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纲解读】
一、考试大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部分)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考点分析
1需掌握的基本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2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知识分析评价相关的教育现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指出,教师应当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应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严谨的态度加强学习、踏实教学。
【核心讲义】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称《规范》)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这是幼儿园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伦理。幼儿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幼儿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键是要对教育和教师职业的地位及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千百万合格人才的重任,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高尚的。
(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同教育劳动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是通过教育劳动表现出来的。
教育劳动的社会职能主要是通过培养、教育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体魄健全的人才来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服务。教育劳动的社会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道德责任感。
3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
①教师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②忠诚于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2)教师职业责任
①教师职业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当前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3)教师职业态度
①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即教育劳动态度。
②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中逐渐形成的,而教师职业道德一旦形成,又必然反作用于教育劳动态度。
(4)教师职业纪律
①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②教师职业纪律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是教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的。
a.要有教育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b.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c.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d.从一点一滴做起;
e.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f.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5)教师职业技能
①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②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不仅是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
③教师提高职业技能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a.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b.懂得教育规律;
c.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d.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教师职业良心
①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对幼儿、幼儿家长、同事、社会以及学校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批评能力。
②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②培养和增强职业良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b.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
c.要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
(7)教师职业作风
①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②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a.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b.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c.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d.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8)教师职业荣誉
①教师职业荣誉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②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
a.一方面,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
b.另一方面,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教师努力创造职业荣誉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a.必须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用自己的行动和作出的贡献赢得社会的肯定与赞扬;
b.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c.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境界的高层次性
境界的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的。
(2)意识的自觉性
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它是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的基础。
(3)行为的典范性
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
(4)影响的深远性
影响的深远性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幼儿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它不会因幼儿的毕业而随之结束,还将延续到毕业之后,有时甚至伴随幼儿的一生。不仅如此,教师还会通过影响幼儿、影响幼儿家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5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对教师起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通过教育、评价、沟通等方式和途径,指导和纠正教师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交往中的行为,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对幼儿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教师要教会幼儿做人,必须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形象,因为教育是一种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教育人的事业。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在知识、言行、才能、方法上启蒙和引导幼儿全面地学会做人。
(3)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属于思想建设的内容,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能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社会道德的最根本的标志。
(1)忠于教育事业的原则
忠于教育事业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中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
忠于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师:
①要将教育工作当做一种崇高的事业来追求;
②要培育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③要有个人利益服从学生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胸怀;
④要耐得住寂寞,自觉抵制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2)教育民主的原则
教育民主既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之间平等协作地开展教育活动,也指几个教师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民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教育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全民受教育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实现。
②教育民主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③教育者个人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及教育者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发扬教育民主。
(3)教育人道主义的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是任何时期的学校教育都应当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原则。贯彻人道主义原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崇善的必然要求。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幼儿当成真正的人看待。
②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包括尊重幼儿的合法权益,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需求,平等友好地对待幼儿。
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关心幼儿。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和行为。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转化为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且还可以使社会道德风尚得到改变。教师个体职业道德能力的增强和道德境界的提高,意味着整个教师群体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要增强自我修养的意识,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正确处理精神与物质、奉献与索取、名利与道义的关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身心都处于生长期的幼儿,他们求知欲强、模仿性强,教师的言行、求知态度、道德水准、兴趣爱好,甚至气质性格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影响终生。教师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理论、思想、文化、道德品质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磨炼,成为幼儿的模范。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1)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切实强化道德实践。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确切的认识,才能知道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是高是低,行为正确与否。
(2)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①自律是指行为主体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律既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对教师道德意志的一个考验。自律以责任心、使命感、人生理想和价值为基础。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能够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率先垂范,自觉履行教师职责。
②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主体意志的道德准则,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
他律既包括相应制度的约束、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他律可以促进和推动教师的自律,而广大教师普遍的自律又会形成有力的他律氛围,由此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良性循环。
(3)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键在于其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做的效果如何。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不能仅从动机出发,把动机作为判断或评价行为的标准而不看效果,也不能简单地用效果作为衡量动机的标准。
(4)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师德品质,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既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师德传统,又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品德。
③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自省慎独,提升自我
①自省作为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师德境界具有重要作用。
②自省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他律到自律的一个重要方法。“慎独”强调自律,要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
(3)注重细节,成就自我
要加强师德修养,就必须从细微处严格要求。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时必须要做到防微杜渐、积善成德、持之以恒,从而养成高尚的德行。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按照社会行为评价标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俗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及其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保证;
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中介;
③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调节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①评定功能;
②导向功能;
③激励功能;
④预测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①教育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②学校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
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①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②坚持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③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规范》中规定爱国守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1)爱国守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师的职业行为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的复兴。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教师职业行为具有示范性,学生的行为具有可塑性、模仿性、向师性。教师只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追求高尚、好学上进的良好风尚,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3)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对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教师不仅要能用法律维护学生和自身利益,还要依照这些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教师义务,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
(5)不得有违背党政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科学规律。教师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应当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为人表率,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岗敬业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1)爱岗敬业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教师的爱岗敬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其他职业的工作对象往往是物,是机械的无生命的物体,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且是生动活泼的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他们有主观能动性,有自身发展、成长的规律。
②其他职业的工作大多要使用某种工具作用于对象,而教师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③其他职业可以允许产生废品或次品,而教师的职业不允许出现“次品”,更不能出现“废品”。
④其他职业总是为今天的社会服务,而教师的职业是为未来社会服务,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导人才、建设人才。
(2)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每位教师都要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3)勤恳敬业,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①教师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要注意发扬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使他们潜在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④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⑤教师要关照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能只喜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区别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规范》中明确提出关爱学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爱护学生能让学生在师爱的传递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①教师公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范畴。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这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学生的道德成长。
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其真正意义在于对全体学生施以仁慈之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全体学生持民主和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相貌、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为标准。
③教师要尊重学生,需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
(3)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严格要求学生是指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落实为人处事的准则、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水准的提升,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4)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①保护学生安全
a.对于在校或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的学生,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比如,教学活动的安全组织、课堂实验的安全进行等。
b.教师应当有生命意识。未成年人是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不能仅是知识,还应包括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对于生命意义与境界的理解。
c.在危急时刻,教师应当能够挺身而出,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②关心学生健康
包括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③维护学生权益
a.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过程同时是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过程,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有助于、有利于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服务;
b.学生作为公民,拥有《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与成人相同的各项权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样要维护学生的这些权益,而不能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为由侵犯学生的其他权益。
(5)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要杜绝讽刺、挖苦与歧视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具备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掌握灵活多样的育人方法,用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法取代“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规范》中明确提出教书育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1)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2)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社会发展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升,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放眼未来,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3)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特定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循循善诱;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诲人不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
(4)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5)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①如何评价学生的优秀和成功
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②怎样对待学生碰到的问题
a.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方面的潜能各不相同,出现暂时的停滞甚至下降,都属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不应该苛求。
b.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要看到以考试和作业分数这样一种统一评价标准衡量全体学生的方法是存在局限的,对待碰到问题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③学生评价的改革思路是什么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评价要求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既有主体评价,又要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要有定性评价。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规范》中明确提出为人师表的内容和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1)为人师表是古往今来对教师的永恒要求;
(2)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模范;
(3)教师形象应该是令人敬慕的;
(4)教师应该懂得怎样尊重他人。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规范》中明确提出终身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目的、意义
(1)目的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旨在让班主任明白自己的位置、职责、任务、待遇、权利,在新时期更好地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培养建设祖国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意义
①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②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共分七章:
(1)第一章“总则”,指出了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目的、原因、意义。
(2)第二章“配备与选聘”,指出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以及班主任的选聘方式与条件。
(3)第三章“职责与任务”,指出班主任应尽的职责与工作任务。
(4)第四章“待遇与权利”,明确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发表意见等权利,以及应当得到的待遇。
(5)第五章“培养与培训”,提出班主任应当接受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培训,以提高专业能力。
(6)第六章“考核与奖惩”,指出应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并对有突出贡献的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晋升,对不合格的班主任予以调离。
(7)第七章“附则”,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实施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指出本规定自2009年8月12日起施行。
3《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特点
(1)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2)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
(3)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大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4)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
4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应做好的工作
(1)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教育计划
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
(2)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
要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保障班主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班主任工作,要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于班主任教师超课时工作量,要发放超课时补贴。
(3)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
①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
②积极发展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
③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4)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要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认真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应从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
②要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规范管理,鼓励支持班主任开展工作。
③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教师聘任、奖励、晋升的重要依据。
④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1)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要注重公平,面向每一个学生。
(3)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6)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7)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8)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9)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10)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六)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是幼儿园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幼儿园教师才能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幼教事业中。
(2)幼儿园教师应当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2爱护儿童、尊重儿童
(1)爱护儿童、尊重儿童是幼儿园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体现。
(2)幼儿极需成人的关心和呵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护幼儿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3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
(1)幼儿园教师要尊重幼儿家长,热情为家长服务,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师应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4尊重、团结其他教师
幼儿园教师应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维护其他教师在幼儿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共同营造和谐的幼儿园精神环境。
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举止文明礼貌,语言健康规范,衣着整洁得体,教态端庄大方,注重用自己高尚的言行为幼儿做出表率,从而影响、教育幼儿。
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提高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
1.幼儿教师是教育者
(1)幼儿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
(2)幼儿教师是细心的观察者和记录员;
(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4)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
(5)幼儿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探索者;
(6)幼儿教师是教室文化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7)幼儿教师是公共关系的调节人。
2.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母亲
4.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和理论的建构者
(二)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艰巨性;
2.细致性;
3.自主性;
4.创造性;
5.示范性;
6.感染性;
7.整体性。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2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定时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6)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教师人际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师幼关系
①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a.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
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
b.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维护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
②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a.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b.积极主动与幼儿交往;
c.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d.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e.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f.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师师关系
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间的关系
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间的关系
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②教师的家长工作原则有:
a.经常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预见性原则;
e.互尊互利原则。
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
(2)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四)教师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1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幼教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幼教规范。
(2)热爱、尊重幼儿,积极为幼儿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3)遵守社会公德和园内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4)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举止大方,为幼儿作出表率。
(5)语言规范文明,入园坚持使用普通话。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6)仪表端庄、服饰整洁、大方,便于组织幼儿活动。
(7)团结同事,对人真诚有礼貌,主动热情帮助别人。
(8)做事认真、踏实,服从领导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乐于接受任务。
(9)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10)尊重家长,主动、热情为家长服务,经常征询家长意见,宣传育儿知识。
2教师行为规范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运用行为规范处理与幼儿的关系
要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注意“严”与“爱”的结合
师幼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处理好“严”与“爱”的辩证关系。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只有既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才能赢得幼儿的尊重,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②多进行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求我们要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要设身处地地体验幼儿的思想感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幼儿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为幼儿年龄小,有时候出现的情况是教师无法预料到的,所以要求幼儿园教师平时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素质,做到临阵不乱、处变不惊,这种素质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先决条件。
(2)运用行为规范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①分析心理反差,及时调整心理角色
教师与家长相处完全是一种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这些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这种较大的心理反差,教师如果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角色,就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②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就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析幼儿的在园情况,回答家长的咨询,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分析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增强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③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3)运用行为规范处理与同事以及管理者的关系
①尊重他人,以诚相待
相互尊重是教师道德境界的体现,也是教师调动帮助自己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关键。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团结和睦的同事关系。
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尊重他人,维护教师的威信,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大度,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帮助,共同提高。
②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a.教师必须尊重领导,服从领导的安排,主动接受领导对自己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b.若发现领导的不足之处,要通过正常途径,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予以指正,帮助领导改进工作;
c.要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积极与领导同心协力地开展工作,并从幼儿园的利益出发,互谅互让,建立和谐的关系。
(五)教师行为规范在保教活动中的践行
1爱国守法的践行要求
(1)在保教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不仅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为祖国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实施爱国守法的教育。
(2)在保教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保教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还可以通过领域渗透、主题教育或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教育。
(4)教师要在保教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使幼儿知法、守法,重视对幼儿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
2爱岗敬业的践行要求
(1)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对幼儿热情关怀,尽心尽力。
(3)立志奉献,全心全意为幼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4)在保教活动中忠于职守,坚守岗位,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锲而不舍,执着追求,锐意创新,做好本职工作。
3关爱幼儿的践行要求
(1)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孩子,同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
(2)关爱幼儿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了解其行为活动,还要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与幼儿沟通交流。
4教书育人的践行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对幼儿怀有爱心,同时还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幼儿心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保教活动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幼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行去影响幼儿。此外,教师还应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5为人师表的践行要求
(1)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在保教活动中做到表扬不失实,批评不过火,掌握好分寸,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
(2)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保教活动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幼儿。
(3)教师要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严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