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法律环境
印度与贸易有关的主要法律有《1992年外贸(发展与管理)法》、《1993年外贸(管理)规则》、《1962年海关法》和《1975年海关关税法》及“外贸政策(2015~2020)”等。
1.税收
印度实行中央、邦和地方三级课税制度,各级政府课税权明确划分,但税制十分复杂。中央税包括公司所得税、资本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和赠予税、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社会保障税、节省外汇税、注册税、土地和建筑物价值税、支出税、印花税、关税等;邦税主要包括交通工具税、土地价值税、农业所得税、职业税等;地方税包括土地与建筑物税(对租金征收)、土地增值税、广告税、财产转让税等。
在税收方面,印度政府对外国投资几乎没有优惠政策。公司所得税的现行税率为:本国公司35%(另需加税款2%的附加税);外国公司40%(不征收2%的附加税)。来印度投资或工作的外方工作人员在印度连续居留超过182天,或者在印度连续居留超过60天,且过去4年内在印度累计居留超过365天的,将视作“普通印度居民”缴纳个人所得税。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经常调整,起征点在16万~19万卢比收入水平上会有性别及年龄差异,具体如表2-4所示。
表2-4 印度个人所得税税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印度(2015年版)》,第43页,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gbdqzn/。
印度还征收一系列的间接税。如中央政府或者邦政府会分别向跨邦或邦内的销售行为征收销售税。中央销售税税率为4%,各邦销售税税率不等。有些邦为吸引投资,对于新建的企业,5~7年免征销售税,落后地区的企业还能得到销售税减免。
莫迪政府于2014年7月正式提出印独立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愿景,即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税收体系,以改变此前分散混乱且税负过高的税收环境。
2.优惠政策
印度政府没有专门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外商在印度投资设立的企业视同本地企业,需与印度企业一样遵守印度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外资在投资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或区域时,也能和印度本土企业一样享受优惠政策。
目前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部门依次为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业、制药业、电信业、冶金工业和电力行业。投资于印度东北部各邦、克什米尔(印控)等落后地区依各邦不同可享10年免税、50%~90%的运费补贴、设备进口免税、投资额在2.5亿卢比以上的项目有最高600万卢比投资补贴及3%~5%的利息补贴等优惠。投资于Uttaranchal和Himachal Pradesh两邦前5年100%免税,后5年减免25%。产品全部出口的企业、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国内外企业,5年内免征所得税。企业进口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关税。落后地区合资企业10年内减征所得税25%。
在行业政策方面,莫迪政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高保险业、国防工业和铁路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上限,将保险业和国防工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上限由26%提至49%,而外资在货运走廊、高速列车、中间联通等铁路项目中持股比例可达100%。2015年3月,保险业改革方案正式获得议会批准。此次“印度制造”新政策主要涉及25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制药、纺织、信息技术、港口、航空、旅游、铁路、再生能源、采矿以及电子产业;为加速外资审批,印度政府决定将19亿卢比以下项目的审批权由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下放到中央各部委。2014年6月,政府推出网上审批制度,加快项目审批,提高透明度。同年10月,劳动部新设一个管理网站,规定雇主雇用工人时只需在线填写1张表格,而非原来的16张表格。
3.劳动法
印度的劳动法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和复杂的劳动法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印度联邦层面规定工资和报酬的法律是《1936年工资支付法》和《1947年最低工资法》。各地方政府对于产业工人的最低工资规定也各不相同,从每天3.5美元到7美元不等。影响工人利益的企业关停和裁员等事项受《1947年产业争议法》管辖,该法要求雇用100名员工以上的企业在裁员或停业之前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另外,罢工问题也是企业投资印度需要重点关注的。据印度劳动部统计,2012年前9个月,因罢工损失的劳动时间达200万个工作日(罢工时间×罢工人数),这与2011年损失1000万个工作日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印度的劳资纠纷多由工人对薪资、工作环境和工会代表资格等不满而引发。罢工多发产业主要集中在银行和汽车制造领域。2012年日本铃木汽车罢工事件使铃木汽车印度公司停业长达一个月,损失3亿美元。为了推动劳资纠纷得到更加顺畅的解决,印度国会于2010年通过了《产业争议法修正案》,规定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或仲裁庭提出劳资纠纷仲裁,以及为劳资纠纷仲裁配备更专业的法官或仲裁员。
中国企业在印度应向专业人士咨询,熟悉当地法律,严格守法,同时学会利用当地法律合理处理相关问题。2005年,黑龙江龙建路桥公司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承接项目时,由于不知道土地资源税相关规定,规定要求除了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土场费用外,还需就土方或石料向当地政府缴纳资源税,公司在支付土场费用后直接挖土动工,结果当地土管部门和警方联合出动扣押设备,并要求支付应缴纳税款金额100倍的罚款。印度税法复杂、税种多,对中国公司来说较为烦琐棘手。印度1995年一项法令规定建筑企业需将工程总额的1%作为劳工福利税上交,各邦执行情况不一,不少中国企业在投标时对此并不了解,结果工程结束时成本突然增加,由此引发很多经济纠纷。公司由于不熟悉法律在受到相关惩罚的同时,也使公司与政府关系也陷入被动之中,会使当地政府对公司留下不良印象,不利于公司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