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水平SCI论文写作和发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常见结构框架

SCI论文最常见的论文形式是原创性论文,其他主要还有综述、Letter或Communications(通讯)、Case Study(案例研究)等。它们的主要定义和区别是:

(1)原创性论文:报告作者本人针对某个具体科学问题做出的原创和重要研究成果。

(2)综述论文:对某个研究课题重要方面的系统总结,对当前研究发展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需要分析上百篇参考文献。通常由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受期刊主编邀请撰写和发表,或者主动向期刊主编提议撰写,在征得同意后再开始撰写。

(3)Letter或Communications:报告那些具有强时效性的最新研究结果,通常涉及竞争激烈的研究领域或发展快的领域。文章较短,审稿较快。以报告研究结果为主,而不需要像原创性论文那样有完整的细节内容。

(4)Case Study:报告具体的、有趣的或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或新技术,偏向实际应用,让同行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比如,在医学领域中,报告新的病理现象;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报告工程实践中新的施工技术并给出建议。

在科研职业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人是从发表原创性论文开始的。在积累了一定的写作和发表经验后,再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发表其他类型的论文。比如在某一领域内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积累了一定的声誉后,才能进入撰写和发表综述性论文的阶段。考虑到本书面向处在SCI论文撰写和发表的早期阶段、缺乏论文写作经验的教师和硕博士生,笔者将围绕原创性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展开深入分析。

原创性SCI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Title(题目)和Abstract(摘要);(2)Main Body(主体部分);(3)Conclusion(结论)。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格式为IMRAD结构,即Introduction(引言), Methods(方法这里的方法在实验研究论文中包括材料和试验方法,因此一般写成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结果),and Discussion(讨论), A代表“and”。并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需要结论,一些医学SCI期刊如Scientific Reports就不需要结论。最后是致谢、利益冲突声明和参考文献。由此构成了完整的论文结构。

IMRAD结构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学术论文是学术同行交流的媒介,需要一个标准的、逻辑性强的结构让同行相对容易和快速地沟通及交流研究内容。如果论文能让研究人员在繁忙的学术研究中,较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会让对方更乐意阅读和欣赏你的论文。此外,在“谷歌学术”等学术搜索引擎中,采用标准结构的论文更容易被搜索引擎识别成学术论文而出现在搜索结果中(Beel et al.,2009)。

在SCI论文中,题目连同摘要向读者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动机、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成果的价值或意义,因此被称为“缩小版的论文”。主体部分(IMRAD结构)开始于引言,其目的在于介绍研究背景,论述研究进展,分析研究不足,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简要介绍研究价值。在一些研究领域的论文中,比如计算机领域的某些论文,喜欢将传统的引言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使之成为Related Work(相关工作)。这里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概念解释、理论介绍、模型或方法介绍等。方法部分包括方案设计、陈述或定义问题、材料罗列、实验或数值模拟方法、步骤、收集及处理方法。结果部分汇报取得的结果。讨论部分则分析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分析数据变化的现象和原因、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讨论理论或实际意义及应用等。如果结果和讨论结合紧密、难以分开或者讨论字数不多,两部分可以合起来写,变成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论则概括了论文中经过讨论和有证据的重要结果。大部分情况下,论文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放在讨论中,但有时也放在结论中,这时结果结论就变成了Conclusion/Summary and Outlook/Perspective。关于SCI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方法可以参考本书的第3~9讲。

论文主体各个部分的顺序安排,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取决于论文本身的情况,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且有逻辑地展示整篇论文。常见的两种安排是:(1)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2)引言、结果、讨论和方法。

第一种结构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其比较符合读者常规的理解逻辑:目标—解决方案—执行结果—结果讨论。即,先确定了研究目标,然后提供解决方法,最后是展示运用了该方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并讨论取得的数据结果是否解决了提出的研究目标。

案例2.1

文献资料

以笔者的试验类研究论文“Influence of Drying-Induced Microcraking and Related Size Effects on Mass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oncrete”(Wu et al.,2015)为例,其主体部分的结构为: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Discussion。注:试验类论文的方法部分是关于试验材料和测试方法的介绍。虽然论文的方法部分较长,但是排列紧凑,依次为材料准备、样本制作、样本养护、样本的传输性能测试、样本内部裂缝表征。而且,结果部分依次展示了传输性能测试和裂缝表征结果,与方法部分(样本的传输性能测试和样本内部裂缝表征)分别对应。

第二种结构则适用于想突出展示创新结果,而把方法部分放在结果和讨论后面的论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可能比较常见或者需要大篇幅描述,但是经过巧妙应用或修改后取得了创新有趣的结果。运用这种结构时,要注意引言部分和结果部分的无缝连接。在引言的末尾,强调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强调新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个不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时马上呈现有趣的结果,就会给读者充分的满足感。

案例2.2

文献资料

以论文“Full Deflection Profile Calculation and Young's Modulus Optimisation for Engineered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Farsi et al., 2017)为例,其主体部分的结构为: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 Methods。为了不至于太突兀,作者在结果部分的第一句明确告诉读者试验的材料和方法可参考论文的方法部分,即“The sample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as described in the methods sections”。

同时,作者在引言部分的末尾,简明扼要地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句子①)和解决不足的可能性(句子②),激发读者继续往下看的欲望。具体如下所示:

“①Although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these methods of harnessing optically recorded data only use data from limited regions of each image, effectively discarding most of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② This open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reliable method that uses all of the available image deformation data during bending tests, leading to higher levels of accuracy in deflection calculation and therefore in Young's modulus evaluation.”(Farsi et al.,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