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员、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跨国流动,跨国公司为实现成本最小化,开始实施资源全球配置策略。在此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被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区段和环节为对象的分工范式,即国际产品内分工(卢锋, 2004a)。国际产品内分工克服了传统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中假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全部生产过程在某一国家或经济体内进行的局限,瓦解了福特式一体化生产模式,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置其各生产工序和环节,并最大限度地获得要素成本节约效益和专业化收益。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形态将国家间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体系从完整的产品,深入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环节,从而引发全球生产与贸易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福利及收入分配带来新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环节,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使众多发展中国家成为当代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

得益于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该新型国际分工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扩张,片断化生产、跨国外包和离岸等生产活动逐渐盛行,中间投入品贸易快速增长。Lurong Chen(2008)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产品内分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0—2000年,零部件贸易从3550亿美元增长为84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9.1%,而同期世界贸易、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和3.7%,零部件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超世界贸易及世界 GDP的增长速度。根据本书的测算,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产品内分工仍以稳定的速度增长。1998—2012年,世界中间产品进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1%、9.05%,相应地,中间产品进出口占世界总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从54.3%、53.0%上升至57.8%、54.9%。随着国际产品内分工及贸易的迅猛发展,有关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测度、产生基础或影响因素、组织模式选择及影响作用四大问题上,其中,国际产品内分工对各国福利、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在许多国家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趋势下尤受关注。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收入分配不均、工资差距扩大和非熟练劳动力失业增加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非生产性工人(相对于生产性工人)的相对工资和相对就业迅速上升(见图1-1和图1-2); Zhu(2005)测算了1978—1988年28个国家的工资差距变化情况,发现9个高收入国家中有8个国家的工薪差距在扩大,11个中等收入国家中有8个国家的工薪差距在扩大,而在7个低收入国家中也有3个国家的工薪差距在扩大。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本书计算了1995—2009年28个样本国家的高等教育劳动力(HS)、中等教育劳动力(MS)和低等教育劳动力(LS)三类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报酬份额和就业份额变化情况(见表1-1),发现28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W_HS/W_MS、14个国家的W_HS/W_LS、W_MS/W_LS出现了扩大,而且除墨西哥外,27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劳动力相对工资报酬份额和就业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图1-1 美国制造业非生产性工人/生产性工人的相对工资

资料来源:罗伯特·C.菲恩斯特拉:《全球经济下的离岸外包——微观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影响》,孟雪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图1-2 美国制造业非生产性工人/生产性工人的相对就业

资料来源:同图1-1。

表1-1 工资差距、报酬份额和就业份额变化情况(1995—2009年)

表1-1 工资差距、报酬份额和就业份额变化情况(1995—2009年)续表

说明:W_HS/W_MS为高等教育劳动力与中等教育劳动力工资差距;W_HS/W_LS为高等教育劳动力与低等教育劳动力工资差距;W_MS/W_LS为中等教育劳动力与低等教育劳动力工资差距;LABHS、LABMS、LABLS分别为高、中、低等教育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份额;H_HS、H_MS、H_LS分别为高、中、低等教育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变化幅度根据2009年各指标值减去1995年相应各指标值获得。

资料来源:根据WIOD数据整理获得。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pler-Samuelson Theorem, SS定理),国际贸易将使出口产品中相对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提高,进口产品中相对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降低。因此,随着各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的工资不平等程度会不断加深,而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平等程度会不断减小。显然,SS定理的预测与发展中国家工薪差距扩大的实际不符。另外,尽管SS定理的推论和发达国家的现实一致,但在影响渠道上仍存在两个矛盾:SS定理中要素收益等于其边际产出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贸易开放使发达国家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及行业技术密集度的下降(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后,在要素投入上企业会用非熟练劳动力替代部分熟练劳动力,使行业技术密集度下降,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提高)。但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行业技术密集度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另外,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是趋于下降的。[1]

由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合理解释这些矛盾,学者开始寻求新的解释,视角之一是基于国际产品内分工视角展开研究。[2]国际产品内分工作为技术进步和贸易自由化的综合体(Jones and Kierzkowski, 1990)[3],被认为是继贸易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之后引起工资差距扩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Feenstra and Hanson, 2003)。于是该领域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8671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1978年的2.9%跃至2012年的11.34%,进出口额的排名分别从1984年的第17位和第15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和第1位。其间,中国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为突破口,快速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逐步成为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无论是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还是垂直专业化指数都表明,当前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已达到较高水平:2012年,中国中间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位居世界首位;中间产品贸易长期占中国总贸易额的50%左右,且中间产品进口占比一直在70% 以上;垂直专业化率达25%—30%,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对垂直专业化率进行修订,则中国出口中的进口中间产品价值占比可能高达50%(Koopman等,2012;Dean等,2008;刘庆林等,2010)。

同时,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2012年的0.474,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之比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增大(Xu和 Li, 2008;喻美辞和熊启泉,2012),在2004年达到最高水平,为2.184,之后虽有所回落,但2011年工资差距仍有1.593;熟练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份额则分别从1996年的1.42%、1.41%上升为2011年的2.86%、4.48%。表1-1中1995—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就业及报酬份额也大幅提升。那么,中国的这一收入分配现实是否与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关?[4]如果有,国际产品内分工又是如何推动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实际上,中国工资及收入差距扩大的十几年里,正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时期。为此,国内学者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 研究范畴

国际产品内分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是开放经济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开放经济发展可以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劳务合作等多种国际经济发展方式,但开放经济的发展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当前的国际分工表现为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深化的趋势,因此,本书选择从国际产品内分工这一视角展开研究,并根据负责完成生产工序技术含量的不同,把各国进行的国际产品内分工分为不同模式。又因当前中国的服务外包水平比较低(陈仲常和马红旗,2010),因此,本书聚焦于实体国际产品内分工。

收入分配是一个范围较广的命题,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众多经济学家,不过,本书的研究主要基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收入分配包括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其中,前者衡量国民收入在要素间的分配情况,又称要素收入分配;后者衡量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收入分布状况。考虑到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与“技工荒”现象并存,为此,本书仅关注前者即要素收入分配,而且只考察国际产品内分工对各类技能或教育程度劳动力之间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 研究意义

基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模式,探讨国际产品内分工对各类技能或教育程度劳动力收入分配、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两个方面的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关国际产品内分工收入分配效应的文献众多,但研究结论相差颇大。此外,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际产品内分工影响要素相对需求、相对价格的作用机制和渠道也各有侧重,为此,有待进一步梳理,需要构建更具一般意义的分析框架。在经验研究方面,已有研究虽然检验了不同行业、不同国际产品内分工及贸易伙伴条件下的产品内分工收入分配效应,但至今仍鲜有研究基于不同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来实证检验产品内分工对各要素相对需求、相对价格的影响。本书基于一国(行业)所负责生产工序的技术密集度差异,识别和区分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模式,对国际产品内分工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进行演绎、归纳,并展开相应的实证检验,可以为现有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在实践指导方面,当前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产业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和调整,同时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已发生变化,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模式迫切需要调整和变革。本书对关于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主要经济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指导实践,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另外,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本理念下推动进行的,但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收入分配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正确认识国际产品内分工这一重要开放经济变量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各类劳动力就业、工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本发展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