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应用教程(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拖动系统的传动机构

电动机在带动负载运行时,在电动机的输出轴和负载的输入轴之间,必须通过传动机构来传递能量,如图1-22所示。

图1-22 常见的传动机构

a)联轴器 b)传动带轮 c)齿轮 d)减速箱

1.5.1 常见的传动机构

1.联轴器传动

联轴器将电动机和负载的轴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并无减速环节,如图1-22a所示。常用于风机和水泵等负载。

2.带轮传动

带轮传动有一定的减速比。由于传递带具有一定的柔性,连接的精度要求较低,故常用于各种机械的第一级传动,如图1-22b所示。

3.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减速比,主要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传动系统中,如图1-22c所示。

4.减速箱

通常由多级齿轮构成,也有用蜗轮、蜗杆构成的。减速箱的减速比较大,如图1-22d所示,用于要求低速运行的负载。

5.传动比

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转速之比,称为传动比:

式中 λ——传动比;

nM——电动机的转速,通常是传动机构输入轴的转速(r/min);

nL——负载的转速,通常是传动机构输出轴的转速(r/min)。

由式(1-22)知:

在忽略传动机构中功率损失的情况下,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有

式(1-23)和式(1-24)说明,经过传动机构减速以后,负载侧的转速减为电动机侧的1/λ,而负载侧所得到的转矩则比电动机侧增大了λ倍。

1.5.2 传动机构的折算

1.折算的必要性

在分析电动机能否带得动负载时,需要对电动机的转矩和负载转矩在同一个坐标系内进行比较,但当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不等于1时,比较时出现了麻烦。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75kW电动机轴上的转矩为TM=484N·m,转速为nM=1480r/min,如图1-23a所示。则在坐标系内的工作点如图1-23b中之Q1点(484,1480);

图1-23 电动机和负载的工作点

a)拖动系统实例 b)不同轴上的工作点

设传动比λ=4。则负载轴上的转矩为TL=1760N·m,转速为nL=370r/min。在坐标系内的工作点如图1-23b中之Q2点(1760,370)。

显然,在图1-23b中,你无法判断这台电动机能否带动负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拖动系统中各轴上的参数(转矩和转速等)都折算到同一个轴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2.折算的基本原则

最根本的原则是能量守恒原理,即折算前后,传动机构传递的能量不变。则

稳态过程:折算前后,传动机构所传递的功率不变。

动态过程:折算前后,旋转部分的动能不变。

3.折算公式

将负载轴上的参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公式如下:

1)转速的折算

nL=nLλ=nM (1-24)

事实上,负载转速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就是电动机的转速。

2)转矩的折算

式(1-25)的物理意义:经过传动机构减速后,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变轻”了。上例中,负载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为

在坐标系内的工作点如图1-23b中之Q′2点(440,1480)。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电动机是能够带动负载的。

3)飞轮力矩的折算

式(1-26)表明,经过传动机构减速后,电动机轴上的飞轮力矩将大为减小,这将十分有利于电动机的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