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发展”:青海省科学发展模式创新:基于科学发展评估的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成果

国际上有关发展的评估指标很多,与科学发展内涵和要求有较强关联性的评估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两大类。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即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日益关注,因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体系的构造过程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给决策者和公众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工具。

(一)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英国于1996年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首家公布全套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国家。英国提出了以“保障未来”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更侧重国际和社会角度的综合目标,更重视环境极限原则,更注重实效,同时重视人民福利。并由此形成了由68个指标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中20个主体指标,反映了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优先和关键领域,如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利用、河流质量、参加社区活动积极性、事业家庭、健康、社会公平等,其他48个指标是配合20个主体指标的进展监测指标。

(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996年,由联合国政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部牵头,联合国统计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亚太经社理事会参加,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四大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议程》中的各章节内容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指标框架。该套可持续发展指标用于帮助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该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方面,其中社会指标涉及平等、健康、教育、住房、安全、人口;环境指标涉及大气、土地、海洋和海岸、淡水、生物多样性;经济指标涉及经济结构、消耗和生产模式;制度指标涉及制度框架、制度能力。模型的框架基础最初是由加拿大政府提出的,后基于发展起来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影响,模型中使用了原因—效应—响应这一思维逻辑来构造指标,主要目的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我们将如何做这三个问题。随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此加以扩展,形成了概念模型。其中,驱动力指标用以表明那些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和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的一些因素;状态指标用以反映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明人类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所采取的对策。模型突出了环境受到的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与可持续的环境目标之间的联系较密切。

(三)联合国统计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994年,联合国统计局的彼得·巴特尔穆茨对联合国的“建立环境统计的框架”(缩写FDES)加以修改,不用环境因素或环境成分作为划分指标依据,而是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章节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去对指标进行分类,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

(四)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为了克服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中指标数目过多的缺陷,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造方式。认为环境指标必须和人类的活动相联系,所以提出了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即人类活动和环境存在着以下的相互作用:环境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如矿物、食品、木材等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消耗着人类继续生产所依赖的资源和生物系统,如土壤自然资源被用来转化成产品和能量,这些产品和能量使用后将被散佚和抛弃,产生污染和废物,并最终返回自然环境,这里环境起着“纳污”的作用;自然系统提供了必需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分解有机废弃物、营养物质的循环、氧气的产生等。该委员会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一套包括2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五)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在国际组织中,世界银行是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成员,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银行独立地设计出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1995年9月17日向全世界公布,并在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展使之成为面对世界银行借款人的一份更加综合的重要问题一览表,明确宣称“这一新体制在确定国家发展战略时,不只是用‘收入’而是用‘财富’作为出发点。它对传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财富的概念超越了货币和投资的范畴。它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三维的主体方式,而不是采取过去一贯所用的有限和单要素的方式,去展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真正财富”。朱启贵:《建立社会资本核算 完善小康水平评估》,2003年2月11日《光明日报》。该指标体系综合了四组要素判断各国或地区的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①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森林以及地下资源的价值,如石油、煤炭、黄金和矿石等;②生产资产,包括所使用的机器、工厂、基础设施(供水系统、公路、铁路等)等;③人力资源,包括以人为主体(如教育、营养、医疗等)所反映的价值;④社会资本,指以集体形式出现的家庭和社会之类的人员组织和机构生产的价值,也是财富计算的内容之一,但目前尚未单独统计列出。

按照这个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确定了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和价值,并为其中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5年的时间序列。同行们认为,这种新观念远比对国家的传统排序要先进得多和丰富得多。因为被绝大多数国家视为确定财富的首要因素——生产资本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占据国家真正财富的份额不超过20%,这就意味着,组成国家财富的要素还有自然资本、人力资源等,但是这些因素过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

二 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是描述和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系统,现在已成为比较和评价社会进步与否及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监测、预报和揭示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敏感或热点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国际社会衡量发展进度的重要标准。对此,世界各国都作了探索研究,如美国卫生组织提出用六个指标(简称ASHA指标值)来反映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战略;美国海外开发署的戴维·莫里斯则用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他认为这三个指标都有一定限度,如果富人已达到上限,那么这些指标的提高就意味着穷人福利的提高和分配的均等化;罗马尼亚建立了由24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它包括吃、穿、用、住、文化、教育等八组指标;日本在1973年公布了“国民纯福利”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消费、劳务、家务劳动、闲暇时间、环境污染、都市集中化造成的损失等九方面的指标;菲律宾的发展指标为11项。日本和美国还建立了先行指标综合指数,即用较敏感、较重要的指标进行动态比较,以起到警报的作用。美国现代问题专家在调查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后,提出了现代社会的十项标准,并规定了数量界线,这十项指标基本概括了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很有参考价值。而在2000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峰会上,18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领导人就《千年宣言》达成了历史性一致,提出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18项具体目标和48项指数。这些目标涉及社会公平(反贫困、教育平等、性别平等)、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及全球合作等。综观之,国际上现有的不同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两类建构模型,各具特点。

(一)以社会、经济、生态为基点,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的框架体系(SSPS)

该分析体系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将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主要活动联系起来,试图通过对生命周期各阶段具体状况的生动刻画和描述来分析与评价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在以这种分析思路为基本框架的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到“某一群人”从出生到上学、就业、组织家庭、生儿育女和负担老幼直至死亡,以及生活中需要的住房、消费、娱乐、福利、健康和安全等整个生命序列中的社会变化状况。SSPS指标序列是:①人口;②学习和教育服务;③有收益的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④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⑤健康、保健服务和营养;⑥住房及其环境;⑦家庭形成、家庭和住户;⑧时间利用、闲暇与文化;⑨社会保险和福利服务;⑩社会阶层和流动以及公共秩序和安全。SSPS的逻辑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所反映问题的信息量也比较大。

(二)以人的生存—享受—发展为主线的框架体系

该分析体系以社会学关于“社会要素”的定义和“现代化理论”为依据,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基本框架来构造指标体系,并以此来对人的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与评价。该分析体系认为:①社会学关于“社会要素”的定义表明,社会是一个摸得着、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物,是一个以人为主并包含有硬件(自然环境)要素和软件(社会文化)要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它同生物体一样,将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过程;②“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内涵揭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多元化发展过程。它首先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是全面评价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尺度。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人的需求层次也就越高;人的需求层次的递进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主要应由人的需求层次的递进与否得以体现。该分析体系构思新颖,逻辑线索清晰,核心主题鲜明突出,所选指标也相当精练,是一种比较贴近现实的、有关社会发展的框架体系。

综观之,上述两大类构建模式产生的指标体系反映出共同的基本特点:一是替代性。社会发展指标可作为某种社会现象、社会状态、社会活动或社会变迁的替代物。例如,可以用基尼系数来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用贫困人口比例来说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好坏,用中小学入学率和人均教育经费来反映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等等。二是数量性和具体性。社会发展指标作为社会现象的替代物,是以其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人口与经济增长、收入与消费、政治活动与社会组织等都可以用数据资料来表示,即便是某些不易计量的社会现象,如心理状态和主观态度等也都可以用间接的测量方法将其转化为数字。同时,社会发展指标的这种数量性又具有确切具体的内涵。例如,“小康水平”是我国到20世纪末的一个奋斗目标,若将它具体落实为社会发展指标,就必须展示关于小康水平的营养、健康、住房、闲暇、安全、环境等的具体数量标准,以及关于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等的具体数量差距。三是综合性。社会发展指标表现的是社会或某一方面的总体现象,而不是单个的个体现象。社会发展指标的基本作用是要对社会发展活动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有所解释和说明,只有综合性的数据资料,才有可能对这种较大范畴的社会现象作出应有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