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和教师的100条建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二、让童心自由自在地飞翔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体来说,小孩子是(1)好游戏的;(2)好奇的;(3) 好合群的;(4) 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 喜欢成功的;(7) 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陈鹤琴

在幼小的孩子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和妙趣。有些在成年人那里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却能给小孩子带来无穷的欢乐。正是这种好奇才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显示出了他们稚嫩的童心与过人之处。

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小珍妮刚学会爬的时候,有一次钻进闷热的鸡窝里,趴在里面待了五分钟,观察鸡是怎样下蛋的。妈妈因找不到失踪的她而惊恐万分,当即报告了警察局。最终,当发现小珍妮钻在鸡窝里时,珍妮的母亲不但没有任何的指责,相反却会心地笑了。正是妈妈这种对童心的呵护,使得她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充满好奇,进而产生了对黑猩猩的探究之心,最终走上了研究黑猩猩的道路。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1]童心是天真的,是善良的。面对着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年龄越小的孩子脑瓜里稀奇古怪的念头就会越多,其实这正是他在开动脑筋、寻求知识的一种积极表现,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而不是粗暴地去打击,轻蔑地去扼杀。一日,蒋先生带着三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当看到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时,儿子激动地对蒋先生说: “爸爸,我长大了给你买个鲨鱼的风筝。”蒋先生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会选择给爸爸买个鲨鱼风筝呢。儿子天真地说: “大鲨鱼飞上天空中,湖里的小鱼就再也不会被鲨鱼吃掉了。”虽然孩子的回答于事于理未免有些牵强,但儿子善良的童心还是令蒋先生非常高兴。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尤其是孩子,要把快乐放在第一位,让他们稚嫩的童心最大限度地自由发展。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不顾孩子终究是个“孩子”,把他们当成“试验田”,这样做是有悖于孩子发展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的。

[1] 鲁迅: 《我们怎样做父亲》,见顾明远《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