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集今古名言每天说几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言宜慢,心宜善等名言

“言宜慢,心宜善。”——这是山东琅琊王氏家族的家规,仅六个字,居然使得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先后培养出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成为中国历史上显赫的家族。

然而,仅仅是“言宜慢”三个字,就让这个王氏始祖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地度过了各种难关,十年间从一名知县成为朝廷重臣、西汉名臣。此后,王吉就把这六个字定为王氏家规,让这六个字造福王氏子孙后代”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位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

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说话是一门艺术,一定要谨慎。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重代价的人不胜枚举。言宜慢,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稳重和冷静,练就我们成熟大气的人格。其次就是说话语调要舒缓,这样听的人才会感到受尊重、亲切,更舒服顺耳。

“心宜善。”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三个字。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心宜善,与人为善,必有福报。

心宜善,能生发人的阳气。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其实,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里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如你帮助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讲得来的。

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中我们能看到仁爱之心,进退之道。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

“绝不去恨人: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做人要三慢:“慢言,慢思,慢享。”大智若愚的人,喜欢这三慢,越慢,祸患越少,福气越多。

慢言,就是告诉人们,“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中国古人一直告诫人们要“少言”,“寡言”,做个大智慧的人,深藏不露的人,潜谋于无形,最后胜于不争不费之中。年轻人心气浮躁,说话经常快人快语,夸夸其谈,滔滔不绝,也爱口出狂言,自视天下第一,所以他们失败与挫折也更多。

慢思,“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说:“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大学》中有一句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慢享。曾国藩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老天要灭亡一个人前,总是先给他福分,让其狂妄不羁,最后新账老账一齐算,让天灾人祸都降临于他身上,将其灭亡。低调做人,不讨人嫌弃,也不讨人嫉妒,福气也更容易“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