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仪之争”前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
利玛窦是继罗明坚后,在儒家典籍的西译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另一位来华耶稣会士。在谈到孔子时,利玛窦说:
在谈到儒家时,他说:
利玛窦不仅介绍了儒家文化,也亲自翻译了中国儒家典籍《四书》。1592年1月15日,利玛窦在他的信中第一次提到他在翻译儒家的格言这一件事情,他说:
利玛窦等来华的耶稣会士把《四书》作为学习汉语的教材,但当耶稣会在亚洲的视察员范礼安了解到《四书》的情况后,就让利玛窦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利玛窦在1593年12月10日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件事,他写道:
一年后,利玛窦已基本完成《四书》的翻译,他在给德·法比神父的信中说:
三年后,利玛窦完成了这项翻译工作,他写道:
之后利玛窦在给友人的信中都把自己所翻译的《四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介绍给他的朋友。1599年他曾在信中说:
遗憾的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利玛窦所翻译的这部《四书》手稿迄今未被发现。[144]
在利玛窦后,从事中国典籍翻译的耶稣会传教士还有比利时的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费赖之(Louis Pfister,1833-1891)认为金尼阁在1626年翻译《中国五经》一卷,但这个译注本至今尚未发现。[145]
“礼仪之争”前,来华传教士的主要精力放在“西学东渐”上,较少关注“中学西传”,在此之前出版的共42部各类著作中,中文著作和文献为32部,而用西方语言所写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仅有10部。
礼仪之争前来华耶稣会士中、西著述对照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来到东方的传教士,他们的工作重心在“西学东渐”,例如,利玛窦翻译《四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今后的来华传教士们学习汉语所用。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和介绍并非他们的工作中心。而罗明坚在这一方面则有突出贡献,一人占据了近一半的“中学西传”的著作,其原因是他中年就返回了欧洲,如果他继续留在中国,恐怕也不会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西传上有如此贡献。此外,从这一表格中也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典籍的外译,如果也考虑到之前所提到的西班牙传教士高母羡的《明心宝鉴》,中国文化向西方世界传播的工作,并非由中国人所开创的,而是由来华的传教士们开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