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从理论上弄清楚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对各种挑战才能有勇气和信心;深入剖析各种风险挑战产生的背景和深层原因,回应各种质疑和非难才能理直气壮;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得住、发展得好。
一、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置于四个问题之首,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前提。不弄清这个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无从谈起。
马克思主义是在种种质疑和否定声中产生并发展的。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西方国家通过宣扬“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来达到“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在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大陆新儒家等各种思潮甚嚣尘上,使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假马克思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混迹于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之中,这就为鉴别其本质增加了更多的困难,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牢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理论上对各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抨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的系统解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思想,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时期的思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但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不是要死记硬背它的一切结论和所有词句,而是要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理论品质。只有使自己理论上更成熟,政治上才能更坚定。
2.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要正确回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克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教条主义,二是实事求是。其中,教条主义的态度又分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的教条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理论的迷信。前一种教条主义表面上好像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后一种教条主义表面上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奉为教条,实质上却是企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两种教条主义其实质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这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绝不意味着只允许马克思主义“一花独放”,搞“一言堂”,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百花争艳”的生动局面。这里的“差异”和“多样”,是指丰富多彩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包括科学上的不同学派、文化艺术上的不同风格、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形式等,但绝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任意蔓延。我们党历来主张:“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
总之,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扬起引领和谐社会前进的旗帜,否则和谐社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坚决抵制错误的观点,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辩证统一起来,不断促进和谐文化的繁荣,促进生动活泼、充分活力的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
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马克思主义本身枝繁叶茂,才能经受住混进马克思主义内部蛀虫的腐蚀,才能经受住外部欧风美雨的吹打。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基本经验。
1.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是开放的体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会产生新的理论形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这些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使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更高的境界。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正是针对挫折,我们不断改正错误,这样才创造出了新的更加适合中国实际的理论。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因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动丰富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实现了自己指导实践的价值;实践因为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因为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卓有成效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不等于在任何历史时期都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等于任何时候都能正确运用这些原理来认识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仍然要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断将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向前推进。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是科学,没有学术价值;有人宣扬社会科学要纯学术化,剔除政治性的东西;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学派,与其他学派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有人在学术争鸣的口号下,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成是学术问题,不涉及政治;等等。这些说法要么否定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要么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么意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经不起检验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普通的学派,而是必须坚持的客观真理。必须深入研究、抵制、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才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对研究者思想的引领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有赖于一批具有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的引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才能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积极而坚决的斗争,才能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用正确的有影响力的观点批驳和抵制错误的观点,使各种噪音杂音在实践面前销声匿迹,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当然,在学术研究中,研究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必须讲究策略和智慧,要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持之以恒地践行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从而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的作用。
1.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毛泽东曾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指出:像报纸、刊物、广播、影视这类东西,掌握在谁手里,由谁来议论,都是属于权利问题。掌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手里,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就有保证了。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的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江泽民曾指出:“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因此,“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从党内看,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在不少党员中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甚至有些党员还分不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界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体党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大力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迷失方向,从而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因此,全体党员应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犯了错误,要勇于实事求是地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朝着胜利前进。
2.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由于知识背景、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成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确保党的群众基础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在实践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应当看到,近年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发生了变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虽然思想很深奥,但道理很朴实,是自己真正需要,能够指导实践的正确的理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掌握群众,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通俗化,才能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不等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形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本质不是让普通群众都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那样只能损毁马克思主义本来的面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变成人民群众真正能理解和接受的理论,的确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邓小平曾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通过编写通俗读物、理论宣传等方式,让马克思主义通过多种载体走进寻常百姓家。像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那样,让马克思主义吸引并指导广大青年积极进步。
总之,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提供了根本准则,对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思想观念中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的强大引导作用须臾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21世纪的中国必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