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1 复习笔记
一、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社会的巨变使得文化教育方面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1.官学的衰落
造成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3)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
这些都反映了“官学”教育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客观上酝酿着教育上要有新的变革和发展。
2.诸子私学的兴起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其首创者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私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是其最为直接的因素。私学兴起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官学的衰废。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封建私有制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2)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3)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加上统治阶级“养士”之风盛行,使其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
3.百家争鸣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习惯上指“九流十家”,即儒、墨、名、法、道德、阴阳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上,但其思想还没能成为统治思想,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很注重知识分子,“养士之风”盛行。战国时期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各家各派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游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各家还可以自由辩论,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2)“百家争鸣”的教育意义
在诸子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家以孔、孟、荀为代表;墨家以墨翟及其后学为代表;道家以老、庄为代表;法家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百家争鸣”的教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各家主张虽然各不一致,但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相互补充,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各学派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教育家。在众多的学派中,尤以儒、墨两家在教育上论述最丰富,对中国后世教育的发展影响也最大。特别是儒家教育思想几乎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流。
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确定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思想为治国方略,“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基本结束了。
4.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1)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①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在稷下的各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欢迎游学,来去自由;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学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嬗变。
②教师待遇优厚。稷下的学者们都受到齐王的厚待,在人数越来越多不能平等时,齐王又将稷下学者按学术水平、名望资历分成等级,按等级给予俸禄,这些学者的弟子也受到特殊待遇。
③学无常师。稷下学宫兼容各家各派,但对天下名士,都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不限于跟一个先生。这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学术流派的局限。
④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这一学则,作为学校教材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稷下学宫的影响
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办之早、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其影响十分深远。
①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
②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③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5.私学产生的意义
(1)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才。
(2)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一致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了,也为学术的广泛传播拓宽了道路。
(3)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西周的“六艺”教育范围,各家都可以自由传授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新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方式上,私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出现了许多教育专著。
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大的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取代官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在文化教育上有两大贡献: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其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2.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的社会功能
a.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b.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提出“庶、富、教”思想,指在国家治理中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这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当然孔子还不能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c.与军事的关系。他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孔子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之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有一定道理,但如此夸大民信的决定作用,过高估计了教育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d.与行政、法律的关系。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总之,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
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习相远”出发,孔子认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出这一观点的意义在于: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不论贫贱,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为他的“有教无类”提供了依据。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不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就使他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
(2)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正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相一致。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当然,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
(3)关于教育的目标
孔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安民的贤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能比较准确地概括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①在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一方面,“士”必须是能志道、弘道的志士;此外,孔子还要求“士”必须有才能,能处理实际政务。
②“君子”原是贵族阶级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君子的品格可归为两方面,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以至“安百姓”。前者是德,后者是才,即治国安民之才,实则内圣外王之道。在修己方面,孔子又提出三方面的要求:“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③“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把入仕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孔子认为德才都需要学习,学习是做官从政的准备,要做官就必须经过学习。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消极面在于把求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求学的惟一目标就是做官,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4)关于教育内容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
孔子的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
①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②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
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丘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他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
3.孔子的教学思想
孔子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基本认识,孔子提出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育和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还要注意两点:第一,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一刀切。
(2)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孔子对于这一原则有精辟的表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应该指出的是,孔子的启发式仍是比较原始、简单的“原型启发”,用的主要是类比与比喻,不能作过高评价。
(3)学思并重
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
(4)由博返约
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同时不能杂乱无章,要能够“一以贯之”,达到以简驭繁、触类旁通。
上述四项主要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是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规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
4.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1)道德教育的内容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道德教育的原则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此有深刻的体验,摸索出不少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
①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孔子提出:“志于道”,并且要达到“乐道”的境界,就是要立志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心甘情愿为之献身,死而无憾。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目标能够牺牲眼前利益,还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艰苦的磨练,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
②自省自克。孔子特别强调要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矛盾,首先要“求诸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要求学生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平时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和辨别能力。
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着约束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才能维护公共道德,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高的标志。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了。
③身体力行。身体力行即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那种“言过其行”的人,就是要多干实际事,要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要打好基础,然后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这样才能逐步登上道德修养的高峰。
④改过迁善。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有了缺点、错误,光明正大,不怕别人知道,而是决心改正,不再重犯,这是孔子所提倡的。
总之,孔子的上述主张含有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在今天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5.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到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待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的经验表明,师生关系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有至深的感情。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但这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
总之,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孔子的历史影响
(1)历史贡献
①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②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③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④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⑤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⑥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2)国际影响
①早在16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了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②孔子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有“孔教”和“孔教学校”。
③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④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⑤中国的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把孔子的生日或定为教师节,或定为庆祝日。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
1.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而孟子则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被封建统治者尊为“亚圣”。孟子一生以游说诸侯为业,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多不为采纳。晚年退而专心著述和讲学。
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仁政”的中心是“重民”。他甚至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当时主要是为统治者着想,使其能长治久安,同时也反映了孟子了解民众的疾苦,有同情人民的一方面。然而,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只是一种空想。
2.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性善论
(1)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根据子思的“中庸”和“诚”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诚”便是大道,便是本体,便是永恒不变的理。孟子把人的主观情绪、精神,当作世界的本源,并把人的心性与天联系起来,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
(2)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孟子肯定“性善”,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是发源于人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孟子论述全部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3.教育教学思想
(1)关于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这种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由此可见,孟子确实非常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又把它神秘化,说成是先验的自发的过程了。
但是,孟子并不是完全无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也看到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①教育的目的。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所谓“人伦”,孟子认为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②教育的内容。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所以他主张教育的全部内容是“由之以孝悌之义”。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则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了。
(3)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和方法:
①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孟子认为“志”应统率“气”,但“气”也影响“志”。所以既要“持志”,又要“养气”。
②反求诸己。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己”。孟子还特别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能自觉为善,自觉拒恶,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孟子认为人的祸福,也决定于本人的作为。这同祸福由天降的思想相比,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对于警告统治者不要“自作孽”,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来说,显然具有欺骗和麻痹作用。
③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④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的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思想。他认为,大丈夫应能做到在各种考验面前毫不动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使在生死面前也要坚持“舍生取义”。这些思想对后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4)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孟子的教学思想同样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忽视和贬低“闻见”之知的意义,从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否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孟子强调“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意义。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
①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②专心有恒。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学习要有避免中途而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③启发引导。孟子认为,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自求自得。教师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④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也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总之,尽管孟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却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四、荀子的教育思想
1.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主张
荀子名况,号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年轻时曾两次到齐国稷下讲学。荀子处在战国末期,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批判各家,又吸收各家。因而他的思想学说相当庞杂,甚至有许多矛盾之处,但其基本思想仍属儒家。其主要政治、哲学主张包括以下几点:
(1)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荀子思想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和“意志之天”,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发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对自然界不是顺从敬畏,而是进行斗争,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
(2)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荀子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重要贡献。他抛弃了道家的不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肯定知识的来源是感官接触外界,经过心的审查,分析异同,作出结论,才可谓真知。荀子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不过荀子有时过分强调“心”的作用,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3)“性恶论”的人性观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否定孟子的“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有更积极的意义。
2.教育教学思想
(1)关于教育的作用
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其次,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即他提出的“涂之人皆可以为禹”。
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荀子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2)关于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荀子认为音乐是表现人的快乐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音乐的教育作用很大。他认为礼的作用是使上下有别,乐的作用是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荀子主张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区别“正声”,“奸声”,提倡正当健康的音乐,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
(3)关于教学的主张
①荀子和孟子在教学主张上的不同之处
荀子和孟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不同,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具体而言,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这和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②荀子关于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的主张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思想方面的培养和指导,其具体主张如下:
a.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才性虽高,弃而不学,也将一事无成;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著。
b.虚壹而静,专心有恒。所谓“虚”,是指“虚心”,即不要先入为主;所谓“壹”,就是不以一种知识或见解排斥另一种知识或见解,专心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转而研究另一问题,又能迅速集中精力,两者绝不相乱或互相干扰。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规律。所谓“静”,是指不能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虚、静是荀子继承了宋尹学派的概念,而去掉了原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反对志不专注,用心浮躁。
c.解蔽救偏,兼陈中衡。所谓“蔽”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全面掌握知识。荀子提出“兼陈中衡”的“解蔽”的方法。“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这是对孔子的“叩两端”思想的发展,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当然,荀子不知道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他权衡事物的标准不是客观实践而是“道”或“礼义”,而且带有折衷调和色彩,削弱了这种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
(4)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认为“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常把师与礼法或礼义并提,认为师是礼法或礼义的化身,因此学生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他甚至把能否尊师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同时,荀子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
荀子抬高教师的地位和强调教师的作用,反映了战国末期要求集权统一的趋势,从教育发展本身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主张师云而云,绝对盲目服从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荀子也继承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还承认学生可以超过教师,留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言。这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墨子的教育思想
1.墨子的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其思想基本代表当时的“农与工肆之人”的立场。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中心思想。他主张尚贤、尚同,强烈反对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度。墨子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但在认识论方面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因素。现存《墨子》共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派的基本资料。
2.教育教学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①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政治主张,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治权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②教育的个人作用。墨子反对命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墨子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普遍注意的,墨子直接以此来反对命定论,是比较彻底的。
(2)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①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贤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德行的要求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才。但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有极大的不同,“兼爱”强调无差别的爱,“仁”强调“爱有差等”。但二者也有相近之处,同样要求遵循忠孝等道德准则。
②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墨子还注意到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墨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大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不过墨子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不适当地“非乐”,不加分析地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这当然也是片面的。
(3)关于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①志功合一原则。这是墨子施教一贯奉行的最根本的原则。志,是出发点,即动机;功,是归宿,即效果。他教人,不光要看其动机,更重要的是看其效果,强调二者必须辩证地统一。墨子第一次提出以功利主义的原则作为评判人的道德行为的尺度,在古代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为后世事功学派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主动性原则。墨子施教,一贯坚持积极主动。他要求教师要努力、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要永远起主导作用,绝不可怠倦而被动。他提出“叩则鸣,不叩必鸣”的主动性原则,这与他平常积极“上说下教”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认真负责、勇于牺牲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他对于教育对象的积极因素、主体地位与之辩证的统一关系,却未能进一步探讨阐述。
③实践性原则。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强调一切说教和理论,都必须见诸实行,根本在于实践应用,要坚决反对只说空话而不务实际的人。
墨子在教育中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教学原则和治学方法,与儒家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原则是一致的,但儒家偏重的是理性道德修养的实践,而墨家则强调社会生产劳动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实践。两相比较,墨家更加实际。
④量力性原则。墨子在教育中提出了“学必量力”的重要原则。要求教师施教,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基础、才智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教育,而且还要正确估量学生有可能或通过努力有力量能够接受教师所教而获得收益,达到目标,这样才去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墨子还强调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⑤创造性原则。墨子批评儒家“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对古代的优秀遗产应继承,但还要有创造精神,使善的东西更多一些。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体现了他重视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墨子教育思想,其贡献虽比不上孔子,但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如丰富的、带有人民性的民主性的精华,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六、道家的教育思想
1.道家思想概况
道家创于春秋末的老子,兴盛于战国时期。反映老子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一书提出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战国道家分为两派,一是稷下黄老学派,这一派不墨守老子的理论,而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各家之长,有选择地吸收法、儒、墨、阴阳、名家的一些思想因素,从而在道家中能独树一帜;另一派则以庄子为代表,承袭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并将其演变为一种出世主义的思想,后世往往以“老庄”并称,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庄子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他的思想代表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潮,对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现今流传的《庄子》一书分内、外、杂三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庄子教育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道法自然”与教育目的
老子所教,皆以“道德”二字为宗旨,其中“道”是老子为教的核心。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原则。“道”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原则,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要教人悟道、认道、体道、崇道。
庄子的思想完全继承了老子,与老子一样,庄子也强调“道法自然”的道理,将“道”视为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道”也成了庄子的最高教育目标。
3.“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道家的人性论是一种自然人性论,认为人性即自然。因此,一切都要听凭自然的安排,不应加任何人为的东西。
老子认为,为道不是为学,不是使人的知识增多,而是使人的知识与欲望减少,因此,应该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记,不学习知识,可以免除忧愁。道家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儒墨主张的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其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速对人性的背叛,加重社会的纷争。从道的本质来说,道法自然,而学非自然,故要绝学;道常无为,而学则人为,故要绝学。
当然,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们反对的只是违背“自然”的教育。事实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任何强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完善美好的,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社会,才是最理想的境界。总之,一切构成文明内容的事情,在道家看来,都是人类痛苦的源泉。社会愈文明、愈进步,距离道家的理想状态就愈遥远。
4.道家的人格理想
道家强调自然人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地损害人的自然本性,要求教育要为张扬人的个性服务,因此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在于追求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1)老子的观点
①无为贵柔。无为是老子道德教育要求的中心,如果每一个人都达到“无为”的境界,天下便可泰然,人们也就是大德了。关于“贵柔”,老子认为人之处世,必当贵柔。人要想自由自在地生存,就应该保持柔弱的美德,而柔弱也会转化为刚强,并战胜之。
②知足。老子认为,人要知足,知足常乐。
③不争。在老子推崇的美德中,不争最为重要,可与无为并称。
④不敢为天下先。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老子主张要恭谦居下,不应争先,特别是身居要位者,更应如此。这也是人的一种美德,做人的至宝。
老子对于理想人格道德的基本要求,可谓是其德育原则的具体化。充分显示了遵循自然和渗透了辩证法则,以及逻辑的思辨,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2)庄子的观点
庄子的理想人格包括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几个层次,将无己、无功、无名作为理想人格最本质的品德核心,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人格不依赖任何外在的客体,他们的智慧完全掌握了天地、自然、社会、人世的根本意义,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格。
道家的理想人格论极力主张冲破儒家教育思想的樊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对后世士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思想本身也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5.“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
(1)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反对过多的说教、干预及引导,认为一切要顺应自然,最好能像流水一样,“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不言之教”还包含着尊重人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然的思悟,从而达到个体自然发展的意义,在教育态度和方式上,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榜样作用影响他人,它体现了潜移默化的哲理。
(2)庄子也主张行“不言之教”。他主张教育应该在一种超然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中进行,只有在充分自由的教育之中,学者才能感到轻松愉悦,达到无为的境界。从人的认识角度来看,庄子认为“行不言之教”完全是一种内心的自觉、自化,绝不能受教育者强制的灌输。只有让受教者接受了教育而又不觉得是负担,只是认为这道理是自己悟得的,因而感到心中愉快,才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
总之,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对于孔子提出的仁义道德持否定态度。从思想倾向来看,儒重理性,道尚直觉;儒主致用,道崇思辨;儒讲启发,道讲辩证;儒讲现实人生,道则讲回归自然。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也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绝圣弃智”,这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七、法家的教育思想
1.法家教育思想概况
(1)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是战国时的重要学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和韩非。李悝是最早以法理为依据论法的法家人物,其代表作是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但李悝的思想还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李悝的学生商鞅使得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趋于对立,并以法家理论指导其在秦国的变法。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是荀况的学生,但他学法家各派,熔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三派为一炉。其“法后王”、倡“耕战”、禁游说之士、非诗书礼乐之教的理论,成为秦始皇和李斯据以完成统一大业的思想武器,并为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不同程度地信奉。
(2)法家的主要思想
法家提倡耕战,主张严刑峻法、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等说教,也反对道家的“恬淡之学”。耕,即农耕;战,即作战。法家倡导“耕战”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兵农合一,既保障国家的经济力量,又保障国家的军事力量。
2.培养“能法”“耕战”之士
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国家施教,必须以培养“耕战”之士为目的,要求禁止和打击那些整天游学、研究学问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这种思想在战争环境和儒法对立的形势下有其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把“力”与“德”“法”与“义”绝对对立起来,完全取消或取代道德的社会作用,是片面的。
韩非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在继承商鞅等法家培养“能法”“耕战”之士的基础上,提到能管理、能治国的要求这一高度。他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智术之士”“能法之士”。这些“智术能法之士”应该在思想上具备进步的历史观和变革思想;在政治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坚定地执行法治路线的坚强毅力和刚直的品质。
3.“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一味用感化教育,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恶人就范;教育的作用只是在于使人不得为非,从而便于国家的统治与管理。
法家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主张严格要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法家忽视了自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4.“以法为教”与“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这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它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治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教等法令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同时也点明了商鞅、韩非所倡导并在秦国实行的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手段。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充其量只能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教育。将教育仅仅看做是法治教育,实际上贬低了教育的作用,不仅片面,而且错误,因此,法家的主张与实践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八、《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礼记》是战国末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是儒家学派分化后又趋融合的产物。《礼记》一书中与教育思想有密切关系的篇章,主要有《大学》《中庸》和《学记》。
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的著作。宋代之后,《大学》从《礼记》中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1)大学教育的纲领
《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的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为“三纲领”。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
“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这显然是“性善论”的观点。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按朱熹的解释,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年的传统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2)大学教育的程序
《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根据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程序或步骤。按照儒家的观点,“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治人”是“修己”的目的,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实质。
在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实际上就是学习、领会儒家德艺方面的知识,并加以综合、融会贯通。诚意、正心则是一种综合修养过程,着眼于个人道德的完善及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为了修身,只有完成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从修身自然引出的,是一个施教过程,即通过个人的修身来完善家族内部的关系,而且,齐家也是“成教于国”的基础,如果家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了,因此,治国不过是齐家的扩大和深化,而平天下又不过是治国的扩大,其基本精神是一贯的。
就这样,《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非常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大学》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2.《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也和《大学》一样,是从《礼记》中分立出来的,成为“四书”之一。《中庸》的章句也经朱熹重新编订过。
《中庸》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中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实际上是指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它要求在社会矛盾面前,照现时所处的地位而行。为此,就要摒弃外物、潜心修养,做向内的“慎独”工夫,去把握先验的“理”,达到“诚”和“至诚”的境界。
《中庸》也包含着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中庸》开篇即指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道是从性来的,而性又是天之所命,教育则是遵循天命之性加以修养,使之合于道的过程,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可见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中庸》将教育教学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细地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地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了由学到行的完整过程,综合了孔子以来儒家重视学习、思考和实行的精神而加以发挥,使其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仅就学习过程,尤其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来看,这种概括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值得加以研究、参考。
(3)关于教育途径
《中庸》提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与明诚指的是人的修养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真诚毋自欺之“诚”是修身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彰显、发明一切道德,即“自诚明”,因其是在本心本性范围内所做的修养工夫,或称“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明白了事物所以然之理与所当然之则,就可以达到生养化育万物之“诚”的最高境界,即“自明诚”,因其首先需要做学习、教化的工夫,或称“道问学”。“诚”与“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教育途径论后被宋明理学家发挥,并以此为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4)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
《中庸》认为:虽然人的智力和能力存在差异,但通过个人努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它鼓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
3.《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
(2)教育制度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又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规定为九年。第一、三、五、七、九年都要进行考试。七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小成”,九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是逐步加深提高,保证了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3)学校管理
《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这些制度和规定对于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4)教育教学的原则
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②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要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
③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④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包括了以下四项具体原则:
a.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b.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
c.孙,就是顺序,也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
d.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但要避免结交不正派的朋友。
⑤启发诱导。《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明确的要求:
a.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b.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c.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⑥长善救失。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5)教育教学的方法
《学记》提出的主要教育教学的方法包括问答、讲解、练习和类比。
①问答,要求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
②讲解,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
③练习,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
④类比,强调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乐记》中的教育思想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是研究先秦时期儒家乐教思想的重要典籍。
(1)乐的起源
《乐记》认为音乐是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是人的情感、思想等心理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乐记》关于乐的产生的这一论点,既指出了艺术内容的真实性特点,也说明了艺术对人的感化作用,《乐记》所阐明的一系列主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2)音乐与德育
《乐记》指出,音乐是道德的象征,是人的真情的流露。音乐既有披心露腹的抒情作用,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音乐能感化人心,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并进而形成道德习惯。总之,《乐记》认为音乐有助于德育。
(3)音乐与情感
《乐记》认为情感能影响音乐,音乐也能影响情感,所以要有目的地创作音乐以伸张正气、节制情欲。这种“制乐以节人欲”的思想是可贵的,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4)音乐与意志
《乐记》认为音乐是会影响意志的,因此竭力提倡“雅颂之声”,以振奋人的精神与意志。
(5)音乐与性格
《乐记》提出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宜于唱什么样的歌曲,同时还指出,音乐对于形成果断、勇敢、义气、谦让这些性格特征是有影响的。
(6)音乐与审美
《乐记》认为音乐能使人快乐,是人们为了满足美感的需要所不可缺少的。音乐寓教育于快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欣赏之中,寓教育于艺术的享受之中,是“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7)乐教的作用
①乐对于人的作用。《乐记》认为,人的天性本来是善的,是受到外物的感诱才产生了种种欲望。为了防止天理丧失和人欲横流现象,就需要发挥艺术的教育作用,使人的天性向好的方面发展。
②乐对于社会的作用。《乐记》认为,音乐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可以起到移风易俗,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的作用。
《乐记》对“乐”的阐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它的出现代表了儒家乐教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认识到乐教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情感陶冶、感化的作用,相比墨家的“非乐”,法家的“以法为教”的主张有明显的进步之处。但先秦儒家提倡乐教的目的是服务于专制政治和封建伦理的,尤其是《乐记》首次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而将“乐”作为存天理、节人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乐记》进行历史评价时应对此有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