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任对医生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研究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医患互动的视角探究医生工作投入,拓宽了工作投入的研究视角

医生和患者都是医患关系的主体,在以往的医患信任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信息不对称下医生的道德风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生的趋利行为等原因,而很少关注医生这一特殊职业的特点。医疗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医生在为患者诊疗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压力,长时间的神经高度紧张使医生的心理和生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目前医患矛盾突出,医患信任缺失,辱医、伤医事件在社会上不断发生,加重了医生的职业倦怠感。因此,要构建医患信任仅从单方面进行探讨和考量显然是不完善的。本书从医生群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当医生感知来自患者的信任时,把患者的信任转化为自身的心理资源,从而增强医生的心理安全感和提高医生的心理授权,促进医生的工作投入。

2.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患者信任对医生工作投入影响的内在机制

在以往关于医患信任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用心理授权和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来考察医生的工作投入。Kahn(2004)提出个体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在表现和展示自我时,员工的自我形象、职业生涯和地位等方面不会遭受负面的影响与损害的感知。心理安全感能够塑造员工角色和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当员工在人际互动或组织中体验到更多的心理安全感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员工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在Conger等人所研究的内在激励相关理论的基础上,Thomas等(1990)开发出授权的认知理论模型。心理授权是授权的个体体验的综合体,这一论断构成了该模型的核心。也就是说由员工通过对所处工作环境的整体主观评估后而产生的自我对工作的整体环境评价,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因此,本书把心理授权和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纳入到医生工作投入的研究中,揭示了患者信任对医生工作投入影响的内在机制。

3.通过对患者信任与医生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患者信任对医生工作投入的影响

患者信任被国内外学术界认为是医患关系的基础,多数研究者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患者信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划分,提出患者信任是患者对医生能力和动机持有的信心,相信医生将从患者最大利益出发而做出符合预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本书则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将患者信任定义为医生获取患者信任的主观感知,是医生在心理意识中产生的来自患者的依赖意愿及自觉履约完成配合的意愿感知,它是医生对信任情景的心理评估,在某一时点的具体情景中实现的心理认知过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患者信任对医生工作投入的影响,给医患信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