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达《经济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微观部分(合计75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假设需求曲线是双曲线的一支,则这条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价格弹性的相对值:(   )。

A.等于1 

B.大于1,但小于无穷

C.小于1 

D.以上答案都不必然成立

【答案】A

【解析】当需求曲线为双曲线的一支时,需求曲线方程可写为:,根据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可得该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价格弹性的相对值为1。

2.一个消费者将他的所有收入花费在两种商品A和B上。他购买A的价格是50,总效用为800,边际效用为12。购买B的价格是150,总效用为200,边际效用是24。为了达到消费者均衡,他应该消费:(  )。

A.更少的B和更多的A

B.更多的B,相同数量的A

C.更多的A,相同数量的B

D.更多的B和更少的A

【答案】A

【解析】题中,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A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B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会减少对商品B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A的购买量。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消费者的总效用是增加的。当A、B的数量调整至满足时,此时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用。

3.如果在长期均衡中,某商品的竞争价格是30,则对此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说,(  )。

A.边际成本>平均成本=30 

B.边际成本<平均成本=30

C.30=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D.30=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答案】C

【解析】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

4.假设有两个企业A和B,共谋以共享最大化的利润。如果对于所有的产出,A的平均成本曲线都高于B的平均成本曲线,则(  )。

A.企业A将不生产

B.只要它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企业A就会生产

C.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处生产

D.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生产

【答案】B

【解析】共谋会形成卡特尔解,卡特尔解要求额外单位产量不论由哪一家生产,其边际收益都必定相等,进而每家厂商的边际成本要相等。因此,只要企业A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它就会生产,而不考虑它的平均成本如何。

5.以下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当外在性存在时,商品的价格反映它的社会价值

B.存在负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

C.外在性导致的无效率可以依赖于市场本身的力量解决

D.存在正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答案】B

【解析】A项,当外在性存在时,商品的价格不反映它的社会价值;C项,外在性导致的无效率一般不可以依赖于市场本身的力量解决;D项,当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

6.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于商品是劣等品,其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则其收入弹性必定小于0。

7.消费者预算线平移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需求曲线    

B.价格一消费曲线

C.收入一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答案】C

【解析】收入一消费曲线(收入提供曲线)指偏好和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与收入水平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为预算线平移时消费者均衡点移动轨迹。

8.假设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18,边际成本为10,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企业将会(  )。

A.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B.增加产量,降低价格

C.增加价格与产量   

D.降低价格与产量

【答案】B

【解析】垄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而现在,所以垄断厂商会增加产量,这会导致价格下降。

9.假设劳动力的供给相对无弹性,对工人的工资征税主要由(   )。

A.雇用劳动力的企业承担 

B.消费者承担

C.工人承担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税赋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分担由其弹性决定,谁更缺乏弹性,谁将承担更多的税赋。

10.蛛网模型以(  )假定为前提。

A.需求量变化存在时滞    

B.生产者按本期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供给量

C.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D.供给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答案】B

【解析】蛛网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商品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商品本期的需求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二、作图、证明题(30分,共3题)

1.请使用希克斯(Hicks)分解画图并说明吉芬商品一定是劣质品。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商品。下面用希克斯分解法对吉芬商品进行“拆分”,来说明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劣质品。

图1-1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1-1所示,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点和点。可以看出,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反而减少了。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作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2.请画图并证明边际成本曲线一定通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答:边际成本曲线必定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图1-2所示。

图1-2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

证明如下:

由于,所以,当曲线是下降的;当时,曲线是上升的;当时,曲线达极小值点。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一定通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请画图说明政府决定对产品A征收消费税(从量税),并且将从该产品上征得的税收全部返还给消费者,这样做会对消费者的福利带来什么影响?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1)如图1-3所示,横轴表示A商品,纵轴表示其他商品。初始预算约束线为,此时消费者选择在点消费。政府对A商品征收消费税(从量税)后,提高了A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变得陡峭,变为,此时消费者选择在点消费。将从该产品上征得的税收全部返还给消费者,对应的预算约束线平行向外移动,变为,此时消费者选择在点消费。可以看出,这种税收政策使得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下降。

图1-3  包含税收返还计划的征税

(2)通过对图1-3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征税影响使得消费者的福利下降。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通过征税的方式来调节资源配置,比如说希望通过对资源类产品如汽油等征税,从而减少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

三、计算题(25分,共1题)

1.一片海域有两个捕鱼区构成:1区和2区。1区每天的捕鱼量(单位吨)为:;2区每天的捕鱼量为:,其中分别表示在1区和2区捕鱼船只的数量。现有300条船只取得了政府的捕鱼许可,每条船只是完全相同的,在海上运营的总成本为每天不变的10000元。假定在市场上,鱼以每吨100元的恒定价格出售。请问:

(1)如果船只可以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区域,政府不加限制,每个区域将有多少条船捕鱼?每只船捕鱼的净收益是多少?

(2)如果政府能够限制船只的捕鱼区域,每个区域应当配置多少条船?每只船捕鱼的净收益是多少?

(3)当前政府授权捕鱼的船只数量是最优的吗?请计算说明。

解:(1)如果船只可以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区域捕鱼,政府不加限制的话,会使得船只在两个区的平均捕捞量相等。因为如果某区的平均捕捞量小于另一区域,就会有船只离开该区而到另一区捕鱼直至两区的平均捕捞量相等。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其中,分别表示1区和2区每只船的平均捕捞量:

联立方程解得:

代入捕捞量的方程,解得:

总的捕捞量为吨,在每吨100元的价格下,总价值为6000000元。

每条船捕鱼的净收益为:元。

(2)1、2区捕鱼的总收益分别为:

对应的各区捕鱼的边际收益分别为:

由题意可知,增加一条捕鱼船的边际成本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可得:

解得:

1区和2区每只船的净收益分别为:

(3)根据上述分析解答可以看出,当前政府授权捕鱼的船只数量不是最优的,由(2)得出应为225只。

宏观部分(合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合计20分)

1.生命周期理论

答:生命周期理论由莫迪利安尼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按照该理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按照分析,长期消费函数为:,其中,表示工作年限,表示生活年数,表示每年收入水平。可以看出,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短期消费函数为:,其中,表示某个时点,是财富水平。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因此,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即为什么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长期消费函数过原点。

2.以邻为壑政策

答:以邻为壑的政策指试图以牺牲别国的产出来增加本国产出的政策。

浮动汇率制下,当一国经济出现失业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本国货币扩张来使得汇率贬值,以增加净出口,从而增加产出与就业,但是本国增加净出口对应着国外贸易余额的恶化。本国货币贬值使需求从国外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上,国外的产出与就业会因此下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由贬值引起的贸易余额的变动被称为以邻为壑的政策。它是输出失业,或以损害其他国家来创造本国就业的一种方式。本国福利的提高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这一政策很容易引起别国的报复和贸易战的爆发,最终损害各方的利益。

3.货币中性

答: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

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此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

与之不一样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黏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这种情况下,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4.挤出效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模型中,若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图1-4  挤出效应

如图1-4所示,经济体的初始位置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的点,经济体的利率水平为,收入水平为。政府支出增加,曲线将向右平移到,与曲线重新相交于点。相应的,经济体的均衡利率水平从上升到,均衡收入水平从仅上升到,小于不考虑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导致均衡收入水平从上升到就是因为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引起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使得产出减少的部分。

二、计算简述题(每题10分,合计40分)

1.考察一个封闭的经济体,,请回答下面问题:

(1)计算政府支出乘数和(定量)税收乘数

(2)如果政府采取平衡预算政策:,则均衡产出水平变动多少?

(3)简要说明上述计算结论的形成机理。

解:(1)根据消费函数知,则政府支出乘数为:,税收乘数为:

(2)如果政府采取平衡预算政策,考虑到平衡预算乘数为1,则均衡产出水平提高,提高量等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即为100。

(3)乘数要起作用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有闲置的生产能力。当增加政府支出时,相应的政府支出乘数为。为保持政府预算平衡,应等额的征税,相应的税收乘数为。税收乘数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其原因在于没有第一轮的直接效应,即增税先影响可支配收入,可支付收入的变动再影响消费。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时,有:

2.结合模型,简述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开放小国减少货币基础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

答: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分析如下:

如图1-5所示,由于资本完全流动,该曲线表现为一条水平线。经济体原先处于点,此时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该国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则曲线向左移动,移动到,整个经济移到点。在点利率高于世界利率,大量国外资金流入,对本币需求增加,因而本币有升值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购买外币,并抛出本国货币,本国货币供给因而增加。结果是,曲线右移。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直到恢复为初始均衡点点为止。因此,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开放小国减少货币基础的货币紧缩政策是无效的。

图1-5  货币政策无效

3.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按照边际贡献参与分配,请问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劳动所得所占比重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下降?

解: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可得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即:

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因此,表达式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从而表达式就是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表达式是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即资本所得占GDP的比重为参数,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为参数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或劳动使用量下降时,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有可能下降。

4.什么是相机抉择?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相机决策将会带来什么挑战?如何治理?

答:(1)相机抉择的含义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货币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积极地变动财政支出、税收和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宏观经济政策。

相机抉择主要内容是: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总需求,反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抑制总需求,反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基本平衡时,实行中性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相机抉择将会带来的挑战

理论上,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变动总需求,按照凯恩斯定律的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只影响产量水平而不影响价格水平,即价格和工资存在着刚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产量水平也影响价格水平。即使在萧条时期,也有可能产生轻微的影响。此外,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其变动又可能影响到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扩张性经济政策虽然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当实施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时,这些政策就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限制,有时甚至不能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

实践中,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经济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不确定性。实行经济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各种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经济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经济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

(3)如何治理

考虑到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在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还要辅之以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收入政策。实行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三、论述题(15分)

近年来,预期通货膨胀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你所知道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预期通货膨胀?如何把其引入Phillips曲线?(5分)

(2)结合分析框架说明,如果不进行任何宏观经济系管理,预期通货膨胀将会对经济体带来的影响;如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则应如何管理?将会达到什么效果?(10分)

答:(1)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其中,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2)一旦有了通货膨胀预期,民众为了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会要求涨工资,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反映到图形中体现为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6所示。结合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如果不进行任何宏观经济管理,预期通货膨胀将演化成事实的通货膨胀,且产出水平下降。

图1-6  预期通货膨胀对经济体带来的影响及宏观经济管理

一旦有了通货膨胀预期,如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即采取紧缩性的政策,使得曲线向左移动。移动的结果是物价水平有所下降,但产出水平进一步下降。或者,政府为了防止产出水平的下降,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使得曲线向右移动,此时产出水平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从分析可以看出,需求管理政策无效,无法应对由通货膨胀预期所引起的经济问题。

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巨大影响力,将进一步影响中央银行维护价格稳定的能力。具体而言,中央银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也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二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连续性,有效引导人们的预期;三是实行通胀目标制,增强人们对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信心;四是必要的工资和价格管制,避免出现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式的通货膨胀。当然,在通胀和通胀预期都无法容忍的时候,加息和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利率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