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钱粮亏空案的启示
——兼论雍正帝的惩贪与治吏
所谓“钱粮亏空”,是指国家各级政府存储于仓库中的粮食与银两出现了短缺。而就形成亏空的原因而言,通常被视为官侵、吏蚀与民欠,三者之间又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但在三者中,与吏治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官侵”与“吏蚀”。传统政治认为,“平天下之道,首重用人”,而在用人过程中,惩贪与治吏又是政治清明、国基稳固的保证,所谓“欲使达政体者,肃吏治也”。
就清朝而言,惩贪与治吏最严厉最成功者莫过于雍正一朝。乾隆帝有评价说:“我皇考临御以来,澄清吏治,凡此等官侵吏蚀之习久已弊绝风清。”“人而能为清官也。”
可以说,没有雍正帝的系列改革,就不会有自康熙到乾隆的继往开来;没有雍正帝的铁腕反腐,更不会有国家开创盛世的政治环境。因此,雍正朝的十三年是成就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而其中在反腐治吏上最大的举措,当属清理钱粮亏空。
本文拟就雍正朝的几起亏空案的清查试说管见,并从历史镜鉴的角度,讨论钱粮亏空案带给我们的对权力腐败、制度漏洞滋生腐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