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城市就业空间结构是指就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形式及其形成过程,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主要从土地利用、人口、产业、社会空间结构等方面研究城市空间结构,而从就业空间结构视角进行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城市就业空间研究试图以就业问题融合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研究,推动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社会转向,丰富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关键时期,城市的更新改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下岗、失业、再就业等社会问题凸显,城市就业空间结构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机制和新特征。因而,对于城市就业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以及与城市其他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等问题,亟须在理论上加以系统研究。而且,研究城市就业空间演变过程与规律,也可为城市经济转型、更新改造等重大实践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老工业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其发展经历了衰退—振兴的过程。在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城市中的就业问题较一般城市更为突出、更具典型性。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老工业城市就业压力的释放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集中,规模更大。近年来,在国家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背景下,城市产业转型作为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就业。产业转型迫使被动依赖资源和国家投资的老工业城市进行传统产业体制改革、技术改造,迫使老工业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因而老工业城市因资源枯竭、传统制造业衰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导致的体制性失业,构成严重的就业问题。此外,老工业城市都存在迫切需要改造的老工业区,这些老工业下岗失业人员集聚,城市贫困严重,社会治安和社区发展问题突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区”。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老工业区大规模改造引起的企业搬迁,也使城市就业空间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老工业城市就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是针对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其对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沈阳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城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市就业问题不仅是全国老工业城市的缩影,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沈阳市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型产业为主,传统重型产业又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支撑,因此沈阳市就业结构存在国有经济比重大、劳动就业结构单一的特点。1995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比重为37.3%,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4.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业人员就业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2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比重为22.6%,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0.9%,分别比1995年下降了14.7%、9%和13.5%。城市中职工下岗、失业问题严重。2002年年末,沈阳市下岗职工人数36.5万,占职工总数的25.7%,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0%。下岗职工中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比重最大,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6.3%。下岗职工大部分集中在工业企业,轻工局、纺织局、石化局和农机总公司下岗职工分别占本行业职工总数的51.9%、43.8%、31.9%和55.9%。仅此四个行业的下岗职工总数就占全市下岗职工28.8%。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沈阳市成为全国就业问题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自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一方面,沈阳市继续对老城区进行整治,对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扩散、转移,大量企业和它们的职工向郊区迁移;另一方面,全面开发新城区,建立沈北新区,建设依托铁西新区的沈西工业走廊,生产企业和相关人口向近郊区集聚,人口和工业的郊区化进程进一步加剧。在城市郊区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就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发生重新配置。郊区化导致沈阳市的工业区、居住区等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日渐明晰,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城市空间结构在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发生重构。近年来,随着沈抚同城化、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沈阳市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体制结构以及人口素质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就业空间变化、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地反映了对城市就业空间结构研究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本书把沈阳市作为实证研究区域,研究老工业城市衰退引起的就业结构、就业空间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的就业空间变化条件和机制,寻求就业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合理规划的科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