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左思
【作者小传】
左思(250? —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泰始八年(272)前后,因其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西晋文学家。
左思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文辞工丽,一时竞相传写,“洛阳纸贵”。今存诗14篇,笔力充沛,质朴刚健,很少雕琢,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所作《咏史》8首,托古讽今,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对门阀制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内容深刻,笔力雄健,气势豪迈,直率质朴,其风格与建安诗人相近,故又有“左思风力”的佳评。有《左太冲集》。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阅读导航】
这是《咏史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抨击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倾诉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诗歌围绕着“地势”悬殊这一主题展开,全篇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诗歌的一开头,即展示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苍松以百尺之材,处于“涧底”;而径寸小苗却高踞于山上,荫影还要挡住“涧底松”。诗人以这个反常的自然现象作比兴,将人世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一畸形的现象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一边是处于涧底的苍松,一边是踞于山上的寸苗;一边是“蹑高位”的世胄,一边是“沉下僚”的英俊;一边是显赫一时的金、张旧家,一边是年老官卑的冯唐——这一组组鲜明的对比,无可辩驳地证明着门阀制度的荒悖。因此,诗人痛切地感到: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他的才华,而是由他所处的“地势”高下来决定。批判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社会现实。
全诗激荡着一股郁勃不平之气。尤其是结尾:“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采用反问句式点明题旨,遒劲有力,发人深思。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他们曾反复运用它来抒写怀才不遇的郁愤。
【思考阐释】
一、本诗是如何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门阀制度压制人才的本质的?
二、本诗全篇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请细细揣摩。
三、“古人云: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是何等重要啊!
【相关链接】
门阀制度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这就造就了第一批的豪门贵族。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时期,特别是魏的选拔人才制度——九品中正制度,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大地主、大豪强在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了巩固国家政权,隋唐时期,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自此,门阀制度衰落。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