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北宋初,党项势力继续割据夏州,折氏控制的府州成为抗击党项的要地。在党项首领李继捧举族归顺后,李继迁继续割据,与宋中央发生冲突。淳化五年(994),宋太宗攻占夏州,下令迁民毁城。但李继迁的势力却日益扩大,随后攻占灵州,建立以今天银川为中心的政权。从此,对北宋中央构成严重的威胁。
北宋时期,府州始终发挥捍卫西北的一方重任,折氏一门也因此名闻天下。折德扆家族可以说既是北宋民族融合的缩影与特殊家族,也是北宋世代将门中的典型代表。宋太祖建国后,折德扆听命中央,遂继续留用。折德扆死,长子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在宋太祖朝后期被授泰宁军节度使,留京师。折德扆次子御卿在其兄徙镇后,被任命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在宋太宗征河东期间,折御卿率军作战有功,后拜永安军节度使,屡败契丹和李继迁的进攻。折御卿死,其子惟正、惟昌先后知府州事。折惟昌镇守府州时,与西夏及周边部族长期作战,死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廷以其弟惟忠为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检使,领普州刺史”。终左藏库使、简州团练使。折惟忠卒,“录其弟侄子孙七人,以其子继宣嗣州事”。宝元(1038—1040)中,折继宣因故被罢,其弟继闵被擢为西京作坊使,“嗣州事”。庆历(1041—1048)中,折继闵打退了元昊对府州城的进攻,终宫苑使,领果州团练使。折继闵卒,其弟继祖“嗣州事”。折继祖“临政二十余年”,累转皇城使、解州防御使。折继祖卒,以从子克柔镇守府州。
折继闵弟继世,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后在对夏战争中多有战功,以左骐骥使、果州团练使卒。折继闵子克行,从宋将种谔讨西夏,以功擢知府州,后官至秦州观察使。史称:“克行在边三十年,善拊士卒,战功最多,羌人呼为‘折家父’。”其子可大为荣州团练使,知府州。折克行从子可适,因鄜延帅郭逵所荐,补殿侍。在宋神宗和哲宗朝,折可适长期转战西北前线,历知岷、兰州及镇戎军、东上閤门使、泾原钤辖、副都总管及知渭州等,迁侍卫步军都虞侯,拜节钺。折可适之子彦质,曾追随其父“参军事”,至南宋时至签书枢密院。留在当地的折氏归顺金朝,继续镇守府州,与西夏军对峙。
总之,府州的折家将对北宋的国防做出突出贡献,因此受到宋中央的极大信任,是仅有的允许一个家族世代长期掌控一个地区的特殊现象。北宋中叶朝臣张方平指出:“太祖不勤远略,如夏州李彝兴、灵武冯晖、河西折御卿,皆因其酋豪,许以世袭,故边圉无事。”其实,只有折氏延续到两宋之际。折家将还与麟州杨家将及影响越来越大的西北种氏将门齐名。另外,还有折氏以外的府州人物,也在国防中有突出的表现。如张岊(音jiē),“府州府谷人,以赀为牙将,有胆略,善骑射”
。张岊长期在西北前线从军,曾任麟府路驻泊都监兼沿边都巡检使,累迁洛苑使。他长期参加抗击西夏的战争,屡立战功,并最终负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