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如何理解宝宝哭
在头几个月,对一个动不动就哭闹的宝宝,好心的朋友大概都会建议:“让他(她)哭个够,他(她)会懂的。”这是一个有误导作用的建议,它一方面没有理解婴儿哭所具有的交流价值,另一方面也低估了妈妈的敏感性。妈妈不是要让宝宝尽情哭的,也不能不理会宝宝哭。
“只要我的宝宝能说话而不是哭,我就能知道她要什么。”新晋妈妈珍妮特说。我们建议道:“你的宝宝能说话,关键是你要学会倾听。”想象一下,如果你身处陌生的国度,肯定会用力听别人讲话,同时不得不注意对方的身体语言,更仔细地观察,搜集所有线索,揣摩对方的意思。尽管交流起来还是比较费劲,可一旦你注意到了线索,就能很快抓住主旨。
宝宝哭,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自己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父母的育儿水平。这是一个双向的交流系统,既让孩子获取所需以健康成长,又教会父母如何解释孩子的语言。
当你学会理解哭这门特殊的语言之后,就能够敏锐地回应宝宝。以下几条倾听技巧,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宝宝通过哭传达的内容。
完美的符号
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婴儿的啼哭具有完美符号所拥有的四个特征。首先,完美的符号是自动的,新生儿反射性的哭就是如此。当婴儿感觉到一种需要,随即引发一种突然的、强有力的空气激流,这些空气通过声带的震动,产生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哭的声音。在头几个月,小婴儿不会思考:“什么样的哭可以让我得到食物?”他们只是自动地哭。第二,啼哭是很容易产生的,一旦肺部充满空气,只需很小的努力,婴儿就能哭出声来。第三,哭的效果恰到好处:哭声既能引起照顾者的足够注意,又不至于过分刺耳,使听者一逃了之。第四,当哭者和听者学会让这符号更加简洁准确时,哭声就能够加以修改。
每个宝宝的符号都是独一无二的,哭声便是他们的语言,不同的宝宝语言不同。语音专家把这些独特的声音称为“哭印”,这跟宝宝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一旦你开始欣赏宝宝啼哭这一符号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接下来的重点则是如何处理。你有两个基本选择:忽视或回应。忽视宝宝的哭声往往会造成双输的局面:性格较为顺从的宝宝可能会放弃哭泣,变得缩手缩脚,意识到哭是没有价值的,进而得出自己也没有价值的结论,宝宝会失去与父母交流的动力,而父母也错过了认识宝宝的机会。一个个性更为坚韧的宝宝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相反,他会哭得更响,并且逐步升级,让哭声变得越来越恼人。你可以选择忽视掉这个顽固的符号,等到孩子哭完了再把他抱起来,这样他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哭引起了你的注意。这确实是一场力量的较量,你告诉宝宝,你在掌握局面,但你也在告诉他,他没有较量的力量,这关闭了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大门,从长远看,每个人都输了。
回应宝宝的哭声是妈妈的本能
从生物学上来说,妈妈本应就新生儿的啼哭给出母性的回应,而不是克制自己。为了回应婴儿的啼哭,妈妈的体内会发生有趣的生物性改变。听到宝宝哭后,流向妈妈乳房的血量会增多,伴随着一种“抱起来喂”的生物冲动。母乳喂养本身就能促进催乳素的分泌,这种荷尔蒙,形成了我们称之为“母亲本能”的生物基础。后叶催产素是一种能引起乳汁分泌的荷尔蒙,会带来放松和愉悦的感觉,能帮助妈妈从宝宝啼哭引起的紧张中缓解过来。这些感觉一起帮助妈妈爱这个宝宝,因此,妈妈要倾听的是宝宝啼哭所传达的信号,而不是那些告诉你闭上耳朵的建议。这些生物学上的变化,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人会轻易地提出放任宝宝哭的建议,因为他们与你的宝宝没有生物学上的联系,当你的宝宝哭的时候,他们体内的荷尔蒙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当然,如果你完全无动于衷,就不会被哭声“打扰”,也能让宝宝明白,只有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他才能得到回应。不久,宝宝会习惯于一直想要的状态,感觉不好会成为他生命中的常态。这是另一种双输局面:宝宝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父母还固守老一套思维,也就没有机会去欣赏宝宝独特的个性。或者,你可以抱起他,等他平静后再放下,因为“还不是喂奶的时候”,毕竟他必须得学会自娱自乐。而你们俩又都输了:宝宝又开始哭,你会感到愤怒。如果宝宝觉得他的愿望让你很生气,尽管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了,可不能被理解,这会让他变得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宝宝会认为“或许他们是对的,或许我不饿”)。
如果你能选择给宝宝一个及时的、充满爱意的回应,会对“宝宝—妈妈”这个交流系统起到积极的作用。若妈妈的反馈及时而且敏锐,宝宝下次有需求时就不会那么紧张。宝宝学会了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更“好”地哭,因为他知道妈妈会来,而妈妈建构起了理解宝宝的环境,这样宝宝哭的必要性就减少了——宝宝知道如果想睡觉,妈妈就会抱着他。同时,妈妈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对哭的敏感度,从而能给出正确的回应:当宝宝很小,情绪发作或哭声明显暗示存在危险时,妈妈会快速回应;而宝宝大一点,开始学会自己调整时,反应就可以慢一点。
正确回应宝宝的啼哭,是你作为妈妈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困难的挑战之一。在头几个月,通过数以千计的“信号—暗示”的循环排练,你会熟练掌握这个交流系统。如果你在一开始就把宝宝的哭声看作是需要回应和重视的符号,而不是最好规避的不幸习惯,你就会有机会成为解读宝宝信号的专家,成为一个“宝宝通”。每一个“妈妈—宝宝”信号系统都是独特的,可见那些开出“第一个晚上让他哭五分钟,第二个晚上哭十分钟”方子的“睡眠训练者”是短视的。
应该让宝宝哭个够吗?
你可能会问:“有没有一个时候应该让宝宝尽情哭?”作为新妈妈,你可能会对好心人的各种建议缺少免疫力,他们每个人都向你献上各自的锦囊妙计,不管你是否需要。在这类免费建议里,破坏性最大的就是:“让宝宝哭个够。”这个建议极少管用但却很常见,说明提出建议的人对宝宝哭声的符号价值缺乏理解,也对妈妈的接受能力缺乏理解。这条建议没有益处,如果盲目遵从,通常只会让妈妈变得麻木,让母子间出现不应有的裂痕。
求生模式
包括新生儿在内,大多数与妈妈分离的宝宝都会轻易进入求生模式:呼吸加快、攥着拳头、弓着背、肌肉紧张,整个身体语言都在喊:“我要抱着才能活下去。”照顾者(妈妈或育婴室护士)越早领会到这些信号,宝宝就能越早变得健壮。有些宝宝对分离尤其敏感,即便是在睡梦中。在我们第八个孩子劳伦两个月大时,我们准备研究一下夜晚分开睡会有什么生理影响。一家当地公司给我们配备了价值8万美元的睡眠监测设备,还提供了技术协助,我们用这些最新的无害科技,把劳伦和一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记录她的心电图、呼吸、进出鼻子的气流和血液中的含氧量。这些监测没有痛苦,不会妨碍她睡觉。计算机记录了头一晚劳伦与玛莎面对面睡觉,和第二晚在同一张床上单独睡觉时劳伦的生理改变。我们的研究显示,比起单独睡,劳伦与玛莎一起睡的整个生理状况——包括心跳、呼吸和血液中的含氧量——都要更稳定。
新的研究证实了许多理智的妈妈质疑的观点:婴儿与父母在一起接触和互动的时间越多,他们就发展得越好。
作为老师,儿童发展方面的训练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我记得我曾学过,孩子社会交往和情感的成长始于信任产生的阶段。吉米要么将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学会信任,要么将学会不同程度的不信任。即使我们不能减轻他的不适感,但至少我们可以多抱他、摇他,让他知道我们关心他,而不是把他一个人残酷地留在婴儿床上。如果我们不能安抚他,至少我们可以教他学会信任。
综上所述,妈妈不应该让孩子哭个够,但也不应该总把让孩子停止哭泣当作义务。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想帮你找到一种最有利的“哭泣—回应”交流网络。是否该让孩子抱怨,什么时候让孩子抱怨,让孩子抱怨多长时间等,没有一定之规,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希望下面这些材料能有助于你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哭个够”的建议是怎么来的?根据我们目前对婴儿发展的认识,“哭个够”的建议应该被归入坏建议的档案中束之高阁,然而这个可怕的建议仍四处风行,为什么?让我们回想一下“喂养”这种哲学的历史背景吧。这个“悲惨”的故事开始于1890年代末期,那时育儿领域发生了剧变,甚至影响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那个时期,由于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专家进入了指导妇女分娩和育儿的行列,使得传统的育儿智慧不再得到尊重,被新的“科学”理论取而代之。怀孕和生产被视为一种医学“疾病”,妇女们则需要被解救。人造的配方奶粉取代了母乳,严格的计划代替了灵活的喂奶模式,婴儿哭泣也成为需要被压制的讨厌之事,而不是需要倾听和反馈的信号。“宝宝哭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成为一个问题,而这原本是个妈妈不应该问,别人也不应该试着回答的问题。
一旦“科学”的育儿概念打破了妈妈的直觉,一大群提建议者就开始有了市场。这个时期最盛行的育儿理论是:父母必须严厉,控制局面,婴儿和儿童必须遵守严格的抚养惯例,而不采纳这个建议的父母有可能培养出被宠坏、野蛮、没有家教的孩子。如果父母听从孩子,而不是书本,他们就没法掌控局面,反而会被孩子操控。为了“挽救”这些父母,育儿建议者们提供了一些方便快捷的规则——“让宝宝哭个够”。这不仅是一项建议,还是一条命令,同时还配以一张可预料效果的时间表:第一个晚上哭一个小时,第二个晚上哭四十五分钟,等等。每个建议者都有他自己的时间表:“你第一次进去安抚他前,让他哭五分钟,第二次十分钟……”
这些育儿“专家”们是怎么得出这些数字的?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的研究来支持,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婴儿行为的研究发展成了一门科学,研究者们开始反驳“宠坏”理论,而低接触、高控制的育儿模式仍旧大行其道,甚至在今天,令人信服的研究还不能撼动它。
“哭个够”的建议建立在强化的原则之上,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一个行为没有得到强化(没有回应),那么它就会破灭,会消失;如果一个行为得到了强化(回应),它将会重复。这确实还能说得通,但运用到婴儿啼哭的方式上却有几处明显错误。首先,强化原则假设了啼哭是一种需要消除的坏行为,而不是需要倾听的信号;其次,相关研究并不支持忽视它就能让它消失的观点,很多宝宝没有学会安静,反而学会了一些更恼人的交流手段,而那些“哭个够”起了“作用”的宝宝,交流的愿望也被消灭了,除了明白了自己的哭声没有价值以外,认为自己也缺少价值。这就为不信任打下了基础,不信任的人生必然是不幸福的。
“但是这很管用。”辩护者们建议道。这取决于你怎么看了。假如你有一个迫切的信息要传出去,最信任的人最先停止了倾听,你会是什么感觉?当你要传达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帮助时,别人忽视了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可能会觉得,你的信息对倾听者没有价值,进而得倾听者并不关心你的结论,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可能会大声叫喊,让自己变得很讨厌,只有这样,听到的人才会跑过来施于援手。这个时候,你已经非常愤怒,停止传递你的信息,发誓不再依赖任何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倾听。有了这个转变的宝宝可能就会被贴上“乖宝宝”的标签,因为他不会再打扰别人。
对某些婴儿来说,“哭个够”的建议看起来“起作用”了,因为他们的确哭得少了。这些婴儿可能是那些比较顺从的类型,是个“随和”的宝宝,而那些非“乖宝宝”则会受到更大伤害。大一点的“随和”宝宝可能会借助外力不再忙于哭泣,这还真是件好事,而高需求宝宝则不会妥协,我们访问过的妈妈都如此证实。大部分妈妈说,如果他们尝试“哭个够”的建议,宝宝就会不停地哭,直到妈妈和宝宝都情绪崩溃。事实上,很多妈妈曾经在绝望中让宝宝哭个够,但后来坦言:“我再也不那样做了。”
对哭的研究说明了什么?1970年代,研究人员希尔瓦·贝尔和玛丽·艾斯华斯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应该把“宠坏”理论彻底抛弃。他们研究了两组母婴。第一组,妈妈给宝宝的哭声给予了及时和充满爱的回应;第二组,妈妈在回应上有更大保留。研究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在一岁时较少把啼哭作为交流手段,他们看起来与母亲联系更紧密,更有安全感,发展了更好的交流技能,变得较少发脾气,不会去操控他人。
“哭个够”建议——1897年的风尚
下面的引文摘自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育儿书之一——《婴儿期和儿童期的疾病》(Diseases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作者是儿科医生艾默特·霍尔特(Emmett Holt),该书出版于1897年。这段选摘将有助于你理解“哭个够”建议那误导性、控制性的起源。霍尔特医生建议,如果妈妈们认为孩子的哭是因为疾病的话,应该给予回应。之后,他继续劝诫道:“哭是最难被认可的习惯之一,它是由多种形式的放纵引起的。有些孩子哭着要抱,有些哭着要背,有些要摇晃,有些需要在育婴室里开灯,有些则需要橡皮奶头或别的什么东西来吸吮。包括婴儿在内,这类哭在多大程度上被放纵,是令人惊讶的,这就解释了孩子早期啼哭的很多原因所在。当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哭声立即停止,这一事实可判断出哭泣来源于习惯。这种情况唯一成功的治疗方法,就是允许孩子‘哭个够’,几次过后,这个习惯就会被打破……在进入儿童医院的头两天内,每个小婴儿都会毫无例外地大哭特哭,把这样的孩子从婴儿床上抱起来安抚是错误。很快,他们就会停止这个习惯,不会带来进一步的麻烦……妈妈应该禁止抱起孩子进行安抚,经过两三天的训练之后,哭声就会停止,宁静和秩序会再度来临。”
就是这可怕的建议影响到了下一个世纪的育儿行为。
直到那个时候,还有理论引导父母相信,如果每次孩子哭都抱起来,孩子就永远无法学会安抚自己,变得得寸进尺。贝尔和艾斯华斯的研究推翻了这种看法,那些获得安全、亲密抚育的宝宝,能及时收到爱的回应的宝宝,将变得不那么黏人,父母也轻松很多。更多的研究冲击着“宠坏”理论,这些研究显示,那些得不到及时回应的宝宝会哭得更多、更久,也更剧烈。有一项研究比较了两组哭泣的宝宝,一组宝宝得到了及时和充满爱意的回应,而另一组则坚持“哭个够”原则。结果显示,第一组宝宝的哭闹减少了70%,而且这些宝宝能学会“更好”地哭;第二组宝宝则完全没有减少哭闹,且哭得“更凶”。有趣的是,这些研究所揭示的区别,不仅仅存在于宝宝身上,也存在于妈妈身上。那些有所保留、对孩子的回应不够投入的妈妈,会逐渐变得对哭声不再敏感,而这种麻木会蔓延至母子关系的其他方面,乃至破坏了整个家庭。
别把教育和控制混淆。“哭个够”的建议影响如此深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被包装成了一项基本的教育观点。建议者引导父母认为,如果不让孩子哭个够的话,他们就是懦弱的父母,会永远被孩子踩在脚下。这种培养方法将教育和控制混为了一谈,并在育儿圈中广泛流行。在这种父母控制论看来,婴儿的气质和个性无关紧要,他们在自我管理中不发出任何声音。这破坏了整个家庭教育的基础:了解你的孩子,创造你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但哪怕是新生儿,都能学会最基本的信任原则:烦恼之后有安抚,这样,家就是一个充满爱意和回应的地方。相反,“哭个够”在婴儿和父母之间制造了裂痕,这道裂痕会使教育孩子变得越发困难。
哭并不“利肺”。有一个很荒唐的说法是:“让孩子哭吧——对他的肺有好处。”1970年代末,有研究显示,对孩子的哭不管不顾会让他心律失常,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当这些孩子得到安抚,不再哭时,心血管系统就会很快恢复正常,这表示婴儿能很快识别出良好的生理状态。如果宝宝得不到安抚,他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处在低落的状态。
直到今天,认为哭有利于孩子健康这一错误观念,还被作为一项测试因素,列入阿帕加测试(Apgar Score)当中——一项内科医生用于迅速评估新生儿在出生几分钟内健康状况的测试。“哭得有力”的宝宝会得到两分。在1970年代中期,我就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那时我是某大学医院的新生儿护理室主任,我家里还没有高需求宝宝,我也还没成为“哭个够”观点的反对者。对我来说,讨论哭有什么益处并没有生理学上的意义,虽然他们在阿帕加测试中丢了分数,但处于安静状态、呼吸正常的新生儿,实际上比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儿更加健康。但我很困惑,为什么人类声音中最有趣的一种——婴儿的哭声——仍然被这么多人误解。
“哭个够”会导致妈妈感觉钝化。“哭个够”建议不仅对宝宝有害,也对妈妈有害。在我们开始写育儿书时,采访了几百位母亲,其中95%的妈妈认为,“哭个够”这个建议与她们的直觉相背,让她们感觉到“不对头”,我们相信,95%的妈妈是不会错的。
事实上,除了生理上对宝宝有害之外,“哭个够”的建议同样对妈妈的生理没有益处。婴儿的啼哭很特殊,会影响到妈妈体内的化学反应,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声音能牵动妈妈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因此,孩子哭的本身就是要让妈妈有所反应的。
妈妈从生物学上就会对宝宝的哭声有所反应,如果她违背自己的基本直觉,“对小暴君要心肠硬一点”,就会慢慢对宝宝的语言越来越麻木,最终导致父母带着孩子向育儿咨询师咨询。感觉迟钝会给新晋父母带来很多麻烦,让他们以后的工作越来越难做。
不是你的错
父母们要有信心!如果你已经积极响应了宝宝的哭声,想方设法让他感觉到安全,可他还是哭,千万别觉得是你自己的错。老实说,这也不是你能控制的。当然,你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来帮助你的宝宝,例如改变饮食、学习抱孩子的新方法,或发现某些异常信息后,带孩子去看医生。肯定还有些时候,你不知道宝宝为何而哭——你甚至奇怪宝宝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哭。这时,宝宝哭可能只是感到紧张,就算试过各种办法还是没用,你也不必感到绝望。
虽然宝宝哭是在表达他们的需求,但新父母们要知道,他们哭的方式同时是他们本身个性的反映。所以,不要因为宝宝哭而生气,你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宝宝哭的需要,给宝宝关爱和放松的肩膀,警惕地探究出他们哭的原因以及应对办法,别再让宝宝一个人哭。而剩下的,就要看宝宝自己了。
当我对我自己的育儿方式感到动摇、困惑的时候,我请了一位理智、平和、公正的妈妈来我家,观察我是怎么带孩子的。即使我非常了解自己的宝宝,有时还是很难客观地看待我的行为,有个过来人来指导会很有帮助。
停止生长综合征
在我们和父母、孩子打交道的25年里,我们逐渐认识到,宝宝的发展(情感和身体上)与他们的养育方式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琳达和诺姆头一次来我诊所时,带来了四个月大的高需求宝宝希瑟,因为那时希瑟停止长大了。希瑟先前是个快乐的宝宝,享受着父母满满的爱。她在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被放在婴儿背带里抱着,一旦哭就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回应。她根据需要及时进食母乳,每天都跟父母有长时间的亲密接触。那时这个家生机勃勃,说明这种育儿方式很适合他们,直到有位好心的朋友提醒他们说,他们正在宠坏孩子,而希瑟正在操控他们,她以后会成长为一个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的孩子。
就像许多头一回当父母的人一样,琳达和诺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转而采用了朋友建议:更保守、疏离的育儿方式。他们让希瑟自己哭着睡去,根据计划喂奶,因为怕宠坏孩子,对希瑟再也不抱那么多了。两个月过去后,希瑟从快乐、活泼变得忧郁、退缩,她的体重减轻了,从成长量表的最上级滑落到了最下级。希瑟不再生机勃勃,她的父母也是。
两个月的停止成长后,希瑟被医生诊断为“成长失败”,要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她的父母找到我,我诊断希瑟为停止生长综合征。我解释道,因为先前希瑟得到了充满回应的亲密抚育,所以她长得很好,她相信自己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所以整个生理状况都得到了很好的组织。由于想着要把最好的给希瑟,他们相信了朋友的建议,采用了另一种育儿方式,使希瑟无意中远离了他们,让她生机勃勃的纽带也断了。于是,希瑟产生了一种婴儿期的抑郁状态,她的整个生理系统都在下滑。我建议这对父母用回他们先前的那种亲密育儿方式:经常抱希瑟,根据信号进行母乳喂养,白天晚上都对她的哭声积极回应。一个月内,希瑟再度变得充满生气了。
我们相信,为了很好地成长(身体和情感上双方面),每个宝宝都对接触和安抚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我们也相信,宝宝有能力让父母的抚育水平达到他们的需求,这同时取决于父母如何倾听。专业人士会让父母保持自信,而不是通过某种疏远的育儿方式——如“让宝宝哭个够”或“别老抱着他(她)”——来削弱父母的自信心。只有宝宝知道自己的需求水平,而父母是最有能力读懂宝宝语言的人。
那些被“训练”得不表达自己需求的宝宝,看起来可能是温顺、听话的“乖宝宝”。然而,这些宝宝可能是抑郁的宝宝,他们不再表达需求,以后可能会成长为不说出自己需求的儿童甚至成年人。
如何应对宝宝哭
这个问题没有严格的答案。母婴的交流网络太复杂、太敏感,很总结出一句绝对的话让外人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很少有父母根据各类育儿书上列出的“哭个够”时间表来照顾宝宝。这些表格向人们许诺减少宝宝哭泣,但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如何解决孩子在各个时期的困难,选择权还是在父母手里,这些建议可以帮你决定对宝宝的哭声要采取怎样的反应:
1.听从你内心的想法。“哭个够”这个办法是否适合你,适合你的宝宝,以及你们家特殊的状况,要你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朋友的标准。
2.考虑你和宝宝的亲密程度。如果你采用的是全方位的亲密育儿法,对宝宝高接触、多回应,与宝宝之间建立了健康互信的关系,那么随着宝宝的成长,你们可以在不破坏信任的前提下,对宝宝的哭声采取适当保留的态度。事实上,你对宝宝的了解能在这个时候帮助你,你会知道哪种哭声需要立即回应,而哪种哭是宝宝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一个出生刚十天的宝宝,你要迅速回应;而对一个十周的宝宝,你应该能察觉出是不是哪里不对劲;但对于十个月大的宝宝,你的观察力或许可以让你延迟几分钟再作回应。
3.把宝宝当作晴雨表。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几分钟、几晚上这种死板的数字上,而应把宝宝的状况作为影响你决定是否延迟、延迟多久的因素。如果试验结果不理想,那就不要继续。
4.考虑宝宝的性格气质。随和些的宝宝更容易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安静下来,他们学会自我安慰之后,哭的强度也会渐渐减弱。而高需求的宝宝则不会如此,他们的哭声会持续升级。
5.分析一下是否你在加强宝宝的哭声。你和宝宝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不自觉地给宝宝传达“你需要哭”的信息。妈妈会把情绪投影到宝宝身上,如果你很焦虑,宝宝觉察到之后真的会哭出来。我经常在我的诊所见到这种情形,父母头一次带着他们的宝宝来做检查,宝宝见到陌生人开始哭闹,黏着妈妈,这让妈妈很焦急,回过头来又黏宝宝,这给了宝宝一个信息:什么事情需要害怕。
让我们来重演这一幕。假设妈妈脸上是一副“一切都好”的表情,宝宝也会觉得她是平静的,一切尽在掌握。如果宝宝哭闹,妈妈应该继续运用“一切都好”的身体语言,同时采用“没什么大不了”的冷静态度。在陌生的场合,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但妈妈应以身作则,给宝宝示范平静的态度,让宝宝安静下来。
我注意到,第一次来诊所的父母,有时候会被孩子的哭声吓到,孩子一有响动,他们就会跳起来。而有经验的父母,能更好地区分“大哭”(需要快速应对)和“小哭”(宝宝自己能处理或仅需小小的帮助),或能在宝宝哭之前就满足宝宝的需求。
6.考虑宝宝自我安抚的重要性。育儿最困难的部分,还包括衡量你的需要和宝宝的需要,如你对睡眠的需要和宝宝对舒适的需要。如果出现如下信号,说明你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平衡系统了:不觉得当妈妈是种享受;对自己目前的育儿方式有别样的看法;你正变得劳累和暴躁,家人都很痛苦。我们发现,有一项原则,对前来咨询的所有劳累父母都管用,那就是:如果你怨恨它,就改变它。
如果你开始怨恨你的育儿方式,感觉受到宝宝的哭声摆布,那么是时候改变一下了。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不是采取一两个办法就能解决的。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讨论兼顾母子双方需求的办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能给予宝宝适当的回应是成熟父母的表现,但你并不需要随时随地都做到最好。宝宝们很会体谅人,如果他们看到你在尝试,也很欣赏你的所作所为。宝宝哭不是你的错,让他们不哭也并不总是你的义务。你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尽量减少他们不必要的哭泣,当他们哭时,给予高质量的回应,剩下的就看宝宝自己了。
不要被吓到
帕姆是一个高需求宝宝的妈妈,也是儿童发展领域的心理学家。由于她平时总是被一些自卑的客户所包围,就决心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自信的人。她知道给宝宝的哭声以高质量的回应很重要,但她的宝宝克里斯托弗不只是哭,还尖叫。每当克里斯托弗开始尖叫,帕姆就会跳起来,一脸紧张和担忧,而这无意中加剧了克里斯托弗的紧张,让他彻底爆发,而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天帕姆有事来访,玛莎目睹了这一幕。因为帕姆没法让克里斯托弗躺进婴儿背带里,每次她试,克里斯托弗都会尖叫,于是她想来听听玛莎的建议。玛莎示范了几种婴儿在背带里的姿势,毫无疑问,每种姿势克里斯托弗都不习惯和喜欢。帕姆很紧张,担忧地看着玛莎做示范,玛莎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这对母子的姿势。克里斯托弗依旧焦躁,于是玛莎平静地说:“让我们出去遛遛吧。”这个行为产生了两个结果:当帕姆走起来时,克里斯托弗开始放松下来,而帕姆也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了几分钟。玛莎和帕姆边走边聊天,克里斯托弗变得越来越放松。很快,帕姆感觉到,克里斯托弗很享受婴儿背带,他甚至睡着了,两人都感到放松了很多。帕姆明白了,自己通过散步、保持平静等方法放松,也可以投影到孩子身上。克里斯托弗需要妈妈有个好情绪,这样他就有时间有样学样。帕姆发现,宝宝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情绪,他们可以一起放松。
不要一听到宝宝的哼唧声就被吓到,这种过度反应其实是在给宝宝传递“什么事都需要哭闹”的信息,而他们通常都乐意效劳。快速回应会让一些宝宝避免一场号哭,也会刺激某些宝宝,因此他们每次哭你都不得不认真倾听。一旦宝宝开始哭闹,你就应立即表现出“没事”的平静。对于四五个月大的宝宝,你可以根据情形延长一分钟的反应时间,看看宝宝是否会自己发现其实没什么可哭的。我注意到,很多头一次当妈妈的人一听到宝宝的哭腔就会吓个不轻,高度戒备,而有经验的妈妈则放松得多,但依然保持高质量的回应。
柔化宝宝的哭声
所有的宝宝都会哭,但有些宝宝哭得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下面是一些柔化宝宝哭声、使之变得“好听”的实用建议。
尽早开始。当我还是新生儿护理室的主任时,从有经验的护士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她们有很多与婴儿打交道的经验,没有一种哭声是她们没有听到过、不会处理的。这些护士通常可以根据婴儿出生第一天的情况,来判断他们的性格气质:“杰乐米将来会比较随和”、“苏珊会是个小淘气”、“乔治哭起来会让他妈妈的心发抖”。因此我意识到,早期柔化宝宝的哭声很重要,能促进母婴关系。
恰克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他有个随和、有爱心的妈妈。在怀孕期间,简安就告诉我:“我从他踢我的方式判断出,这个宝宝将来会是个挑战。他在肚子里很不安分,一直对我拳打脚踢的。”她的预言成真了。恰克一出生就一直哭,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他要被好好对待,哪怕他被从产科医生手上递到妈妈怀中时,也发出尖叫,吓了医生一跳。大部分新生儿的哭声都是惹人怜爱的,而恰克的不是——他哭得非常刺耳,每个人都想塞住耳朵,逃之夭夭。恰克的哭声在新生儿护理室鹤立鸡群。
简安是一个镇定自若的妈妈,可她听到宝宝尖叫也会吓得哆嗦。护士忍受不了恰克快速升级的哭声,在第一声尖叫发出时就立即把他抱给了简安(这对恰克是有好处的,他想跟妈妈在一起)。
在某天筋疲力尽之后,简安向我直言,恰克的哭声已经影响到了她和宝宝的关系,她承认,她从来没有新妈妈通常对宝宝一见钟情的感觉。我知道,很多婴儿在两周时会哭得比刚出生时更剧烈,更让人难受。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恰克的哭只会让他和家人的关系变得更糟。
因此,简安和我采用了一个三步计划来柔化恰克的哭声:
1.几乎每时每刻都用婴儿背带抱着他,这样他就没有必要因为感觉孤独而哭闹。
2.经常喂奶,白天至少两小时一次,晚上需要时也如此,不要等到他哭闹时再去喂。一旦他张开嘴巴想要什么东西,而不只是打个哈欠,就立即把乳头塞进他的嘴巴(虽然有点夸张,但基本上是个意思)。
3.列出会让恰克哭号的各种情形,试着预测他的需要,频繁喂他、摇晃他、给他唱歌——只要能不让他哭就行。
我也建议恰克的父母录下他的哭声,这样就能追踪他的进步。不出所料,不到一周,简安就告诉我说:“我终于也享受跟恰克待在一起了,他现在哭得好多了。”
为什么有些婴儿哭得如此尖锐、如此折磨人呢?在见多了这种“天生”能哭的宝宝后,我就开始猜想,是不是妈妈为了应付孕期紧张和分娩痛苦而产生的荷尔蒙,也影响到了宝宝呢?
了解你的限度
没有什么比宝宝的哭声更能牵动父母的心了。然而哭也是个危险的按钮,能启动愤怒、无助、绝望等种种崩溃的感觉,让你成天提心吊胆。有些可爱的妈妈向我们透露,她们甚至有过一些疯狂想法,例如把孩子从窗户扔出去,而更多的妈妈还是会对孩子说:“求求你,别哭了!”或朝孩子尖叫:“给我闭嘴!”尤其是在身心疲劳时,这种濒临崩溃感觉会更严重。
在你觉得快要绷不住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千万别做出后悔的事情,渐渐就会知道被逼入绝境时该怎么反应了。当你觉得自己已被愤怒笼罩,想要朝宝宝咆哮,或感觉自己的理智快要用尽时,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把宝宝交给一个不那么沮丧的人抱一下;暂时把宝宝放下,走出屋子让自己平静一下;把宝宝放在婴儿背带里,来一次长时间的散步;给有过同样经历的朋友打电话。
有这类愤怒的感觉并不能说明你不是个好母亲,受宝宝哭声影响最大的妈妈,通常也是最敏感的妈妈。敏感性能促使你想方设法安抚宝宝,也会让你感到无法安抚宝宝的挫败。当这种感觉出现,说明你已经很累了,这也是一个信号,说明你需要在处理你自己的感觉、照顾自己和应付宝宝哭闹方面寻求援助。
给宝宝一个平静的开始。有些宝宝天生能哭,但出生后头几天的照料会决定他们是否会继续维持原样。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出生几天内,在育婴室和妈妈身旁两种不同的照料方式。
育婴室照料。从柔软温暖的子宫出来,经过妈妈的短暂拥抱,宝宝走了一段崎岖不平的路,来到了育婴室。在那里,他待在一个塑料盒里,里面垫着静止的床垫,周围有明亮的灯光和叽叽喳喳的大人,还有一排排躺在其他塑料盒里的宝宝。他想要和妈妈待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看着妈妈的脸,用妈妈的味道、动作、拥抱来让自己保持平静,感觉到安全。在塑料盒里的宝宝很可怜,他很害怕,绝望地哭。假如有一位护士把他抱起来,他就会等待机会不停地哭,直到自己累得睡去,这个过程让他感到不安。和妈妈的纽带被切断,宝宝会觉得自己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育婴室照料”从生物学上来说就是错误的,这导致护士最先听到宝宝啼哭,而妈妈(在另一间屋子里)才是能从生物学上安抚宝宝啼哭的人。大部分婴儿的啼哭都会经历两个阶段。早期的阶段叫做促进亲密关系的阶段,这时宝宝会发出完美信号,足以让听者想去抱,给出一个舒适的回应,但又不至于扰人到让听者逃之夭夭。在育婴室内,护士听到了宝宝早期阶段的哭声,最终会把他带到妈妈的房间里,然而宝宝到达妈妈那里时,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促进逃离的阶段。宝宝的哭声已升级为刺耳的尖叫声,当妈妈看到一个焦虑、害怕的宝宝,她也会变得焦虑甚至害怕。妈妈是最自然给予宝宝安抚的人,然而在容易安抚的开头阶段,她却不在场,妈妈和宝宝被安置在不同房间,失去了同步性。事实上,研究已经表明,爆发出长久、焦虑而不安哭声的婴儿(此现象又被称为“婴儿痛苦综合征”),大多是被放在育婴室里,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跟妈妈在一起的婴儿(正因为母婴有如此强大的联系,所以一些医院会把所有健康的新生儿放在他们的妈妈身边)。
妈妈在身旁照料。宝宝在妈妈的怀里或身边醒来,然后开始哭。因为妈妈刚好在那里,她听到了宝宝促进亲密联系的哭声,随机引发关爱的回应。在宝宝的哭声升级到让人不安、进入促进逃离阶段之前,妈妈会立即安抚宝宝。经过几次“啼哭—回应”的重复之后,妈妈学会了识别宝宝哭前的信号:扭动、皱眉,紧跟着舔舔嘴唇,试图找东西来吮,于是在宝宝哭之前,妈妈就能把乳头送过去。很快,宝宝知道了他其实不用哭,不需要用一种让人不安的方式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另外要补充一点,婴儿促进亲密关系阶段的哭声,能够引发妈妈催乳素的分泌,让她感到舒适;而促进逃离阶段的哭声会让妈妈变得紧张,从而阻碍她的乳汁分泌)。
在我担任新生儿护理主任的几年里,我很早就意识到了放在育婴室和放在妈妈身边的宝宝的区别。我们通常说:“育婴室的宝宝哭得比较凶,而妈妈身边的宝宝哭得比较好听。”
对一个还在纠结采用何种育儿方式的新妈妈来说,想象一下你刚出生的宝宝的感觉会对你有所帮助。对宝宝来说,出生时一切都变了,他处在剧烈变化的新环境中会是什么感觉呢?在那个温暖、黑暗、光滑、潮湿的地方,他曾被四面托举着,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需要,直到到了一个寒冷、明亮、坚硬、干燥的地方,那里空空的没有依傍,他有一种想被安全搂抱的强烈需要。他以前从未体会到饿的感觉,只知道如果他能吸吮,就能活下去,这种可怕的饥饿必须要停止!在宝宝变得焦虑和烦躁之前,妈妈在场很重要,这样宝宝就不会把饥饿感和痛苦联系起来。这种意识是宝宝能够学会的最早的“家规”之一:饥饿时发狂地哭既无必要,也不是这种陌生世界里的规则。
为什么其他文化中的宝宝哭得少?
研究世界各地育儿方式的育婴专家注意到,在更为“原始”的文化中,婴儿通常不爱哭。其中一个理由是,在这些文化中,婴儿大部分时间是在怀抱里度过的。与西方文化不同,有些文化中的宝宝大部分时间是在大人的怀抱或婴儿背带里度过的,而不是长时间待在婴儿床或婴儿座椅中。事实上,很多文化中都有“下地仪式”,大约六个月左右,宝宝们会被仪式性地放下来,在地上随意爬,而他们通常都很开心。只要孩子想,妈妈还会继续抱他们,直到三岁左右,现在西方文化也认识到了——抱着的孩子哭得少。
内科医生梅尔文·寇也是一位人类学者,他研究了世界各地的育婴法,他曾把某本美国畅销育儿书中有关害怕宠坏的段落,翻译成非洲一原始部落的语言,而该部落的父母都采用高接触的亲密育儿法照顾宝宝,他们的孩子也以平静著称。听了抱多了会把孩子宠坏的警告后,这些妈妈们回应道:“难道他(作者)不知道那只是个孩子,不明白这就是他们哭的原因吗?你把他们抱起来,等他们长大明白道理了,就不会再哭了。”总之,这些跟着直觉走的妈妈们把宠坏理论,完全当作胡说八道。
让自己变成熟。对于新手妈妈们,在宝宝大声哭闹时还能保持平静确实十分困难。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之后,新妈妈们可能会立即跳起来,冲到宝宝身边把他抱起来,紧张地盯着宝宝,好像在说:“怎么了?哪里不对劲了?”然后开始上下地颠簸宝宝,似乎要把哭声从宝宝身体里颠出去。出于内疚和惧怕,这些妈妈不敢让宝宝单独待着,省得宝宝再哭,但即使宝宝明白有紧张反应的妈妈在给予自己爱的安抚,他还是会受到妈妈担忧的感染,哭得更厉害。因此,妈妈应先调整好心态,无需担忧,然后平静利索地把孩子抱起来,轻轻地、慢慢地摇晃他,给宝宝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在这儿,我不会再把你放下的。”
虽然有的新妈妈会很焦虑,但只要对自己的育儿能力有信心,她们都能学会安抚宝宝的技巧。新妈妈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妈妈经常比你更能安抚你的宝宝,至少短时间内如此。她是怎么做到的?她不会听到哭就惊慌失措,而是平静地用一种放松且充满关爱的方式,用整个身体告诉宝宝:你不需要再哭了。同时,她会把这种安静的信心传给宝宝,让宝宝吸收成为自己的情绪态度。即使你是新手,你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了解他的人,相信你自己!
提前预测。避免宝宝哭闹爆发的最好办法就是未雨绸缪,尽可能创造满足宝宝需要的条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哭,同时试着总结宝宝哭之前的信号,一旦出现就立即干预,不要让他觉得只有大声哭才能得到回应。只有通过几天甚至几周的观察后,你才能获得预测宝宝是否要哭的能力,并根据一些很小的线索知道宝宝的需要。如果你的宝宝在吸吮手指,看起来很失望,然后就哭开了,说明吸吮手指便是他饿了的信号,那么当他下次开始吸吮手指时,你及时给他喂奶,就能避免一场哭闹的发生。提升安抚宝宝的技能,同时意味着你需要在过快反应和反应延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这对于不同宝宝,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都有差别。不要担心,就算你不能每次都读懂宝宝的信号,他们也会肯定你的努力。
哭和虐待孩子
有一天,一位前来咨询的年轻妈妈向我坦白,说她用木勺打了她一岁的孩子。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这位能干、热心的妈妈哭了起来:“他哭个没完,我简直受不了。后来他开始尖叫,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脑子里忽然闪过我闹脾气时,爸爸用木勺打我的情景,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就抓起木勺,打这个可怜的小东西。”
虐待孩子的相关研究发现了如下事实:
●受到虐待的宝宝通常哭起来会让人更不舒服。
●虐待孩子的父母更有可能认为他们的孩子“难养”。
●虐待孩子的父母更有可能实行一种较少回应的育儿方式。
所以,教会宝宝们哭得“好听”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因哭声刺耳而激怒大人。虐待孩子的父母通常来自那些高压环境中的家庭,他们儿童时期就被大人虐待过。因此,通过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哭声采取回应和关爱的态度,很多虐待孩子的问题就可以避免。
给宝宝示范甜美的声音。宝宝一旦哭起来,一般都会越哭越响,越哭越想哭。通过眼神的接触来打断孩子的哭声,给宝宝听一种比自己的哭声更让他喜欢的声音,就能很好地帮助他停下来。因此,让一个高需求的宝宝安静下来,你得掌握很多发声技巧。一旦宝宝开始哭,你就开始哼哼、唱歌、吹口哨、用各种不同的声音说话,或做各种表情来抓取他的注意力,让他听你的。做噤声手势或低声说“嘘”,是不可能让一个号啕大哭的人安静下来的。然而如果这“嘘”声能有节奏地一遍遍重复,就像子宫血流的声音一样,一旦得到了宝宝的关注,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宝宝熟悉的、可以安抚他的声音。
不要期望每次都能用你的声音来柔化宝宝的哭声,但从小开始教宝宝什么声音能引发愉快的回应是很有益的。会哭的宝宝通常会成长为会哭的学步期孩子,你可以用他小时候喜欢听的声音来与他交流。你可以告诉你家学步期的孩子:“你长大了,让妈妈听听你这个大孩子的声音,然后我们就出去玩。”父母应该给孩子传达这样一条信息:“我不会对大声哭号有反应的。”这些声音课越早开始练习,就越可能起作用。
危险地带
当你觉得自己想要使劲摇晃你的宝宝,说明你需要立即寻求帮助了。有时候,患疝气痛的宝宝发出的刺耳尖叫声,会让父母的火气“噌”地一下蹿到非理性的地步,只想“使劲摇他(她)”。愤怒地摇晃会对宝宝脆弱的大脑和脊柱组织造成永久,甚至致命的损害。因此,如果父母感到自己即将失去自控力,一定要立即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