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气谚语的奥秘
科学昌明的时代,有一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这个问题就是:“谚语还有用吗?”
以文化的视角,这个问题或许有些冒犯,但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且不该回避的问题。
客观地说,如果从描述天气现象、气候规律的视角去衡量,天气谚语自有其可取之处。朴素、简洁、生动,至今很多人依然是气象科学的观众、谚语文化的信众,他们笃信:“还是老话儿准啊!”
其实,如果只是从预见能力的视角去衡量,天气谚语的准确度已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肩。无论是看风云、观物象类的谚语与以动力学为预测基础的短时间预报相比,还是关键日、天气韵律类谚语与以统计学为基础的长时间预报相比,即使是预测原理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谚语,其预测的时效或精度都远不及现代科学。
英语谚语这样说:
Crickets are accurate thermometers; they chirp faster when warm and slower when cold.
(蟋蟀是最精准的温度计。热,叫得快;凉,叫得慢。虽然蟋蟀被誉为“最精准的温度计”,但它并没有现代的温度监测那样精准。从前所谓的“准”,只是科学方法出现之前的替代品而已。)
但是,我们对于古老的天气谚语是不是存在误解和轻视呢?
我们拿两则谚语做一番解析吧。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曾经在“你最熟悉的天气谚语”评选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名列榜首。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天气谚语。
而且还有其他一些版本,例如:
朝出红云落晚雨,晚出红云晒崩天。
南宋《吴船录》的版本是: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午后对流旺盛,至日落时,空中水汽多,云层厚实。云层厚实,一般无霞。若见霞,乃空中水汽不多之故,故主晴。
夜间辐射冷却,一般无对流活动。若有朝霞,说明异地天气系统抵达,乃将雨之兆。
明代杨慎《古今谚》的版本是:
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浏浏;晚来红丢丢,早晨大日头。
英语中牧羊人的版本是:
Red sky at night,shepherd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hepherds warning.
水手的版本是:
Red sky at night,sailor’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sailor take warning.
他们都是通过观察云朵和天空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
《圣经》中有:
When evening comes,you say,it will be fair weather for the sky is red.
And in the morning,today it will be stormy for the sky is red and overcast.
You know how to interpret the appearance of the sky,but you cannot interpret the signs of the times.
德国天气谚语也是同样的描述:
Abendrot,schoen’ Wetter bot,
Morgenrot,schlecht’ Wetter droht.
日语中也有类似的天气谚语:
夕日がきれいな次の日は晴れ。
美丽的夕阳预示着次日是晴天。
在西风带,“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是没有国界的,几乎是各国天气谚语中的“标配”。
空气中飘浮着无数的尘埃和水汽,它们能将阳光散射开来,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赤橙黄绿青蓝紫,红色与橙色的波长最长,最不容易被散射。早晨或傍晚,日出、日落时阳光是斜射的,在大气中“走”的路程比较长,漫漫长路,需要经历大气中各种颗粒的散射,本来是七色阳光,等到达我们视野的时候,剩下最多的,是红色和橙色,于是成为我们眼中的红霞。
这时的云,如同火烧,又称“火烧云”,但并非火灾,只是当太阳高度角比较低时,经过长途跋涉的阳光被散射得“损兵折将”之后剩下的颜色,路遥见赤橙。
早晨,热力对流尚不旺盛,尘埃尚未泛起,所以空气中只有水汽(当然,现在PM2.5往往也不少)。如果出现朝霞,说明本地低空的湿颗粒多,水汽比较丰沛。随着气温升高,对流加强,即使在没有外来天气系统的“干预”下,天气也很可能转差。傍晚,经过阳光一整天的烘烤,湿度较小。如果出现晚霞,往往是尘埃这样的干颗粒对阳光的散射所致,所以本地及上风向(西)比较干燥,次日天气晴朗的概率较高。
但是也有例外,当太阳已经落山,已达地平线之后,如果晚霞的霞光并未消失,说明地平线下的光线受到云底的反射,于是晚霞会呈现淡淡的红色。这证明本地以西有云层存在,可能导致本地天气转差。有谚语说: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便是这个道理。
另一则谚语是:日没返照主晴,俗名为“日返坞”。
两则谚语看起来很相似,差别在哪里呢?
农民的感悟是:返照在日没之前,胭脂红在日没之后。
此外,在DIY看云识天气时非常容易混淆的还有:夕阳西下的时候,如果大片浓密的云与地平线相接,便预示深夜开始就可能下雨。天气谚语的说法就是: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但如果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映衬夕阳的云彩不与地平线相接而是悬空的,一条条,一块块,那么第二天才有可能是大晴天。
即使天上“原有黑云,日落云外,其云,夜必开散,明朝必甚晴也”(见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天气谚语这样说:今夜日没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所以,古人对清晨和傍晚是这样总结的: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边悬。清晨,天顶要没有遮盖;傍晚,太阳落山时即使有云,也要是悬空的,不能与地平线相接。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这则谚语是超越国界和年代的。但是,中国古人在应用这则谚语时是有明确限定的。
按照元代《田家五行》中的解读:
朝霞暮霞,无水煮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
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
这就是说,所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只是专指“雨后乍晴之霞”。
还有一则谚语有时拿出来作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反例:
朝出晒杀,暮出濯杀。
这则谚语语句工整,被广泛引用。但“朝出”“暮出”的主语是谁呢?常被想当然地理解为云霞。但在这则谚语的“老家”,本指的是菌类。
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
它体现的是菌类的智慧,早晨长出来,预示晴天;晚上长出来,预示雨天。
所以,谚语往往具有语句之外的限定性,但当其流传超出原本已俗成的区域,人们有时会超范围使用,让小马拉大车,使很多谚语力所不能及。所以我们评说谚语局限之前,先不要误解它。
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
所谓上风皇,是指风的来向即上风区,天气晴朗;下风隘,是指风的去向即下风区,天气阴沉。这时候,不要轻易外出,因为出现降水的概率很高。
这则谚语体现了气象学中的大气辐合现象。如果把风比作行驶中的车,上风区是晴,车开得很快;下风区是阴,车开得很慢(甚至拥堵),气流不懂得及时“刹车”,就有可能在下风区造成“追尾”,即造成降水。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也在诠释类似的原理。如果云彩们都是顺风流动,走得快点慢点无妨,就怕前边的慢而后边的快,一碰头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如果云彩们不是同一方向行进,而是迎头相撞,东边的风往西刮,西边的风往东刮,不是“追尾”而是“对撞”,那么“事故”可能更为严重。
很多天气谚语,有着地域性的局限,但这则谚语则不然,几乎可以“通吃”,非常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意义。
谚语中的判断思维,讲述的是可能性,即概率思维。但在表达上,因为韵律或渲染上的需要,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因此而彼的因果思维,在流传和应用的过程中,容易被绝对化。元末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的说法还有:“上风虽开,下风不散,主雨。”所谓“主雨”,就是较大的降水概率,而不是肯定出现降水。虽然“降水概率”一词出现在中国的天气预报业务中,只是1995年前后的事情,但实际上中国古人早有关于降水的概率思维。
不少人一提起古老的天气谚语,往往会下意识地觉得过时了,但是相当比例的天气谚语虽然“着装”朴素,却包裹着一颗高贵的科学之心。品味之后,方有敬畏。
雨水节气是早稻的“可耕之候”,然后就指望着“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的梅雨。到了“亦稼亦穑”的芒种,终于有了一季收成。
晚稻指望的台风雨,时无定例,什么时候来就看老天爷的心情了。指望的是雨,但期盼的是风。所以风神的民间地位高,雷公、电母都往往在风神庙里“借宿”。正因为晚稻需要的雨水没准信儿,可能空档,也可能扎堆儿,所以关乎晚稻的祈祷更繁多。建于1911年的台南菁寮小学,校门前便是祈盼及时雨的“金狮宋江阵”。台湾南部有一则谚语:早春雨,慢冬露。是说早稻靠的是雨,慢冬(晚稻)甚至有可能都得靠露水。这则谚语与其说是在预测,不如说是在感慨。
我们再看两则描述气象规律的谚语:
开门风,关门雨。
这句谚语是指早晨开门时刮起大风,傍晚关门时可能会降雨。
英语天气谚语中也有这样的说法:
Mountains in the morning,fountains in the evening.
(早上云如山,晚上水如泉。)
如果没有外来系统的介入,早晨起来时对流尚不旺盛,所以很少会有风。早起便有大风,说明气旋可能将至。“开门风,关门雨”,说明从有一点“风声”,到降雨开始,往往需要半天时间。也正是这半天的天气转变时间,留给了从前的人们观察推测的余地。
古人用“朝云暮雨”来形容多变与无常,并带有贬义。但朝云暮雨实在很正常,不应受到鄙视。早晨,风把云吹来了,于是晚上就下雨了。这句谚语也可以理解为白天容易有风,夜晚容易下雨。
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本地受热,气温升高,但由于受热不均,对流旺盛。由于热胀冷缩,空气膨胀、变轻进而上浮,周围的空气便溜过来“填空儿”,于是空气产生流动,便有了风。傍晚开始,大家都冷却下来,单位体积的空气“包容”水汽的能力下降,湿气便易于凝结,变成云,显得比白天要更低,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降雨。
英语中有一则谚语:
Clouds fly higher during the day than during the night.
(云在白天比晚上高。)
说的也是通常情况下的这个道理。
一天之中,什么时段更容易下雨呢?粗略而言,是大陆以日雨为主,海洋以夜雨为主。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大陆地区一天之中逐小时的降水量分布,12时之后雨量猛增,峰值出现在18时前后。因为由对流发展为降雨,需要一个酝酿过程,所以雨量最多时段并非气温最高时段。午后,尤其是傍晚降水最多,这才会给人留下“关门雨”的印象。
而海洋上,白天气温攀升缓慢,较之陆地,对流发展不够旺盛。但到了夜晚,海水温度降低得很少,大气层结呈现上冷下暖的状态,对流反倒容易发展。海上的降水以午夜至清晨时段最多,午后至傍晚的15~18时最少。可见一天之中的降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海陆差异。
记得有一副对联,描述了“开门风,关门雨”的情境:
“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
热生风,冷生雨诠释的也是这个道理。
本地很热,当周边有冷气团过境,两个气团相遇,冷气团重,暖气团轻,冷气团将暖气团顶托起来,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于是成云致雨。
盛夏时节,因为地面温度过高,气流上升,浓云布满天空,天气迅速变得阴凉,也会促进降雨的形成。在没有大型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清晨的降水,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减弱甚至结束。所以不少国家的天气谚语所描述的,都是此类情况。比如:
英语谚语:
Rain before seven,fine before eleven.(晨雨不过午。)
日语谚语:
朝雨に傘いらず。(清晨下雨,无须带伞。)
德语谚语:
Morgenregen dauert nicht lange.(早晨的雨不会持续很久。)
台南的“井角仔念谣步道”,希望以谣谚的数念,在先人曾安身立命的这片土地上怀旧
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遍
春和秋虽然都是冷暖进退的过渡季节,但春季,在刚刚经历了少降水的冬季之后,日照增多,加热能力更强盛。气温可能迅速形成“虚高”的状况,冷空气很容易乘“虚”而入,故春季气温的波动幅度更大、节奏更快,天气更为多变,所以也有“春风踏脚报”的说法。春天的风,往往说来就来,或许跺一脚,便起风了,又下雨了。春季的晴雨,啼笑无常。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遍,表征的是春天天气的随性与多变。
人们常常羡慕“四季如春”的气候,其温度波动区间比较窄,“寒止于凉,热止于温”。但春天的变化却往往最大,所以才有“春如四季”的说法。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
所谓踏脚报,是说如果用人传递消息的方式来告知风向风力的变化,那么人就要不停地跑来跑去、翻来覆去地报告,忙都忙坏了!
“既吹一日南风,必还一日北风,报答也。”
春天,常常是“东风吹到底,西风来还礼”,“南风吹到头,北风来报仇”,无论是以“还礼”还是以“报仇”来形容各种风之间的你来我往,都是非常贴切的。它们之间总有那么多礼可送、那么多仇可报,寻仇之风、送礼之风盛行,立夏之后,这风气可得改改了!
谚语的魅力与亲和力,在于它是从生活的日常抓取的,从身边的现象提炼的。无论是开门关门,还是孩儿面,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科学的传播,也需要“俯下身来”,向谚语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谚语还是有用的。
除了预测和描述之外,天气谚语其实还有超越科学层面的哲学思维,比如:
夏虫不可语冰
德语谚语:
Winter und Sommer haben verschiedene Sinnen:
Der Winter muss verzehren und der Sommer gewinnen.
冬天和夏天有着不同的功能:冬天负责凋萎,夏天负责生产。
不可能每个季节都美丽、繁盛,就如同我们所谓冬严、夏慈的理念。
但这句话在四季常青的热带地区并不适用,可见谚语也是一个地区气候之写照。
天气谚语还有基于天气的延伸应用:
春捂秋冻。
冷不死,热不死,忽冷忽热折腾死。
俄语谚语:
Ветер подует-следы заметет.(风来足迹消。)
别说普通人了,连窃贼都有“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的天气延伸应用。
毋庸讳言,有很多古老的天气谚语是有悖于科学的。
社了分,谷米不出村;分了社,谷米如苔鲊。
如果秋社在秋分之前,收成差;秋社在秋分之后,收成好。
这种判据是依照历法,希望超越年度,提前知晓收成。
一些占卜丰歉的谚语,因为有“一锤定音”的结论,简单、“暴力”,仿佛“标题党”的感觉,在其问世之初,往往受到方家的追捧,但也有很多人醒觉地提出质疑:
以此为占验候,殊不知天下水旱丰歉,米麦麻豆贵贱处处不同,且问当以何地取准为是?由此推之,其谬可知矣,占者幸勿拘焉。
所以,第一,谚语从来就是在争论中发展的;第二,谚语一直就是在应用中检验的,大浪淘沙。
而且,它毕竟代表的是人类曾经的探索区间和认知节点。我们不会去嘲讽博物馆里三千年前一件器物的工艺水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谚语中确实有很多说辞未必恰当或者原理未必准确。这就如同老奶奶对小娃娃说:不好好吃饭,大灰狼就会来抓你!只是为了求得一个结果而编造的善意谎言。如网络用语所言:认真你就输了!谚语中有很多说法,是希望人们遵从,所以会采用各种心理攻势。
比如吓唬: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相对文雅一点的吓唬:清明不插柳,童颜变皓首。
质问:端午不插艾,作的什么怪?
奖励:又栽树,又种花,年纪活到八十八。
当然,更多的还是平实地阐述因果: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旧时曾有“立秋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立秋吃瓜”的习俗。
立秋的众多习俗,多与防范痢疾、腹泻等秋季常见病相关,体现出人们的前瞻意识。
我觉得三国时期文学家嵇康的一个观点非常好,就是尽量不要“欲据所见,以定古人之所难言”。
这应该是我们看待古人的天气评述方式、生命运化观的一种理性态度。
某些谚语离开某一方水土便“水土不服”,有些谚语仅仅描绘了一种巧合,甚至仅仅是一种猜测和假想。但有相当数量的谚语与现代科学的思维不谋而合。预测类谚语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天气、气候的认知路径,同时也是古代社会文化本底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倚重谚语,但还是要向谚语学习体验,学习传播,细腻体验,灵动传播。以现象窥见规律,以物候推测气象,使花鸟鱼虫皆可为“预报”所用,万事皆有韵律,万物皆被勾连。在人们的眼中,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天气的先兆。风过,必留下痕迹。人们顺应气候,但并不是固守气候规律,而是盯着天气变率做出各种变通,气候规律与天气变化的谚语组合应用,体现着以“滚动订正”的意识、“集合预报”的思维,洞察和适应气象的智慧。所以,我们无须苛责古人特定的某一条谚语存在局限,因为自古以来极少有人在占卜天气时只靠一则谚语“单打独斗”。
天气谚语中,确实有一些是“可视化”的,人们拿来可以DIY预报“小妙方”。
看云,也是一门“手艺”:
鱼鳞天,不雨风也颠。
这里所说的“鱼鳞天”,是指卷积云,逐渐遍及天空。
英语中也有天气谚语这样说:
Mackerel sky and mare’s tails make tall ships carry low sails.
若是天边出现似鱼鳞状的卷积云,在海上的大船也要低帆航行,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
卷积云,属于高云,一般在6000米以上,这种云细小如鱼鳞,整齐排列在天空。如果没有强烈的辐合作用,是不会有那么多水汽输送到那么高的层级的。
之所以云能呈现细碎的鳞状,说明高空不稳定,存在扰动,甚至气流是波状的,随意颠簸。而通过动量下传,这种不稳定,会逐步波及低层大气,自上而下,大气趋于混乱和动荡,预示本地天气将转坏。
本书中的云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但是,鱼鳞状云可能预兆截然不同的天气,这要看是什么鱼的鳞。
还有一句听起来截然相反的天气谚语: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此处的“鱼鳞斑”,是一块块明亮洁白的云整齐排列在天空,云隙之间可见蓝天,状如鲤鱼鳞片或瓦片。这种云是稳定层之下,由于局部波动,对流、扰动而产生的,一般不易发展,云会慢慢消散。同时说明本地在高气压控制之下,天气晴朗。
区别在于:
如果鱼鳞很小,是指卷积云,有点羊毛质地,鳞细,俗称鲭鱼鳞,预兆风雨。
如果鱼鳞很大,是指透光高积云,比卷积云要低,属于中云,一般在三四千米高。有点瓦片样态,鳞粗,俗称鲤鱼鳞,还被称为“老鲤”。所以,也有“瓦块云,晒煞人”“老鲤斑云障,晒杀老和尚”的说法。
而且往往到了夜间,在下沉气流中,云会陆续消减,预兆晴天。
在比较寒冷的傍晚,如果有这种鲤鱼鳞般的片状云增多或加厚,被称为“护霜天”,能够减少夜间的辐射降温。谚语说:“识每护霜天,不识每着子一夜眠。”懂的,知道是护霜天,不懂的,以为要下雨,睡都睡不好。
另外,还要看卷积云的浓淡变化,因为卷层云在消散过程中,也可能暂时“蜕变”为卷积云。如果这些“鱼鳞”越来越薄、越来越淡,反而预兆着天气晴朗。
您看,观云辨天,是不是还得多吃鱼呢?
显然,古人观云辨天的经验非常丰富和细腻。但这种预判24小时内降水的直观方法,现在或许已经被查阅手机App(应用程序)的方式取代,如今已经有了小时级甚至分钟级的降水预报。况且,我们几乎没了抬头看云的兴致。
我们时常羡慕古人,时间过得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日子过得好悠闲,可以“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但或许古人也会羡慕我们,羡慕现代科学造就的诸多神奇。