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家培报告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2001年起,我应华侨大学时任校长吴承业教授之邀请,为该校特聘教授,并任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同时指导与培养数量经济学博士生。2004年经济管理学院一分为三,我仍任其中的经济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的名誉院长,除了在前一个学院带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外,还在后一个学院带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迄今为止,我先后培养出上述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已超过10名。

从2003年起,我除了继续给博士生授课外,还给包括硕士生在内的全部研究生作专题报告,报告题目根据学生需要和资料可能由我自己选定。2005年,在我左眼因视网膜脱落修复后一直只有光感的同时,右眼又因用眼过度而出了问题,这次是视网膜脉络膜上长了新生血管膜,经医生医治后病情保持稳定,没有致盲,但视力已无法恢复,再也不能看书了。不得已,我就没再讲课了,但报告照作,减少到每学期在两个学院各作一次。

我作报告,都采用演示稿(Power Point),我写演示稿,有一个习惯,不是写成提纲,而是写成言简意赅的成文稿,每个点就是意思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各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去掉点号,保留每个部分的标题,就是一篇比较完整和连贯的文章。

本报告集由我在2003~2014年12年的时间内为华侨大学上述两个学院的研究生所作的39个专题报告的演示稿辑录而成。为节省篇幅和便于阅读,我把演示稿改版编排成文稿,并把其中一个报告的演示稿原样选登于附录中,以反映其他演示稿的类似面貌。在这些报告中,有些报告如《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以及三者关系》《大数据与商务模式》《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等还分别在国家信息中心、江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作过报告。有些报告如《管理转型与转型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与管理》《三网融合的历史与现实》等,由于为一些期刊编辑所看中,经修改后曾在《学术月刊》《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信息界》等杂志上发表过。

我在华侨大学作报告,每次用2~3小时,因为报告后还有提问、回答以及讨论。从与同学的互动中我也受到较多的启示。例如,有一次讨论企业竞争力时,有位已毕业的同学,谈起他自己开酒家创业的经历,举了一个同业竞争与合作中友情可贵的实例,引起全场关注。

以往作报告前我总要印发若干参考资料给研究生,以供他们中感兴趣的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之用。由于当时没有想到现在要出书,所以这些参考资料没有保存下来,无法在每篇报告后加以注明。但我对当时写演示稿所用参考资料的提供者,仍要表示由衷的感谢。至于报告的内容中如有错误,该由我个人负责。

为了让读者了解每次报告的历史背景,在报告稿后我都加注了写作年月。我根据报告时间的先后,排列了一个目录,以反映整个报告活动的全貌。同时,我还根据报告的不同内容排列了另一个目录,在这个目录中,前18篇报告稿与宏观经济及其管理、数量经济学有关,后21篇报告稿则与微观经济及其管理、信息经济学有关,这样便于读者根据个人需要查阅相关的报告稿。该目录我把它放在附录内。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傅德惠女士,由于我于2005年成了一个准盲人,阅读书籍、报刊则是“视而不见”,因此需要借助她的眼睛,帮我念资料,改正已写成的演示稿,给我抄写和校对,完了还把稿子录音,让我反复听,以加强记忆去盲讲,每一道“工序”都有她付出的辛勤劳动。应当说,本报告集之所以能出版,是我们两个人完美合作的结果。

2014年3月16日

于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