给牧区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看病难、上学难、畜产品卖好价钱难等,这不利于牧区牧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牧区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农牧民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对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观念心态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偏僻的牧区,闭塞的交通条件隔绝了农牧民与外界的联系,特别是牧民得到真实的牲畜市场价是不太容易的。那么,牧民是如何了解市场行情的呢?或是消极应付,茫然无措,或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行事?在问卷调查中牧民回答“您一般通过下列哪些渠道搜集农牧产品价格信息?”(可选多项)时,选择“通过电话(手机)问在城镇的亲戚”的占48%,选择“各类社会关系”的占45%,选择“电视”的占43%,选择“进城去活畜市场”的占37%,选择“朋友”的占35%,选择“广播”的占14%,选择“报纸”的占7.4%,选择“政府部门”的占6.3%。从中可以看出,牧民借助人际关系获取信息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的沟通还是相当传统。而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少,当然这是受媒体在山区的信号不佳或部分牧民无电视、收音机等因素的影响所致。至于牧民不订阅报纸杂志,许多人反映的牧民居无定所给邮政投递造成很大的困难,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无论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还是在那音克乡的牧区,牧民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这就是真正的原因。

当问到“哪种生产经营方式你认为是快速致富的途径?”时,有49%的人认为“常规牧业生产”;有45%的人认为“农业生产”;有5%的人认为“工、商经营”;有1%的人认为“打工”。这种情况说明,一部分牧民还是守旧惧新的心理,对陌生的行业没有把握。牧民们也深知自身是个弱势群体,在问卷调查“您认为,蒙古族农牧民在市场化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中,有53%的人选择“边缘化地位”;有24%的人选择“不利地位”;有14%的人选择“越来越孤独的地位”;有9%的人选择“不适应的地位”。也就是说,对蒙古族在市场化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有90%以上的人给出的排位较低,这更说明做发展牧区社会经济工作任重道远。

调查结果还显示,农牧民对目前牧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满意度很低,当问及“您认为目前你所在地蒙古族农牧民的经济发展如何?”(只选一项)时,有66%的人认为“一般”;有18%的人认为“不好”;有12%的人认为“良好”;有1.7%的人表示“不知道”。也就是说,有84%的农牧民表示目前牧区经济发展状况欠佳。更有甚者,不少人在心理上还能接受目前的状况:在问卷调查“您对目前自己的生活水平满意吗?”中,有49%的人选择“不满意”;有36%的人选择“基本满意”;有13%的人选择“满意”;有1.1%的人选择“很不满意”;有0.6%的人选择“不知道”。由此可见,约有一半人不得不接受牧区目前的这一现实。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牧区存在的问题不少,在问卷调查中牧民回答“您认为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可选多项)时,有73%的人认为“草场严重超载”;有48%的人认为“牧民观念不解放”;有45%的人认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有39%的人认为“政策好,但执行得不好”;有38%的人认为“科学管牧不强”;有24%的人认为“牧民文化水平低”。形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本质的原因是牧区的商品经济发育程度低,究其实,症结就是前面牧民们回答的那些问题的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