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弹簧(第六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7/29976667/b_29976667.jpg)
4.2 许用应力及极限应力曲线
4.2.1 载荷类型
许用应力与载荷性质有关。按载荷性质不同,可分为静载荷与变载荷两类。
1)静载荷 作用于碟簧上的载荷不变,或在长时间内只有偶然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数N≤1×104次。
2)变载荷 作用于碟簧上的载荷在预加载荷和工作载荷之间循环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数N≥1×104次。
4.2.2 静载荷作用下碟簧的许用应力
静载荷作用下的碟簧应通过校验OM点的应力σOM来保证自由高度H0的稳定。压簧压平时,σOM应接近(小于)碟簧材料的屈服极限σs。对于常用的碟簧材料60Si2MnA或50CrVA,σs=1400~1600MPa。
4.2.3 变载荷作用下碟簧的疲劳极限
变载荷作用下碟簧的使用寿命可分为:
1)无限寿命 可以承受2×106或更多加载次数而不破坏。
2)有限寿命 可以在持久极限范围内承受(1×104)~(2×106)次有限的加载变化直至破坏。
对于承受变载荷作用的碟簧,疲劳破坏一般发生在最大拉应力位置Ⅱ或Ⅲ处(见图12-6-3)。究竟发生在Ⅱ还是Ⅲ处,将取决于C=D/d值和值(无支承面碟簧)或K4(
)值(有支承面弹簧)。图12-6-3是用于判断最大应力位置(疲劳破坏关键位置)的曲线。在曲线上部,最大应力出现在Ⅲ处,在曲线下部,最大应力出现在Ⅱ处;在两曲线的过渡区,最大应力可能出现在Ⅱ或Ⅲ处,这时应校验σⅡ或σ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49348/1649978530592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098003.jpg?sign=1739286261-FuFjJA90BlbReZLZLktlOSXO23QdCM37-0-ac1fd04283909a217f034369c6ed785e)
图12-6-3 碟簧疲劳破坏关键部位
变载荷作用下的碟簧安装时,必须有预压变形量f1。一般f1=0.15h0~0.2h0,它能防止Ⅰ处出现径向小裂纹,有利于提高碟簧寿命。
对于材料为50CrVA的单片(或对合组合不超过10片)碟簧的疲劳极限,根据寿命要求,碟簧厚度计算的上限应力σmax(对应于工作时的最大变形量)和下限应力(对应于预压变形量),可根据图12-6-4、图12-6-5、图12-6-6查取。厚度超过14mm,较多片数组合的弹簧,其他材料的碟簧和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温、有化学影响等)工作的碟簧,应酌情降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49348/1649978530592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098004.jpg?sign=1739286261-eg0hxSrPSVw5yKJEv4EPjmr8C9TSh7of-0-a6b89d6113a6699189d27f7c29f18bf2)
图12-6-4 t≤1.25mm碟簧的极限应力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49348/1649978530592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099001.jpg?sign=1739286261-TkRBSM6nh3iXHU5ME8A3CFJ43J6Hy35R-0-1b612ad007827036c5297c0e9a5b6405)
图12-6-5 1.25mm<t≤6mm碟簧的极限应力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49348/1649978530592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099002.jpg?sign=1739286261-Us2n5l1T69EbTLpxzCpmp6asRA7FeBcB-0-9e4e3963ba185767bd7981114802a32d)
图12-6-6 6mm<t≤14mm碟簧的极限应力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