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教育家张方佐评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离桑东渡

1901年3月29日,在鄞县南乡(姜茅山)张宗漕村现为鄞州区姜山镇孙张漕村。——作者注,村民张有德的第二个儿子张方佐诞生了,这个孩子的诞生给这个寂静村落里的族人们带来了些许的兴奋。孙张漕村位于鄞奉平原腹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和其他祖祖辈辈居住在鄞奉平原上的乡人一样,村里人大多以务农为生,由于耕地有限,凡是头脑灵光、勤勉些的乡人就学门手艺,农闲时候外出做工挣些小钱以贴补家用。张方佐的父亲张有德,也有一门会裁剪的手艺在身,和村中的同族人一样,经常性地外出做工,这是村里人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走过的地方,近一些的是县城茅山镇、姜山镇、奉化、宁波等地,远一些的就是杭州、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在一个叫张尚义的同族人回到村里前,张方佐的父亲还没有去过更远的地方。

在张方佐童年的记忆里,有母亲的陪伴,他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和小伙伴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平和而广阔的乡下,和大多数江南水乡一样,孙张漕村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水塘,或村内或村外,南方雨水的滋润下,水塘的水总是满的,滋润着村里的草木。满眼绿色的原野上,红的、黄的、粉的花或隐或现地点缀其间。幼时的张方佐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和周围孩子相比,他见到父亲的机会很少,从大人们的言谈中,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做工挣钱,很长时间才会回家一趟。年长的大哥张方标也早已外出谋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到家中和他们团聚。母亲袁秋蘭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丈夫离开家的日子,她独自一人守在家中,下地干活,纺纱织布,辛勤养育尚在幼年的张方佐。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没有因为他是家中的幼子而溺爱他,反而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对他的管教更加严格。在日常生活里,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母亲总是以自己的言传身教点点滴滴地影响着他,每日辛苦织布至深夜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他年幼的记忆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朴实的教育对于他逐渐养成耐劳勤学的习惯,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张方佐家世代以务农为主,由于父亲和大哥很早就外出闯荡,对于家中的幼子,父亲和兄长心中委实不愿他再经历外出做工的艰辛,认为读些书总是要好的,虽比不上离村子不远的走马塘村,世代都有进士临门,但好歹也能改变一下命运。此时的张家,有两位男丁外出做工挣钱,加之母亲的勤俭持家,日子也还过得去,对于年幼的张方佐来说,养家糊口的重任暂时还落不到他的身上。但凡家中生活有些宽裕的人家,都把男孩子读书识字作为一件大事,于是,在父亲和兄长的来信叮嘱下,张方佐8岁时,被母亲送到了村中的私塾,开始了识字启蒙。在村中读私塾的4年时光,使他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斯斯文文的读书郎,而这个读书郎也让张家传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父辈们的人生之路。

1913年,张方佐的父亲张有德从日本回到家乡。张有德在日本横滨族人开设的一家洋服店中当裁剪工人,洋服店的生意不错,加之同族兄弟、乡亲族邻们的关照,在日本的日子比在家中好过些。此时张有德家中长子已经长大成人,自立门户,只有结发妻子和幼子留在家中。为了能一家团圆,照应妻儿,张有德便决定将妻子袁秋蘭和幼子张方佐一起带到日本横滨,结束两地分离互相牵挂的日子,一起在日本定居生活。

从此,12岁的小小少年跟随父母去往异国他乡,一起出发的还有村中的其他族人,一路上好有照应。离开村庄后,只需半日行程就能到宁波三江码头。宁波三江口因其具有内陆河道与大海衔接的优势,多年来的开埠,使三江口成为喧闹繁华的外海码头,三江六岸河湾纵横,码头林立,密密麻麻的帆船遍布江面,来往的外国商船趾高气扬地占据着大码头。从沿着甬江开往外海的船上可以看到:三江口北岸是英、法、美等国设立的领事馆,外滩上欧式风格的小楼布满江边,在甬江转弯处耸立着的哥特式教堂的尖塔尤为突出,薄雾笼罩的江面,泥沙翻滚的甬江水,布满江面的大小船只,渐行渐远的陆地,依稀挺立的教堂尖塔……

经过几天的海上漂泊,他们来到了日本横滨,和其他旅居日本的华人子女一样,张方佐很快被家人送入由华人自己开办的横滨华侨小学入读,以免荒废学业。久居海外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同时,为谋求长远发展,无论多么艰难,都倾心于下一代人的教育,在华人聚集地,华人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筹资金兴办教育,横滨华侨小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的。在日本各地,早期旅居华人在当地站稳脚跟后,也陆续开办了能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小学或中学。刚刚就读的张方佐在离开家乡熟悉的环境后,在日本横滨华人开办的小学,还能听到自己国度熟悉的语言,因而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应。这里有年龄相仿的同龄人,有说汉语的老师,有熟悉的家乡气息,回到家中,有父母的呵护照料,年幼的张方佐很快便适应了环境,他在这个时期是幸福的。

百年前宁波三江口岸老照片

一年很快过去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主战场在欧洲,但此时的中国已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国土被列强所分割。日本为进一步扩张领土,实现其侵略野心,借机发兵,向德国所占领的青岛发起战争,在中国领土上挑起了战端,局势突然紧张起来。为安全起见,在横滨的张方佐一家和其他族人不得不一起逃离日本,回到家乡避难。

回到家乡的张方佐并没有中断学业,他被家人安排在鄞县第三高小继续上学(当时茅山镇属于宁波鄞县)。宁波开埠较早,此时西学已逐渐传入,但这一地域受儒家思想影响甚久,鄞县更是浙东学派的重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仍居于主导地位。从幼年时在家乡入私塾开始,张方佐就一直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儒家思想扎根于他的内心,“致良知”奠定了他做人做事的原则。后来他到日本横滨入读华侨小学,避难回国后又继续接受正规教育,他的教育从未间断过,而且是从传统式教育逐渐转为较开放的现代式教育,这些教育经历为他以后在日本的更高层次的求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16年夏季,完成高小学业的张方佐再一次被家人带到日本横滨,开始在志成中学读书,这也是一所由华侨主办的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此时的张方佐不再是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年,父辈们的艰苦创业,祖国故土族人们的困苦挣扎,在他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没有依靠,没有外援,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拼搏,未成年的他,只能将这股自强不息的韧劲投入学业中,从书本中探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