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365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11年4月8日
超导科学之父——昂内斯

如果让一个回路产生电流,就必须加上电源。能不能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仍然让电流川流不息呢?听起来像是神话,有人却在一百多年前就做到了,这个人就是荷兰物理学家卡莫林·昂内斯(图1)。

图1

1853年9月21日,昂内斯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1882年,在他29岁时,被任命为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和实验室主任。在当时,液化气体是物理学研究的热门,昂内斯决定在莱顿大学建立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低温实验室,并把研究课题集中在低温物理上。正是这个决定,使他有了重要的发现。

1906年,昂内斯利用气体在真空中迅速膨胀的办法,获得超低温,并在20.4开(-252.76摄氏度)的情况下首先获得液态氢。由于积蓄了大量的液态氢,为他下一步获得液态氦打下了基础。

1908年7月10日,他从早上5点忙到下午6点,连续工作13个小时,终于获得最低温度4.2开(-268.96摄氏度),并获得了液态氦。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见到的氦的奇特状态。看到氦像水那样流动,昂内斯激动极了,他兴奋地说:“看到了液态氦,我感觉像是在梦境里,眼前出现的是一种神话般的幻觉。”

昂内斯已经接近物质低温的极限,挑战极限意味着超难的艰辛与付出。又经过整整两年努力,他竟然获得了1.04开(-272.12摄氏度)的超低温。在这个超低温区,每下降0.1摄氏度都是极其艰难的,这是昂内斯对自然极限的探索,也是向绝对零度低温的大幅逼近,为此,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绝对零度先生”。图2是昂内斯在液态氦制冷机前留影。

图2

正是对超低温的研究,使这位“绝对零度先生”发现了金属特异的导电性质,他选择的金属是汞。在常温下,汞是液体,但在液氦的超低温下,汞变成了固体,可以用它制成线圈。当昂内斯给汞线圈通上电流时,他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事。当汞的温度降到4.2开左右(即-268摄氏度左右)时,它的电阻竟然消失得几乎测不出来,以致断开电源时,电流依旧川流不息。在惊讶之余,昂内斯立即把这一现象记录在他的笔记本里,这一天是1911年4月8日

他在笔记中写道:“汞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这种不同寻常的超级导电状态应该叫做超导电性。”昂内斯把这一现象写成论文发表了出来,“超导电性”这一词也首次公开出现在这篇论文中。

此后,昂内斯扩大战果,又继续做了大量的超导实验。他发现了在超低温下,锡、铅及其他一些合金也具有超导电性。在昂内斯的早期超导实验中,在没有电源情况下,超导电流居然持续了两年的时间,直到后来保持低温的液态氦用尽,电流才停止流动。从理论上说,只要能保持超导温度,超导电流可以一直持续。

昂内斯的低温超导实验对物理学,甚至科学技术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于导电现象,不少人持相反的看法,例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大名鼎鼎的威廉·汤姆逊(又名罗德·开尔文)认为,温度越低,导电粒子越不活跃,导体的电阻也会越大,甚至降到接近绝对零度时,由于导电粒子被“凝结住了”,电阻会变得无限大。与汤姆逊持相同看法的人,在当时并不是少数,因为他们认为电流就像液体在管里流动一样。正因如此,昂内斯的这一发现,不仅震惊了当时的物理学界,也冲击了人们对于导电机理、导体性质的认识。昂内斯首次开发了超低温技术,首次制备出液态氢、液态氦,尤其是他对超导电性的惊人发现开创了百年的超导电研究史。昂内斯被尊为超导科学之父,并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初超导现象只能在液氦温度下实现,而氦又是一种稀有气体,制备液态氦的成本也很高,从而大大限制了超导的应用。要想使超导投入实用,必须设法提高超导温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探索如何把超导的临界温度提高到液氮温区,也就是77开以上,由此开始高温超导研究。

1987年,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赵忠贤(图3)相继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钇钡铜氧(YBa2Cu3O7)材料中,使超导温度提高到90开以上,超越液氮的禁区。很快,这一纪录不断被刷新,到了1987年年底,人们在Ti-Ba-Ca-Cu-O系列材料上,又把超导温度提高到125开,随后的几年,高温超导临界温度迅速提高,目前已经到达160开,高温超导材料不断问世,为超导现象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铺平道路(参见本书2月24日“1987年高温超导研究”)。

图3

超导电性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利用在超导临界温度下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特性,可以制成灵敏超导温度计;利用超导电流的无电阻状态可以制造超导磁体、超导加速器、超导电机等;利用超导磁悬浮效应可以制成无摩擦轴承、悬浮列车;超导体所产生的强磁场还可以作为“封闭腔”,把上亿摄氏度的核反应高温封闭在“腔”内,实现受控核反应,从而获得核聚变能源;由于零电阻,不存在发热问题,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晶体管可以大幅度提升运行速度,使超导计算机大有前景。此外,超导材料还可以用于基本常数、电压和磁场的测定、微波和红外线探测。高温超导材料必将大大扩展超导电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导科学,卡莫林·昂内斯,赵忠贤,Super-conductive Science,Kamerlingh Onnes,Zhao Zhongxian

图1: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13/onnes-bio.html

图2: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slideshow/superconductors-turn-100/

图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