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作者小传】
《古诗十九首》为组诗名,是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题名《古诗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的。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前后排列也没有严格的顺序。作者可能多是社会中下层文人,写成的时间大约都在汉代后期。其内容,有的是抒发仕途的失意和不满,有的是描写朋友、夫妇间的离情别绪,有的是感慨岁月的流逝,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描写真切、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曲折委婉,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渐趋成熟。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阅读导航】
一般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远方游子真挚而强烈的思乡之情。诗中运用《诗经》、《楚辞》采用的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品构思巧妙,语言精练,感情含蓄,给读者留下的空间想象很大,意韵深厚,余味无穷。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品开篇描述了一幅采莲摘兰的生动画面,莲、兰馨香高洁,象征美好,游子采莲摘兰是为了心上人。但采摘之后却心生惆怅,因为心上人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由眼前的花草触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心中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回头眺望故乡,前路漫漫,没有尽头。“还顾”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游子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哀婉真切。主人公充满渴望的情思跃然纸上。“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意相通的夫妻却要远远地分居两地,是何等痛苦难耐的事呀!不但如此,而且相聚之日还遥遥无期,甚至一直要忧伤到“终老”,感情发展到极致,最后只有痛苦和无奈了,令人心如刀绞,随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于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作者借思妇之口写出了对家的悠悠思念,也通过思妇的情节写出了“还愿望旧乡”的情景,使一个长叹于天涯的游子形象明现于读者眼前;还有一种观点坚持认为采芙蓉者为独处故乡的妇人,因为采芙蓉是江南女子的专司,至今分歧还存在。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作品的前四句是思妇的角度,后四句是游子的角度,是否可能是从第三者的眼睛看思妇和游子呢?
【思考阐释】
一、你认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二、分析本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三、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四、《庭中有奇树》是“十九首”中的另一首诗,比较分析这两首诗。
五、你怎样评价古人所热衷的“门当户对”?
【相关链接】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花草赠亲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张籍《蓟北旅思》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寄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氏《答韩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