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元勋:张煦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20世纪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自20世纪中期以来,几乎每隔十年,通信技术就有一次大的飞跃。从20世纪40年代的长途明线电话,50年代的多路载波电话,60年代的电子管向晶体管转变,70年代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转变,80年代光纤通信取代同轴电缆,到90年代发展宽带综合数字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如今,我们能如此迅速便捷地传递信息,主要得益于20世纪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有一位通信技术的开拓者,刚好经历了上述所有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每一阶段他都奋力为之拼搏,引领我国通信技术紧跟国际发展潮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被香港媒体称为“中国通信界元勋”的张煦院士。

张煦,字艾西,191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门毕业,1935年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生,1936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学习物理与通信工程。1937年6月获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随后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暑期实验,又在纽约贝尔电话系统等电信企业实习一年。1938年9月回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专门研究磁控管振荡的特性,并于1940年6月获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D.Sc),随后回国服务。

1940年10月起,张煦先后在重庆(璧山)交通部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重庆)金陵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任教授,讲授无线电和长途电话等课程。1942年起,张煦任重庆交通部电政司科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煦回到交通大学电信系任教授、长途电话教研室主任,主讲长途载波电话课程,同时兼任同济大学、大同大学、沪江大学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长途电话工程》和《无线电工程》,为我国自编出版的首批同类教材,在当时国内高校中广泛使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电信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参阅过这两部教材。1953年至1955年,张煦响应党中央关于教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带领长途电话教研室师生到上海市的电信企业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向技术人员讲授载波机原理与群放大器设计原理,参与指导设计我国第一部自行研制的三路载波机。

1956年秋,张煦响应党中央支援西部建设的号召,随交大电信系师生赴四川成都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成电),担任有线系教授、系副主任。1957年10月,张煦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剥夺上课权利,但仍埋头翻译和编写教材、著作,关注国际通信技术的新发展。1959年秋,张煦“右派”摘帽,重新走上讲台。其时,国际上载波机由电子管向晶体管过渡,张煦转向研究和讲授晶体管电路和晶体管载波机设计原理,先后出版了《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等著作。同时,他利用暑假和带领毕业班同学到电信企业实习等机会,到上海邮电管理局、南京有线电厂(734厂)、眉山邮电通信设备厂(505厂)等,向技术人员讲授晶体管电路、晶体管载波机设计原理,推动我国通信设备晶体管化,对我国自行研制首台同轴电缆1800路晶体管载波机(时称“大通路”,是当时我国同类设备的最高级别)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文革”初期,张煦虽然身处困厄,仍默默耕耘,在劳动改造和反复写检查交代之余,努力跟踪国际通信技术的新动向。其时,国际上模拟通信技术正在向数据通信技术转变,从频分多路FDM的载波电话过渡到脉码调制PCM的数字传输。张煦迅速翻译出版了美国三部数据通信技术权威著作——《通信传输系统》(贝尔研究院著)、《数据通信原理》(勒基著)、《数据传输》(贝奈特著)。其中的《数据通信原理》是我国出版最早的数据通信类著作。他还结合我国当时实际,自编《数据通信原理》油印讲义,为工农兵学员和工厂技术人员开讲数据通信课程,推动我国通信技术从模拟通信向数据通信转变。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上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出现走向实用的迹象,张煦抓住机遇,在调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之后,果断将该系的主攻方向定为光纤通信系统。他还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人脉和学术影响力,在上海科学会堂作系列报告,并发表多篇文章介绍国际通信技术新趋向,倡导和推动上海市的通信技术研究人员,以“光纤俱乐部”的形式,联合开展光纤通信技术攻关。同时,他在国内高校率先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讲“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并编辑出版《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传输系统设计》等教材。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张煦领衔,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建成“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所”,开展光纤光缆、光有源和无源器件、光电子集成、光发送及接收终端机、模拟电视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组网技术、相干光纤通信、密集波分多路光纤通信等课题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后来该研究所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80多岁高龄的张煦继续奋战在我国通信技术的前沿。他利用在海外的人脉关系,经常邀请国外同行到我国讲学交流,促使我国通信技术及时跟上国际潮流。此外,他还对我国通信技术的基础结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本传记以张煦各个时期的笔记、手稿、回忆文章等纸质文献为主,辅之与张煦的亲属、同事、学生的访谈材料,并与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和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的档案相对照,试图勾勒出张煦学术成长的大致过程。本书探讨他奋战的国内国际环境,从他的一生窥探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概貌,以便后辈学人能领略新中国第一代通信技术开拓者的不凡业绩。

在本传记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张煦的亲属、同事和过去的学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首先要特别感谢张煦的女儿张迅玲女士。张女士多次从美国回国,时间虽非常匆忙,但仍设法挤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家庭相册,有包括张煦的父母亲以及张煦本人从幼至老各个时期的照片,让我们自由翻拍,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其中有她从哈佛大学档案馆特地为我们复制的她父亲当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张迅玲女士热情开朗、风趣健谈、乐于助人的性格,使我们课题组得以愉快而顺利地完成访谈与写作任务,令人难忘。

其次,我们要感谢张煦的妹妹张宝珠女士。张宝珠女士当时(2012年)已是90余岁高龄了,仍身体健朗,记忆清晰。她不仅很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而且自豪地给我们讲起了许多她二哥张煦青少年时期在无锡老家的故事。其间,老人不禁流露出对少年时代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回忆,令人感到很欣慰。

再次,我们要特别感谢电子科技大学的吴诗其、杨光璧夫妇和李乐民院士。吴诗其、杨光璧夫妇在成都市建设路金域蓝湾小区新宅热情招待了我们访谈小组成员,吴诗其教授为我们的访谈做了精心的准备,将张煦在成电的工作详尽而系统地给我们做了介绍。杨光璧老师给我们讲述张老在成电的许多有趣故事,当讲到张老在“反右”及“文革”时期所受的磨难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非常感人。李乐民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从交通大学毕业,后来跟随张老多年,他提供的信息非常宝贵。很感谢李院士在百忙之中,专门抽时间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楼的办公室接待我们。他详细给我们讲述当年跟张煦一起从上海西迁成都的情景,还讲述张老教学科研工作的风格、特点以及在成都的曲折经历,也谈到张老许多开拓性工作的意义,以及当前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状况,从中体现出半个多世纪师生一起创业、共同奋斗的艰辛历程和留下的深厚情谊。吴诗其教授、李乐民院士非常认真仔细地审阅了传记初稿,帮助作者订正了不少讹误,还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最后,感谢张煦在交通大学的同事林宗琦教授、陈建平教授和叶爱伦女士,给我们提供张煦20世纪70年代末回母校重建电子工程系和创立光纤研究所的事迹。尤其还要感谢张洪森高级工程师,他不仅生动地给我们介绍张煦的教学、科研特点,还主动将张煦从前赠予他的书籍转赠给我们课题组。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校史档案馆的同仁不嫌麻烦,一次次给我们开放查询张煦的文献资料。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的饶永馆长及其同事非常热情,给我们提供张煦在成电的所有档案资料,还热情地带我们课题组参观美丽的新校园,共进午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传记是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张煦课题组”集体努力的结果。课题组负责人及传记执笔人为王延锋,主要成员有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董煜宇、姜玉平、宋神秘、陈志辉。姜玉平对传记做了不少修改润色,宋神秘博士为资料收集与整理做了大量工作。本传记若有疏漏不当之处理应由执笔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