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在第一章,笔者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中国大学是不是社会再生产的场域?关于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论视角:功能论与冲突论。功能论认为学校是促进精英循环的“平衡器”,但在冲突论看来,学校则是维持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同整个结构功能主义的衰落相联系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冲突论最终取代了功能论而成为目前教育分层研究中的主流理论范式。但是,冲突论内部也存在着诸多分歧,这些分歧一方面体现为解释路径上的不同——结构与能动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起决定作用的家庭资本类型的差异——文化资本与非文化资本。根据不同学者强调的内容,可以区分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冲突理论,分别是文化再生产理论、资本转化理论、文化抵制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这些理论为学校中的再生产现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解释。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关于教育分层的经验研究。通过对这些经验研究的梳理,可以勾勒出学校中再生产的具体过程:家庭阶层背景沿着两条路径——首要路径和次要路径影响大学生的毕业结果;而在每条路径上又存在两类影响机制——文化机制与非文化机制。与之相比,国内关于教育分层的经验研究集中于高等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一些研究探讨了毕业结果的阶层差异,而对于教育过程的阶层差异则很少涉及。
总结现有研究,一方面,现有理论通常忽视了国家的作用,要么将国家视作精英阶层的统治工具,要么将国家悬置起来,很少将其作为真正的行为主体来研究。另一方面,诸多跨国比较研究却显示,教育分层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家对教育系统的干预程度是不同的。基于此,笔者强调要将国家带回教育分层的研究中。首先是将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它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干预教育系统。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在全球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将影响大学生的跨国流动选择,进而影响国内的社会流动。最后,笔者将根据上述考虑提出本书的分析框架以及基本假设,并简单介绍后面的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