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月1日 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预备会在南京开会,出席中执委19人,列席中监委六人。蒋介石主席。决定2月2日上午10时举行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全体会议开会式,3日开议;推蒋介石、谭延闿、于右任为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全体会议主席团。
△ 国民党四中全会“改组国民政府审查委员会”开会,决定:国民政府委员为35人,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推定,常务委员五至七人,互推一人为主席;国府下设八部、三院、两局、两会,为: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教育八部,监察、审计、考试三院,蒙藏、侨务两局,建设、军事两委员会。同日,“中央政治会议审查委员会”开会,议决:政治委员会暂存,政治分会专理党务。“军事提案审查委员会”开会,商定:统一全国军政,规定全国各军及省防军数目、编制、任务,不恢复党代表制,提高各级政治训练部、处之职权,严定政治工作人员之资格。
△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开第一二七次会议,蒋介石等17委员出席,蔡元培主席。根据孙科、张静江等11委员提议,议决设立建设委员会;通过修正建设委员会组织法;确定建设委员孙科、张静江、李石曾、孔祥熙、叶楚伧、宋子文、郑洪年、魏道明、陈立夫、曾养甫、王征等常委;建设委员会经费定为五万元,由委员会筹集。
△ 杨宇霆、张学良在保定召集对冯军事会议,安国军将领出席者为第八军军长万福麟、第十军军长王树常、第十一军军长刘伟、第十五军军长汲金纯、第十七军军长荣臻、第二十九军军长戢翼翘及军团部参谋长鲍文樾、总参议岳兆麟等。席间讨论军事计划,决定对冯玉祥军队采取积极行动,以万福麟、戢翼翘及于学忠(第二十军)担任攻豫前锋队,东路方面由直军及团防军联合,与京汉线奉军取一致行动;奉军总副指挥,分别以万福麟、戢翼翘充任。
△ 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议决加派谢瀛洲等10人为省党部改组委员;派孙科为建设厅长,未到任前,由吴铁城代理。
△ 桂军第十五军军长黄绍竑抵汕头,当晚于汕头第八路总指挥部行营召集军事会议,讨论韩江上游军事及向闽、赣发展计划。据各军报告,第四军经寻邬、安远入赣者有五六千人,黄即席决定调一纵队伍廷飏部、二纵队黄旭初部、三纵队吕焕炎部克日向韩江上游开拔,一俟集中粤边后,一路以钱大钧、王文瀚为主力入闽,一路以黄旭初各部为前锋入赣。黄本人即率队驰赴韩江上游督师,追击第四军。
△ 第十一路总指挥方振武部脱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由河南开抵江苏砀山加入第一集团军,并派参谋长杨可东赴徐州见蒋介石、何应钦接洽北伐。
△ 原程潜第六军留守广东的第十八师苏世安部奉命自韶关北上,协同西征军夹击湘军,防堵李品仙、何键部队南下。是日,苏部向耒阳前进,在湘江附近,与李品仙部已有接触。
△ 红军占领坪石。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宜章农军共3000人,撤离宜章,1月31自圣公坛(宜章南40公里)向岩泉进发,是日同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许克祥部五个团兵力相遇,激战两小时,许部不支,退向坪石。红军乘胜追击,占领坪石(广东韶关县属),歼敌1000余人。坪石大捷,为湘南暴动打开了胜利局面。
△ 浙江省政府通令各属,凡民众运动,非经政府核准,不许举行。
△ 驻华德公使卜尔熙向北京外交团声明,德国预备加入禁止军火运华协定。
△ 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离北京南下,英使蓝普森同行。行前,易纨士曾致北京军政府财政部三税务节略,其大要为:列国承认中国自定税则,分步骤进行,第一步,二五附税改海关征收,进口货一律增至一二·五,将二五税取消;第二步,在上海开税率委员会。
△ 国民政府财政部以芜湖税务司贾士(又译加斯特)不遵命令,滥用职权,封锁海关,下令免职,并训饬所属各税务司,此后如有违令者,一律惩处。
△ 武汉卫戍司令部逮捕共产党员23名,枪毙孝感县共产党员一名;8日枪毙共产党员六名;14日破获汉口共产党机关一处,逮捕共产党员13名,15日续捕四名。18日破获汉口共产党机关一处,逮捕共产党员13人。19日,在汉口逮捕共产党员四名,枪毙共产党员21名。
△ 武汉公安局邀请各界商议官民协助“清共”办法,责成民团随时侦缉报告,知情不报,以“附共”论罪。
△ 湖北省黄冈县共产党率数百人进攻团风镇,与团防激战数小时,团防不支,适省军赶到,共产党始退。次晨,省军追至回龙山,枪毙共产党员五人,捕嫌疑犯10余人。
△ 长江华轮复航(去年8月起停航)。
△ 日本在台湾实施《台湾土地改用总则》。
2月2日 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上午10时在南京举行开会式。白云梯、张静江、李烈钧、蔡元培、陈肇英、黄实、柏文蔚、朱培德、何应钦、丁超五、宋子文、潘云超、朱霁青、陈树人、经亨颐、于右任、邵力子、褚民谊、陈果夫、蒋介石、何香凝、李石曾、丁惟汾、王乐平、王法勤、缪斌、谭延闿、郭春涛、李宗仁出席。于右任主席。蒋介石致开会词,称四中全会是在推翻了共产党之后,本党团结起来召开的,可说是“本党中兴的一个会”,今后的惟一工作是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国民会,欲达此目的,必须共同一致反对共产党,铲除共党的理论与方法;对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做军阀的后盾来破坏革命势力的,仍然是同反抗俄国一样来反对他。
△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开第二次谈话会,中执委21人出席,中监委八人列席,蒋介石主席,决议组织外交方针讨论会,推定于右任、李烈钧、蒋介石、宋子文等七人组成,谭延闿召集。四中全会决发《对俄民众宣言》、《对日宣言》、《对弱小民族宣言》、《对国民宣言》、《对党员训令》。
△ 下午,整理党务审查委员会开会,决定中央党部除宣传、组织两部及秘书处不予更改外,请增设训练委员会、民众运动委员会以代替农、工、商、青、妇五部。当晚,蒋介石召集外交方针讨论委员会开会,磋商清党后外交方针。
△ 西征军在长沙开联席会议讨论军事、政治问题,决定分湘南、湘西两路追击湘军:由白崇禧、程潜分别指挥湘南方面;由白指挥第七军夏威、第十九军胡宗铎,一由湘潭沿朱亭进攻衡阳,一由醴陵取道茶(陵)、攸(县),抄攻衡(阳)、郴(州);一由湘乡取道宝庆(邵阳),会攻衡(阳)、永(零陵),并以第二十一军第一师向成杰部开往湘潭、湘乡,为衡(阳)、宝(庆)间总联络。湘西方面:由程指挥第十四军陈嘉祐及第六军之一部,一由宁乡攻益阳、沅江,一由汨罗、白马寺夹攻沅、益。是日上午4时,各队自长沙分途出发。
△ 黄绍竑与陈铭枢在揭阳会晤,商妥入赣战略。会谈后,陈乘轮赴汕头,黄转梅县,率西南两路入赣。
△ 第八路总指挥李济深所属之第三十二军钱大钧部于上月26日至五华追击缪培南第四军第十二师吴奇伟部,是日进驻蕉岭,吴部向定南败退。
△ 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秦德纯率部进攻孙殿英部直军,是日占领卫辉县城,孙军全部被俘,同时并俘获军长任增祺、旅长张玉玺及团长以下军官300余名,机关枪百余挺,迫击炮200余门,炮弹5000余发。
△ 驻防滑县之直鲁军徐鹤亭旅及赵殿元团,响应冯玉祥,退出内黄、濮阳、清丰、南乐等县,冯军随即占领。
△ 冯玉祥电令各军严密查拿共产党,规定:于本年1月1日起,凡讯明有据者,押送前来,定实行枪决。
△ 共产党员、广州苏维埃政府劳动委员兼赤卫队总指挥周文雍被捕,6日在广州黄花岗就义。
△ 河南省政府通电指斥张作霖将“肇和”、“海琛”二舰运至旅顺请日本修理,吁请分途进讨,“务于最短期内,直捣奉鲁巢穴”。
△ 吴佩孚在大竹设“大帅行辕”,挂“讨贼联军总部”招牌。
2月3日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举行首次会议,中执委员蒋介石、谭延闿、于右任、李烈钧、戴季陶、褚民谊、何应钦、柏文蔚、丁惟汾、周启刚、宋子文、白云梯、朱霁青、经亨颐、丁超五、黄实、朱培德、缪斌、何香凝、陈树人、王法勤、王乐平、陈肇英23人出席,中监委员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李宗仁、邵力子、陈果夫、郭春涛、潘云超八人列席。谭延闿主席。决议:一、开除隶属共产党之中央执行委员谭平山、林祖涵、于树德、吴玉章、杨匏安、恽代英六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许苏魂、夏曦、韩麟符、董必武、屈武、邓颖超七人党籍;中央执行委员附逆有据而开除党籍者一人,已故者二人,停止职权者一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附逆有据而开除党籍者一人,已故者一人,停止职权者一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补为中央执行委员者10人,为白云梯、周启刚、黄实、王乐平、陈嘉祐、朱霁青、丁超五、何应钦、陈树人、褚民谊。二、开除隶属共产党之中央监察委员高语罕、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江浩党籍;由候补中央监察委员黄绍竑递补。三、改组中央党部案照陈果夫、丁惟汾、蒋介石所提设组织、宣传、训练三部及民众运动委员会并各项特种委员会之提案通过。
△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于下午续开全体会议,中执委员21人出席,中监委员八人列席,于右任主席。决议:一、政治委员会改组案:中央政治会议及各地方分会仍可存在,候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各分会应专理政治,不兼管党务。于广州、武汉、开封、太原四处设立分会,其政治指导区域,广东、广西属广州分会,湖南、湖北属武汉分会,河南、陕西、甘肃属开封分会,山西、绥远、察哈尔属太原分会,其余各省概由中央政治会议处理之;《政治会议组织条例》及《政治分会条例》,交中央党务委员会修订。二、国民政府改组案:改组国民政府审查委员会所提《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除第五条略有变动、第七条保留下次讨论外,其他十条均修正通过。
△ 北京军政府国务院总理潘复邀外、财两界要人及以前参与关会各人物,在宅内会议关税事务。决议:一、关于实施过渡关税办法,以原定关税自主期迫,在关税自主期前之过渡税率,亟应图早日实施,决由税务处去电上海,训令到沪之易纨士,着其在沪接洽实施过渡税办法;二、决组“关税自主委员会”,以潘复、夏仁虎、王荫泰、颜惠庆、顾维钧、李思浩、沈瑞麟、梁士诒、阎泽溥为委员,钱泰、严鹤龄、袁永康、金焕章为专门委员。
△ 湘鄂政委会讨论地主、佃农间之租课问题,议决暂废止二五减租条例,仍以地主与佃农间自由意志规定之租约为准。19日,政委会通令各县遵照。
△ 第八路总指挥陈铭枢以粤境战事即将结束,自梅县班师,取道汕头回省。12日,广东省、市党部欢宴陈铭枢等,军政要人赴会者200余人,吴铁城致欢迎词,陈演说东江作战经过,对于党务力主服从中央,勿信流言。
△ 湖北枣阳县共产党率四五百人,图扑县城,樊钟秀派兵一营,与战于县北五十里寨附近,县长余花楼亲往前线指挥,饮弹毙命,旋得樊加派景团长率队来援,始击退共产党。
△ 朱德、陈毅率部队于2月2日离坪石北上,当晚到达白石渡,郴州守军何键部于折岭(郴州以南宜章以北)设防。红军翻山越岭,在折岭一带包围何军,是日下午,激战三小时,何军不支,向北溃退,红军直追至郴州良田,全歼何军,毙何军副师长一名,旋向郴州进发。
△ 奉军剿平大刀会,袭击通化附近之二村大刀会根据地,凡12岁以上之男子,悉被屠杀。
△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答复江苏特派交涉员抗议意以步枪四万支售与张作霖事,称已电询本国政府,并无其事。
2月4日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二次会议于上午9时开会,中执委员23人出席,中监委员八人列席,蒋介石主席。决议:一、南京“一一二二”惨案,由政府所组织之法庭依法审判,死伤各员另由政府参照党员抚恤条例从优抚恤。二、修正通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设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并设最高法院、监察院、考试院、大学院、审计院、法制局、建设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
△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下午继续开会,谭延闿主席。决议:一、改组军事委员会、改定军事系统及改良军队政治工作三案,以“对总司令之权限及其与军委会之关系未有明确规定”,决定重付审查后再提交大会讨论;加派戴季陶、何应钦共同审查国事三案。二、修正通过“整理党务根本计划”审查委员会提出之《整理各地党务决议案》;丁惟汾、陈果夫、蒋介石所提整理党务计划交中常会讨论,以本日通过之《整理各地党务决议案》之各条为原则。《整理各地党务决议案》规定,各地各级党部一律暂行停止活动,听候中央派人组成党务指导委员会,办理党员重新登记及整理事宜。
△ 下午2时,西征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师向成杰部与湘军第三十六军在小田冲、石狮寨接战,湘军不支,向永丰、宝庆退去,向部遂占湘乡县城。
△ 湘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开第一次会议,程潜主席,议决:一、派陈嘉任、刘岳峙、刘召甫、张定分任湖南民政、财政、建设、教育事宜;二、取消军事、司法、土地三厅;三、民、财、建、教四厅,限各委员于5日前往接收,正式办公;四、对外文件一律用湘鄂临时政委会名义,由主席程潜与各该主管委员副署;五、临时政委会职权,以湖南省政府成立之日为止。
△ 黄绍竑抵畲坑(属梅县),闻第四军向闽南移动,即分兵两路:一由兴宁入赣、一由蕉岭入闽,以西路军为主力,东、南两路为辅。
△ 第三十二军军长钱大钧由广东普宁县统兵入赣,追击第四军。
△ 日本首相田中派三井物产会社职员、张作霖的挚友江藤同张作霖会见,谈“满蒙五铁路”签约问题。下午4时,江藤会见张学良,张学良表示赞同,愿尽力相助。当晚8时,江藤再见张作霖,刚自东京归来之张作霖日本顾问町野列席,并报告日本承认张作霖所提条件。张作霖谈称,已说服张作相使其勉强同意签字,在各项合同上当须本人自签“阅”字。
△ 国民政府财政部特设湘、鄂、赣、皖四岸食盐济运总局,委松江盐运副使陈绍妫为局长,是日公布组织简章,设总局于南京,四岸各设分局;总、分局运销盐斤,由淮北各盐场配运,定额暂以200万担为限,从前临时官盐、商盐一律停止。
△ 红军占领郴州。红军向郴州进发,何键部守军闻风逃窜,红军未经战斗,即进占郴州。5日,中央郴属特委会成立。6日,郴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李才佳为主席,旋即掀起“插标分田地”的群众运动,处决了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没收了地主豪绅的粮食,烧毁田契,废除债务,并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师,邓允庭任师长,蔡协民为党代表。
2月5日 “首都各界拥护中央四次全会暨蒋介石复职市民大会”于南京公共体育场开会,到10万余人。国民党南京特别市党部洪轨主席,于右任出席并发表演说,大会通过通电全国一致拥护四中全会及拥蒋复职,要求取消特别委员会所产生之各党部及各机关,拘捕“一一二二”惨案主从各犯,完成北伐,统一民财两政,彻底肃清共产党等10项提案。
△ 国民政府财政部通令禁止重征赋税。同日,又通令恢复盐务稽核机关(根据民国二年善后借款而设),其前任财长孙科任内所设之上海稽核总所及江、浙、闽、粤、赣、鄂稽核人员一律停止工作;至于外债问题,俟通盘筹划,再定办法。
△ 冯玉祥由新乡赴巩县。9日返郑,10日即赴汴。
△ 阎锡山在太原召集晋军北伐前敌将领开紧急会议,商震、徐永昌、杨爱源及留省各师长出席,决定反攻奉军。是日,阎致电驻南京代表赵丕廉,嘱向蒋介石等转达一切。
△ 驻杨柳青褚玉璞安国军第七方面军第六旅第二团全团士兵受冯玉祥方面运动,突然哗变,绑团长而行,杀连长二名,变兵分三组,全副武装向天津出动。代理天津镇守使谢玉田等闻报急调督署镇署卫队、宪兵、保安警察前往堵截,在津南10余里地方与变兵交火,变兵不敌,分向安次、武清撤走。
△ 黎元洪声明否认参加北方名流发起之全国和平运动。
△ 东三省金融界因奉票连续跌价,大起恐慌,营口东亚烟草公司职工1300名,要求全行发给工资未遂,全体罢工。同日,营口警察以奉票低落,生计艰难,开始总罢工。
△ 法驻华公使玛太尔由北京南游沪、汉各地,是日,由汉口抵南京,国民政府设午宴招待,蒋介石、于右任、蔡元培等50余人出席,李烈钧主席致欢迎词。法使致答词,称:法愿工商上通好,中法不适之规约,亦可取消重订。
2月6日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于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中执委员21人出席,中监委员八人列席,于右任主席。决议:修正通过“整理党务根本计划”审查委员会提出之《整饬党纪之方法案》;通过蒋介石、戴季陶提出之《整理特别党部原则》。
△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大会下午继续开会,谭延闿主席,决议六项,其要项为: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定于十七年(1928)8月1日召集之。二、宁、汉两方决议案,交执监两委员会常务委员联席会议审查:(一)凡与联俄容共政策有关之决议案,一律取消;(二)凡因反共关系开除党籍者,一律无效。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均修正通过。四、《中华民国暂行刑法草案》,交中央常务会议迅予审议通过。五、于右任所提《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交国民政府责成军事委员会北伐全军总司令统筹全局,从速遵办。
△ 驻益阳之湘军何宣师向西征军投诚,编为第九师,西征军第六军第十九师胡文斗部进驻益阳。
△ 第四军从五华退入赣南,是日,沿闽赣边退集会昌。西路总指挥黄绍竑统率伍廷飏、黄旭初、吕焕炎三师,从兴宁追入江西寻邬县。10日,伍廷飏部叶丛华团追至澄江圩,与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王超遭遇,将王部击败,第四军尽向会昌撤退。
△ 李济深第八路军第十五军伍廷飏部克雩都,第四军第十二师退长兴。
△ 易纨士于4日抵上海,是日,晤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建议召集南北代表共同列席关税会议。
△ 北京军政府国务总理潘复召集关税自主委员,正式会商关税自主与增收税率问题。专门委员钱泰等人提出二五附税改由海关征收一事,应商洽日使克期开征等四项意见,顾维钧、梁士诒赞同在沪开税率会议。
△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大藏省财务官公森太郎、正金银行副行长武内、东亚兴业银行董事小贯调查长江流域日本对华债权、汉冶萍公司、南浔铁路等实状,于是日抵上海。次日偕矢田总领事会见宋子文及郭泰祺,面谈汉冶萍整理问题,双方各陈意见,俟调查实情后,再正式交涉。
△ 浙江省政府议决公安局即日封闭各级工会。同日,杭州公安局长章烈奉命发出布告,将所辖400余工会于下午5时以前一律封闭。
△ 国民政府大学院决定改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为浙江大学,蒋梦麟任校长。
△ 中华民国拒毒会会长李登辉、总干事钟可托联名电四中全会,要求责成政府变更禁烟政策,改变“寓征于禁”政策为“寓禁于征”。
△ 晚9时,厦门公安局四出搜捕共产党,至11时,共捕走10余人。
△ 湖南宜章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毛科文任主席。
2月7日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闭幕。四中全会于上午举行第四次会议,中执委员22人出席,中监委员五人列席,蒋介石主席,决议七项,其要项为:一、推举戴季陶、丁惟汾、于右任、谭延闿、蒋介石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二、推举丁惟汾、于右任、王伯群等49人为国民政府委员;三、推定谭延闿、蔡元培、张静江、李烈钧、于右任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四、推选于右任、方振武、方声涛等73人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五、指定于右任、白崇禧、李宗仁、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程潜、冯玉祥、杨树庄、蒋介石、阎锡山、谭延闿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六、蔡元培等五人提议制止共产党阴谋,铲除共产党之理论、方法、机关、运动,由全体会议交由执监两委员会与政治会议随时审查执行。下午,四中全会举行闭幕式,于右任主席,通过《中华民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宣言》,即行闭幕。
△ 江藤会见张作相,张作相谈称,承包铁路合同,事关重大,须待战争结束回吉林商议后才能签字。
△ 江苏省政府指令核准虞洽卿为上海租界内纳税华人会主席。
△ 胡宗铎部第十九军于3日自长沙出发,追击湘军第八、第十七、第三十六军,是晚占领衡山县,湘军分向宝庆、衡阳退却。
△ 易纨士在上海访晤黄郛,略述关税问题意见:一、按以前关税会议修正之七级表实行加税;二、由南北两政府各发同文通知书与各国;三、增加数目全国约6000万两,以1000万两留抵担保不确实外债之基金,余数按三七或六四比例分配于南北(南方可净增年额一千七八百万元);四、第一次南北委员会议地点在大连,以后各次在上海。
△ 上海总商会致电国民党四中全会,请撤废一切苛捐杂税。
2月8日 安国军第一方面军团长孙传芳召集直鲁将领在济南开军事会议,张宗昌、褚玉璞、寇英杰、张敬尧、程国瑞、王栋、李藻麟、马敦源等出席,讨论军事问题,决任褚玉璞为西路总司令指挥大名、曹州军事,结果各方意见未获一致。
△ 第一集团军第九军长顾祝同向徐州北上,经柳泉转贾汪,视察右翼前线防务,并检阅驻贾汪一带之第九军第三师涂思宗、第二十一师陈继承两部,当晚仍原车返徐。
△ 安徽省政府致电国民党中央党部、军委会及蒋介石,恳请限期北伐,消平奉鲁,上慰总理在天之灵,下慰群众延颈之望。
△ 下午5时,西征军第十九军胡宗铎、第七军夏威部占衡阳。当日,白崇禧亦到衡,湘军李品仙部退郴州。
△ 西征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师向成杰部由湘乡向永丰进逼,是日拂晓,在铜铃铺(距永丰10里)与湘军第十七军激战三小时,于上午9时占领永丰,湘军退向宝庆。
△ 上午8时,陈铭枢偕徐景唐抵广州,即赴第八路总指挥部晤李济深,即日午间,李设宴为陈、徐洗尘,冯祝万、吴铁城、陈章甫等10余人作陪,席间讨论粤善后及财政问题甚久。
△ 李济深在第八路总指挥部开粤省军事及政治会议,到陈铭枢、徐景唐、邓彦华、冯祝万等人,讨论统一财政、肃清共产党及进兵援湘等问题。议决:一、严令各军将曾截留之款项,扫数解回财政主管机关核收,并将占收之机关即日交回主管机关接管;二、决定由惠、潮两方面抽调大军,分路向海陆丰合围搜捕共产党,务期于旬日内将其扑灭,其余北、西、南三路,亦令饬防军切实剿办;三、责成范石生、胡凤璋、许克祥刻日进兵入湘,务将宜章湘军及共军击退,必要时拟增调第十一军开赴北路,以厚兵力;并电白崇禧饬部兼程追击,以收前后夹攻之效。是日,陈铭枢允就省政府主席职。
△ 国民党广州政分会议决,新编第四军回复第四军名称,陈济棠任军长。
△ 第三十二军军长钱大钧通电称,奉蒋介石冬(2日)电,于本日集中潮梅各部,继续北伐。
△ 国民政府特别党部依四中全会整理党务计划案,决定呈报中央党部停止筹办。
△ 前国民政府代理海军局长李之龙7日由港来穗,8日被捕就义。
△ 湖北省政府以东北部各县共产党大肆活动,是日颁发《湖北各县清匪奖励条例》。
△ 北京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梁士诒访日使芳泽,陈述中国方面现正组织关税自主委员会,将从明年2月起实行关税自主,希望日本为好意之援助。
△ 伍朝枢在新加坡游历,突遭狙击,幸未受伤,凶手当场捕获。
△ 驻青岛日本陆战队乘“长良”舰全部返国。
2月9日 蒋介石偕总参议何成濬赴徐州视察军事,并谋与冯玉祥谋面,商榷北伐事宜。次日抵徐,总部参谋长林伯森及第一、第九、第二十七军各军长刘峙、顾祝同、夏斗寅到车站迎迓。
△ 国民政府特任黄郛为外交部长。21日,黄郛自上海到南京就外交部长职,发表对外宣言,提出屏除不平等条约等六项与各友邦周旋之标准。
△ 国民政府电令各省、市政府严密防范共产党,称:共产党“自厉行清党以后,竟有怙恶不悛之徒,潜去各方,阴谋复煽,除恶务尽,防范宜周,仰各省、市政府转饬所属,严密查拿”。
△ 晋军第六军丰玉玺部在长城岭附近与奉军接仗,激战七小时,奉军不支,向阳曲方面退去,晋军占领阜平。
△ 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主席兼广东省政府委员会主席李济深电李烈钧,拥护四中全会。
△ 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以赣省进入训政时期,是日电令民政厅长杨咽冰对各县长及公安官吏“分期调考,以定去留”; “至于在军队服务之人员,如有政治经验,欲在行政方面图谋建白者,亦须经考试方能录用”。
△ 吴俊陞以通化大刀会讨伐告一段落,是日归奉发表谈话,略谓:“以通化为中心之大刀会员,其数已达七千名,一般性质尚属善良。此次抵抗官兵之会员,虽有相当之数,而其大部分已被击毙,后事一任齐恩铭清乡督办处理。不日拟亲晋京谒见张大元帅,报告讨伐大刀会经过。”15日到京,向张作霖报告剿办经过。
△ 英外相张伯伦致电易纨士,大意谓:中国关税自主,如以统一的国定税率为根据,不予英商以难堪为前提,英政府对此甚表同情,将来召集关税会议,英政府决不作梗。
△ 驻华英、美、日、法四国公使,因北满中国当道于去年12月2日布告不承认由中东铁路土地局发给外国人之借地权一事,向张作霖提出严词抗议,指责此系违反各国侨民既得权之保护声明,请予撤回。
△ 美轮“爱德摩号”于4日抵厦门,连日卸货,至是日该轮大副误伤华人林狗使,林被送入鼓浪屿日本医院抢救,因枪伤腹部,抢救无效而死。次日海关下令扣留该轮,交涉员刘光谦向美领提出正式抗议,美领当即道歉,并表示考虑赔偿、惩凶等要求。
△ 驻华挪威公使密那成自沪乘轮返国。
2月10日 国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讨论事项:(甲)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函送四次全会议决案:(一)修正国府组织法案,决议公布施行;(二)推举国府委员(49人)、国府常委(五人)、主席(谭延闿)案,推定军事委员会委员(73人)、军委常委(12人)、主席(蒋介石)案,决议录案通知;(三)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案,决议通过实行;(四)修正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案,决议公布施行;(五)限期完成北伐案,决议分令行知;(乙)中央政治会议咨送:(一)关于建设经费由建设委员会筹集案,决议交财政部拟办;(二)关于建设委员会经费开支案,决议令财部查照办理。
△ 国民政府致电张静江,告以业经四中全会推为常务委员,促其“克日莅都,共谋建设”。12日,张由上海到南京。
△ 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郭泰祺对日发表声明,关于张作霖向日方南满铁路会社借吉会路垫款500万元以及北方军阀对外任何借款,国民政府概不承认。
△ 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致电李烈钧报告甘肃最近情形,要点为:一、省市党部正式成立,县党部成立10余县,余正积极筹备;二、拉卜楞之青海番民,多数入党,已改设县治;青海内部,已将总理遗嘱、党义等译成藏文,派员带往散发,唤醒番民;三、设立省道办事处,专任修路事宜;四、设立自治训练所,养成自治人才。
△ 陈铭枢第十一军军部及第十师师部开抵惠州。次日下午,第十一军副军长蒋光鼐及第二十四师师长黄质胜抵省。
△ 夏斗寅所部新十军奉令改为第二十七军,是日,夏于徐州宣布改称,并宣誓就职。
△ 大学院决定将广州“第一中山大学”名称改为“中山大学”, “第四中山大学”名称改为“国立江苏大学”。
△ 汕头公安局破获共产党机关七处,共捕共产党员28名,枪毙11名。
△ 驻华英公使蓝普森抵福州,访晤福建省府代理主席方声涛。国民政府电方声涛转告欢迎蓝返沪时到南京一行。
△ 中日双方在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非正式交换对于汉冶萍公司及南浔路之意见。由中方交通部次长李仲公、司长赵世暄、整理汉冶萍专任委员湛溪等,日方驻沪总领事矢田、正金银行副行长武内、东亚兴业银行董事小贯、大藏省财务官公森等14人参加。日方要求李仲公将口述意见作书面发表,李答称俟报告政府再办。正式谈判俟有负责外交部长后,于最短期间开始。
2月11日 国民政府令军事委员会及北伐全军总司令限期完成北伐。
△ 国民政府简派陈绍宽、刘岳峙、刘召圃、陈嘉任、张定为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
△ 第一路军总指挥何应钦以该路辖10余军之多,战线绵亘数百里,运输联络诸感不便,是日致电蒋介石请改订编制,并即请其就近指挥,己则专力于后方事务。
△ 陈调元部第三十七军由安庆启程开赴徐州前线。
△ 第三十二军军长钱大钧通电,定于12日由上杭率部北上,遵军事委员会前令加入北伐。17日,国民政府致电嘉许。
△ 奉军郑泽生部向山西偏关进攻,商震所部晋军还击,郑军大溃,被俘4000余人,郑仅以身免。
△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褚民谊乘轮离沪赴法,调查军医及卫生事务。
△ 湖北新堤关监督喻毓西电湘鄂政委会,告以贺龙军队已至监利县,向新堤进逼,特飞电请剿。
△ 日本新任济南总领事西田过津访张绍曾谈时局,为日方出兵山东辩护,略谓:“日本出兵山东,不仅中国南北误会,即日本国人亦必攻击;惟不出兵,则一旦侨民危险时,当取何种自卫手段?”又谓:“中国若再经两年内战,则南北工商业必完全破坏无遗……列国为救济自国商务,势将采取共管手段。望君以北方先觉资格出来唤醒国人,早息内战。”
△ 驻苏州第一军教导团团长李仙洲,赴宁向何应钦报告破获共产党机关情形。13日返苏,奉令将所获之徐家六等16名共产党员一并解宁,交特别法庭讯办。
△ 朱德派红军一连兵力,协同江西省永兴县农军,一举攻占永兴县城。次日,永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刘木为委员长,13日,组建红色警卫团,尹子韶为团长,黄克诚为党代表。
2月12日 蒋介石连日在徐州对第一、第九两军长官训话。11日,对第一军讲《恢复革命精神和纪律》,说为什么北伐军连克十省,何以直鲁打不下来?“根本原因,是因各人到了南京,便发生争权夺利的错误思想。……若这种情形不变更,各人不彻底觉悟,不决心奋斗到底,本党的命运,必蹈洪、杨的覆辙,一到南京就倒台”。12日,蒋又对第九军讲《恢复领导重心向革命道路继续前进》。
△ 李济深出席广东省党部纪念周,发表演说表示拥蒋(介石),称不可排蒋,致敌人乘隙离间本党。
△ 张作霖接奉军和原直鲁联军在津浦线泊头镇附近内讧之报,是晨召集军事会议。张学良谓:最近右翼路军已发生兵变数次,杨柳青方面,逃亡之兵向京南三县百余村掠夺,与我后方安全及对冯作战影响重大;今欲谋对冯、阎作战之胜利,不得不计及后方之安全。经杨宇霆、张作相、孙传芳、汤玉麟等协议结果,张作霖决定:褚玉璞调任吉林督办,张作相为直隶督办兼三四方面军团司令,以孙传芳为山东督办,并协同在德州之于学忠部担任山东之防护。对晋问题,决用孙传芳之主张,表面上对晋下总攻击,实则谋依赖英、美两国要人与阎锡山议和,其条件仅请阎不予援冯,此外别无他项要求。
△ 第十一路总指挥方振武由信阳出发归德,是日抵开封,冯玉祥召开大会欢迎,并发表演说,谓:“希望十一路的武装同志,继续以前光荣的历史,奋斗的精神,努力杀贼,打到山东去,打到北京去,活捉张宗昌、张作霖,完成国民革命。”方表示愿随蒋、冯之后努力北伐,致力国民革命。
△ 阎锡山军事代表、山西陆军第九师师长吴藻华取道郑、汉到南京,向蒋介石报告晋省军事,据吴谈称:晋军加入北伐,原定六个月到达北京,军饷军械均以六个月为预算,现逾四个月,以后如何筹措,即为此次赴京及谒蒋之目的。去年全省税收及京绥、正太两路收入,月可得380万,现在仅月收百三十万,极力张罗,只能维持至3月底。
△ 第三十七军军长陈调元奉召由宁赴徐面晤蒋介石,商北伐军事。
△ 第三十三军军长张克瑶奉柏文蔚令,渡江北上督师,其直辖第二师限三日内集中蚌埠。
△ 湘军第四十四军军长叶开鑫致电蒋介石,要求将该部军队从湘西调回北伐。
△ 程潜、白崇禧下总动员令,分兵四路,进攻湘西:以第十三军与第六军李师,由益阳、沅江、汉寿进攻常德,以第二军、第四十三军由荆、沙进攻津、澧,以新编陈渠珍师由辰、沅进攻桃源,以周朝武师由慈利、大庸进攻临澧。
△ 白崇禧进驻衡阳,电粤请派兵夹击湘军。
△ 北京军政府外交部电驻苏代理大使郑延禧,谓已签字之《日俄渔业协定》中,若有关于黑龙江之中俄管内渔场之各项,则系侵害中国之主权,令调查电复。
△ 华北日军司令新井到北京检阅日军。
△ 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电呈国民政府及军委会,保荐赖心辉为第九路军副总指挥。
△ 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以杭州《民国日报》“任意诬蔑中央委任人员”(陈希豪、洪陆东),是日,咨请省府查办该报;又省府查封工会,并未预先征得党部同意,省党部以事关党权,特函省府质问。
2月13日 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主席人选:于右任、白崇禧、李宗仁、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程潜、冯玉祥、杨树庄、蒋介石、阎锡山、谭延闿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指定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次日公布《修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
△ 蒋介石于徐州前线电国民政府,报告本日下令改编第一路军为第一集团军,下设三个纵队:第一军、第九军、第十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一纵队;第十七军、第二十六军、第三十七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二纵队;第二十七军、第三十三军、第四十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三纵队。任刘峙为第一纵队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陈调元为第二纵队总指挥兼第三十七军军长,贺耀组为第三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十军军长(3月1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蒋自兼,调第一路总指挥何应钦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 蒋介石在徐州召集第四十、第二十七两军官佐训话,到贺耀组、夏斗寅等及在徐官佐政训处人员共数百人,蒋致训词要求两军保持光荣历史,继续努力,完成北伐。
△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抵杭州解决浙省财政问题,即日与省府各委员磋商,达成浙省每月解部之款由原50万元增至70万元等五项有关国税、省税协议。
△ 冯玉祥派石敬亭由豫抵徐,向蒋介石接洽联络北伐军务。
△ 安国军褚玉璞第七方面军团(直军)徐源泉部第六军游击旅长梁振寰,近忽由巨野向济宁撤退。褚玉璞见其有异动,遂调梁部入津。是日,梁部北上专车开至泊头镇车站,被褚布置之军队包围,双方互战三小时,梁振寰被击毙,该旅官兵毙命者200余,伤百余,突围溃走者千余名,缴械者不足500名。
△ 李景林所部东北第一军军长崔芳庭致电蒋介石,告以奉李景林令赴鲁西召集旧部,响应北伐,兹在金乡、鱼台、嘉祥、巨野等处召集郑春阳、梁宝斋两师,在蒙阴、新泰、莱芜等处召集周寿山、刘华民两师,在泗水、邹县等处召集王芳亭师、何宗文、孙法霖、李绪九三个旅,总计四万余人,均系李公旧部,现各在原驻地点枕戈待命,请催令李即日莅止前方,指导进行。
△ 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以湘省各地之工会、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等民众团体,“向受共产党操纵利用”,是日颁发布告,宣布“一律取消,不许活动”。
△ 中俄地方当局签订黑龙江、乌苏里江航行新约,未呈北京军政府批准。中方签字者黑河道张寿增、黑河税务司铎斯、东北航务局长陈文让;俄方签字者黑河领事米拉美得、俄水道局长吉阿诺夫、技术米拉依罗夫。
△ 奉天临江县八道沟大刀会员200名与官军宪兵队激战,至14日始被击退。辉南县亦有大刀会员200余与马贼呼应,于16日占领大肚村,并向辉南县城进击,与官军发生激战。
2月14日 国民政府与谭延闿、李烈钧分别复电蒋介石,赞同一路军改定编制新令。
△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
△ 第十一路总指挥方振武由归德到徐州晤蒋介石,次晚先蒋遄返归德候迎,并与蒋同赴汴,列席蒋、冯开封军事会议。
△ 白崇禧令西征各军举行第三次总攻击,分三路进攻宝庆,五路进攻常、澧,另以一路侧击安化,以截断宝庆与湘西之联络,宝庆、安化战斗激烈进行。同日,白崇禧偕第七军军长夏威自衡阳赴红罗庙督师。
△ 粤省东江军事开始收束。东江军事自张、黄部队入赣后,李济深初拟积极追击,嗣以缪培南、薛岳通电率队北伐,而第八路军兵士亟须休养,遂决定收束军事,是日致电梅县黄绍竑先将东江各部队分别留驻或开拔,除指定驻防之部队外,其余概行班师。黄绍竑奉令后,即将西路部队分别撤回,第五师伍廷飏部由平远回梅县,第六师黄旭初部由平远回河源,第七师吕先逵部由兴宁回广州。南路部队,徐景唐之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八两团已先期陆续抵省,一部则径返江门原防。东路部队,陈铭枢之第十、第二十四、第二十六各师,亦次第来省。东、西、南三路总指挥部亦由前线迁回省垣。
△ 京汉路郑州运输司令许骧云通电征收京汉路军事捐,宣布章程10条,其中规定大米、高粱、豆麦、食品征收为70%,食盐与消耗品(如烟叶、香烟等类)同征50%,自15日起开始实行。
△ 张作霖任命沈鸿烈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凌霄为海军第二舰队司令。
△ 日本大藏省财务官公森、正金银行副总裁武内等11人,自宁赴汉交涉汉冶萍问题,次日访湖北省府主席张知本、交涉员甘介侯。张、甘即日设宴欢迎,16日,公森设席答宴,席间对于汉冶萍问题均有所讨论。17日晚,公森等一行乘轮离汉,一部赴大冶视察矿地,一部赴南昌交涉南浔铁路借款问题。
△ 驻沪之英国陆军寒泉大队官兵共900名奉调回国。
2月15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一二八次会议,张之江、钮永建提议实行信教自由,取消反对基督教及反对各教等口号,议决移送中央党部核议。
△ 徐州各界五万人召开庆祝国民党中央四次会议及欢迎蒋介石大会,蒋演说谓:四次全会圆满,北伐已有全计,定于三个月内完成,此可以预告以慰徐州同胞。
△ 蚌埠市各界三万余人集会庆祝国民党中央执监会议及蒋介石复职,全市休业半日,晚上举行游艺会。
△ 各省商联会呈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请筹开国民会议,并请选举党国名流组织国民会议起草委员会,决议各项法规,从速成立筹备处,“庶国民之总意思得以表示,而国家亦得以长治久安”。
△ 刘峙、陈调元、贺耀组在徐州第一军部就第一集团军一、二、三纵队总指挥职,蒋介石亲授印并致训词,谓:现在北伐继续开始,望三总指挥不负委托,努力奋斗,完成革命工作。
△ 第三十三军军长张克瑶由蚌埠抵徐州,晤蒋介石商议军务。19日,随蒋介石由徐抵蚌,奉命回寿州调遣军队,集中蚌埠,会师北伐。
△ 阎锡山派山西陆军第九师师长吴藻华兼驻宁军事代表,是日到任,即偕刘璞忱晤李烈钧,报告晋战情况,商洽机宜。
△ 第四军军长缪培南、副军长薛岳、第十二师师长吴奇伟、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第二十六师代师长陈芝馨、教导第一师师长邓龙光、教导第二师师长黄镇球等通电,表示一致拥护南京中央第四次执监委员会及决议案,继续北伐,完成国民革命。
△ 西征军第十三军副军长谭道源由汉寿返省,陈述常德前线情形,以湘军常、澧后方极为空虚,主张速取常德,以破何(键)、叶(琪)根据,获程潜、陈嘉祐赞许。17日,西征军集中汉寿前线,陈嘉祐偕谭由省返汉寿督战,一面会知常、澧各军同时总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亦亲率浅水炮舰“江贞号”前往监利、石首、荆河一带助战。
△ 何键致电程潜、白崇禧输诚,表示愿于善后勉效绵薄,不能再事内争,重苦地方,前电停止军事行动一节,可否同意实行,以便从长协商,完成合作之愿,并表示愿亲自赴长沙面商一切。
△ 新疆乌什回王全权代表定希程,为国民党第四次全体会议议决设立蒙藏委员会,而对新疆回族各事则未闻提及一事,具呈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请愿,恳请速示办法,“冀能解除回族痛苦,同登平等之阶”,以慰7000万回民之渴望。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据呈后,即函约定希程于是日赴府谈话,磋商此事。
△ 驻华英公使蓝普森抵厦门,交涉署茶会招待,英使即席演说,略谓:“此行观察国民政府治下状况,极为满意,英国政府极愿视力之所及,为国民政府助。”当日下午离厦赴汕头转广州。
△ 苏联开设之上海远东银行复业。该行于上年7月16日因有接济共产党款项嫌疑被国民政府查封,后经上海茶商联合请愿(因中国茶叶大宗销俄,该行查封,引起上海茶商恐慌),国民政府于是日下令准予启封复业。
△ 南昌卫戍司令部以铜鼓县农民协会委员、共产党员李建康召集农民2000余人勒缴保卫团枪械,是日拿解省垣枪决。
△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马骏就义。
2月16日 蒋介石于下午2时由徐州抵开封与冯玉祥会商北伐大计及作战方略。结果冯同意将国民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议决彰德、大名方面及山西方面先取守势,集中兵力以解决山东。其作战部队为:一、用于山东方面者为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刘峙(担任津浦路正面)、第二军团陈调元(担任郯城、沂州迤东一带)、第三军团贺耀组(担任湖西经丰、沛、单各县攻鱼台)、第四军团方振武(由归德、曹县、定陶攻金乡),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孙良诚、第四军马鸿逵、第五军石友三、第二十一军吕秀文(由菏泽攻巨野、嘉祥及郓城)、骑兵第二军席液池(由郓城以北绕汶上、宁阳截击奉军后方联络线);二、用于河北方面者为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孙连仲、第三方面军韩复榘、第八方面军刘骥、骑兵第一军郑大章;三、用于山西方面者为第三集团军全部。期于三个月内会师北京。阎锡山代表朱振声亦与会。
△ 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会第一一七次会议议决,遵照四中全会决议,各级党部暂停活动。次日,由中央执行委员会电告各省、市党部。
△ 陈调元返皖,调所部第三十七军加入北伐。当晚,该军第三师师长谈经国率部自安庆开抵浦口,待车北上。
△ 刘镇华部占山东堂邑县,直鲁军向东昌溃退。
△ 西征军胡宗铎部第十九军、夏威第七军于15日拂晓向黑田铺、两市塘、仙槎桥一带湘军进攻,战一小时。湘军第八军李品仙部、刘兴、周斓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军力不能支,西征军于是日上午占领宝庆,李、刘、周仅率卫队数百人退至洪江。是役湘军3000余人被俘。
△ 西征军鲁涤平所部第二军占领公安县,次日向湘西前进,追击湘军何键部,何部第一师师长周碞向刘铏投诚。
△ 第八路军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由汕头抵广州,旋晤李济深报告前方军事。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同行。
△ 晚,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于上海私邸设席宴易纨士。宋于席散后,乘夜车回宁商定关税问题解决办法,予易氏以最后之答复。
△ 北京商会挂牌,奉票每元值三分六,北京军政府派张焕相为哈尔滨各银行监理官,迅筹奉、哈两地东三省银号现款,救济奉票。
△ 红军占领耒阳县。朱德率红军主力于10日沿郴(州)衡(阳)大道,从永兴马田圩正面进攻耒阳,是日清晨进攻耒阳县城,农民纷持大刀、梭标响应,直冲城内,占领县城。19日,耒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刘泰为主席。同时,耒阳起义工农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
2月17日 国民政府特任于右任、方振武、方声涛、王钧、石青阳、白崇禧、田颂尧、朱培德、朱绍良、宋哲元、李宗仁、李烈钧、李福林、李景曦、李鸣钟、李济深、何成濬、何应钦、汪精卫、周西成、岳维峻、金汉鼎、胡宗铎、胡汉民、柏文蔚、徐永昌、马福祥、孙良诚、孙岳、孙科、陈可钰、陈季良、陈训泳、陈焯、陈绍宽、陈嘉祐、陈铭枢、陈调元、夏威、曹万顺、张之江、张群、商震、鹿钟麟、贺耀组、黄绍竑、程潜、汪寿良、冯玉祥、钮永建、杨杰、杨虎城、杨爱源、杨树庄、邓锡侯、邓宝珊、樊钟秀、熊斌、钱大钧、卢师谛、刘文辉、刘郁芬、刘峙、刘湘、刘骥、蒋介石、蒋作宾、鲁涤平、赖心辉、龙云、阎锡山、谭延闿、顾祝同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 蒋介石偕冯玉祥离开封赴郑州视察,次日车至归德及砀山,先后下车分别对第十一路方振武部第四十一军及第三十四军训话,下午2时专车返抵徐州。
△ 第二集团军克林县,剿平天门会。豫北、直南天门会势力极盛,蔓延20余县,其巢穴在林县。第二集团军令庞炳勋军由彰德经水冶、科泉攻寺县,别以许长林师由辉县、鹤壁协攻,是日克林县,次日克油房、焚伪宫殿。自3月1日起至18日,先后凡八日,天门会患悉平,从此豫北肃清,北伐无后顾之忧。
△ 李济深召集广东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北伐问题,陈铭枢、陈济棠、徐景唐、陈章甫、邓世增、邓彦华等出席,陈铭枢提出广东应于第八路总指挥下属各军每军抽调一至二师,组成北伐军,迅速出兵,追随蒋介石进行第二次北伐。陈济棠、徐景唐亦表赞同,待黄绍竑返省后再定。
△ 广东省政府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以本人既兼任省党部改组委员兼组织部长,又任省府主席、第八路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党政军务集于一身,对于省府主席一职未遑兼顾,特提议辞职,并请以陈铭枢继任主席。出席省委员均赞成通过。陈铭枢以专心办理第十一军军务,亦坚辞不就,决下次再议。
△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电令驻沪缉私处,责成该处专办禁烟缉私,此外如盐务、卷烟、煤油、烟酒、印花等项缉私事宜,仍由各主管机关收回办理。
2月18日 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开成立会,到谭延闿、李石曾、黄郛、郑洪年、陈立夫、王征、叶楚伧、吴敬恒等委员及苏、浙、皖三省建设厅长,张静江主席,讨论职权问题,决定由秘书处草拟暂行条例,俾资依据。
△ 国民党河南省党部通电拥护中央四次全体会议,表示“誓竭至诚,绝对服从”。并望各省各界同志同胞一致遵循,努力奋斗,俾中央议决各案早日实现。
△ 西征军鲁涤平部第二军、李燊部第四十三军由公安攻津、澧,是日鲁军占津市,李军占澧县。湘军向临澧方面退走,鲁、李军向常德前进。
△ 湘军放弃安化县城,向东坪、溆浦退走,次日西征军李韫珩师进驻安化县城。
△ 福建省府代理主席方声涛电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李烈钧,告以英使蓝普森在闽期间关于宁案之谈话要点:一、惩凶:严缉凶手,依法惩办,所有案内带兵长官,如有在逃,不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域之内者,须以明令公告,以后不再任用;二、道歉:此案在中国人方面,咸抱歉忱,两方意思,业经接近,只须正式履行道歉手续;三、赔偿:两方各派委员会同调查事实,如财产被掠、房屋被焚、被害负伤等,然后决定赔偿办法。
△ 晚,上海大通协记航业公司“新大明”轮被日本小樽会社佐藤商会之轮船“厚田第二丸”在目鱼沙附近长江东岸撞沉,溺毙450人,损失60万元。
2月19日 蒋介石离徐州,次日凌晨抵南京会晤谭延闿、李烈钧,报告开封会议经过及前方军事编配布置情形,关于党政各要务亦有协商。
△ 西征军夏威部第七军克新化县,湘军退走溆浦、龙潭。
△ 第八路代总指挥黄绍竑由兴宁启程回省,是日,第八路总指挥部规定粤省东江军事结束办法六项:一、入赣追击部队限期开回粤境,由黄绍竑指定各军驻地担任“剿匪”;二、电令驻闽第十一军留守主任黄强严剿散兵,同时电赣朱(培德)将赣边散兵剿清;三、将东江战事状况及善后计划电告国府;四、补充各军缺额及军事;五、在广州、惠州、汕头设治疗所,医治伤兵及资遣敌兵回籍;六、在东江临时招募补充机关一律撤销,以后招兵须呈准总部核行。
△ 阎锡山召集山西军政各界人员举行节俭会议,发表演说,略谓:厉行清廉政治,为表现爱国爱民之第一义,本党既先以此与国人相见,应有正确之办法。旋由各界推举代表草拟规定,公布实行。
△ 阎锡山致电驻宁代表赵丕廉,谓山西省政府拟将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之属于省政职权者,自行拟一办法试办,请中央派员监察,倘荷赞成,即由山西将拟定办法送呈。22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照阎来电办理,并认为暂无派员监察之必要。
△ 湖北省监利县长田立勋电省府,告以“昨午一时农工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共三百余人,猛来扑城,勋等亲率团队出击,击毙连长等二十五人,生擒三名,将其击退,监城始得保全”;又谓:“惟东南股匪,尚有数起,恳准速派大军救援。”
△ 开封共产党员李子明散发传单被捕,随又有六名共产党员被捕,省政府派军警于郑州、洛阳两地捕获同案之共产党员共三名。
△ 台湾民众党领导下之劳工团体29个单位(会员共有6367人),在台北设立台湾工友总联盟。联盟规约之宗旨,在谋工人及店员之利益与幸福及其生活之向上;其任务有“统一全岛之劳动运动”等10项。
2月20日 国民政府致电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请将党国大计及地方应兴应革事宜及时敷陈,借资采择;现在滇中情形,立盼切实见告。
△ 国民政府为决定川省施政计划,推李烈钧征求该省各界意见。是日,李烈钧致电刘湘分转四川省、成都市党部及赖心辉、郭汝栋、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等,订于3月1、3、5日,约集各界请愿代表、京沪川籍军政要员戴季陶、卢锡卿、黄复生、张希骞等人在南京会商川局。
△ 张作霖特派张宗昌兼节制直隶军务。
△ 白崇禧自宝庆行营电告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将移师北伐,略谓:“一候湘局解决,即将移兵北上,敬随我公之后,长驱朔漠,直捣幽冀,借竟全功,完成革命。”
△ 湘鄂临时政委会主席程潜公布《湖南各县清乡条例》,通令各县同时举办清乡,限备县清乡委员会成立之日起,以一个半月办竣。
△ 冯玉祥电国民政府,反对与北方对等地位开对等关税会议。
△ 美驻华公使马瑞慕离京取道济南、青岛南下,至长江“视察”, 25日抵上海。
2月21日 国民政府大学院明令废止祀孔,令称:查我国旧制,每届春秋上丁,例有祀孔之举,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着将祀孔旧礼,一律废止。
△ 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议决通缉俞作柏,并令桂省政府查封其家产;又通过省党部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派李晓生赴法、比考察农工行政。
△ 南京特别市市长何民魂通电拥护国民政府关税自由,反对易纨士之主张,略谓:“……近幸我国民政府底定东南,定期十八年一月一日实行关税自主,并进而编订国定税则,凡属国人,同深庆贺。乃迩来迭见报载竟有北京伪政府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南下,主张在中国未实行关税自主以前,将海关税征至一二·五,并主张南北双方合组税率委员会议,解决一切等语,披览之余,实深发指。”吁请国人一致否认易之主张,并誓为国民政府关税自主之后盾。
△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致电上海总商会,略谓该会代表工商谆谆以关税自主为请,与本部所抱宗旨正复相同;至易纨士南下,接洽所提关税自主前之过渡办法,纯属一种私人建议,本部以事关全局,正在慎重考虑,报载各节,率多失实;至承受巨额借款之说,更属无稽。
△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两个团自遂川攻打宁冈新城,歼灭守军多人,击毙营长王国政、靖卫团长李树滋,活捉县长张开阳,俘敌军400余人,并占领新城,是日在宁冈砻市开万人大会,成立宁冈县苏维埃政府。
△ 驻厦门美领关于美轮“爱德摩号”大副枪杀华工林狗使案答复交涉署:一、正式向中国政府道歉;二、凶手按美律惩办;惟交涉署所提赔偿5500元赔款一项,当电华盛顿请示政府。次日,美领告以政府电复,允照赔5500元。
△ 湖北蒲圻县县长张静修以该县东乡共产党集合500余人,有枪数百支,响应群众千余人,准备扑攻县城,连电省府告急,请求派兵往剿。
2月22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一二九次会议,议决:一、设立国民政府内政、农矿、工商三部,特任薛笃弼、易培基、孔祥熙分别担任,咨国府任命;二、推黄郛为政治会议委员;三、推方振武、薛岳、岳维峻为国民政府委员;四、推李宗黄、吴忠信、刘纪文为建设委员会委员;五、推于右任为国府审计院院长;六、《立法程序法》修正通过,移送中央执委会交国府公布等10项议案。
△ 蒋介石致电程潜,请其率军参加北伐。
△ 北京安国军将领开会,重新部署作战计划:张宗昌为津浦路讨赤总指挥;孙传芳为鲁西讨赤总指挥;褚玉璞为大名方面讨赤总指挥兼津浦路讨赤副总指挥;张学良为京汉路讨赤总指挥,杨宇霆副之;张作相为京绥路讨赤总指挥,汤玉麟、高维岳副之。同时决定,所有直军系统归张宗昌指挥。
△ 冯玉祥由汴赴洛。28日,检阅第三十军刘骥部。冯任命石敬亭兼第二十二军长。
△ 第十七军军长曹万顺通电称,奉蒋介石电令独立第一师着改为第十七军第二师,委李明扬为第十七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
△ 第三十三军师长岳相如、第十军军长杨胜治、师长张锡海、陈克逊暨各团长赴徐州开军事会议,准备北伐。
△ 何键、叶琪通电表示愿让出常德,退往南县、华容、安乡各县听候改编,并派参谋长刘晴初分赴长沙、宝庆商议一切。
△ 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致电南京中央党部,报告奉命停止活动,已通令各县党部一律遵照,并恳请早日派员来赣,以免党务中断。
△ 张作霖公布《督办军务善后事宜公署暂行条例》,凡17条,规定:各省军务善后事宜督办由大元帅特任;督办于军政事务承大元帅之命受军事部之监察指示;督办于军事之计划及命令承大元帅之命受军事部之监察指示;督办因维持该管区域内(在军区未定之前暂以省治为范围)各地方之治安可依省长之请求,需用兵时得酌量情形派兵协助,但遇紧急事变得径行处置。
△ 张作霖公布《都统公署暂行条例》,凡28条,规定在热河、绥远、察哈尔设都统,都统统辖所部军队管理该管区域内军政、民政事务;都统于军政事务军事计划及命令承大元帅之命受军事部之监督;都统于管辖区域内有维持地方安宁之责,遇有特别事变或所辖道尹之呈请,认为必要时得使用兵力。
△ 驻华英公使蓝普森抵澳门,英使秘书在澳发表文告,谓:“英使此次游历南华之目的,乃欲续其初莅中国任公使时之志愿,即密切调查地方情形,及亲自会晤可与处理因中国现局发生诸问题之实际的当局。”
△ 湖南“铲共”特别法院将共产党员盛贵士、谭汉镇、刘光太、邓荣华四人以19日在长沙扑城暴动罪,在长沙枪决。
2月23日 国民党中常会第一一八次会议,通过10项议决案,其要项为:一、推定蒋介石、戴季陶、丁惟汾分任组织、宣传、训练部长;二、民众训练委员会推定经亨颐、朱霁青、戴季陶、蒋介石、何香凝、王乐平、丁超五、陈果夫、李石曾九人组织之,李、经、朱、何、陈五人为常委;三、推丁超五为中央特别临时法庭庭长;四、推孙岳、岳维峻为国民政府委员;五、修订政治会议及分会条例案及丁、陈、蒋三委员所提整理党务案,由丁惟汾、陈果夫、蒋介石、谭延闿、蔡元培审查,丁负责召集。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经四次全会议决改组,推定委员及常务委员,是日开成立会,到常委蒋介石、于右任、谭延闿、李宗仁,委员李烈钧等20余人,蒋介石主席,议决发表就职通电,宣布务于最短期间,完成北伐大业。
△ 国民政府通令各省市政府,各地查获共产党文件,须先送交国民党中央党部审核处理,不宜流传各处,以免为共产党作反宣传。
△ 程潜应何键、叶琪代表刘晴初等之请求,下令停战,并令何、叶两军即日退出常德,何部集中桃源候编,叶部集中南县、华容、安乡、汉寿候编,所有叶部给养由省府担任。
△ 北京军政府实业部发给张学良矿照,准其开采热河阜新县煤矿。
△ 岳维峻陕军第十九军廖仁辅师之一部于德安叛变,是日,军长李纪才通电,宣布业已派队驰剿击散。
△ 驻华英公使蓝普森由澳门乘舰抵穗,广州市长林云陔、交涉员朱兆莘登舰欢迎。次日,李济深在省府宴请蓝使,席间李济深演说,表示中英通商策源地之广州与英国有悠久历史,要求依平等相互原则,改订不合时宜条约。蓝使答称英政府对华方针已改善,赞成取消不平等条约,希望中英商务发达。
△ 驻华日公使芳泽访北京军政府外交总长王荫泰谈盐税事,询北京军政府对宋子文关于盐税声明之看法,并声明日本对于善后借款担保有动摇之事,碍难承认。
△ 日舰“浦风”停泊大冶示威,经交涉员甘介侯抗议,是日驻汉日领署函复交涉署,该舰已离大冶。
△ 驻津日军司令新井赴山海关、秦皇岛、塘沽检阅日军,26日晚返津。
2月24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解决浙省党政纠纷。自本月4日陈希豪、洪陆东奉中央命接收浙省党部后,浙省府与省党部纠纷多有发生。22日,省府电国民政府对陈、洪多所指责。是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解决浙省党政纠纷,特电令陈、洪回京,另由组织部派员前往,办理浙省党部将来工作。
△ 国民政府财政部令各地取消苛捐杂税。
△ 阎锡山致电国民政府报捷,略谓:据左路总指挥部漾(23日)电称,哿(20日)夜在神池附近毙敌营长一员,排长二名,俘虏士兵300余名。商震部养(22日)日在楼口附近,将敌张作相部李桂林师完全击溃。
△ 晋省驻宁各代表招待报界,到20余人,吴藻华报告军事情形,宣布奉方屡派代表求和,均被拒绝;表示现在晋军补充已完备,实力充足,亟盼蒋、冯两总司令迅速前驱,早定大局。赵丕廉希望舆论界对于晋军作战予以充分援助。
△ 白崇禧自长沙致电蒋介石报告湘、鄂战事,略谓:自长、岳、衡、宝相继光复,敌纷遣代表投诚,俟下常德,再剿抚兼施,三湘奠定,当追随北伐,完成革命。是日,蒋电白令其对于湘战“期于适当而已”,称“惟共匪乘隙煽乱,务重创之,邪说之为害,固有甚于刀兵者也”。蒋又有致程潜类似之电令。
△ 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自沪回北京。29日往访北京军政府税务督办梁士诒,关于与宋子文协商之内容,有所密谈,拟在下月召开关税自主委员会前提出正式报告书。
2月25日 蒋介石召集军事委员会及总部各厅处长、重要官佐会议整军节饷办法,决定:自3月1日起,一、军人自总司令至士兵一律着布制军服;二、国府直辖军队,饷银一律减折支发,士兵八成,尉官七成,校官六成。
△ 蒋介石、李石曾赴汤山,次晨谭延闿亦前往,三人共商两湖军事及党务问题。
△ 蒋介石致电上海总商会、县商会、闸北商会、银行公会、钱业公会,略谓:中正受命于最短期间完成北伐,大宗饷源全在推行二五库券,望联合承销二五库券1000余万元。无论如何为难,务希办到,以应急需。
△ 上午,第八路军西路军总指挥黄绍竑返抵广州,李济深于省政府设午宴招待。黄对省文武官员谈东江军事状况,略谓:张、黄所部薛岳驻赣南,缪培南、李汉魂驻浙西,将不再穷追;又谓:第十五军此次东下,原系奉中央之命而来,任务已尽,应班师回桂,休养整顿,本人俟部队返桂后,随亦回桂,专心整理桂省政务,决不干预粤政。
△ 张作霖特任罗文幹为外交总长,王荫泰为司法总长,姚震为大理院院长。
△ 北京军政府财政总长阎泽溥呈请辞税务督办兼职,是日张作霖指令照准。同日,特任梁士诒为税务督办。
△ 湘军何键、叶琪两军让出常德,西征军第十三军副军长谭道源即率岳森、成光曜两师进驻常德县城。
△ 江苏交涉公署就日轮撞沉“新大明”轮一案,向驻沪日总领事提出抗议,并请转饬该日轮公司立将肇事人看管,依法从严惩办,赔偿各项损失,抚恤死者家属,在此案解决以前,即将“厚田丸”扣留。
2月26日 冯玉祥致电熊斌,称蒋介石“实今第一流人才”,并告以蒋来汴晤面,对北军事已商定具体办法,蒋决定自提20万重兵循津浦线北进,与国、晋军同时动作。
△ 白云梯对《申报》记者谈关于蒙藏院问题,告以正在拟定组织大纲,一俟中央常会通过后,即可着手组织蒙藏院。并谓:应视蒙、藏同各省一样,不可认为殖民地,此事即易于办理。对于蒙、藏之方针,白谓:将先从整理西藏及内蒙西北地区之国民党党部入手,至外蒙问题,俟本党势力到北京,即可解决。主义与本党相同者即合作进行,其与本党不同者,则协同改进。末谓:对于蒙、藏之社会经济,将来须设立蒙藏银行。
△ 第四军第十一师3000人取道揭阳向陆丰苏维埃政权进攻,29日,攻陷陆丰县城。
△ 驻华美公使马瑞慕在上海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黄郛会谈宁案问题,驻沪美总领事克银汉、外交部司长何杰才参加。双方表示俱愿早日解决此案,美使并同意黄郛所提宁案谈判与修改中美旧约结合进行之主张。旋美使西行,黄郛急须回宁,遂各委克银汉与何杰才在沪继续谈判。
2月27日 蒋介石对南京公安局全体警察训话,告以现在市财政困难,不能按定薪饷如期发领,要求警察“忍耐辛苦”,注意保障首都治安、交通、卫生,“勿放弃天职”。
△ 张作霖特派余棨昌为修订法律馆总裁。
△ 北京军政府新任外交总长罗文幹在北京行就职礼,礼毕对东方社记者谈话,表示尽力完成废除及改善不平等条约,希望日本及列国以甚深之同情加以“援助”;关于实施固定税率及关税自主问题,政府正在研究,至关税会议则尚难明言。末谓对于中日外交关系,将“谋适当之措施,以竭力增进国交之亲密”。
△ 《申报》记者访谭延闿、李烈钧,叩以关于第四集团军等问题。谭、李答称,不建立第四集团军,两湖各军及南方各省国民革命军均归第一集团军,谭暂不赴汉;又谓:“我们主张关税自主,决不能与奉方共同开会商议。”
△ 刘镇华部占大名,俘直鲁军3000余,毙旅长刘鸿勋、邓九如及团长五名,直鲁军退广平、成安。
△ 李济深特委第七军第六师师长黄旭初为河源、龙川、紫金、兴宁、五华五属绥靖处长,是日,黄于兴宁宣誓就职,当即移兵五华,赴海丰“剿共”。
△ 旅沪川人熊克武、谢持、黄复生、黄季陆等七人,以国民政府电约赴宁开会,特于是日开会征求意见,到40余人,谢持主席,通过决议案六项,其要项为:一、赞成国府议设川省政府;二、现役军人不得兼任省府主席;三、康藏绥靖委员会暂缓设立。并提出最低限度之办法14条款。
2月28日 国民政府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议决12项,其要项为:一、公布政治会议修正通过之《立法程序法》;二、加推方振武、岳维峻、孙岳为国府委员,录案通知;三、任命丁超五为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庭长;四、建赵声铜像费用1.4万元照拨;五、特任蒋介石兼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29日明令公布);六、派李宗仁前赴武汉劳军,并收束军事,准备北伐。
△ 北伐军编组正式决定:北伐全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兼)(辖18个军,29万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辖25个军,31万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辖11个军,15万人);海军总司令杨树庄(辖四个舰队)。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任汪精卫、胡汉民、陈季良为委员。
△ 国民政府特任薛笃弼为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孔祥熙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易培基为国民政府农矿部长。同日,又特任于右任为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
△ 国民政府以西征军出发以来,鄂、湘次第戡定,西征部队亟须抽调加入京汉线北伐,是日,特派李宗仁前赴湘、鄂慰劳西征军将士,筹备北伐,所有整理军队、抚绥地方各事宜,并会商程潜、白崇禧两总指挥妥为办理。
△ 阎锡山致电驻宁办事处,报告奉方军情,略谓:“据探报奉军将领议决对晋、冯两面积极备战,晋北由张作相指挥第五方面军及第九、第十二、第二十、第三十一各军,攻击雁门、繁峙;对京汉线龙泉正太线,由三四方面军担任;对京汉线取守,对冯决调孙传芳第三师开往濮阳,联合直鲁军进攻鲁南、豫北,以进至黄河北岸为止;对津浦线北岸取守势。”
△ 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第八十四次会议据第八路总指挥部军务会议关于剿匪“清共”之议决案,讨论具体办法,决定设立全省绥靖总处,由李济深兼任处长。总处之下,划分四大军区:以陈济棠负责东区,陈铭枢负责西区,徐景唐负责中区,吕光逵负责北区,办理绥靖事宜。又东江军事既经结束,所有东、西、南三路总指挥部亦须裁撤,决定令陈铭枢、黄绍竑、徐景唐查照,并限于3月1日办竣。
△ 安徽省政府通电反对易纨士南下之关税主张,要求中央保持关税改革自由,勿惑外言,勿图小利,誓死一致否认,以求贯彻而固主权。
△ 北京军政府决将奉海铁路发还商股,改归官办。
△ 新疆回王代表定希程偕回部驻宁办事处秘书长蔡天祚由宁到汉,是晚赴汴与冯玉祥及杨增新到汴代表共商防范伊犁共产党办法。
△ 西藏代表秦世昌到宁向国民政府陈述藏事意见。
△ 英国运兵船“马赛城号”载英兵500名离沪返国。
△ 日本商轮“锦江丸”于27日夜在福建平潭县附近大富港触礁沉没,船员30余名经我国李一糅渔船救护出险,登日舰“葵号”返国。是日,平潭县长派员前往查勘时,突来日船“谷风”,不问情由,向该处渔船及岸上民众开枪射击,死12人,伤27人,造成“二二八”惨案。
2月29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开第一三〇次会,议决12项,其要项为:一、内政、农矿、工商三部组织法草案付审查;二、中执委员会请加派孔繁霨等12人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加推高桂滋等四人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又再加派刘汝明等六人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均决议加派;三、新疆乌什回王全权代表定希程请愿解除民众痛苦书及17省回民旅京请愿团代表铁楚良等呈文,决议推张之江等审查后再办。
△ 张作霖特任鲍贵卿为审计院院长。
△ 张作霖公布《森林条例》,凡75条,此条例公布施行之日起,民国三年公布之《森林法》废止。
△ 张作霖任姚国桢为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程崇为唐山交通大学校长,郑林皋为锦县交通大学校长。
△ 北京军政府关税自主委员会于国务院开会,潘复、罗文幹、吴晋、顾维钧、王克敏、梁士诒、王荫泰、沈瑞麟、莫德惠、颜惠庆等13委员及专门委员出席,讨论未恢复关税自主权以前应采取之过渡办法。
△ 2月下旬,第三集团军进攻朔县,初以大批步队侧攻朔城,奉军抽怀仁兵力来战,相持颇烈。是日午前11时,奉方前锋之骑兵师,一部分触地雷而溃,步兵接应不利,炮手被虏,急向东北撤退,下午4时,朔城遂为第三集团军占领,奉军退向怀仁。
△ 阎锡山再电驻宁办事处,通报晋北奉军调动情形,略谓:第五方面军王桂林、宋日新各师,开到盘石沟、千叶树、铁角岭一带,重炮第一旅由大同调至下射村,第十一军补充旅开到山阴,郑泽生两师骑兵由洪山沟开到平鲁,郑军司令部移朔县,王英、满泰两师在滑石口。
△ 国民政府委员周震鳞离太原南下,临行语阎锡山,回宁后即促蒋介石积极北伐。3月4日,抵郑州晤冯玉祥。
2月下旬 日使馆副官士肥原到太原,为张作霖活动议和。
是月 中国、瑞士交换邮件,是月实行。
△ 山东利津县黄河决口成灾,附近百余村落均成泽国,灾民两万余人,为民国来未有之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