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魔法——风化与侵蚀
有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在雕塑着地球的容颜,这就是侵蚀。侵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侵蚀指的是各种外力对地表的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过程。比如河流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和溶蚀作用等。狭义的侵蚀指的是以流水侵蚀为主,侵蚀作用仅是流水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并形成相应的侵蚀形态。
沙漠风
沙漠中挟带着沙粒的风是最强的侵蚀力。沙漠地区植被很少,所以没有什么根茎可以固定土粒,也没有足够的水分使土粒互相黏结。因此,风很容易把松散的沙刮起来,投入到沙暴之中。受风沙撞击的岩石也会磨蚀成沙,进一步增强风的侵蚀力。
风棱石
地面的卵石受到挟带沙粒的风猛烈撞击,会使卵石的一面很快磨损以致失去平衡,又使卵石的另一面面向来风,其结果是卵石的几个面先后都被磨平,形成所谓的风棱石。在海滩或干河床里见到的较大卵石常具有这种形态。
风棱石的形成
半圆山
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地貌。当冰川在前进中爬过某一个岩体时,会将它磨削得非常光滑,形成半圆形的山,这就是半圆山。
蘑菇石
沙粒被风刮起后,由于本身的重量通常会在近地面处作跳跃式运动,这一过程称为跃移。沙粒的跃移造成大多数侵蚀都发生在离地面1米高的范围内。高高的岩石只在底部受到侵蚀,留下了蘑菇形岩石。
半圆山
雅丹地貌
蘑菇石
雅丹地貌
“雅丹”是中国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因中国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型而命名。其发育过程是:挟沙气流磨蚀地面,地面出现风蚀沟槽。磨蚀作用进一步发展,沟槽扩展为风蚀洼地;洼地之间的地面相对高起,成为风蚀土墩。
风蚀湖
风蚀湖是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长期吹蚀,形成大小不等的风蚀洼地积水而成的湖。这种积水多指地下水潴育,形成干燥区的湖泊。如中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兰湖,毛乌素沙地中的纳林淖尔等。
风蚀湖的面积小,湖水浅,只有在渺无人烟的戈壁上才能找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