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70/29973870/b_29973870.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坛
原典
造坛之制:共三层,高广以石段层数,自土衬上至平面为高。每头子各露明五寸。束腰露一尺,格身板柱造,作平面或起突作壸门①造(石段里用砖填后,心内用土填筑)。
译文
修造坛的制度:坛分为三层,高度和宽度根据石段的层数而定,以土衬到平面的距离为高度。叠涩部分露出来五寸,束腰的长度为一尺,采用格身板柱,作浮雕壸门或者高浮雕壸门(石段里面砖砌,砖下用土填充夯实)。
注释
①壸门:既是一种佛教建筑中
门的型制,也是一种镂空的装
饰样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9F133/1649975160575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83.jpg?sign=1738922671-zqVYvPkqy2QpQNBXKbRyiYiAdTCU1UDY-0-8dd99c32e3443299fa2b9417e99dcefd)
北京天坛
原典图说
中国的祭祀地——坛
坛是中国古代用来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但最初的祭祀活动并不是在坛上进行,而是在土丘上,后来才发展成为用土筑坛。此外,早期的坛除了用于祭祀,还用于誓师、会盟、封禅、拜相等一些重大的仪式。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其最终发展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建筑,做法也更加复杂、讲究,由原来的土台变为砖石包砌的。比如清代的天坛、地坛、月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