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不,我不,我偏不

看到这个标题,妈妈们是否感到非常熟悉,因为在孩子两三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句话简直就是孩子的口头禅。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努力把自我与外界区分开来,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行使自己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权利,因此不管妈妈说什么,他们都会反对,以“我不,偏不”作为对阵妈妈的武器。面对孩子的拒绝,妈妈往往会觉得很无奈,但对这个小小的生命个体,妈妈却也无计可施。懂得儿童心理学的妈妈都知道,这时孩子正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一味地强制压迫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所以在这个时期,妈妈对待孩子要有耐心,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外,孩子如果比较任性,也会故意违背妈妈的意愿,故意对着干。当然,任性并非是天生的性格特点,而是孩子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养成的性格习惯。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和所有长辈都会把爱和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养成其唯我独尊的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把任何人的意见放在眼里。如果是因为自我意识觉醒导致的叛逆,那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在妈妈有意识地引导下,叛逆慢慢就会有所改善;但如果孩子是在妈妈和家人的长期骄纵下,养成了任性的坏习惯,要改变就很难。所以当发现孩子有任性的苗头时,妈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总是让孩子任意妄为,只有意识到凡事不可能顺心如意,才会具备相应的承受能力,慢慢改变唯我独尊的不良心态。


三岁半的果果不但很叛逆,而且性情也变得很暴躁。原本果果不仅听话,做事也会参考妈妈的意见,但随着不断长大,果果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变得越来越有主见,索性把妈妈所说的一切话都拒之耳外,完全不愿意听取妈妈的意见。在和妈妈沟通的过程中,果果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我不,我偏不!”似乎妈妈是在害她一样,对妈妈只有抵触,没有接纳。

一开始,妈妈也觉得果果是因为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期,所以不愿意接受妈妈的劝说。但等到快要四岁时,果果还是把“我不,我不,我偏不”当成口头禅,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现果果变得很任性,所以不再继续满足果果的一切愿望。周末,妈妈已经做好了米饭,但果果偏偏要吃面条。放在以前,妈妈一定会重新给果果做面条,只要果果高兴就好。但这一次,妈妈对果果说:“果果,今天没有面条,只有米饭。如果你不吃饭,就只能饿着,而且妈妈很快就会把米饭也收起来,你必须等到晚上才能吃饭了。”听到自己要被妈妈饿肚子,果果开始哭泣,妈妈却不为所动,指着闹钟上的9对果果说:“果果,等到长针指着9,妈妈就会收拾米饭,你到晚饭之前就不能吃东西了,哭也没有用。”说完,妈妈就不管哭闹的果果,自己走到餐桌旁开始吃饭。果果一边哭,一边时不时地偷偷看一眼闹钟,发现长针在不停地走着,果果着急起来,也哭得更厉害了。但妈妈就像没看到哭闹不休的果果一样,一直在怡然自得地吃饭。无奈之下,果果只好自己擦干眼泪来吃饭,也许是因为哭得饿了,她狼吞虎咽地将一碗饭吃光了。从此之后,果果很少再故意为难妈妈,也不再拒绝妈妈已经做好的饭。妈妈对此也感到很庆幸,为自己当初拒绝果果的决定而感到高兴。


如果妈妈顺从果果的意思,不吃米饭,去给果果做面条,那么未来果果每到吃饭的时候可能都会有意见。幸好妈妈坚持原则,没有向果果妥协,所以才改掉了果果任性的坏毛病。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妈妈几乎每天都在与孩子进行各种斗智斗勇。孩子虽小,但却有独立的思想,智慧甚至不容小觑。所以妈妈一定要避免被孩子抓住软肋,在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坚持原则,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