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曹操突然死在洛阳,曹丕顿时张皇失措,他有诗抒写此时的心情:“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短歌行》)。据说是司马孚提醒他:“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之孝乎!”他才醒悟过来。
事实上曹操死后不到一年,汉献帝就宣布“众望在魏”,效仿传说中的“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将帝位禅让给新的魏王曹丕。禅让与征伐不同,在古代,是政权的一种和平交接方式,据说,它基于贤人政治的理念,不是要把政权交给子孙,而是交给贤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禅让就是“让贤”。禅让的传说,如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先秦时就有,可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却是在汉献帝与曹丕之间。
也许曹丕看自己,以为早养成汉文帝一般的“圣贤之风”,然而依照清代赵翼的看法,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只有“禅让”“征诛”两条路,如果是臣下夺权,就叫“篡弑”,曹丕是既想夺汉家的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因此假托“禅让”,而行攘夺。这是把一切的表面文章戳破。历史上,认同这一看法、质疑曹魏政权合法性的人很不少,《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写“曹丕废帝篡炎刘”,就不但把汉献帝被逼不过、战栗不已的样子,写得很可怜,又说曹丕在受禅坛上接受群臣呼“万岁”的时候,忽然被一阵怪风卷来,惊倒坛上,也是病了好多天,大为狼狈。后来,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讲到慈禧对光绪发动的这场政变,是“废立而非训政”时,还引曹丕的例子说:要知道西后垂帘是不是光绪皇帝所恳请,只要去读一读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诏书,“献帝屡禅,曹丕屡让,若有大不得已者”,“然则可谓曹丕之践祚,实由汉献之恳请乎”?
劝禅碑
受禅碑
曹丕有一首六言诗,写在他登基为魏文帝的第二年: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
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以时整理。
复子明辟致仕。
这首诗收在裴松之注引的《献帝传》里。曹丕用了《尚书》里周公还政于成王的典故,在这里表明他会将政权交还给献帝,这便是最后一句“复子明辟致仕”的意思。而诗的前四句,讲的都是他有改良社会、赈济人民的决心。经历了汉末长时间的战争动乱,“吾将以时整理”,他誓言要以重新整顿秩序,来挽回民心。
陈寿在《文帝纪》中,逐年记录曹丕在任七年所立规章、所做事情,除了像颁布九品官人法、诏令鲁郡重修孔庙以及限制宦官外戚参与政治等,还有如:
黄初二年,复五铢钱。
黄初三年,开仓廪赈济冀州灾民。南征孙权,孙权临江拒守。
黄初四年,诏令敢有私复仇者,皆族之。令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
黄初五年,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禁设非祀之祭。
黄初六年,使者巡行,问民疾苦,贫者赈贷之。为舟师东征,三月出发,十月至广陵,冰冻而还。
这几年间,似乎都不见什么大的动静。后来人对于他在军事上毫无建树尤其感到遗憾,包括今天一些历史学家也都认为他是满足于孙权的表面称臣,没有抓住时机,直捣江东,但是他称帝的这几年,却给魏国带来安定,这倒是和汉文帝相仿佛的。
相师早有预言,说四十岁的曹丕会遇到一个坎儿,他果然没能迈过这个坎儿,没能像汉文帝一样,有更长的政治生命。但无论如何,从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开始,他对于曹魏的政治、文化就有了越来越深的实际影响,而接受曹操“神武之绩”,受禅即皇帝位,这一新的政权转移模式,更是在他手里创造性地完成。清代末年的孙宝瑄曾强调孔孟对于中国的贡献,不亚于英国洛克以及法国卢梭、孟德斯鸠对他们本国的贡献,因为孟子提出过两种社会变革方案,一为尧舜禅让,一为汤武征诛,“禅让之义,谓庸暗幼弱之主,不宜拥天位也。征诛之义,谓昏暴之君,当受诛于天下也”,所以很了不起。而曹丕代汉,就是由于天子庸暗幼弱,因此强臣夺国、代为天子,理所宜然,“何愧禅让之义!”(《忘山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