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的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风轻云淡

入平琐记

清晨7点20分,与送行的妻子话别后,我孤身一人,拖着行李箱,坐上高速大巴,前往安康,迈向未知的征程。一如十九年前我背着行李,告别邵阳,前往西安。十九年来,除了出差旅游短暂离开,我从未离开西安。三十七年来,除了身份角色有所变化,我从未离开学校。现在就要离开了,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以完全陌生的角色工作生活两年,而且工作对象、内容和自己的经历完全无关,心里不免忐忑。诗人郑愁予诗云:“出门一步,便是江湖。”身入江湖,必有风浪。何况此次“门外”既是江湖,又是庙堂,风浪可能更大。能不能顺利适应?能不能完成任务?能不能安然回来?我不知道。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我难免惶惑。

车行约半小时,就到了南五台隧道。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号称“终南神秀之区”,是佛教圣地。山上寺庙众多,其中建于隋代的圣寿寺塔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自来西安读书始,我就想去南五台转转,可斗转星移,近二十载光阴过去,始终没有成行。没想到,第一次到南五台竟是穿“腹”而过,感觉像孙猴子钻进佛祖的肚子,我不免惶恐。

穿过南五台,经过几个小隧道,就到了终南山隧道。终南山隧道单洞长18020米,双洞合计长度世界第一,2007年通车后,把西安到柞水的行车时间缩短了两个多小时。通车后,西安人到柞水自驾游一下火爆,其热闹延续至今。可惜我一次都没来过,心中不免惭愧。车在隧道里开得慢,虽然灯光明亮,可无尽的隧道、不明的前方让人压抑,感觉就像巨兽的大嘴要把车和人都吞没了。我只想快点走出,即使隧道每隔六公里设置的漂亮景观,也不能让我慢下来。

终于通过终南山隧道,车外的景色顿时换了容颜。天空蒙的灰色面纱被揭开,露出了湛蓝的本色。被霾粒浸湿的云层也一下被烘干了,轻快了起来。我的心似乎也轻快了一些。车继续前行,望着车窗外不断变化、形态各异的景色,我慢慢陷入了沉思,近一个月来的经历又浮现出来。

一个月前的某个傍晚七点多,我刚回到家端起饭碗,手机响了,是学校组织部的电话。

“是周建伟老师吗?”

“是我。”

“张部长要和您通话。”

一会儿,电话那头传来组织部张部长的声音。

“建伟,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推荐你去平利挂职。”

我当时一下懵了,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不过还是很快反应过来。

“张部长,作为党员干部,我个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有问题。不过我家里有点特殊情况,孩子马上上初中,我得跟家人商量一下,再给您回话。”

“好的,我等你消息。”

放下电话,我就琢磨这件事。平利挂职扶贫的通知我也看了,通知上说明天是给省委组织部推荐挂职扶贫副县长人选的截止日,人选由个人报名或组织推荐产生。因为家里的情况,我压根就没考虑过,没有报名。现在组织部找我,应该是大学生党委那边推荐的。这样的话,我不去好像不妥。于是,回到餐桌,我就给家人说了电话内容,征求他们意见。璐阳一听就火了,坚决不同意,说家里这情况我怎么能走,而且还是两年。她的顾虑我能理解。的确,孩子马上要到铁一中上学,离家远,原来的计划是我负责上下班时接送孩子和管孩子吃午饭。如果我现在去挂职,她又在长安区上班,孩子上学接送和中午照顾就都成问题了,家里的计划完全被打乱。岳父则支持我去,说既然找我就说明组织已经有了决定,我不去不好,家里的事有他们二老。想想也是,在这个时间点,组织让我去,我不服从安排,可能会让人认为自己躲避困难,不愿担当。几番思量,我决定接受任务,给张部长回了电话。挂完电话,璐阳仍是满脸怒容地看着我,不过当着岳父的面没好多说。

后来,我一边忙各种报名、培训程序,一边继续给璐阳做思想工作。沟通并不顺利,常以争吵结束。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是电话沟通时,璐阳啪的挂了电话。晚上回到家,我才知道,当时她是直接摔了电话。那部才买不久的苹果iPhone 4S就这样报销了。那可是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在耐心劝解和激情碰撞中,经过两个多礼拜的交流,她总算接受了我要离家两年的事实。不过我也实在担心离家后孩子的上学问题。当小力书记在挂职前的例行谈话中问我有什么困难时,我鼓足勇气给领导讲了孩子上学接送的实际困难,希望能在学校解决一间教工宿舍。没想到,小力书记一口答应。从他办公室出来不到十分钟,组织部领导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写申请,他们去办。事情在走之前基本敲定,我心稍安。

临走前几天,我专门拜访了从云南挂职扶贫归来的龙跃和吴兴兵两位老师,请教政府工作和扶贫工作经验。两位前辈不吝赐教,给了很多真诚建议,让我受益颇多。特别是吴老师,他是平利人,不仅给我介绍了不少扶贫经验和平利的风土人情,还拜托在平利任副县长的姐夫照顾我,我心更安。可现在真正动身去迎接未知,还是难免忐忑惶恐。政府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和学校有多大差异?扶贫要从何处入手?我该怎么做?我能怎么做?我脑子里不停涌现各种念头,一刻不得停歇。

叮咚咚咚,一声手机铃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取出手机一看,是个陌生的安康号码。

“喂,是周县长吗?”

“您好,是我。”

“周县长好,我是平利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功文,县里派我来接您。”

“谢谢陈部长!我坐高速大巴预计十点半到。”

“好的,我在出站口等您。”

“好,我到了跟您联系。”

挂了电话,思路断了。算了,管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算一步吧,先眯会儿。很快我就眯着了。睡觉时时间过得飞快,感觉刚睡着,车就颠了一下,然后停下。我睁开眼,在睡意蒙眬中看见高速收费岗亭,原来已到安康了。忙取下眼镜,捏了捏鼻梁,揉了揉眼眶,让自己清醒过来,睁大眼睛看看这个陌生的城市。大巴驶过收费站后,我透过车窗打量。路左边就是高客站,右边是一个建筑工地,前面两百米左右是个十字路口,路口的右边,安康大道的南北两侧都是崭新的高楼。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安康市才开发的高新区,是新城。

大巴到了十字路口,等红灯,然后左拐,直行两三百米到盘道,绕过盘道调头,回到十字路口再右拐进站。车站明显启用不久,候车厅簇新,人流量不大,停车场在建。出站以后,我一边往外走,一边给陈部长打电话。他在车站外面的临时停车场等。到了停车场,我几乎一眼就认出了他。他站在一辆汉兰达越野车旁,中等个子,身材微胖,深色的眼镜框下,憨厚的笑容在白色衬衣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亲切。我向他挥了挥手,走过去。他迎了过来,握手,招呼,接过行李箱放进车后备厢,然后打开右前门。我忙说他太客气了,赶紧上车,拉上门。他上车后,让司机开车,对我说:“周县,我们先到市委组织部报到,再回县里。”

“好的。”

“您来过平利没?”

“没有,安康我是第一次来。”

“哦。那我要好好给您介绍一下。这是安康高新区……”

他开始热心地给我介绍起安康的基本情况。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市委门口,车直接从东边坡道往市委大院开,可到院门口被保安拦住了。原来明天省委赵书记要来安康,外面车辆一律不让进去,即使有通行证也不行。我们只好下车,从正门走进去。先到东边登记处登记办出入证。

拿着出入证到门口,还不让进,得等人出来接。功文部长赶紧电话联系,又等了几分钟,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常科长出来接我们。常科长个子不高,笑起来有弯月的味道,薄薄的眼镜片后点点光芒倒是透出精明。他带着我们直接来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办公室。王部长对我进行了一番例行谈话后,完成了报到程序。一切结束,已近十二点。功文部长说已经是饭点了,简单吃个午饭再回县里,并邀请常科长一起。我们开车来到市委东边巷子里的“童老四八仙会馆”。

餐馆门面不大,但看着有点古朴的味道,而且收拾得挺干净。为什么叫八仙会馆?是跟平利有关吗?我来之前百度了平利县,知道平利有个八仙镇。坐下后,功文部长就给我介绍餐馆的特色。果然如此,这家店是一个平利八仙人开的,做的都是八仙地道菜,来这也是让我先了解一下平利味道。还真是有心了。我一直认为,国人重吃,一地文化的精髓往往会在饮食上得到一定的反映。可以说,欲了解一地人民,一定要了解其文化;欲了解其文化,一定要了解其饮食;欲了解其饮食,一定要亲身体验。时间不长,饭菜上桌。

“周县,现在按规定中午不能喝酒,但为欢迎您来平利做贡献,我们喝点啤酒意思一下,行不?”

“没问题,我建议咱们总共要一瓶,看常科长。”

“好。我下午还要上班,不能喝酒,就喝一点。”

于是,我们要了一瓶啤酒,三人一分,意思意思,重在吃菜。一连尝了几个菜后,我乐了,这和湖南老家的味道真接近,看来在平利吃饭是不愁了。后来知道,平利人以两湖移民和四川移民为主,其中湖南移民又多分布在八仙,所以平利的饮食综合了两湖和川菜的特点,八仙味道就更接近湖南味道。

很快我们吃完饭,和常科长告别赴平。

平利位于安康东南部,没通高速,从安康过去得走308省道,全程约一个半小时。从市区出来不久,就看到几台大型挖掘机在一个小山包。一问,原来那是在修建安平高速,高速通车后,从安康到平利只需要三十多分钟。那就太好了,不过不知道我能不能赶上。从安康到平利的省道是典型的山路,弯道多,起伏不定,基本是依着山脚走。那路是从山缝里“找”出来的。很多时候眼看着路已到尽头,车到跟前却被一个急转弯甩到另一个方向,有时甚至是连续急转弯。好在多数路面还算平整,没晕车。只是每隔段距离,就会有些地方坑坑洼洼,据司机说那是因为高速施工,被重型车压坏的。车行一路,路边的建筑杂乱无章,风格各异。还好有茂密翠绿的山林为伴,那点凌乱无序才不让人心烦。

平利和安康的交界处是狗脊关隧道。隧道不长,一过隧道,竟是柳暗花明。路边的村屋均是青瓦白壁马头墙,房子前面还有古色古香的木质连廊,加上棵棵绿树点点鲜花,不敢说近似桃源,也堪称江南印象。这就是我要挂职扶贫的地方,实在不像国家级贫困地区。这里,有必要把我后来知道的事情提前说一下。等走的贫困村多了,我才知道其实有“两个”平利:一个平利是“中国最美乡村”,青山绿水,人民幸福安逸;一个平利是秦巴山区国家级连片贫困区,山石嶙峋,人民辛劳凄苦。两个平利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2624平方公里的不同区域、不同侧面。一过隧道这个地方叫凤桥,是平利“百里画廊”的起点,属于前一个平利。“百里画廊”是平利为了发展旅游做的一个项目,旨在让人从进平利县境到县城都感觉繁花似锦,借以吸引外地游客。

车刚出隧道不远就停下,大家集体“听雨”。路边有一座和村屋风格一致的公厕,可奇怪的是公厕大门被三十公分高的砖封堵了,人要进去得来个跨栏运动。一问方知,这座公厕将要废除。我当时只觉得这么漂亮的公厕要拆除实在可惜。后来在县里工作时间长了,我才弄明白,这种事不少。直接原因是硬件建设容易,后期维护困难。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是财政体制原因,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主要以硬件投入为主,用于软件维护的不多;二是具体操作部门的偏好原因,各部门往往偏好建设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设施,而且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建得美轮美奂,至于维护就只好口头重视了。

从县界开车十来分钟就到老县镇所在地锦屏。锦屏是成片徽派建筑群,青瓦白壁,和谐有序,温馨宁静。从锦屏往前走不远,路边就看到一个非常典雅的院子。院子大门是中国传统牌楼样式,院内建筑也为徽派风格,只是更精致,门口挂着“平利县老县区域敬老院”的牌子。这敬老院盖得真漂亮!当时我还不知道养老有个“平利模式”,是陕西省民政系统内的一面旗帜,平利的公办敬老院都很漂亮;当时我也不知道看上去很美的敬老院内部其实也是霄壤之别、大有径庭。

从老县镇到县城还要近一个小时,走上一会儿,拐过几个弯道,就能见到一小块平地,当地人称作某某坪。当时觉得除了交通不便外,当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还不错。后来才知道,安康地区普遍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在山缝里耕种,生儿育女”,良田少,平利和汉阴是整个安康地区平地条件最好的两个县。由于良田多易耕种,在粮食为纲的年代,平利一直是安康的重要粮食产区。但现在种粮少了,路边能见到的良田多种茶树,在开阔的地方,往往是成片茶园。茶园边多是青瓦白墙的徽派民居,茶园里时不时耸立“西北名茶第一县”“德在平利”等大型广告牌。

车在飞驰,除了遍地可见的茶园和徽派民居,在路边,隔个几里路就能看到一座简易的中式路亭。一问方知,那是前面某任县委书记的民生工程。全县所有主要道路旁都建有这种便民亭,是供路人休憩和等车用的。这倒是有点古风犹存的意味。我国自古就有在交通要道边建亭习俗。亭子供旅途休息或迎宾送客之用,即所谓“十里长亭,五里短亭”。随着车辆疾驰,一座座红亭滑过,我突然想起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孤身离乡,不知我的亲人会不会也伫立阶上看宿鸟?

快到县城的时候,突然一阵恶臭传来,我屏住呼吸,硬撑了一会儿,可那臭味还是如汹涌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顽固地硬往鼻孔里塞,避之不及。之前一路都没这般气味,我有些纳闷,待臭味淡了,一问才知咋回事。原来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个山坳,山坳里有县城的垃圾填埋场,那臭气是从垃圾填埋场传来的。垃圾填埋场就一定这么臭?这臭气就解决不了吗?我心有疑惑。后来,参加几次环保巡查和培训,学习了一点环保知识、了解了一点地方实际后,我才知道垃圾填埋场不一定就有这么重的恶臭味。这里之所以这么臭,主要是因为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后的淤泥未经处理就直接拉了过来。

挨过恶臭,经过陈家坝,我们终于抵达县城西大桥。西大桥横跨坝河,是平利门户。一过大桥,就进入新正街。新正街是平利县城的主街,双向四车道的马路被两边乱停的车辆挤得只剩一来一往两条车道,两边的建筑和沿路看到的村居不同,没有半点徽派建筑风格,而是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能见到的“火柴盒”。高低不同的“盒子”好像要争夺某种发言权,挤得喘不过气来。

好在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南北走向小巷,给拥挤的“盒子”留出放松的机会。车子经过一栋即将完工的高层建筑,路南侧一个巷口立了座石牌坊,上书“月城巷”三个大字。牌坊倒是古朴,可惜油漆剥落、灰土满面。再往前,经过两三间商店和一间诊所,视野豁然开朗。一个标准运动场呈现眼前,操场东边紧挨一个广场。广场这头一块巨石横卧,“女娲文化广场”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广场那头有一座塔楼,楼高五层,飞檐挑角。楼那边隐约能看到一座白色拱桥。后来知道,那座楼叫五峰楼,楼名来自县城北面的五峰山;那座桥是彩虹桥,彩虹桥下是平利的母亲河——坝河。

广场东边不远有个十字路口。越过十字路口,路北边依次排列着县医院、县公安局、县委政府。不知这种排列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反正后来我到过好几个县,都有类似安排。车过县政府大院没停,继续往前到长兴宾馆。功文部长告诉我,宿舍还未准备好,我要在这暂住几日。我把行李放好,简单收拾后,就到县政府报到。县委和县政府同处一个院子,院子大门上“中国共产党平利县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平利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平利县人民政府”,威严庄重。办公楼是一栋中央对称的四层建筑,县委在东边,政府在西边。大楼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栋两层楼的配楼。县委组织部王部长已在楼前等候。他身材消瘦却很精悍,行为举止尽显干练。在王部长带领下,先去县委吴书记办公室报到。

吴书记头发浓密,广颡方颌,地角平阔,表情严肃,甚有官威。他代表县委欢迎我,并亲切问我的想法计划。我说来县里后将做到三点。一是学习。我说自己一直在学校工作,没有地方工作经验,来县里首先是向各级干部、百姓学习,向农村这个中国最大的基本国情学习。二是贡献。我说自己一定尽全力发挥好县里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做好扶贫工作,并做好县里安排的其他工作,为平利贡献全部力量。三是纪律。我说来县里后一定严格遵守县委政府的各项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吴书记微笑颔首,亲切勉励一番。

从他办公室出来,我随着王部长往西直走到政府办公楼。因县长去安康开会,他将我交给了政府办公室永乐主任。永乐主任先介绍了将协助我工作的顺武,然后带我来到办公室。办公室位于西首第三间,和第二间隔着楼梯,东边与另一位挂职县长的办公室相邻。打开房门,十二三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全套标准办公装备按序摆列。西边靠墙摆了一套办公桌椅和电脑桌、电脑,东墙靠着一套三门书柜。办公桌前面是两个单人沙发,与挨着书柜摆放的三人沙发隔着茶几相望。唯一和常规办公室感觉不同的,是一进门右面墙上有一个门框痕迹。一问方知,这间办公室和隔壁办公室本是一个套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十八大”)前是一位县领导的办公室。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因为超标整改,把中间的门封了,新开大门,套间分成了两个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我向郑县长报到,在他儒雅亲切的笑容前,重申了自己的三点打算,完成报到。终于正式进入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